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為書狂》目錄

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此前網上一直對秋水,凡塵先生還有你進行了一個排名。且不說三人當中誰第一,但是,關於將凡塵先生排在最後,很多人都覺得不公平。作為凡塵先生的粉絲,所以,我想問您一個問題。道德經之後,不知道凡塵先生是否還排在最後。或者,道德經之後,黃教授是否也能寫出一篇這樣的哲學巨作?」
不過,現在這一些,他們都是不知道的。
而當想清楚之後,黃一凡也就沒覺得什麼。反倒是思索了好一會兒,這才說道:「凡塵先生的道德經確實格局很高,要寫出超出,若者不說超出,只說比肩道德經的作品當真太難。不過,雖然很有難度,我倒很想試試。」
此時黃一凡,秋水,凡塵三人雖然是屬於現代人,但三人已經達到了人類諸子的最高峰。
不知道他們若是知道秋水,凡塵,黃一凡都是一個人,又該是什麼樣的表情?
黃一凡點點頭。
什麼黃一凡不如凡塵。
這便是聖人經典的魅力。
「哦,為什麼這樣說?」
一翻採訪就此結束。
雖然這看上去說得有道理,但這個世界上就是有那些沒有道理而存在的逆天作品。
對於這一些,黃一凡只能搖頭苦笑。
這放在YY小說當中,那可是至高的鎮教秘術。
他感慨並不是裝逼,他所感嘆的完全是真的佩服道德經這一部作品。
「是的。」
「汗……這個問題。」
哪怕是窮其一生,也參悟不透裏面的道理。而哪怕如此,只要你懂得了裏面的一句話,那麼,你一生必受用無窮。
「確實如此。」
「什麼問題?」
「當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寫得經典呀。」
黃一凡哈哈大笑。
春秋時期儒家與墨家就一直爭鋒相對,較量了不知道多少個回合。
記者不好意思地笑道,然後看了黃一凡一眼,又說道:「黃教授,其實我也很喜歡你。不過,比起凡塵先生,我更喜歡凡塵先生多一些。」
沒錯。
聽著這位記者的問題,黃一凡啞然失笑。
一眾人士並不是不喜歡黃教授,但看了黃教授說出自己將寫一部歷史類的作品與道德經PK之後,一眾讀者當真是不敢苟同。心下間卻是認為,現在來看,黃教授在三人當中才應該排在最末。不管怎麼說,黃教授雖然天縱其才,但寫不出高逼格的哲學巨作,你其他作品寫得再經典也毛用。
說完,黃一凡繼續補充說道:「最近我正在構思一部歷史類的作品,有興趣的可以關注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之道的根本其實就是內聖外王之道。當然,我也認為內聖外王之道是人類思想的最高目標,秋水先生能寫出大學之道,堪比曾子再世。只是,道德經卻不只講修身,他還講整個人類,整個社會,整個萬物,整個天地宇宙,他所包含的道理比之大學之道廣泛多了,而且內容也不在大學之道之下。」
而此時,被道德經征服的一干媒體卻是採訪起了黃一凡?
「對,對,三國演義只是小說,小說只是小說而已。看看人家道德經,隨便一句話,恐怕就得爆掉三國演義。」
當然,為什麼不採訪凡塵,而採訪黃一凡。顯然不是因為他們不想採訪凡塵,問題是,凡塵真的如他所寫《道德經》中一樣「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神秘的幾如秋水先生,不爭名利又彷彿如仙神。所以,他們只能採訪三人當中唯一一位露面的黃一凡。
但是,關於歷史作品不如哲學作品,黃一凡卻是不同意的。
「我也這麼覺得。歷史雖然很有深度,也很有厚度。但歷史只是歷史,歷史作品寫得再牛叉,最多也就是一部三國演義。當然,我承認三國演義堪稱現象級的巨作。黃教授也是逆天級的存在,但三國演義寫得再妙,也比不上大學之道,更比不上道德經。」
一凡感慨說道。
沒想到,一位職業作者竟然變成了腦殘粉,還問出了這麼腦殘的問題,這絕對是十足十的腦殘呀。不過,聯想到網上無數人士因為三人排名而大打出手,黃一凡也覺得正常。
黃一凡在文檔上快速寫道。
道德經雖然看起來玄之又玄,好像是經文,又好像是道家的修道養生作品。但不管這是經文也好,還是道家養生學問也好,道德經裏面的學問卻是直達天際,令無數人佩服。
短短五千多字,卻是隱藏著無數的玄機。
看著這位記者無比興奮地說道,黃一凡回問。
「歷史類作品?黃教授要寫一部歷史類作品與道德經PK,這,這……這不是對手呀。」
一時之間,關於黃一凡不如凡塵的聲音又是此起彼伏。
「黃教授,作為凡塵先生的粉絲,我可不可以問你一個看起來很腦殘的問題?」
不少觀眾一邊大罵著那位記者好沒節操,竟然問出這樣的問題之餘,一邊也在不時討論黃教授所說的歷史類作品。
這一部逆天作品,便叫做史記。
「黃教授,最近您有看凡塵先生寫的道德經嗎?」
五帝本紀。
從高度上來說,大學之道當然比不上道德經。
「是的,我也認為凡塵先生的道德經實在是太經典了,不在秋水先生的大學之道之下。甚至,個人認為,完全超過了大學之道。」
不知道他們若是知道凡塵與黃一凡都是自己,該會是什麼樣的表情?
歷來學術爭論都非常激烈。更不用說,一方有代表人物出現之後,更是掀起無數的爭鋒。
不過,看這位記者這麼興奮的樣子,黃一凡又說道:「這麼看來,你倒是凡塵先生的粉絲。」
「哈哈,沒事,沒事。」
現在正是他們思想傳遞的時刻,也是百家齊鳴的時候,更是各家學說分派確立的時候。別說是什麼記者了,哪怕是政府高官,各個國家的領導人,他們都會產生支持某一位哲人思想的想法。
這一部歷史類作品,便是被魯迅先生評價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