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第八卷 誰與爭鋒

第835章 西風塞馬 兼顧之策

第八卷 誰與爭鋒

第835章 西風塞馬 兼顧之策

群英匯聚,上將倍出,這讓一向最愛收攬人才的他萬分高興。這次出戰的兩位元帥麾下不過是十萬人馬,數十員將領,就一下子出了這麼多優秀的將領,甚至有四位被老元帥認定將來能成為如李靖一般的名將,這如何不讓人高興。要知道,大陳並不止這點軍隊和這些將領,除了這次出戰的將領,大陳還有八位元帥,和上百位優秀大將。
在摩天嶺伏擊戰之前,老元帥就已經擊殺了突厥人八萬餘眾。而摩天嶺一戰,兩位元帥聯手,更是立下不世功業。五萬追擊的突厥騎兵全軍覆沒,盡數葬身於摩天嶺峽谷之中。
陳克複比任何人都明白,造成這些短命王朝最大的原因就是分裂與戰爭。戰爭不斷,使得幾乎每一個戰場上的名將最後都成了篡位者,然後他們的後世又被自己的大將篡位,如此循環不斷。
特勤司的張錦密報陳克複,表示探到的消息是統葉護吃此大虧后,反而變得越發深沉起來。突厥人中傳言,統葉護原本打算率軍踏平大利城,為結義兄弟乙利小可汗和戰死的十余萬突厥士兵報仇,但可敦竇紅線卻勸阻了他,說服他暫時後退,等待其它本位小可汗率軍到達彙集之後,再一舉南下。不知道什麼原因,統葉護聽信了竇紅線之言,率兵後退。
但是,除此之外,陳朝除了坐等外,難道還能先發制人么?六國雖然並非鐵板一塊,但國家之事,向來是沒有什麼朋友敵人的,有的只是利益。誰也不敢保證,七國會不會最後聯合起來對陳發難。一旦七國真的聯兵伐孤臣孽子,那大陳就將真正的面對兩面受敵了。
看完李靖的捷報,與王仁恭、薛定國兩位元帥的親筆奏章,再看過了張錦的密報,處理了一些其它的奏章之後,陳克複的心情開朗放鬆了許多。一直壓在他心頭的幾座大山已經有兩座被掀翻。陳國百姓對於徵召的積極,讓他暫時不用擔心內部不行色穩,可以放手與突厥人一戰。而王仁恭與薛定國兩位元帥大勝突厥人,斬敵十余萬,並成功將突厥人的進攻推遲至兩月之後,這無疑給陳軍更多的準備機會。
打馬出城,沿著汾水一路前行向南飛馳數十里地,金秋十月,漫山的金黃與紅葉,讓人賞心悅目,心情舒暢。在飛馳的馬背上,陳克複心中一直徘徊的念頭是,如何利用兩位元帥拚命贏得的這兩個月時間,來化險為夷?在這隋末的亂世之中,是沒有絕對的強勢一方的。威懾四海的大隋帝國不過區區數年就轟然坍塌,稱霸遼東立國700年的高句麗王國也不過是短短几年就被亡國滅種。縱橫草原的東突厥汗國,更是轉眼間就灰飛煙滅。
世上並非無英雄,只是英雄面對此亂世也只能徒呼奈何!
兩位元帥聯手殲滅五萬追兵從容撤走之後,謀刺加率領的兩萬金狼騎兵也緊跟而至,不過他們終究是慢了一步,趕到戰場見到的也只有無數燒焦、破碎的屍體,和那些無主而徘徊在戰場上的悲鳴受傷戰馬。
此戰過後,陳軍上下已經將老元帥王仁恭視之為功績與本領皆在李靖之上,成為公認大陳第一元帥。而薛定國也被稱讚為薛世雄第二,軍中上下對他居於元帥之位,也再無人有異議。而王仁恭在給皇帝的親筆奏報中則寫道,此戰最大的收穫不是殲滅了多少突厥人,而是發現了更多帝國的優秀將領。
經過這一系列的血戰,二十萬突厥軍被重創,剩下不足八萬人馬,其兵力與退入大利城中的七萬陳軍幾乎不相上下。如果不是在當天傍晚,統葉護之子肆葉特勒帶著臣服於突厥的鐵勒九部九萬餘人馬趕到,兩位瘋狂的元帥,說不定還會再次主動與突厥人決一死戰。
自魏晉以來,世道只能用一個亂來形容,戰亂不止,征伐不斷。名將百出,梟雄不斷。如陳破軍今日般地位者,多不勝數,南北朝數十個王朝的創立者,無一不曾經是縱橫一時的梟雄,比之他陳克複也並不逞讓。但是南北朝王朝更替,卻是比之流水更加無情。
張錦在密報中奏報,特勤司根據收集到的情報推測,突厥人在兩個月內暫時不會進攻,他們的進攻時間將在兩個月之後。
當此時,原本已經在心裏將王仁恭五萬兵馬歸為了報國烈士,卻不料峰迴路轉。老元帥不但自北一路撤回,而且居然立下如此戰功。
