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為書狂》目錄

第四百五十七章 完美殺人

第四百五十七章 完美殺人

而且,殺人十字出現了兩次。
又是一個少年包青天的讀者打來的電話。
「呃,這個,我也不知道。」
不過,在解釋完這兩個問題之後,當真正找出兇手之後,亦是讓無數人大跌眼鏡。
他在殺死太子之時,是故意一刀一刀殺死太子,令其死狀慘忍,分散衙差的注意力。而真實的他,卻是躲在大門之後。當所有衙差衝進太子房間,看到的只會是太子,根本就沒有留意躲在門窗邊上的兇手。甚至,因為兇手也是衙差,別人都會認為兇手是跟著他們一起進來的。
無數的讀者都在翹首以盼,期待最後的真相公布。
此外,殺手是如何在密封的房間里殺人的?兇手又是如何在殺了人之後快速逃走的?
但真相卻在包拯的推理當中,一絲一絲剝了出來。
至此,少年包青天第一集的名揚天下,也在找出真兇「沈良」之後就此結束。
不說兇手是怎麼進去的,在密室的房間里又要怎麼出來,這簡直變成了最大的懸案。
幾乎是連載了少年包青天的報紙,雜誌,當劇情一天一天連載之時,關於到底誰才是真兇,成為了所有讀者來電一致尋問的話題。
根據規則,華國小說大賽初賽是在互聯網平台舉行塞選出優秀的作品。
正如沈良最後自殺之時所說的一樣。
小艾的遺書根本就不是小艾寫的,而是沈良從小艾之前練字的字跡當中一個字一個字拓印下來的。但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哪怕沈良精心策劃,但還是被包拯找出了一絲馬跡。
有的,只有一個國家——華夏。
搖了搖頭,掛掉電話,文藝報編輯小小的念叨了一句,「如果自己知道兇手是誰,那自己也不會這幾天晚上睡不著覺了。」
而這樣的未解之迷,也一度讓各大連載了少年包青天作品的報紙跟著銷售突然暴漲起來。
國與國的不同,民族與民族的不同,造就了發生於千年之前宋朝之時的慘案。
作為獲得初賽第一名的少年包青天,也在此時正式登陸媒體報刊。
很多聽眾在聽了少年包青天的案件之後,亦不時加入了「尋找殺死太子真兇」的大討論當中。
也就是說,沈良其實就是遼人,他來大宋的目的就是製造挑起大宋與高麗之間的仇恨,讓北遼做收漁翁之利。
不過,在念叨之餘,這位編輯也是暗暗點頭:「好久沒有讀者打電話讚賞作品了,這部少年包青天,的確是寫得非常精彩。」
「您好,今天下午我看了你們文藝報連載的少年包青天,寫得非常好。」
只是,雖然大家都在討論,但卻一直沒有給出最為關鍵的合理解釋。
不少讀者當場就已尖叫起來。
有的認為殺死太子的真兇是大將軍
看到這裏,幾乎所有的讀者都在拍案叫絕。
包拯回憶:之前八賢文跟他說過,遼人打仗向來是背對著河邊喝水。因為,如果正對著河邊喝水,你就看不到背面的敵人。而背對著河邊,那你在喝水的時候也能時時刻刻看到有沒有敵人來襲。雖然喝水只不過是一個很小很小的動作,但從這裏一個很小的小動作當中就可以看出北遼戰爭意識完完全全碾壓大宋。
所以他才會殺太子,殺七王子,甚至連他最心愛的女人都殺了。
按邏輯來說,這是不可能的。
總決賽則是在報紙媒體,雜誌上舉行。
因為從衙差進入房間的速度來看,兇手根本就不可能有這麼快的速度逃走。
為什麼要有宋人?
其實兇手根本就一直沒有離開房間。
一直以來,偵探懸疑小說在國內都是不溫不火,屬於小眾的作品。很多的讀者認為偵探懸疑小說太過於燒腦,並不是特別喜歡這一個體裁。甚至有很多讀者只要一看這是偵探懸疑類的作品,可能連看都不看。但是少年包青天卻是另闢蹊徑,雖然少年包青天也是屬於偵探懸疑類的作品。但是,他卻巧妙的將故事的背景放在了我們熟知的大宋。此外,在代入感上面,也用了鐵面無私包拯的身份,讓人們放棄了一開始就捨去偵探懸疑的想法。而直到當他們看了少年包青天之後,哪怕在後面知曉這是偵探懸疑作品也沒有用了。因為,那時的我傅韻已經深深的被少年包青天給徹底的迷住了。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甚至是連黃一凡也沒有想到,當少年包青天正式在這一些傳統報刊雜誌連載之時,他所產生的轟動,卻是震撼了整個傳統文學界。
