《大明武夫》目錄

第1619章 時代的差距

第1619章 時代的差距

「列陣!」隨著幾位連正的命令,一小部分兵士繼續掃蕩陣前的殘餘敵軍,而其他士兵們開始按照他們已經極度熟悉的方式開始列陣,準備迎擊敵軍。
因為不時傳來的廝殺聲和慘叫聲,所以黑田忠之聽得並不太真切,但是對方的焦急他卻已經完全感受到了。現在,到底是回擊,還是南逃?他的心裏突然陷入到了迷亂當中。
這樣的軍勢,在日本軍民看來已經足夠可怕了,但是在大漢官兵們看來,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而已,陣列並不整齊,而且步兵和騎兵的陣列已經脫節,無法互相支援,遠程火力也十分可憐。
很快,這些騎兵就消失在了大漢軍陣之前,猶如被紅色的巨獸吞沒的食物一樣,再也沒有了任何波瀾。
在他的喝令下,原本就已經蠢蠢欲動的藩軍,馬上調轉了方向,怒吼著對對面的大漢軍隊沖了過去。
在斷斷續續的槍響和弓箭面前,大漢軍隊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他們繼續行進,然後當來到火槍的最優勢射程範圍內之後,他們終於停了下來,再度成為了巋然不動的山嶽。接著,前排的長槍兵們轉開了,露出了後面的一排排槍口。
如果就這麼南逃的話,恐怕會受到天下人的譏評吧……對面一直都沒有後續軍兵前來增援,看上去也就是千人的樣子,自己這邊有幾倍的兵力優勢,就算對方精銳,幾千人應該也能夠把他們擊退吧。
僅僅第一排的齊射就給藩兵們帶來了嚴重損失,血光到處迸射,有些人因為頭部中彈甚至還飛濺出了腦漿,這些紅紅白白的液體在空中飛濺最後又落到了旁邊人的身上和地上,給青綠色的原野增添了幾筆陰暗不明的色彩。
原本向這邊衝過來的福岡藩軍,在看到這一幕之後,幾乎馬上停頓了下來,也再也沒有了剛才的氣勢。
大部分火槍兵的裝彈過程已經結束了,他們端著槍,一言不發地看著這些敵軍騎兵的到來。因為之前已經無數次地演練了對抗騎兵的情況,所以他們的動作都十分鎮定,連手都沒有發抖。
現在前線顯然已經如同風中殘燭,如果不增援的話顯然很快就會被大漢軍隊所擊破,而他手中軍勢還有將近兩千人左右,現在面臨一個很明顯的抉擇——要麼反身打回去,和大漢軍隊廝殺,補強前線的軍力,看看能不能擋住他們的衝擊,守住博多灣;要麼就加快速度離開,去增援長崎——至少可以暫時不用和大漢軍隊決戰。
領頭的是一群騎著馬的武士,他們裝備精良,盔甲十分鮮明,手中則拿著方便揮砍的太刀,這些太刀是戰國時代的工匠用精鋼打制的,十分精良,這些人也是藩中的精銳藩士,待遇十分優厚,是福岡藩倚重的家底。
「開槍!」「放箭!」有經驗的武士大聲呼喝著命令他們。
就在他猶豫的時候,大漢軍隊更加深入到了前方軍陣當中,逃跑的藩軍越來越多,眼看就要撐持不住了。
日本已經有了將近三十年的和平,陣上的這些藩兵們基本上都是從沒有見識過戰國時代戰爭的殘酷,初次上陣看到這樣的慘象,又如何能夠不害怕?更加令他們恐懼的是,在這個距離上,他們根本無法對對面的敵人進行還擊,只能被動地承受一輪輪的轟擊。
大漢軍陣無視了他們的任何反應,以幾乎恆定的步伐,緩緩地向他們壓了過去。當兩軍的距離開始僅剩下十幾丈的時候,藩軍軍陣內的火槍手終於承受不住了,斷斷續續地開了槍,因為沒有達到最佳的射程,彈丸四處紛飛卻並沒有多少打中目標,精良的鎧甲和護具讓能夠命中的彈丸也並沒有給大漢帶來多少傷亡。
