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夫》目錄

第1640章 德川乃天下敵

第1640章 德川乃天下敵

所以毛利元信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憂色,等待大漢使臣的宣告。
「朝廷既然有號召天下討伐幕府之意願,作為臣子,我們毛利一族當然會順應朝廷之號召。」毛利元信毫不愧疚地說,「另外,天使請放心,我們會幫助天使搜索朝廷的,只要一找到他們就保護起來,免得落入到幕府的手裡。」
「不過……剛才的問題,恕在下還想再問一次……大漢如果成事了的話,朝廷將會置於何種地位,弊藩又將需要如何自處呢?」停頓了片刻之後,毛利元信堅持想要得到本藩戰後處置的信息,「還請天使告知弊藩,讓弊藩先行有個準備。」
「說什麼死而後已,大漢討伐幕府是順應天意,怎麼會要你的命?」周璞笑著調侃了他,「好吧,你回去的時候,也讓貴藩藩主注意找一下貴國朝廷,爭取早點把他們保護起來,免得夜長夢多……」
這對毛利家來說肯定不是一個好消息——朝廷本就有大義名分,更加是名義上的毛利家的君主,如果他們再有一片根據地,握有巨大的財力和物力的話,那肯定會給毛利家帶來極大的壓力,尤其是在毛利家如果還是只保有現在這一片小領地的情況。
毛利元信稍稍僵了一下,但還是沒有說話,等待著這位使臣繼續說到自己這裏的處置方陣。
所以,當聽到了他們確實已經從京都逃亡了的消息之後,這當然會讓他感到喜不自勝。
毛利家就是一個很好的候選人——它之前就有過輝煌,而且還有雄心,所以他們會想盡辦法去奪回昔日的領地,並且不會真正服從於其他任何一個勢力,如果恢復毛利家的領地,然後再在這些地方安插一些小藩,想必戰後日本的局勢就會更加鞏固,誰也沒辦法主動改變局面,大漢也就可以安然居於仲裁者的地位。
所以當聽到大漢的使臣如此慷慨,居然說要把之前毛利家的全部領地歸還給毛利家,毛利元信感到十分難以相信。
「這就有勞貴藩了。」周璞現在心情甚佳,連帶得對毛利元信的態度也好了不少。
也不怪他這麼震驚了,要知道當年作為五大老之一,毛利家被太閣豐臣秀吉確定的領地就有中國地方(長門、周防、石見、安芸、備后、出雲、隱岐七國的大部分,以及備中、伯耆國的一小部分)一百多萬石的領地,幾乎是現在的領地的三倍,就面積而言比整個九州島也沒小多少。
在大漢軍隊之前的計劃當中,拿下九州島之後就應該全面修復港口,然後把九州島擋成是新的進軍跳板,繼續通過海船向被進攻,甚至直逼江戶,所以應該集中兵力,以最大的實力去直擊幕府的最強處,爭取儘管定鼎。
要達到這種目的,除了戰後繼續在日本駐軍之外,最重要的是要盡量構造出一個各個勢力互相牽制的局面——只有各個勢力互相牽制互相爭鬥,那麼他們才會仰賴大漢的天威來保全自己。
周璞的工作十分順利,在大漢軍隊的兵威的支持下,他藉助各種手段,招攬了一大批九州豪族為自己服務,看上去讓他們拼湊出一支軍隊渡海向京都進軍也並非難事。
「我國一向善待那些為我國出力的人,出力越多,我們的回報就越大。」周璞還是一副令人如沐春風的笑容,「為了讓貴藩安心,我會寫一封書信給到貴藩藩主,將我們的條件和承諾都寫上去——當然,這不是正式的詔書,貴國領地的分配安堵,還是得要貴國的朝廷來認可的。」
為了拉攏日本的主要勢力來投靠大漢,之前周璞就已經十分慷慨地將整個九州島和近畿地方分別安排給了島津家和京都朝廷,這就意味著他們兩家在戰後一定就會成為強大的實力,足以影響整個國家。
然而他們並沒有想到,機會這麼快就送過來了,而且這麼慷慨。如果真的成了,那他們就成為了毛利家的中興一代了,肯定可以成為族中後輩敬仰的存在,至於毛利元信自己,也肯定將會被家族內部予以重賞——甚至有可能會被分出幾萬石領地,成為家族當中一個世襲支藩的始祖。
這當然不是因為他喜歡毛利家,而是為了秉承天子和丞相大人給予的意見——無論是大漢天子,還是丞相大人,在他離開中國的時候都重點交代過,大漢出兵並不是只為了掠奪一次財富而已,而是要在戰後加強對日本的控制,讓它成為一個不得不仰賴大漢的藩屬國。
不過,不得不說,這種任意劃分一國土地的權柄和感覺,實在是太讓人舒暢了——說到底,在封建社會,一個人最大的權力,不就是肆意劃分領地嗎?
