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鷹航空業》目錄

第102章 時代的潮流

第102章 時代的潮流

看到大家對自己的提議接受了,楊輝頓時就放下心來,這下就對了嘛!我們就是要緊跟國際潮流,這不僅僅是技術上要跟上,咱們思想上也要跟上那幫資本主義的航空器製造商,做到心黑手狠。
「現在我們要稱外方有投資的機會,就必須把這個技術解決了,這個環形燃燒室是我們遲早要做的啊。」
兩次修改中對燃燒室進行了修改,用了分區分壓供油、直流式噴油桿技術,修改後的渦噴七相對原型渦噴7,有效減輕了70公斤重量、長度縮短了560毫米。
說完了兩個相對比較簡單的改進方案后,楊輝開始說後續的兩個改進方案,這後面的兩個方案改起來就比較費力氣了,這兩個方案需要砸錢、以及玩命的做研究了。
心裏這樣想著,楊輝嘴裏自然就要說出來了,這必須要改造所長的「落後思想」。
「沒錯,光是前面的改進是絕對不能提升到足夠推力的,因此我們現在就不能僅僅把目光放在渦噴上面了。」
至於複合空心冷卻,最主要的就在於空心兩個字,這個對於共和國航空工業更不在話下,當年師昌緒這位中國材料界的泰斗的代領下,對空心冷卻技術進行了大量的攻關。
定向凝固材料是挺有些困難度,不過在八十年代也早已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東西了,北航材料研究所孫傳奇這位大神就早已經攻克了這個難題。
說到最後一個項目楊輝終於要亮出最後一個殺手鐧了,這個改進措施不僅能提升推力,最主要的是將會對整個基地研究所的科研能力有一個很大的提升,當然也是一個考驗。
『尼瑪,這……』
最多可以將新機的推力提升到6.8噸就算是頂天了,要想達到最低7噸甚至更大推力,這款發動機明顯是不夠的。
這些新的技術完全是可以運用到渦噴13,雖然對推力增加不大,但是縮短560毫米、70公斤重量那絕對是一個巨大的跨越。
白所長認同了楊輝說的這個新的借雞生蛋的計劃,但是對於楊輝現在所提出的幾項改進計劃想來。
黎陽的劉廠子率先說話,儘管他已經打算快點跳出黎陽這個「大坑」,但是對於楊輝現在說的這個提議,他還是感到一陣眩暈。
「你說改成渦扇,你以為航空發動機是麵粉團啊!想怎麼捏就怎麼捏。渦噴和渦扇的技術跨越你知道嗎?」
形燃燒室是有著較先進的結構,有燃燒好、溫度均勻、結構簡單重量輕等優點,但是對提高推力沒有太大的幫助。這一項改進措施讓白所長不太明白了。
環管改環形,這個改進方案實際上對發動機推力影響是不太大的,但是這個環形燃燒室卻又先進發動機所必需的。
……
說完話,白所長就看著楊輝,準備仔細聽楊輝的想法,看看是不是具有可行性。
最後取得了圓滿成功,使得共和國在空心冷卻葉片這技術上,成為僅次於美帝的第二個突破,在渦扇9的引進中,這項技術是唯一超過英國當年的技術要求的。這也是官媒為何一直吹噓的渦扇9技術以超過英國的原因。
「嗯,你說的這個新葉片技術,的確是很具有可行性的,定向凝固材料、無餘量精鑄、複合空心冷卻三項技術現在我們找找其他的兄弟單位,也都可以把技術拿到,最後整各在一片葉片上需要的也就是多多試驗就好了,這個可以採用。」
「怎麼個改達,你說來聽聽,我相信你對這個建議有自己的考慮。」
「楊輝你說我們,這……這樣做……真的好!」
儘管剛開始所長對楊輝這個行為很是不屑,但是一細想,所長就越來越不淡定了。楊輝這個借雞生蛋的計劃實在是太有誘惑力了,作為一個沒錢做研發的科研所的所長,對於這個想法簡直是欲罷不能。
又提到沙特,又是時髦、流行。還能說什麼,大家也只需要一個借口而以,至於靠不靠譜,這個管它靠不靠譜,咱要的只是一個借口。