在騎著馬的武士們向前衝殺的同時,步兵的軍陣也跟在了後面向漢軍殺了過去,這些軍陣良莠不齊,大部分人最近才召集起來的足輕乃至農兵,黑田忠之也沒指望他們打得多好,只希望能夠在纏鬥當中耗掉一些漢軍的兵力就行了。
在大漢軍隊的一片沉寂當中,這群騎兵衝到了大漢軍陣的面前,每個火槍手都已經能夠看輕他們的面孔,甚至好像能夠聞到武士和馬粗重的呼吸。
儘管兵力還略佔優勢,但是看著這一堵紅牆推移而來的時候,福岡藩軍的軍陣仍舊開始有些動搖起來。
沒有一個人開槍,因為大漢的軍律規定,此種情況下不允許自行射擊,必須等待軍官的命令才可以開火。
大漢的火槍精度遠高於藩兵手中的鐵炮,而且因為他們身處在合適的距離,所以更加容易瞄準,無數彈丸在火藥的加成之下,以肉眼無法辨識的速度沖向了對面的軍陣,然後刺破了一切行進路線的阻礙——鎧甲,衣物、直至最後的人體。
福岡藩軍現在迎擊的軍陣,就和其他地方一樣,以拿著長槍和薙刀的藩兵擺在前方,然後前排的士兵之後就是持鐵炮(火繩槍)和弓的軍陣,火槍兵和弓兵的數量對比約為四比一,弓兵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幾撥火槍兵開槍然後填充彈丸、準備射擊的間隙,填補遠程打擊的輸出,向敵軍進行持續的攻擊。
「砰!」又是一陣槍響。
這些火槍手走到了之前福岡藩軍的工事上,然後對著藩軍集結的地方開始了轟擊,給對方造成了新一輪的傷亡,也讓原本倉促之中集結起來的藩軍再度被打散。
他們都是怪物嗎?都是地獄裏面來的惡魔嗎?不止是這些無知無識的藩兵,就連藩主黑田忠之,這一下也變得膽寒了。
隨著幾輪火槍的轟擊,接陣的地帶迅速被黑煙所瀰漫,一切都顯得有些模糊,而即使在這模糊的背景當中,也能看到這些先行衝上來想要打亂大漢軍陣的騎兵已經完全失敗了,他們甚至還沒有給大漢軍陣造成撼動,就已經傷亡慘重。
騎在馬上的黑田忠之,近乎于目瞪口呆地看著前方,看著草草布置了幾天的工事就這樣被突破了,前線的廝殺聲傳到了他的耳中,讓他臉色變得愈發蒼白。
「大人,大漢的軍隊看起來聲勢赫赫,但是人數並不是很多,大人你看,他們後續已經沒有人再跟上來了!」另一位親信在旁邊建議,「大人,現在大漢軍隊雖然攻入我們的軍陣,但是畢竟立足未穩,我們現在已經集結起來了,只要打過去那就可以擋住他們,把他們擊退!只要擋住他們,我們就可以免於讓本藩子民受到漢人軍隊的荼毒了!這些虎狼一樣的漢軍,如果真的攻入本藩的話,後果不堪設想啊!」
現在任誰都看得出來,福岡藩在博多灣構築的防禦已經搖搖欲墜了。
僅僅幾刻鐘,大漢軍隊就對福岡藩軍造成了嚴重的傷亡,也讓昨天毀滅性炮轟所帶來的夢魘再度回到了這些人的腦海當中。被強行編入藩軍的農兵看著滿地的屍體和殘肢,精神再也支撐不住了,他們嚎叫著往回逃竄,即使殿後的武士拔刀出來砍殺也無法阻止他們。
「怎麼辦,大人?!」看著大漢軍隊突然衝殺過來的氣勢,旁邊的親信連忙問藩主黑田忠之,「還南撤嗎?」
已經死了這麼多人了,但是面前的大漢軍隊,以平靜地面孔看著這一切,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他們到底還要攪碎多少人命才會滿足呢?