但是,結局卻給出了一個密室殺人最為完美的解釋。
「沒想到,密室殺人竟然能做得如此的天衣無縫。」
當然,如果這僅僅只是懷疑。那麼,從通過小艾遺書發現沈良的動機亦是神來之筆。
終於,幾天之後,萬人矚目的真相公布了出來。
「不用謝,不過,我想問一下,到底誰才是殺死太子的真兇?」
因為,在他接了第一個電話之後,後面文藝報的所有客服電話全都響了起來。
當然,哪怕是當時包拯指出殺手就是沈良的時候,一眾讀者都有一些不敢相信。
不過,天佑中華,千年之後,這世上不在有宋,這世上也不在有遼。
例如神秘的殺人十字是什麼?
沒想到,節目僅僅只是播出了一期,一下子就吸引了無數聽眾的興趣。
而與此同時,華國小說大賽也正式開始了總決賽。
當然,這種現象並不是僅僅出現在文藝報上。
「是的。」
「怎麼會,你不是編輯嗎,編輯怎麼會不知道?」
這兩個殺人十字是一樣的嗎,還是各有不同的意義?
因為,他們認為沈良沒有殺人動機,沈良沒有理由要殺太子。
而這一現象,也在不知不覺帶動了國內偵探懸疑小說的話題。
某廣播電台眼光獨到,第一時間便推出了一個有關於《尋找殺死太子真兇》的節目。
「若是現實裏面的兇手也有這樣的聰明才智,恐怕所有的警察都要下崗了。」
很巧合的是,包拯有一次就發現了沈良是背對著河邊喝水。
他們購買這一些報紙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想知道誰才是真兇。
文藝報。
「謝謝,我會將你的話轉答給作者的。」
也有的認為殺死太子真兇的就是那個小艾。
原來,所謂的殺人十字,第一個太子所見的殺人十字是燈上毛毛蟲與兇手帽帶的投影。
「是文藝報嗎?」
又是跟那位讀者一翻解釋,掛掉電話。
此時,文藝報編輯接到了一位讀者的來電。
但可惜,今天註定要這位文藝報的編輯忙死。
只是,不等文藝報編輯感嘆完畢,文藝報的電話再度響起。
可是,少年包青天的第一集雖然結束,但他卻似乎遠遠沒有結束。
而且,電話的響聲從下午開始,一直響到晚上,甚至半夜都有幾十個電話打了過來。
「你一定是騙我的是吧,求求你了,告訴我吧。」
房間里又沒有什麼地洞,還是密封的。
那麼,到底誰才是真兇?
這是黃一凡在《少年包青天》第一集結束之時寫的後記。
第二個殺人十字,卻是衙差的符印。
知道答案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作者,天下第一白。
一場粉絲行動的掐架,可謂是讓人嘆為觀止。
為什麼要有遼人?
一次是在太子房間,另一次是在七皇子房間。
所有的人都不敢相信,因為這幾乎不可能。
如果遼人與宋人都是一家人,不是很好嗎?
「我的神吶,我怎麼突然發現,兇手的犯罪手法簡直堪稱藝術。」
當然,這不是關鍵,關鍵的是兇手是如何在密室中殺人的。
「抱歉,我真不知道。」
「我也求求你,我是真的真的不知道。」
如果不能解釋這幾個問題,哪怕你就是無比的懷疑誰是兇手,這個案子都無法破掉。
至於那聲慘叫聲,也並不是死者發出來的,而是兇手做好了一切準備之後自己叫出來的。可是,當所有的衙差進入房間看到太子慘死,就自然而然認為這是太子發出來的慘叫。
當郭城貼吧白玉堂弟子將天下第一白真實身份暴光之後,不但郭城顏面無存,哪怕是此前質疑天下第一白資格水平的傳統媒體,這會兒也是丟人丟大發了,再不敢說一個不字。
真正的兇手,竟然是與包拯一起破案的刀頭「沈良」。
「不要說話,我只要知道殺死太子的殺手是誰,你告訴我就好了。」
好說逮說,文藝報編輯安慰了那位讀者,叫他明天繼續看更新,相信再過幾天少年包青天的真相就可以徹底的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