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第七卷 七國殺

第555章 得民之心

第七卷 七國殺

第555章 得民之心

而在大齋會時,最吸引百姓的,其實還是齋會上的布施。每次無遮大會,都會有布施。規模大的,每個百姓不但可以領取一份齋食,甚至能得到數量不等的糧食、布匹等物品。
劉炭頭從沒念過書,倒下的扁擔認一字。不過他對這些識字的文人,卻是有著如普通百姓般的異常尊敬。入城后,甚至還主動買了一串糖人送給老丈的那個本家侄孫子。
老丈笑著道:「剛去見提學諭大人,沒想正好太守也在。他與小兒相識,因擔心無遮大會太亂,就派了兩位親校一起照應老兒。」
百姓是最樸實的,不懂太多的什麼禮儀,什麼皇權天天子,他們只知道對百姓好的就是好皇帝。讓百姓吃不飽穿不暖的就是昏君。
劉炭頭一邊排著隊,也一邊與老丈人交談。
一斗米、幾尺布,幾件舊衣物,每個分到的百姓,都是感激涕零。同樣是朝廷,幾年前的朝廷讓他們傾家破產,讓他們流離失所。可是幾年之後,這個北京的新朝廷卻是如此關心百姓,不但讓他們重回家鄉,分田分地,還提供糧食給他們渡過難關。就連快過年了,朝廷都沒有忘記他們。
北風呼嘯,可卻沒有人覺得寒冷,這麼多人擠在一起,不但不冷,早已經擠的汗如雨下。
這次老丈人來郡城,除了參加無遮大會,最主要的一個目的,還是來和郡里的太守和負責主管學堂及教習的高陽郡提學諭大人,商議自己的私塾審核及請求郡里能調派一兩個教員先生,幫他一起教導私塾的孩子。
那本來不言語的兩個軍卒一聽說這黑漢子打過三次遼東,不由的肅然起敬,他們都不過是遼東軍在河北整編的步卒,並沒有去過遼東戰場。可也知道如今朝廷中,不管是朝中還是軍中,可都是這批征遼人馬掌控著,一時也不敢拿大。
而縣學,則不是強制的,只要願意上,及能承擔得起費用的孩子,都能上縣學。郡學,則屬於高等學堂,必須是優秀的縣學學生,才能進入郡學中學生。而郡學學員則每年可以參加尚書省的選才考試,選優異者為朝廷官吏。
而國子監卻又是一所專科類的書院,其主要以培養專科人才為主。國子監有律學館、書學館、算學館,還有專門培養翻譯人才的四夷館,醫學領域的太醫館等,天文曆法領域的司天館。其學員也主要是各類專科表現優異的人才,和那些官員貴族們的後人為主。
其中太學主要是儒學人文教育,培養入仕官員和文化教育的文人為主。太學出來的學子不是入仕為官,則是授書育人。
不少年長的百姓一邊抱著分到的布袋,一邊激動地說及從前,他們都還記得開皇之時豐衣食豐足的景象,想象著那時的幸福生活。都在憧憬著,只要朝廷繼續是陳王當政,那用不了多久,他們又將回到開皇盛世時的樣子,也許用不了多久,陳王殿下就將開創一個共和盛世。
聽老丈人說,郡學並不是最高等的學堂,聽說在郡學之上,在朝廷中央,還設有幾所更高級的學院,分別是太學和國子監及講武堂三大學院。
無遮大會,其實也就是佛教的布施大會。簡單一點的,也就是幾個和尚,在一邊念經,其它百姓在一旁跟著誦經祈福。一般的災年,求雨,或者比如一個大人物生病什麼的,一般都會有高僧自發,或者由官府出錢,或者由富戶出錢布設大齋會。
雖然每個人得到的東西也許不多,一斗米,幾尺布一兩件那些好心人捐出來的舊衣物。可是積少成多,幾百萬人分到的加起來,卻也是一個巨大的數字。朝廷有人反對,特別是戶部,到現在戶部都還沒有解決掉糧食缺口。不過最後陳克複簽署大丞相令,強硬執行了。有道是打擊一批,就得拉攏一批。他既然對準了世家豪強,那麼普通百姓的人心更需要安撫。
等到劉炭頭賣了皮子,又買了不少的成親物品后,一路之上已經能看到到處都是人流。摩肩接踵,不可勝數。等他趕到約定的地方時,卻看到老丈已經在那裡等他了。除了老丈和他的侄孫子,一旁還有兩個帶兵橫刀的兵士。
而講武堂則專門培訓精英軍官,及中高級將領的進修培訓。