「開火!」一瞬間的沉寂過後,軍官再度發布了命令。
從前面潰逃的藩兵,在藩軍陣前被迫轉向,少數仍舊想要逃跑的被直接射殺,藩軍增援的到來、和對逃兵毫不留情的處置,總算嚇阻住了前線的動搖,前線殘存的藩軍被迫繼續和漢軍廝殺。
「萬勝!」「萬勝!」的呼喝此起彼伏,最後聽起來倒像是嚎叫,無視了對面的抵抗,撞入到了前沿陣地當中,殺戮也在同一時刻展開,用槍的紅衣士兵紅著眼睛將自己的兵器桶入到了面前拿著火槍和弓箭還沒來得及退開的藩兵,慘叫聲此起彼伏,有些拿著長矛和薙刀等長武器的藩兵想要援救他們,衝上來和大漢士兵開始廝殺,但是這些倉促徵集起來的士兵,基本上沒有受過多少嚴格的武藝訓練,哪裡又是大漢軍隊的對手?很快他們零星的抵抗就被擊退了,前沿的部隊經受了慘重的損失。
沒時間了!黑田忠之心一橫,顧不得再想太多,拔出自己左胸前掛著的肋差刀,然後朝前方一指,「全軍突擊,消滅漢狗!漢狗跑出來跟我們戰鬥,他們的大炮就不敢轟擊自己人了,你們盡可以和他們廝殺,殺光他們!」
在戰國時代,因為各地豪族廝殺不斷,所以日本的軍事發展很快,裝備和戰術也日新月異,但是自從江戶幕府建立之後,因為天下昇平而且幕府刻意壓制,所以日本的軍事進步開始停滯下來,甚至因為武器進口萎縮、裝備退化的緣故,相比戰國時代還有所退步。
雖然表面上看這種體系也沒什麼不對,甚至和大漢現在通行的軍事理論也有不少共同之處,但是實踐的時候,總會走樣。因為各個藩的財政狀況普遍開始變得緊張,所以武備不可避免地變得鬆弛,裝備也開始老化。福岡藩軍的軍陣內,充斥的大多是連制服都沒有統一的藩兵,他們多半沒有身穿鎧甲,而且他們手中的只是低劣的武器,不僅有生鏽的刀槍,甚至有些火槍還容易炸膛。
這些官兵按照之前已經臉書了的方式,一個個小隊集結了起來,前排排好了長槍,把火槍兵則掩護到了後面。
儘管有些人想要上去拚命,但是大多數人已經不自覺地後退了,儘管有武士在嘶聲力竭地吼叫,但是他們還是在後退,後退的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快。
遠處的大漢軍陣,就像山嶽一樣橫亘在自己的面前,他們的面孔在他的眼睛里已經變得扭曲,就像畫中的惡鬼一樣,他們那整齊劃一的紅色軍服,也好像是鮮血的海洋當中浸泡出來的可怕顏色。
「首列,開火!」就在這彷彿靜止的一瞬間,軍官們終於下達了命令。
「二列,開火!」很快,軍官再度以毫無波動的語調再度喊出了命令。
而且因為大漢軍隊的火槍兵訓練有素久經戰陣,他們按操典的規定動作十分順暢,所以裝彈的速度很快,一排排的火槍手輪流開火,幾乎在給對方造成了不間斷的打擊。
從昨天的大漢軍隊登陸開始,幾次交戰,大漢軍隊都乾淨利落地擊敗了他們,更加讓他們絕望的是,這麼多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武士,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被大漢軍隊消滅,卻幾乎沒有給他們造成值得一提的傷亡。
伴隨著這種槍聲,一匹匹戰馬彷彿是被重鎚狠狠地打了一下,強行地停頓了下來,然後哀鳴著嘶吼了起來。
大漢軍隊衝鋒的速度很快,沒多久衝鋒的怒吼聲就已經響徹到了陣地的前沿,紅色的烈火包裹住了前沿的藩軍,這些陣地本來就被炮轟打得七零八落,一些猶如風暴當中的風雨飄揚的小船一樣。
這些士兵們下意識地拿起了武器,但是因為緊張和恐懼,他們的動作變得更加不規整,再加上裝備實在低劣,所以稀稀落落的開火和放箭並沒有阻遏住紅色的狂潮,只是給他們造成了微不足道的傷亡。
大漢的士兵們也發現了敵軍的異動,他們當然不知道對面之前的動搖,只當現在福岡藩軍增援上來了。
轟鳴聲再度響徹了整個大地,而這一次火槍的轟擊要帶來比剛才可怕得多的效果。
這樣不成陣勢、不到百人的騎兵,他們根本沒有放在眼裡,更何況他們騎的還是矮種馬,不是大漢精選的軍馬?