由於現在基地在生產著渦噴7乙,眾人自然對這款發動機比較了解。就連對發動機不是太專業的于總師也對楊輝提出的這個方案叫絕。
名字很長,看起來聽高端挺牛逼,但實際上這項技術就是由多項航空發動機的二流技術捏合在一起的,這些技術國內都可以比較輕鬆的做到了。
「好,這個改進方案實在是妙,就這縮短的560毫米的空間,我們就可以多做很多文章了,更不要說節約下來的重量了。」
「所長啊,我們怎麼就坑了外方了,我們的環形燃燒室一旦做出來,那妥妥的就是將新發動機性能又提高一個級別了。這可是一點也不帶作假的,現在國際上就流行這個環形燃燒室。我們沒有東西,外方恐怕不會對我們這個項目看好啊。」
其他的人對劉廠長雖不太贊同,但是對於改渦扇這一點依然是感到太麻煩了。
「改燃燒室,好像對提高推力沒有多大的幫助吧?我們有必要在這款發動機上面這樣改?」
將渦噴7乙的技術作用的渦噴13上,這話聽起來感覺不對,渦噴13本來就是渦噴7的改進版了,還怎麼把渦噴7的技術用到渦噴13上。但在座參加會議的內行人一聽就知道這個是什麼意思。渦噴7後面加上個乙字,說明這已經是對仿蘇的渦噴7的第二次修改了。
現在83年還沒這詞,但是沒有任何詞彙能夠比這詞更能直接的表達出所長一眾人的內心。
「什麼叫可以有?這個是必須要有!」
實際上下馬了的渦扇9已經做出了首批發動機經過了英國的測試。這就說明在83年已經掌握了這技術,而後面的渦噴13渦噴14都採用了無餘量精鑄工藝也證實了這一點。
早期國內就對這項技術有了大量的研究,最主要的是在引進的渦扇9就採用了這工藝,現在若是需要這技術可以直接將這項技術拿來用。
不把目光放在渦噴上面,那自然就是渦扇了,但是把渦噴13改成渦扇,這個想想就覺得好像太有挑戰性了。
還在糾結這樣好不好,楊輝當下就是一通大道理下來。
對於楊輝所提出的這項技術,白所長已經有所考量。
「還有一點我們可以直接將渦噴7乙的改進技術使用到新的渦噴13上面。這又將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以上的三項技術在八十年代不算是多先進,共和國都已經掌握,所以這個時候要將三項技術整合的初步條件是已經具備了。
聽到專門搞發動機的白所長對這個楊輝提出的第一個改進方面的肯定,其他與會者放下開始的輕視,反而更加對後面的改進方案有了更多的期待。
「我們要實現對渦噴13增推,會有很多種辦法,我們把渦噴13拿到手,最首要的就是先改進高溫渦輪,我們可以採用定向凝固無餘量精鑄複合空心冷卻渦輪葉片技術。」
兩個問題,問得好可愛,楊輝心裏就一句話:所長啊,你不要這麼老實啊,對推力增加不大,但是這個技術是以後必須掌握的,現在有機會你難不成還要替外方節約資金不成?
「好了,你就趕快說你最後的一個發動機改進項目吧,我們聽聽你是怎麼打算的。」
無餘量精鑄,顧名思義就是直接一步鑄造出成品鑄件不再需要對鑄件進行機械加工,這個技術在83年的時候也是臨門一腳。
這個運用渦噴7乙技術改進方案,在後世的渦噴13改進中也是的的確確有的。所以現在提出來採用也不是什麼大的技術難題。
「繼續說下去,你說的這個方案可以。」白所長越來越對楊輝後續的改進方案好奇了。
楊輝看到自己對高溫渦輪的改進提議通過了,繼續向下面說。
「還有兩個方案,其中一個就是將渦噴13的環管燃燒室改為環型燃燒室。」
「好,我看這個措施可以有。」
有了借口自然大家都是順水推舟了,這個新機型的確是需要改進燃燒室了。都選擇性忘記改燃燒室對推力提升不大這一點,贊同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