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目錄

第六百七十二章 拆東牆補西牆

第六百七十二章 拆東牆補西牆

朝廷儘力在救災,可糧食調運不及,現在每天都開始有百姓死去。
「此外,臣還向大戶們和買超額的一半糧食,兼之,大戶商賈們的跟蹤捐獻,因此使得現在山南東道衙門手裡總共存糧已經達到八百多萬石。這八百多萬石,米麥粟稷豆高粱等各種糧食都有,不全是細糧。」
每每聽到這樣的奏報,李世民心裏很難受。
山南十六州課丁不多,但真正的人口總數卻很多的,李世民估計得有五百萬不止。但李超跟他說,山南十六州起碼有八百萬人口。
李世民說到這種草籽粥,面上帶著一種可怕的神色。
「特殊的困難時期,大家忍忍就好了。這麼說,山南的糧食確實是夠了,但是河南和河北那邊的情況比山南這次要嚴重的多。蕭瑀和陳叔達給朕天天寫奏章,糧食處處吃緊。他那邊雖然也在加工製造救災糧,可許多百姓家中都無糧,毫無抗災能力。只能在官府領救濟糧,官府的糧倉岌岌可危。文遠,得從你這裏先調些糧食過去。」
李超扳著手指頭給皇帝計算,「陛下,我把山南東道境內所有朝廷的官倉、轉運倉,都清查盤算了,所有官糧都被我接管了。另外,各處的公廨田的租糧,也被我接管了。還有各地的義倉、社倉,糧食也不少,也被我接管了。」
李超現在生產的這些救災糧,營養還是能勉強跟的上的,但吃久了肯定也會有些不良,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後遺症,就是救災糧吃多了,容易便秘。比較好的防治方法,就是能增加點油水攝入。
可他也知道,中原的河南地區那是重災區,武德四年底才剛結束戰亂,河北更是到了武德五年才結束戰亂,到處是一片廢墟。百姓手裡,基本上沒什麼存糧,一場大災下來,地里沒收穫,就只能餓肚子。
但實際上人口肯定比這個多,因為隋末的官方統計人口就有五千萬。有太多的人口在隋末成了隱戶逃丁,何況隋朝時也一樣有許多隱戶逃丁。
八百萬人口,一個青壯一年要消耗七石糧,哪怕災年減少些,這八百萬人口一年下來也至少需要三千萬石糧食。
「陛下,我們一直有向河南河北運輸接濟糧食!」
救災糧里加谷糖草根這些東西,其實就是充饑用的,而裏面的糧食、魚乾蝗蟲粉這些,才是補充營養的。
「山南現在起碼還能糧食,還沒人餓死,你們還能撐段時間,這段時間,可以從巴蜀從江南運糧過來,可河南河北卻已經開始餓死人了。」李世民嘆聲道。
說實話,聽到八百萬石這個數字的時候,他是真嚇一大跳。
「還不夠,遠遠不夠,他們那邊情況比你這裏嚴重的多。你這裏還沒餓死人,可河南已經有地方餓死人了。還有人吃草籽吃觀音土,那種草籽跟觀音土一樣,吃了能撐幾天,但一樣是不能消化的。你可能沒見過那種草籽,但朕見過。野地里到處都長,一蓬一蓬的,莖桿很粗,葉子有點黃,草籽很小。河南的饑民把那草砍下來,把草籽打下來,用手搓去皮,然後用鍋炒。餓了的時候,抓一把放鍋里煮,煮著煮著就成了清白色的粥,像是麵粉一樣。但這湯能挑起絲來,跟麥芽糖一樣。稍涼點,就根牛筋一樣的韌。」
李超只得咬牙點頭,「臣明白,這就安排。」
如果添加的高粱大豆魚肉乾這些配比多些,那這救災糧還是不錯的。如果麥皮谷糠樹葉草根這些配的多,那就要差的多。
百姓餓了,什麼都想吃,管他樹葉還是草根樹皮,好多人吃了有毒的野菜、蘑菇而死,許多人吃了那種不消化的草籽觀音土而死。
「這個時候了,有糧食就不錯了,哪管他什麼粗糧細糧。」李世民拍了拍李超的肩膀,「這麼說,山南民間糧食一半以上都已經到了官府手裡了,你這本事厲害。」
「幸好今夏是個大豐年。」李超說道。
「文遠,你拔出兩千萬石救災糧來,分別運往河南和河北!」李世民道。
八百萬石糧,還是不夠的。
救災糧的這點後遺症他是知道的,他在長安宮裡時憂心災民,就曾經連續吃了半個月救災糧,然後每天蹲茅廁的時候,得蹲上好半天,那個記憶深刻啊。
「好些人煮這種草籽吃,有些人餓的受不了不等草籽涼了就喝粥一樣喝下去,可這樣喝的人,都死了。」