「多謝……多謝天使!」激動之下,毛利元信直接跪倒到了地上,以頭觸地向周璞行禮,「如果此事成真,我們毛利家將會世世代代感恩大漢天子與大人,也一定會傾盡全力回報大漢以及大人。我回去之後一定會讓藩主馬上整備,靜待大漢北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大漢真的打過來了,而且就要拿下九州了,我們就要等到光復天下的那天了!」
他的語氣十分平淡,但是在毛利元信聽來不啻是一聲驚雷。
在之前的時代,德川幕府任命或者確認安堵一個藩主,都會給他蓋著幕府朱印的安堵狀,表示將這片領地確認為他的領地,並且准予他的合法後嗣世代繼承,不過如今,大漢使臣的書信肯定要比幕府的安堵狀要好用。
周璞並不知道毛利秀就在暗地裡的考慮,不過就算知道了他也不在乎,和島津忠恆一樣,不管他怎麼在藩內清洗自己的反對派,殺死那些不服從自己的藩臣,只要他們能夠投靠自己,幫助大漢進兵日本的行動,那他都無所謂。
「我們既然是為了匡扶貴國朝廷、恢復貴國的綱紀而來,那我們當然在戰後要扶持貴國的朝廷。」周璞先是沉默了一下,然後字斟句酌地回答,「我們已經跟貴國朝廷達成了默契,戰後會將京都和鄰近地區都奉還給貴國的朝廷,由他們直統。」
自從德川家強迫毛利家割讓領地,將毛利家變成不到四十萬石的領主之後,毛利家君臣上下,心心念念的就是恢復舊日的輝煌,不過因為之前幕府的勢力和優勢實在太大,所以他們只能將仇恨藏在心裏,即使最樂觀的看法,也只能承認至少在這幾十年內,幕府還是具有統治地位,不會輕易動搖,必須要幾代人時間靜待機會。
為了平衡他們的影響,尤其是為了不讓他們可以再輕易地擴張自己的勢力,周璞認為有必要在他們之間安排一個強有力的勢力,以便不讓它們繼續坐大。
至於加強到什麼程度,會不會影響到接下里登陸關東的作戰,現在大漢軍隊的最高層軍官們還在仔細商議,現在還沒有一個準確的結果。好在現在雖然大漢的監工們一直都在驅使勞工們出力,但是長崎港還沒有完全修復,所以現在軍隊高層倒也有足夠的時間來商討下一步的對策。
鑒於這些考慮,他就答應只要毛利家合作,就將一百二十萬石的領地交還給毛利家。
「看來天使現在還不知道啊……」毛利元信眼睛一亮。「莫非朝廷現在還沒有來到九州?」
他卻不知道,周璞現在根本無法給他一個明確的回答,因為這些問題現在大漢軍隊內部還有爭議。
不過在商談對日進攻的國務會議上,周璞提議為了加強大漢的打擊能力,乾脆使用附從軍北上進攻京都,如果能夠攻佔京都的話,一方面能夠將日本朝廷掌握在手中,加強大漢的號召能力,進一步削弱日本人的抵抗心理;另一方面也能夠牽制幕府的大量兵力,為大漢在關東平原的大戰提供策應支援。
畢竟,還是那句話,這不是他的土地,他撒起來完全不心疼,大漢也根本不在乎,只要能夠達成大漢天子交給他的政治任務,他可以任意進行劃分。
朝廷的劇烈動蕩,左右大臣和法皇以及天皇——幾乎是整個朝廷的中樞頂端——同時失蹤的消息,當然是一個天大的新聞,幾乎就在當天就傳出了京都,在大漢進軍九州的第二天,毛利家就收到了這個消息,當時就感到十分震駭,他們都沒有想到,大漢居然這麼處心積慮,而且朝廷居然也會這麼配合。
「只要有扳倒幕府的機會……弊藩當然是不願意落於人後的。」毛利元信再度做出了保證,「不過,有一件事在下還是想要問清楚——在天使發布的檄文當中,提到過要為弊國恢復綱紀,似乎有讓朝廷重新君臨日本之意,而且從法皇陛下和天皇陛下突然消失的情況下,弊國的朝廷,似乎已經與貴國達成了某種程度上的默契,那麼請問,大漢如果成事了的話,朝廷將會置於何種地位,弊藩又將需要如何自處呢?」
「那天使什麼時候下達宣告呢?」毛利元信連忙問,「弊藩若是能夠知道大漢具體的進軍日期的話,也好早作準備。」
「貴國朝廷……已經從京都消失了?」周璞有些驚喜,「這是真的嗎?現在可否還有別的消息?」
「京都和鄰近地區」說得十分寬泛,既可以是指近畿地方的山城國、大和國、河內國等五國,也可以更加擴大範圍,變成十國甚至更多。雖然大漢的使臣沒有明確,但是想必戰後朝廷將會得到一片很大的領地,成為強大的勢力。
在大漢天子本人的支持下,這一個計劃的改動原則上得以通過,成為了大漢軍隊的主要作戰計劃。不過凡是計劃就會有變化,需要臨場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改以適應形勢。