如今,大陳在中原獨佔半壁江山,算是第一等的強國。一對一,其餘七國任何一國都不是陳國的對手,但是一旦諸國聯手,在外有突厥的威脅下,陳國卻是要佔據絕對的弱勢。
縱然謀刺加沒有絲毫猶豫的率軍疾馳,但最後追擊了半天,眼看著要追上了,卻最終只能看見近在咫尺的數萬疲憊陳軍如洪水一般的湧入了高大堅固的大利城中,望著城牆徒呼奈何。
北魏一統北方,可也轉眼就被滅亡,爾朱榮一代梟雄,卻也不過是身死即族滅。高歡、宇文泰都是雄主,但所立王朝也不過是幾世而亡。南梁蕭衍更是南朝所有皇帝中在位最長,且與陳霸先並稱的明主,在位四十余年,可他一死,南梁之後又經十一位皇帝,卻也不過再延長了南梁十一年的國運,甚至南梁的十二位皇帝,沒有一個是善終的。餓死,毒死,殺死,各種讓人驚嘆的死法,堪稱一大奇事。
「兩大元帥聯手,果然深不負朕望啊!」
陳克複每翻過一頁李靖的送來的捷報,就激動的在玉案上猛擊一下。當年讀史之時,陳克複每每讀到辛棄疾自北方突騎渡江,投奔南宋,一心志在抗金報國,卻不受重用,反被猜忌,辛棄疾苦悶之餘只得把玩著吳鉤寶劍,拍遍九曲欄杆而不得為國效力時,他總是無比沉重感慨。
薛氏四兄弟,張家五虎將,還有秦瓊、程咬金、羅士信、沈光等諸多少壯派將領皆表現出眾。其中薛萬鈞、薛萬述、薛萬淑皆可號稱勇將,張猛、張彪、張敢、張強、沈光、羅士信皆可當為猛將,秦瓊、程咬金、張勇、薛萬徹四將更是優秀,足堪為智將。老元帥稱讚道,這些年輕一輩的將領,有勇將,有智將,也有猛將,而能超越這三者的區分,足以讓部下對其抱著不敗信心的指揮官,即將為名將。他觀之這次出戰的諸將,指出秦瓊、程咬金、張勇、薛萬徹四人將來有成為名將的資質。
不過肆葉特勒一到,兵力佔據了優勢的統葉護反而於當天夜裡率兵後退數百里,一直撤到了摩天嶺以北的金河岸邊的原陽鎮駐營。
然則,若只一味被動等待他們發動而後擊之,陳國又必然陷入多面作戰,即或取勝,也將從此淪落為弱勢。萬一不測,陳國有可能盡失關外,甚至丟失中原,被重新趕回河北。無論哪個結局,都是大陳所必須避免的。可是,其中的兼顧之策在哪裡?
但是如今草原突厥人已經逼到了家門口,這個時候卻是無法再兼顧中原其它七國。眼下陳克複只希望七國能忙著相互征伐,而暫時不要來打陳朝的主意。只是這樣的想法不免一廂情願,就是陳克複自己也是難以相信的。
陳克複真正最擔心的還是嶺南與遼東,嶺南本就是一塊還未煮熟的肉,而遼東雖是他起家根基之地,但周邊卻是遼東諸部族王國。這幾個遼東王國,雖然是以大陳為盟主,可一旦大陳在與突厥與中原七國的交戰中衰弱,誰也不能保證這些蠻夷部族會不會背後咬一口。
諸多陳軍大將之中,有不少人是陳克複在以前的歷史之中就有名的大將。但也有不少是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如張氏兄弟、李氏兄弟等。不過以陳克複自己的經歷來看,在他成為天下人敬仰公認的不敗名將之前,又有多少人會知道他將有如此成就呢?歷史已經改變,在他的戰旗之下,早已經聚集了大量史書上不曾有名的將領,他也深信,將還會有更多的將領匯聚他的旗下。在明天之前,這些人裏面又會有多少個李靖,有多少個楊善會,有多少個秦瓊,尉遲恭呢?
這時,連續數日的陰霾天氣也終於結束,秋日的天空份外的藍,藍天白雲,秋高氣爽,田野間最後的一些作物都已經收割,只餘下一望無垠的土地。心情大好的陳克複終於踏出多日不出的晉陽行宮,換上了一身普通的羽林軍官服,帶著陳雷與幾名金甲御衛與數名銀袍衛士微服私訪。
短短數日之間,五萬大軍出塞,轉眼間再度回歸之時,卻是已經殲敵十三萬之眾,燒毀突厥軍百萬軍糧,斬敵小可汗一位,俘虜闕度設,特勒阿史那、大奈,俟斤阿史那、思摩等數十名突厥高級將領。如此戰績,足以彪炳史冊。
要想避免陳朝也如這數百年來的其它短命王朝的命運,最根本的就是得統一中原。與突厥人的戰爭固然不可避免,但如果陳朝能統一中原,到那時卻根本不用畏懼草原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