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目錄

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能慣著皇帝的臭毛病

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能慣著皇帝的臭毛病

而把北衙的禁軍輪流守邊和戍衛京城,這樣可保北衙禁軍的戰鬥力。
李世民不太高興,可李超說的又句句在理。
李超把手裡的摺子合上,問,「陛下。」
原來大家還比較反對李超過早的進入政事堂,都希望李超多在外呆幾年呢。現在看來,大家誤會了李相國啊。
這,簡直是欺人太甚!
「陛下。其實我以為建一支常備軍確實有必要啊,但如果是放在長安,是建在北衙禁軍中,就毫無用處了。軍隊,有再好的訓練再好的裝備,如果不拉出去打仗,沒有實戰檢驗,那這樣的軍隊,真的是只會是一個外表光鮮亮麗,其實銀槍蠟槍頭的儀仗兵而已。」
「陛下,其實府兵制有府兵制的優勢,但也有缺點。兵農合一,軍費開支大大節省,但這樣的府兵肯定不如常備軍訓練有素戰鬥力高。不過建一支常備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是常備軍要想維持高的戰鬥力,這可就非常費錢。」
一個是滿懷期待,想要李超幫忙的皇帝,一邊卻偏偏是絲毫不給面子的當紅第一寵臣。
「臣以為,之前陛下選派羽林衛軍官到邊鎮學習受訓,這個想法就很好。不過不必要那麼麻煩的送去邊鎮,讓邊帥去教授兵法。完全可以在長安建一所講武堂,就如國子監一樣,成為一所軍官學校,讓年輕有天賦的低階武官們入校學習,讓京中十二衛的將領們擔任教官,傳授經驗!」
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李世民只好點名了。
說到這個問題,李世民就比較上心了。
「陛下要建三萬人的常備軍,想法是好的,而且其實養三萬常備軍朝廷也是養的起的。」李超看了眼其它的宰相們,笑道,「就算不動用朝廷未來的那一千萬稅收,臣也有辦法弄到這三萬常備軍的軍費,只是臣以為,錢其實都不是問題,能用錢解決的,都是可以解決的。關鍵還是在於,花了這些錢,究竟值不值得,有沒有用!」
「朝廷現在一年新增稅收千萬,朕不過要一百萬而已,才一百萬啊。三萬北衙禁軍,怎麼就沒必要了?去年先有吐谷渾進犯,差點打到長安,后又有突厥人蠢蠢欲動,也是直接威脅著關中的。府兵雖節省軍費,但遇事發突然之時,調動麻煩,難以救急。朕練三萬北衙常備禁軍,這是從大局考慮的。再說了,朕將來是要北伐突厥,西討吐谷渾,東征高句麗的,現在置這三萬常備軍,那將來也是有大用處的。」
要戰鬥力,還是要省錢?
一年新增千萬貫稅收,這可都是租庸正稅之外的收入,是商稅。
李世民可是十六歲開始統兵打仗的,都已經打了近十年的仗,大唐的半壁江山都是他打下來的。這朝堂政事,李世民確實覺得自己經驗不足,可若說打仗練兵,他可是專家,可現在李超卻把他說的一無得處。
桌子上的摺子,其實都是各部衙擬的請款摺子,各部都想要錢。還都列出了自己用錢的名目等,挺合情合理的。
「建講武堂,以十二衛將領為教官,選南北衙武官為學生。以北衙禁軍為常備軍,分批調往邊疆守邊、打磨,一半留守戍衛京師,輪番交替。」
李相國雖然年青,但這節操還是滿滿的。
不錯,沒有因為成了天子親家翁,就丟了節操。
李世民一心想要建立一支萬人的禁衛騎軍,但蕭瑀他們認為沒必要,開支太大,還不實用。花那麼大筆錢建支整天放在長安的騎兵,除了做樣子當儀仗外,能有什麼用?
越說,李世民眼睛越亮,最後甚至高興的一拍大腿。
「陛下若是放長遠打算,想要建一支精銳的常備軍,為將來南征北伐東征西討做準備,那其實完全可以用另一種方法。另一種更省錢,但更有效果的辦法,而不是花大價錢,最後堆積出了一支儀仗隊!」
「武官們可以集諸將之長,學習前輩們的經驗,也能學習繪圖計算等等知識。一個好苗子學個兩三年,然後下放到邊關諸鎮,交給邊鎮培養,如此三五年後,就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好軍官,到時再調回北衙,那就是個真正的武官。」
李超坐在竹榻涼席之上,看著面前几案上的本子。耳朵里聽著房玄齡和蕭瑀他們為太倉錢的使用分配。
