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輔》目錄

第135章 有困難,找師父

第135章 有困難,找師父

如果唐秀才有進士功名,立刻就會被加封巡按御史,甚至兵備道,領兵抗倭,不在話下,偏偏他只是一個秀才,根本不夠破格提拔的資格,最多只能當一當幕僚參事一類的。
唐秀才連忙說不敢,潘炳忠卻堅持道:「為國舉賢,是我等的職責,本官一定要保薦唐大人統帥大軍,蕩平倭寇!」
可是大敵當前,誰又能甘心讓殲敵數千的將才退居幕後?
「當然不好,他讓你當武將啊!」唐毅痛心疾首地說道。剛聽到潘炳忠的話,唐毅只當他高興糊塗了,可是仔細一想,他說的才是最有可能,甚至理所當然的!
要問唐慎跑哪去了,原來是被唐毅拉到了剛剛休息的房間,進去之後,把門一鎖,屋裡就剩父子倆個,唐毅神情凝重,小臉鐵青,嚇得唐秀才一跳。
大家開懷大笑,唐毅聽到耳朵里,突然有些皺眉頭,怎麼感覺有些跑偏了啊!
唐毅煩躁地走了兩圈,喃喃說道:「要是魏師父在就好了,他是老江湖,一定……啊!」唐毅大叫一聲,一蹦三尺高,懊惱地吼道:「該死,我怎麼把師父忘了!朱山,快,準備馬匹,我要去南京!」
唐毅和老爹索性當起了甩手掌柜的,反正仗都是他們打的,功勞誰也搶不走,這兩位看了一圈傷員之後,乾脆找個屋子沒心沒肺地大睡起來,小呼嚕打得和二重奏似的,活活羡慕死個人。
「孩兒可不是發瘋,我要去找師父,他一定有辦法!」說話之間,唐毅上了戰馬,一溜煙兒消失在了視線里……
至於俘虜,更是挨個盤問,確定身份,為什麼要如此煞有介事,就是功勞太大,斬獲太多,別說上面,就連他們自己也不信。必須小心再小心,要是有一點失誤,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大傢伙能鬱悶死。
足足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才把最終的結果清點出來,斃殺倭寇共計1473名,俘虜1780名,另有面目全非,無法辨認者二百余名,主要是被火藥炸死。
唐毅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說什麼,從理智上講,老爹說的一點錯沒有,的確需要他頂門立戶,新練成的軍隊也不能落入別人的手裡。可是一想到老爹要頂風冒雪,出生入死,唐毅就一萬個不情願!
東南數省都面臨倭寇,朝廷缺兵少將,疲於應付,突然冒出了一場大勝,冒出了領兵的行家——至少朝廷這麼看的,豈能不用!
「好,唐大人的確是最合適的,對了,唐大人哪去了?」
「爹,你沒聽潘炳忠潘大人的話嗎?他要保薦你!」
王崇古和劉燾雖然經驗豐富,可面對如此大勝,還是有些凌亂,王崇古就說道:「諸位,我以為眼下當務之急就是保護戰場,儘快通知各方,先把功勞確定下來,免得被污衊殺良冒功!」
「什麼麻煩?」唐秀才沒心沒肺地說道:「咱們立了大功,不是挺好嗎?」
唐秀才也被驚動了,一問之下,唐慎一陣錯愕,他本以為能撈一個通判一類的官職,管管糧草,籌劃軍事行動,最多練練兵,一點沒有想過要真正當一員武將,疆場拼殺。
一想到這裏,唐毅的急得眼淚都流了出來。這就好比本想中個三百萬的獎,結果中了三個億,直接被綁票的盯上了,鬱悶之情,可想而知!
大明朝的文貴武賤,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不說那位比竇娥還冤的毛文龍,就說大名鼎鼎的戚繼光,給張居正寫信的時候,要自稱:「門下走狗小的戚某」,更是為了得到首輔的支持,獻上海狗腎和美姬。
唐秀才沮喪地嘆道:「那又有什麼辦法,總不能和他們說不要舉薦你爹吧?再有賞罰都要看聖上的意思,誰能左右皇帝的想法?」唐秀才一副認命的架勢。
「潘大人,你可不能專美,算上我們吧!」劉燾和王崇古一起說道。