只是谷糠麥皮這些,沒什麼營養難以消化,也就暫時騙下自己的胃,並不管用,多吃幾次不但可能消化不良便秘腸梗,也會缺少營養而死的。
現在李超居然說他有八百萬石糧在手,李世民如何不驚訝。
不過李超也知道,就算他肯拔出寶貴的救濟糧運往河南河北,也是難以馬上解決問題。兩千石糧食,就算拿的出,可要運到災區,也是相當困難的。
「你那個救災糧好用嗎?」李世民問,一石糧食能變成四五石救濟糧,這總讓李世民覺得太神奇。
救災糧,救災糧,當然是為了救災而用的。
「真的?」
說到這裏,李世民沉默。
「你知道嗎,這種草籽涼掉之後,根本嚼不爛,你只能一塊塊的咬下來,然後吞進肚裏。可那東西其實根本不能消化,就是能暫時頂下餓,吃一次能管三天。但吃了后不能消化,拉不出來,得吃點野菜什麼的頂下來,實在不行,就得去摳出來,要不就會脹死。」
李超也不由的沉默,山南好不容易才湊起三千萬石,現在要把三分之二送去兄弟地區,那山南十六州這八百萬百姓怎麼辦?
李超說起來很平淡,但當初要接管這些糧食,可費了不少勁。
李超點頭,他當然不可能拿皇帝窮開心。
李超湊近皇帝,說,陛下,我們現在不缺糧。我手上現在有八百萬石糧,如果全都加工成救災糧,足以加工出三千萬石。
這比觀音土還可怕,觀音土起碼還不會有這麼嚴重。
山南十六州,還只是朝廷天下十七道之一啊。
「陛下,立即轉移災區百姓吧,尤其是青壯,把他們調到山南來修建新都,以工代賑,這比我們費力運糧到災區去要快的多。」
這數字聽起來讓人震驚,畢竟去年朝廷的戶籍統計,全國才三百來萬戶,一千五百多萬人口,課丁更只有二百五十來萬。
一石糧也並不能就直接變成五石救災糧,得添加其它的食材,比如說高粱、大豆這兩樣粗糧也需要不少,再然後是蝗蟲粉啊、魚乾肉乾蔬菜乾粉,再添加些麥皮谷糠湊一起。
山南自己都是把糧食加工成救災糧,靠著蝗蟲粉、魚乾、乾菜這些勉強活命。
李世民點頭。
可大災一起,糧食的需求大大增加,朝廷的糧倉裏面,其實沒多少糧的。
李超把這些糧弄成救災糧,八百萬變三千萬,倒是大大填補了這個缺口。
都是權宜之計。
今年佛寺整理,就清出來數百萬人口,幾十萬的和尚尼姑以及大量託庇于寺廟下的隱戶以及奴隸。
可李超沒法拒絕李世民的要求。
但粟谷這方面,卻沒什麼變化,因為朝廷的租庸調是以均田製為根本,課丁才納課交糧。而在除掉了那些勛戚官僚府兵奴隸等不納課戶后,朝廷的課丁才二百來萬,每課丁年納粟兩石,加起來也就五百萬石左右。
救災糧充饑的作用還可以,畢竟人餓的難受,其實是胃裡沒東西難受。如果往裡面塞點草根樹皮什麼的,哪怕沒營養,可只要能咽的下去,那就還能挺上兩三天。
李世民笑笑。
對於皇帝來說,山南的百姓是他的子民,河南河北的百姓同樣也是他的子民。他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河南河北的百姓餓死。
正常情況下,朝廷一年五百來萬石的粟谷,加上一些絹布實物以及錢稅,倒也能維持運轉。後來有了李超的那些鑄幣、鹽茶鐵、關稅商稅等的一千萬,但是日子更好過了些。
再有就是那些蠻獠等,李超上次平蠻,一下子就為朝廷增加了近四十萬土蠻人口,都編戶齊民,第一次登記在冊了。
李世民嚇了一跳。
這些皇糧,絕大多數是要運往長安,供給宮廷,以及做京官的祿米之用的。地方上的官員,則還享受不到祿米的待遇,他們只分職田,把田出租然後收租子頂祿米。
李超說山南十六州有八百萬人口,那基本上就不會有什麼太大差錯。
八百萬石糧,三千萬救濟糧。這個數字,讓李世民心潮澎湃,要知道,朝廷的租庸調稅法下,一年收的粟谷也不過五百來萬石而已。之前李超改革了下商稅和專賣制度,讓朝廷一年能增加近千萬的財政收入。
這種草籽粥沒凝固之前,喝下去后,會在肚裏凝固,到時會跟肚裏的草根啊樹皮等各種東西包裹凝結在一起,會結成塊梗阻在腸里,然後很快就會死掉。腸子梗住不通,是活不了幾天的。
「你哪來那麼多糧食?」李世民知道李超之前用過不少強硬手段,可搜刮八百萬石,那可就不是只用強就能搜刮到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