「那依李相國之見,要怎麼辦啊?」李世民都改口喊李相國了,這是真生氣了。滿殿的親家翁,就沒一個肯支持的,你支持一下朕會死啊。
李超抬頭。
這其實已經是最難能可貴的領袖氣質了,如漢高祖如劉備如曹操,人無全才,領袖需要的是領袖的氣質和才能。
「嗯,陛下說的很有道理。」李超點了點頭,先是安慰了下李世民。
皇帝、宰相,三省六部諸寺十二衛,都想要分一杯羹。
與其花很多錢,在京里養幾萬禁軍,以及把禁軍的低級武官送去各邊鎮讓邊帥們親自教授兵法,不如在京建一個講武堂,系統的培訓軍官,這樣不單能訓禁軍軍官,也能培訓南衙十二衛的軍官們。
雖然來回折騰,花費也可能大點,但為了不養一群少爺兵出來,這是很有必要的。
這個祀延伸點說,就是禮教綱常人綸,是國家秩序,王朝的基石。而這戎,當然就是軍隊,是王朝的防禦,是開拓的武力。只要保證疆域安全,國家才能穩定。只要不斷開拓進取,王朝才能繁盛。
若是楊廣在這裏,李超相信蕭瑀雖然也還會力諫,但肯定沒有這麼足的膽氣敢這麼爭。
心中雖不高興,李世民還是忍住了。
可李世民有個優點,他很清楚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也不會去故意掩蓋這些。作為靠玄武門政變上台的皇帝,他卻沒有太霸道獨0裁。能聽的進意見,甚至不會爭不過就用強權壓人。
大唐還沒有到那個可以大筆花錢燒包的時候。
看到李世民求救的目光。
「北衙的士兵也可如此,由邊鎮中選拔勇敢精銳之士,然後分批輪調守邊。北衙禁軍們每年分批,或者一年守邊一年在京,如此輪流,可保證北衙禁軍戰力不減,磨礪的更好。同時,也一樣能守衛京畿,又還能加強邊鎮的防禦能力。」
李超淡淡地回道。「行還是不行,總是得試過了才知道的!」
「文遠,你來說說,朕要建一支北衙萬騎,一年只要一百萬軍費了,這還不行嗎?」
雖然政事堂都是親家翁呢,可他們也不會跟李世民就講客氣的。
偏偏李世民又想要以德服人,於是乎,扯來扯去,爭的喉嚨都啞了,也沒有個結果。
李世民吵了半天,發現自己有點勢單力孤,目光最後盯上了李超。今天李超終於從家裡出來了,肯進宮議事。但李超坐了半天,一聲不吭。
楊廣是個很有才能的皇帝,甚至文才更盛,但楊廣卻不如李世民這般能聽從屬下的建議。他甚至只是選擇性的只聽自己想聽的,就如隋末大亂,各地報上來的叛亂消息和地方災情時,他卻一味的說是下面的人胡說。
李世民捏著下巴,總結李超所說的方案。
「文遠,你雖說被稱為軍神,但若說這練兵打仗,朕可是比你經驗豐富的。難道朕親自訓練這三萬北衙禁軍,還會不行?」
李超平鋪直述,說著自己的方案。
一場突如其來的雷陣雨過後,午後的悶熱盡去。
不能慣皇帝這個臭顯擺的毛病。
如此一大筆錢,還不是實物稅,而是實實在在的錢絹,這讓政事都在為這筆錢如何使用爭的不可開交。
政事堂里,一群宰相們都不禁紛紛向李超投去讚揚的眼神。
「這個法子不錯!」
「嗯?」李世民剛覺得李三果然是站自己這邊的,結果就聽到一個不過,馬上不太高興了。
能夠如此直接的駁回皇帝,了不起。
李超有時挺佩服李世民的,李世民不是那種無所不能英明無比的皇帝,他很年輕,有時也衝動,有時還犯倔。而且他的長處是指揮戰陣統帥兵馬,對於治理國政這方面,確實經驗不足,甚至還不如李建成有經驗。
天空碧藍如洗,悶熱一掃而盡,風中帶著雨氣的濕潤清涼。連那庭院里樹上煩人的知了也早沒了聲響,殿中門窗大開,清風穿堂而過,掀起摭光的帘子,讓屋裡也清涼無邊。
李世民有點氣急敗壞,甚至有點委屈,他覺得李超一定能理解他,李超肯定會支持他的。
「文遠。」
屋裡還焚著香,桶里盛著冰塊,越發的涼爽。
李世民氣的要死,都拍了桌子,但拍的自己手疼了也沒用。
李世民雄心是很大的,突厥、吐谷渾、高句麗,甚至是西域、漠北、安南,這些地方都在他的小本子上,是他心中的目標。但僅靠府兵,肯定是不夠的。於是,他才想要建一支常備軍,同時也是為了加強對京畿的控制權。
「歷朝歷代,天下的任何一支強軍,沒有一支不是從血與火,從戰場之是百鍊而成的,從沒有聽說,有哪支軍隊是整天在校場上練練就成的。陛下當年的玄甲騎,所向披糜,可那也是百戰而成吧?」
「不過!」
「不過什麼?」
魚我欲有,熊掌亦想要,李世民當然希望以府兵為主,但也建一支常備軍。
李超這話,就有點很不留情面了。
只不過,這些摺子的請款數目加起來,那都有三千多萬了。朝廷雖一年能新增千萬稅款,可也遠不能滿足這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