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好女婿》第五卷 皇家派遣

第375章 又一個不速之客

第五卷 皇家派遣

第375章 又一個不速之客

這個時候,水西門城樓子上的也有人設下酒宴。
楊同知聽她們的對話,心到,這應該是來投親的。
因為靠著城牆,也看不清楚模樣。
也因為如此,遇到天氣好的時候,城中富貴人家或者風流書生都來到河邊席地而坐,或置酒高會,或觀風賞月,偷得浮生半日閑。
依這三人胸口的補子來看,一個是從三品,一個是從四品,另外一個是從六品。
「大老爺,大老爺,你怎麼了?」梅娘的聲音將他從混沌中喚醒過來。
「到地頭了。」一個女人在說話,聲音中竟充滿了喜悅。
他只覺得心中一團混亂,趔趄地走到雉堞處,大口喘息,幾乎要忍不住從城樓子上縱身躍下,來一個一了百了。
等兩人走遠,楊州同又在雉堞那裡站了片刻,正計算著自己能夠解決多少銀子。
以鹽而名,以鹽而興,滄州雖然規模不大,卻是北直隸最繁華的地段。
梅娘眼圈一紅:「都淹了,據說比我們縣還厲害!」
說著話,他突然感覺不一絲不對,面上變色,聲音有些微顫:「可是朝廷有了旨意?」
劉孔和起來和楊同知也有幾分淵源。
楊自烈中舉人時的座師乃是劉大人的同窗。論輩分,楊同知是他的晚輩。
他心思了得,只瞬間就計算出這三人陣營若能調動的資源。
不過,這不是楊同知應該關心的事情。實際上,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是這個轉運使的缺由誰來補。
「只剩兩千兩了。」景亭苦笑。
對這個位置,劉孔和劉同知是覬覦許久的了,他在京城也有很大背景,運作了很長時間。可說來也怪,這都半年過去了,朝廷那邊卻沒有消息傳來,也不另外調人過來,轉運使一職就這麼空著。
這滄州城中從三品的官員只有一人,那就是鹽運司的同知劉孔和劉老爺,這人大約五十齣頭,很瘦,一臉的疲憊。
城樓子平日里都是關著的,無關人等也上不去。
楊同知點頭:「景副使說得是。」
說起滄州,世人只知道這裡有天下間數一數二的大鹽場。又因為靠近京師,卻成為朝廷的應急錢袋子,一旦朝中有急,兩淮和浙閔遠水救不了近火,反倒是長蘆鹽場能抵些急。
至於城樓子上的守門老卒,也被這三人趕了下去。
楊同知心中一動,忙下了城樓,就看到一個二十齣頭的小婦人正拿著麻布沾了點河水給女兒囡囡洗了臉,又給在她自己的臉上擦了擦。
劉孔和嘆息著搖頭:「庫中確實已經沒錢了,實在是那事實在要緊,卻不足為人道,若是泄露出去,咱們的罪就重了。自烈,你也不要懊喪,事情還沒有到最壞的地步。地方上的事情本我是清楚的,就算是風調雨順的年景,也要報點小災上去,叫朝廷減免錢糧。也不用多,就算是一成也是白賺的。遇到小災,就要當成大災了。不但能夠免除賦稅,搞不好能能得點賑濟。真定從來就只有旱,就沒澇過。這次搞不好就是欺瞞朝廷的,否則太后也不會派欽差實地勘驗。」
楊同知一把將小丫頭拉起來,笑道:「都起來吧,梅娘,本官且問你可是真定人氏,來滄州做甚?」
楊同知乃是兩榜進士出身,年富力強,心思也快,自然知道劉孔和不會平白髮問。
這人霍然是滄州同知楊同知。
同河邊草坪上痛飲狂歌的書生們不同,同水邊花團錦簇的熱鬧景象不同,城樓子上卻顯得很安靜,酒宴的規模也小,就三人。桌上的菜肴也簡單,不過是時令蔬菜果子。
「什麼!」楊同知手一顫,酒杯落地,酒液淋了一身:「多少?」
值此艷陽天氣,青天一碧,河風中,白帆點點,漁歌相和,竟有一種別樣的悠閑韻味。
「娘,你還漂亮啊!」囡囡拍手笑道:「娘,這幾日都沒見你洗臉,現在卻打扮起來,是不是就要見到爹了才這樣,羞羞羞!」
「啊!」楊同知身體一軟,差點從椅子上滑落在地。
卻見說話這小丫頭大約六歲模樣,頭上挽著抓髻,唇紅齒白,皮膚吹彈可破,就像是從畫里走出來一樣,只臉上有些臟。
說著話,就伸出手指刮著自己的臉。
內心中,一個聲音在喊:事發了,事發了,這次是神仙也救不了啦!
正想著,就聽到城樓下面有個小女孩子稚嫩的聲音軟軟道:「娘,到地頭了嗎,囡囡好餓!」
可別人卻不知道,滄州的風景也是不錯,尤其是靠近大運河的水西門一代。