「爹,我沒病,是咱們有麻煩了!」
提到寫文書,大家互相看了看,目光都落在了王崇古身上,王崇古當然知道奏摺的分量,可是他哪能無恥搶奪功勞,只能說道:「咱們還是讓唐大人來寫吧!」
當陳思盼的屍體放在大家面前的時候,眾人高興地手舞足蹈。
「哪有什麼不好?」
不管唐毅眉頭緊鎖,各方齊聚,由王崇古紙筆,詳細寫下戰場的情況,由各方共同簽字確認,然後再清點屍首,每確定一個,就用利斧砍下腦袋,加生石灰處理,絲毫不敢馬虎大意。江中的屍體也趁著被魚吃掉之前,趕快撈起來,打碎的也盡量拼好。
唐毅並不認為有損戚繼光的形象,相反,還能讓人看到蓋世英雄真正的辛酸!明明為國效力,還要走門路,送厚禮,只能說大明朝對武夫的壓制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流血,流汗,還要賭上尊嚴,簡直就是摧殘人啊!
不只是潘炳忠這麼看,怕是其他人也是這個心思,而老爹總不能不識抬舉,拒絕人家的好意吧!
用驚駭的眼神,不停打量唐慎,斯斯文文的一個人,沒什麼特別啊,他哪來的這麼大本事!
唐秀才嚇了一跳,急忙問道:「毅兒,你發什麼瘋啊?」
說到底,唐毅只是一個自私的凡人。
轉念一想,又爽朗地笑道:「毅兒,別任性了,當武將就當武將!咱們家也算得起家大業大,你還要幾年才能考進士。你爹要是不撐起一片天,咱們家隨時都有危險,打鹽鐵塘主意的可不止一個徐邦陽!武夫就武夫,雖然聽起來不好聽,可是握著幾千強兵,誰敢小瞧?讓爹替你撐幾年,等到毅兒長大了,爹就回家含飴弄孫,你說好不好?」說到了最後,唐秀才語氣中竟帶著祈求,眼中閃爍著淚花。
什麼叫一起吃餃子,就是功勞大家分!
潘炳忠一見戰場,看著滿地的屍體嘴巴都能塞進去鵝蛋,當聽說明軍死傷不到二百人,更是大呼不可思議!
算來算去,只剩下一條可能的路,那就是真正從軍,走武將的路線!
不知道什麼時候,唐秀才竟然消失了。
近些年來,明軍一次斬首過百的戰鬥都不多,雖然有些奏報說什麼大捷,大勝,實際上都是糊弄人的,讓他們拿首級作證,是一個也交不出。就比如那位大名鼎鼎的仇鸞,就是謊報軍功的能手,最後落了個開棺戮屍的結果。
等到奏本上去,咱們的嘉靖皇帝沒準一高興,賞唐秀才一個千戶、游擊之類的,唐家也從書香門第,變成了武將之家。在外人看來是破格提拔,天大的恩賜,可是對老爹來說,那就是滅頂之災!
「不行,絕對不行。」唐毅憤怒地走來走去,大聲說道:「爹,如果光是累點,危險點,孩兒就不管了。可是一旦做了武將,有了錯要擔著,有了功要歸別人,隨便一個小進士,就敢指手畫腳,吆五喝六,您能忍,孩兒可不能忍!」
眼前可不一樣,實打實的功勞,加上是抗倭以來的首勝,搞不好皇帝都要激動地去太廟燒紙,向老祖宗報功。能分一點功勞,就是好大的肥肉啊!
放在後世,有個帶兵的爹,唐毅絕對會興奮死,軍政兩條腿走路,簡直求之不得,可是在大明朝,唐毅只有濃濃的惶恐!
蘇公公尖聲笑道:「諸位大人,趕快寫報捷奏摺,把喜訊告訴主子吧!」
「沒錯!」劉燾咧著嘴說道:「這麼大的勝利,總有些王八羔子嘰嘰歪歪的,不堵上他們的嘴可不行!」
王崇古和劉燾哪能不高興,這功勞等於是天下掉下來的,斬首上千,俘虜上千,還擊斃了倭首陳思盼,唐毅和老爹不在官場,不知道內情,以為沒有什麼,這二位都是在北方和蒙古人真刀真槍拼過的。
潘炳忠不由得感嘆:「國家遭難,必有將才出,唐大人有周郎風範,讓人佩服!」
到了下午時分,爺倆爬起來,巡按御史潘炳忠趕了過來,到了晚上,監軍太監蘇宜也趕來了,另外錦衣衛的江南千戶也到了。
「毅兒,你怎麼了,有病了?」
唐毅跺了跺腳,怒道:「功勞是好,可是功勞太大,要出麻煩了!」
唐秀才嚇得站起來,惶恐問道:「什麼麻煩?」
「此獠為禍東南,荼毒嘉定,罪不容誅,今日命喪,是蒼天有眼!」潘炳忠由衷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