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鷹航空業》目錄

第461章 結束與開始

第461章 結束與開始

這就容不得楊輝不打起精神來,想到吳老一直都是在帝都工作,這次吳老要說的恐怕就和帝都的一些事有關。
吳老自然是肯定地回答了楊輝的問題,而且這次吳老還給楊輝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吳總師眼光最為獨特,他一眼就能看出這624所最為重要的資源是哪些,一針見血地提出建議之後,倒是讓關心則亂的劉總工恍然大悟。
「現在我得到的消息也不知道是不是準確,但根據我的分析,這事兒應該是八九不離十,西南科工需要提前準備一下才好,這個項目關係到西南科工以後能不能擠身世界航空發動機製造的一流水平。」
話是這樣說的,但在吳總師的心裏還是有這一些其他的想法,只是現在的吳總師還有些難以下定決心罷了。
在對核心機整機實際數據測試之後,在萬眾矚目中終於出了最後的結果。
吳總師這時候也不多矯情,對於這樣的榮譽吳總師以前也沒拿到過,唯一一個由他主持的燃氣輪機項目,最後也是不了了之,說起來這還是由他出任總師的第一個成果。
雖然吳老並沒有把話說完,但楊輝也能從這幾面隱約猜到了一些情況:吳老這次要說的肯定和航空發動機有關,而且應該還是那種世界一流的航空發動機。
「猜到很不錯,項目的確和中推核心機有關,但也可以說關係不大。首先來說,因為這次是個軍用新中推研製的項目,所以你們要注意提前考慮,但覬覦這個項目的不止西南科工,奉天方面也在行動。」
一台核心機的測試定型要經歷很多的程序,雖然沒有一台發動機整機定型測試那樣的麻煩,但也絕對是少不了多少。
一份並不算太厚的文件,看起來並不是太厚,只是將核心機的一些重要數據寫了上去,以及最重要的評審組專家聯合意見、簽名!
「這是自然,有了核心機我們自然就要著手研製航空發動機整機,你們的CG2000發動機項目我也是知道,現在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整機裝配了。」
這邊的核心機研製完成,西南科工自然是各種高興,同樣作為核心機研製單位的624所也是笑聲不斷。
至於在核心機的基礎上開發完整的航空發動機,這自然是一定會有的,一款核心機最大的作用就是為航空發動機的研製掃除障礙,現在將最大的障礙掃除了,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項目和我們的中推核心機有關?若是這樣的話,倒是的確值得西南科工全力以赴,畢竟我們在設計這款核心機的時候就確定了要軍民兩用。」
雖然吳總師上了年齡,但都說人逢喜事精神爽,又到旁邊拍拍劉總工的肩膀。
「吳老,這次應該還有些比較重要的事要說對吧?我這裏一定仔細聽著。」
沒有了科研項目的研究所能幹什麼?這個問題一直是最近的劉總工思考的,這種擔心也就是同樣擔任了這次中推核心的吳中華總師能體會到。
整個624所都洋溢著喜洋洋的氣氛,慶功會因為624所地處偏僻的原因並沒有大操大辦,但624所的工作人員都知道這絕對是整個研究所好多年都沒有的大型慶功會,說起來好像也只有上次的101高空台驗收合格才有這樣大的場面。
就在眾人慶幸的時候,楊輝和吳老坐在了一邊的一處安靜的地方,好像吳總師有話要對自己說,看起來似乎還很鄭重。
不管剛才心裏有些其他的什麼雜七雜八的想法,現在的劉總工絕對是由衷地感到無比自豪,轉過身又把吳總師叫過來。
「好,現在我宣布,整台核心機的研製完成定型測試,我會將這些測試數據全部打包帶走留作備份,帝都還有一大幫人等著我們評審組的數據。」
異常珍重地將型號評審合格證收起來,這時候是各種慶祝的時候到了。
吳老拿著東西走上前,鄭重地將評審合格證交到劉總工手上,畢竟這位是624所的所長,交給劉總工是最好的。
所有的測試數據擺在桌上摞了老高的一層,而這些數據才是左右評審組做出最後結論的關鍵因素。
「吳總師,你對於這款核心的研製中的作用絕對不可或缺,現在接收評審合格意見的時候,你也不能缺席。」
就在624所兩總還在各種糾結的時候,評審組已經出具了聯合評審結果。
眼看楊輝這裏已經準備好了,吳老也直接說明情況,要說這次的事確實挺讓人激動的。
當吳老話剛落下,其他的評審組成員也一片附和之聲,有了這些測試數據的作證,誰也不能說這款核心機還不能定型。
說到這裏,吳老那滿是皺紋和老人斑的臉也難得的擠出了笑容。
「拿著吧,這是整個評審組對這款核心機的一致評審意見,相信這也是624所等待了多年的一份肯定。」
說到世界一流的航空發動機,楊輝就不得不想到現在的這款世界一流的中推核心機,難道……
吳老作為評審組的組長,他的一言一行雖然不能說是完全代表了評審組的意思,但在對核心機測試結論這樣的大事上肯定是代表了整個評審組的意見。
「現在不要想那麼多,退一萬步來說,即便是沒有了科研項目,624所也還能靠這些專用的燃氣渦輪試驗設備過活,所以624所肯定是不用擔心沒錢過日子。」
「吳老,我們這款核心機這就定型了,意味著我們可以在這款核心機的基礎上開發航空發動機了?」
就這樣,624所的兩總一起從吳老手中接過這份核心機的評審文件,兩人又互相看了看這份文件,這是整個科研項目組的心血結晶。
唯有作為624所所長兼任總工程師的劉總工心裏卻五味雜陳,這款核心機研製本來是一件高興的事,但這對於單一的科研型單位624所來說,也意味著手中沒有了項目。
共和國第一款按照國際航空發動機研製規律研製發動機,現在已經跨過了最重要的第一個節點,光明的未來也不再遙遙。
楊輝盼了這麼多年,624所更是十年磨一劍最後才拿出這東西,西南科工也是大量投入資金,終於是要開花結果了。
對於楊輝的猜測,吳老倒是似笑非笑的點點頭,實在是楊輝猜的太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