楊同知瞳孔一縮,呼吸急促起來,急問:「除了你們定興,其他幾個縣呢?」
「兩百萬兩?」楊自烈楊同知駭然變色,忙轉頭問景亭:「景副使,敢問,鹽司銀庫房還有多少現銀子,實在不夠,我滄州銀庫也可以湊一點,再叫鹽商們出點血?依下官計算,五十萬兩還是能夠湊出來的。」
聽到師長教訓,楊同知這才冷靜下來,一臉的慚愧,一作揖:「多謝同知教誨,下官知道錯了。」
鹽運司的都轉運使在正月間被朝廷免了職,放回家養老去了。說起原因也挺奇怪的,明明上的理由是轉運使年紀已高,但拘朝廷中的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真正的緣故是剛在京城病故的淮王在進京時在滄州勾留了數日,其間都是由轉運使接待應酬的,也因為這樣,觸怒了張太后,被罷官奪職。
梅娘道:「回大老爺的話,好大水,水都淹到縣城的城頭了,到處都是屍體……死了好多人!」
「沒事,本官沒事……」楊同知長長地喘了一口氣:我不能亂,我不能亂,總歸是能想出法子的。
喃喃也奶聲奶氣地說:「囡囡給老爺磕頭了。」
母女二人先前都五花臉,可洗完臉之後,楊同知只覺得眼前一亮,忍不住在心裏贊了一聲:「好一對母女花,小的含苞欲放,做娘的那個卻如盛開的梔子。」
劉孔和卻不回答,反道:「最近一期的邸報楊州同可曾看了?」
他懨懨地將手中的筷子拍在桌上,看著河景,嘆息了一聲:「滄州真是一個風水寶地啊,風調雨順,又有海鹽、漕運之利。身處其中,直叫人覺得,這就是一個太平盛世。」
她嚇得面色一白,慌忙跪在地上:「民女梅娘扣見老爺。」
「還沒定,不過,內閣的意思,若要賑濟這麼多個縣城,怎麼也得兩百萬兩。」劉同知緩緩說:「具體數字,要等朝廷派去滄州巡視的欽差回京才能計算出來,視災情而定。」
楊同知從城樓上看下去,頓時喝了一聲彩:「好漂亮的小丫頭。」
聽口音,應該是真定人氏……真定。
回想起水災那一幕,梅娘嬌好的面容上全是驚恐:「若不是我家地勢高,只怕……只怕已經葬身魚腹,但地都淹了,房子也被泡塌了。」
當下,劉孔和與景亭就下了城樓,自會鹽司籌銀去了。
「定興……」楊同知一震,想起先前劉孔和所說的話,急問:「你們真定遭水災了,嚴重嗎?」
梅娘站起身來,「回大老爺的話,民女是真定府定興人,家裡受了災,來滄州尋孩子他爹。」
如此看來,淮王的死蹊蹺甚多。
「什麼!」楊同知只感覺一陣天旋地轉,眼前突然一黑,身體搖搖欲墜。
鹽司副使景亭沉重地點了點頭:「楊州同果然心思清明,竟想到這處了,確實如此,聽我在戶部的同年來信說,朝廷有意賑濟,可惜戶部卻拿不出錢來,就讓長蘆鹽司發銀。」
景亭也連連點頭,然後道:「楊州同,不管如何,未雨綢繆。如果事情真如孔同知所料想那樣只是小災,兩百萬兩尚不至於,三五十萬還是有可能的。咱們分頭去想辦法,先準備著。」
聽到他問,楊同知一手端著酒杯,一手撫摩著下頜的鬍鬚,整理了一下思緒:「上一期的邸報下官也讀過,不過是一些官員的任命。若說起大事,就是入夏以來,各地都是水災,其中真定府受災害尤烈。聽說易水暴漲,將定興、榮城、雄縣都被淹了,同時,任丘、高陽、安州也過了水……怎麼了?」
「楊自烈,你要幹什麼?」劉孔和劉同知也叫了一聲,又怒道:「君子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枉你也是兩榜進士出身,養氣功夫都修到什麼地方去了?」
她母親的臉微微有些發紅,抬手欲打,卻聽到有人咳嗽一聲,回頭一看,卻是一個穿著大紅官袍的老爺。
能夠在上面飲酒作樂的必然是達官貴人,也只他們有這樣的權力。
坐在對面從六品官員沉聲問:「劉使同、景副使這麼急叫我楊自烈過來,怕不僅僅為看這河景吧?」
滄州不是軍事要地,城樓都修得矮,只四五米模樣。
另外那個四品的官員點了點頭,一臉的陰霾,卻不說話。這人乃是鹽運衙門的副使景亭景大人。
「州同,不可!」景亭驚叫。
這三人身上都穿著大紅官袍,如果有熟悉大明官場的人定睛看去,定然會驚叫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