幾倍的兵力,應該也沒辦法拿他們怎麼樣吧……他突然閃過了這樣的想法。
「砰」連綿不斷的槍響聲和彈丸擊中軀體的聲音幾乎同時響了起來,然後像連綿的鼓一樣響個不停。
由於這些排頭拿著長槍的士兵大多數穿著精良的胸甲,所以劣質的槍彈和弓箭即使打到了他們的身上也被直接彈開了,只有運氣實在不好的人,才會因為頭部中彈而倒下,但是這隻是激起了他們袍澤更加酷烈的勇氣。
他們的兵員不如大漢精銳,武器不如大漢軍隊精良,於是哪怕理論差不太多,也只能得到最惡劣的後果。
就在他們這一系列動作的同時,騎在馬上的武士們也衝到了他們的面前。這些武士戰意最為高昂,現在已經將生死置之於度外,一心想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多換取幾個漢寇的命,他們都睜大了眼睛,或嘶吼或沉默地揚起了自己手中的刀,然後猛烈地向前方的漢兵揮砍了過去。
大漢軍陣當中沒有人管他們到底遭受怎樣的命運,第一排的槍手在開槍之後就往後退,退入到了後排留下的間隙當中,然後清理自己的槍。而第二排的那些早已經整裝待發的火槍手們,幾乎在同時頂了上來。
隨著槍聲此起彼伏,藩兵陣中所受的傷亡越來越大。比起受傷的哀嚎來,被彈丸打穿了腦袋殘屍顯得尤為可怖,看到四處受傷死去的戰友,原本就已經軍心搖動的藩兵們愈發動搖了。
然而,他們所遭遇的打擊還沒有結束,很快,大漢軍隊的火槍手趕了過來,相比之前沖陣的長槍兵,他們的步伐要緩慢許多,陣型也保持得十分緊密,金屬制的槍管在陽光下閃耀著寒光。
任何一個人都能看看得出來,站在這裏挨打是絕對不行的,要麼往前沖和敵軍拚命,要麼就得後撤,躲開火槍的射擊。
有些武士因為馬被打死了而摔倒到了地上,但是他們掙扎著爬了起來,然後拿著手中的太刀呼喝著向大漢軍陣繼續沖了過去,這種悍不畏死的氣勢值得誇耀,但是他們同樣沒有能夠帶來多少戰果,那些拿著長槍的大漢士兵早有準備,端著長槍整齊地向他們刺了過來,雖然他們都是藩內精心培養的武士,從小就精練武技,但是在這樣的兩軍陣中,武技也起不到多少作用,他們很快就被幾根長槍刺穿,帶著無盡的憤怒和不甘死去。
還沒有等他反應過來,在軍官的命令下,大漢軍陣開始向前移動,整整齊齊地壓了過來。雖然他們的步伐很慢,但是卻好像鋼鐵所組成的城牆那樣堅不可摧。
火槍因為之前的交戰已經大部分被使用過了,所以現在需要重新裝彈,這些火槍兵按照操典當中的標準動作,不慌不忙地清理引火孔和引葯鍋,然後將引葯倒入引葯鍋,併合上引葯鍋蓋,接著將火藥從槍口倒入,最後他們將嘴中含著的彈丸也放到了槍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