周璞做這樣的打算,當然並不是他一時的心血來潮,早在之前前往京都的時候,在從九州北端登陸下關,經過毛利家的領地的時候,他就仔細考慮過該如何在戰後安排毛利家。
「那貴藩就先做準備吧,務必要在我們的宣告到來之時,豎旗反正。」他淡然下達了命令,「今後我們還有很多地方用得著貴藩,還請貴藩多多支援。」
「全部……全部歸還?這……這……敢問天使,這是真的嗎?」
在他之前的策劃中,大漢進兵之日,一條兼遐和二條康道等人將會帶著日本的法皇和天皇逃離京都,想盡辦法來到九州的境內,然後以朝廷的名義發布宣詔,號召各地大名起兵反對幕府,可是自從大漢進軍之後,九州和本州島的消息已經隔絕了,周璞一直都沒有聽到日本朝廷的消息,也不知道他們到底謀劃成功了沒有,自然有些牽挂。
既然這個問題還沒有商討出來,那自然就不會有一個準確的進軍京都的開拔時間,所以周璞現在實在也無從奉告對方。
可是在大漢軍隊和幕府軍以及各地的藩軍幾次交戰之後,他們愕然發現這些藩軍比他們之前預料的還要弱,士氣和訓練都十分低落,不客氣地說就是近乎于烏合之眾,所以對他們能否獨自向北進軍十分懷疑。
他發現大漢和朝廷的聯繫並不如他們所預料的那樣緊密,同樣也發現了大漢現在對本州島的局勢並沒有多少掌控力的事實——這些東西,可以提高長州藩的議價能力,至少他知道本藩對大漢的價值是很高的。
雖然大漢使臣說這隻是大漢的建議,但是毛利元信心知肚明,到時候朝廷還不是要按照大漢的意志來形勢,只要使臣發了話,這事就算定好了。
在之前毛利一族藩主和重臣們商議的時候,他們都想要藉著這次的機會,在向德川幕府復讎之餘擴大一下領地,但是他們即使最樂觀的看法也沒有想過大漢會將之前所有的領地都歸還給他們,畢竟他們和大漢之前並沒有搭上良好的關係,大漢也沒必要如此優容他們。他們最好的期待而言不過是在現有的領地上加封一兩個國而已。
不過,周璞雖然志得意滿,但是也並沒有得意忘形,他知道他的權力並不是天然就有的,而僅僅是來自於大漢天子的委任、來自於大漢軍隊強大的武力,他也必須以令人滿意的表現來回報天子。否則,天子一句話,他原本的權力就會化為烏有。
「太……太好了……」雖然知道自己不應該失態,但是毛利元信還是禁不住激動得渾身顫抖了起來,「多謝……多謝天使!」
當時他就在考慮之後做出了決定,只要毛利家對大漢予以配合,在戰後他也要扶持毛利家,讓他們成為一個大藩主,擁有巨大的實力。
「當然,我們除了滿足貴國朝廷的需要,扶持它之外,對貴國的忠臣、以及幫助我們剿除幕府的功臣都會予以封賞,而且出力越多,就封賞越大。」周璞看出了對方的期待和忐忑,所以微微笑了起來,「在此我可以跟貴藩做個承諾——如果貴藩、毛利家願意為大漢效力,幫助我國匡扶貴國的社稷的話,我國願意作保,讓貴國的朝廷在戰後把被德川幕府掠走的領地全部歸還給毛利家。」
「我此行前來,代表的是大漢天子的意志,豈有以戲言來欺誆你們的道理?」周璞仍舊微笑著,「幕府之前欺凌毛利家,這是非道不義的行為,我們當然要予以撥亂反正。當然,這也要毛利家深明大義,為我們大漢和貴國朝廷出力才能得到的結果,而且我們只是給貴國朝廷一個建議而已,具體實行還是要靠他們……」
「很遺憾,現在貴國朝廷的下落,我們還不得而知,不過我們相信既然他們能夠逃出京都,那麼他們就一定會想方設法和我們聯繫上的,我深信他們能夠安然無恙。」周璞倒是十分老實地承認了,「另外,貴國朝廷的舉動,很顯然已經證明了他們非但不與幕府一條心,而且是將幕府視作敵人的,貴藩也不用再有所顧忌了,剿滅幕府這幫亂臣賊子,這才是大義名分之所在。」
這個問題對毛利家至關重要,甚至是事關生死存亡的問題,所以哪怕拼著會惹大漢使臣不高興,毛利元信還是要從他的口中得出一個具體的承諾來。
原本大漢軍隊打算只派出一小部分軍隊,帶著各支附從軍捏合在一起,形成一支北進的軍團,可是現在看來,想要用這麼一支軍隊進軍京都卻不會那麼容易,派出壓陣的大漢軍隊需要一定程度的加強。
「現在大漢軍隊需要休整,暫時沒辦法給出一個具體的時間來,不過你放心,進軍京都只是時間的問題,而且很快。」周璞並不打算將這些實情都高知給毛利元信,只是很含糊地帶了過去,「貴藩只要做好先期的準備就好了,到時候隨同我軍一併進軍京都,以逞多年之夙願。」
「諸位!」就在此時此刻,在京都遠郊的山林當中,一個人興奮地對著旁邊的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