所有人都在頌揚天子的聖明,陳王的善心,還有高僧大師們的菩薩心腸。不過老百姓感謝的更多的還是陳克複,誰都知道,朝廷能有這麼大的變化,皆因陳王殿下為他們著想。當初殿下在遼東時就是如此,那時他們羡慕不已,想盡辦法要逃到遼東去。如今陳王終於到了河北,他們也過上了這樣的好日子。甚至有不少人在想,乾脆讓陳王殿下當咱們的皇帝好了,要不然,萬一哪天楊家的皇帝又和楊廣一樣,大家都全完了。
劉黑炭本也是吃過軍糧,上過戰場的老兵了,因此看到這兩個軍卒后大感親切,「兩位兄弟好,當年哥哥也打過三次遼東,一看到這橫刀,就感覺親切。」
會場上到處都還有沒有融化的雪,冰冷的寒風呼呼吹拂,可百姓們的那顆火熱的心卻絲毫不受影響。
在那裡僧人們的一旁,同樣有著大量的地方吏員役丁,而且在每個布袋之上,也有著官府的標記。這般拉攏百姓的舉動,百姓們還是很客氣的。而且除了高陽郡外,此時河北朝廷所統治下的各郡地方官府,也都按照著無遮大會上的標準,在各地發過年前的物資給百姓準備過年。
聊了半天,他才知道老丈人不是一般莊戶人,卻是耕讀傳家的讀書世家。前幾年河北亂起,老丈的兒子被征入遼東送糧,結果卻一去不回。開始家人還以為在遼東遭遇不測,後來才知道居然是跟著陳王留守遼東。
隨著遼東軍入河北,老丈的兒子也是調入了北京朝廷的尚書省戶部中任一小吏,雖然只是一個從七品小官,可卻也是六部京官。等兒子在京安頓好后,他又與一家人跟著搬到北京。不過等到高陽老家重又被朝廷收復之後,鄉土觀念比較重的老丈還是回了老家。
圍著那寬大的會場處面,早已經擺上了一排長龍般的大鍋,每口鍋中都煮著沸騰著的熱粥。那粥湯並不稀,反而是十分有料的稠糊。不但一粒粒的飯粒可見,那白粥中還有許多紅色的大棗、白色的蓮子,黃色的豆子等數樣食物。看的排隊的百姓們都是高興不已,對於每一個排到的百姓,那施粥的僧人都會十分客氣的打上一大勺。
不過百姓們感謝的也並不止是菩薩,這次的無遮大會雖然是僧人們發起的。但是此時大會上布施的糧食布匹衣物,卻全都是由朝廷調撥下來的。
回家之後,他在鄉下開了一間私塾,給鄉族孩童啟蒙。不過學堂不大,只有他一個先生,可孩子卻多。這次他聽京城的兒子來信說朝廷正有意把當初遼東的學堂制度在河北頒行。
等到第二年開春后,兒子雖是文弱書生,可卻入了無帥府做文書,雖無品級只是小吏,卻也是讓人驚喜。年後,老丈就帶著一家人遷移去了遼東,分得田地宅子,再加上兒子得到的封賞,一家人卻也是擺脫了河北的混亂。
兩人入城后約定好一會再一起去參加無遮大會後,老丈人就去了府衙,而他則背著皮子去了出售去了。
幾人匯合之後,有了兩個軍士開路,倒是省了許多麻煩,很快就趕到了無遮大會的會場,鮮虞城北原先的一處廢置的軍營校場。劉炭頭一眼看去,只見此時入目所見,全是黑乎乎的人頭,那密集,比當年他們排的那密集步兵陣還要密集。
而如今的河北,一切都是亂后重建,百姓連溫飽都還沒有完全解決。這個時候一萬人僧侶齊聚的無遮大會,那場面自然不會小。不沖別的,就衝著那數量肯定不會少的糧食和布匹就已經能讓附近的百姓都蜂擁而來了。
而在大鍋的一旁,還有僧人在那裡發送著一個個的黃布袋,每個布袋的裏面不但有一斗糧食,而且還有數件衣物,及幾尺布匹。這樣的禮包,讓那些百姓們感激不已。每個接過的百姓都會上前跪謝磕頭,念誦經文。
三大學院為最高學府,學成之後,人人都有出仕為官資格。而除了這官辦的三大學院,朝廷也鼓勵私人開辦學校,就連最高級的書院,也可以私人開設,只要各種條件能達到朝廷的審核即可。
按照朝廷的學堂制度,每百戶左右的保,會設一蒙學,而每千戶左右的里則設一小學堂。縣則設一縣學,郡設郡學。這其中,保與里所設的學堂,保是蒙學,專門啟蒙,里中所設小學,則是啟蒙之後進學的學堂。這兩個堂,是地方必須開設的官學,朝廷承擔經費及先生薪水,地方承擔屋舍,桌椅及維修,蒙學與里學中進學的孩子不用承擔一切費用,且是必須強制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