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目錄

第八百二十四章 李太尉

第八百二十四章 李太尉

主要還是李超的權柄過大,功勞過高,尤其是李超文武雙全,名望極高,兼之李家這幾年發展極快,財富增加的非常快。
魏徵經常給宰相們挑刺,甚至挑他李世民的刺,李世民倒能聽進去,覺得有時候朝廷就需要這樣一個唱反調的人。
議事結束。
哪怕是長孫無忌,在關於郁射設他部落的安置問題上,也是和李超保持一致的。應當盡量把郁射設的人,從漠南內遷,想辦法把這些人化整為零,這樣朝廷就能徹底的吸收這些人。
不過現在君臣坐在這裏,要商議的卻是這個事情之後,朝廷該如何善後收尾。
各種各樣的奏摺,許許多多說李超的壞話,在李世民的御書房裡,都堆滿了好幾口大箱子。
事情就是這麼回事情。
可李超就是做到了。
「李超這次回來后,朕打賞加封他為太尉,你看如何?」
「在朕看來,這是外人在離間我們君臣的親近,是前朝離間新朝,這,不是順應新朝,這是有人在故意使壞。朕,絕不認同這些密折上所說的話。」
大唐剛與突厥和議,達成三年休戰協議。可眼下卻把突厥的一位重要的設給俘虜並勸降了,這可是大事啊。
李世民和宰相們已經弄清楚了豐州城發生的事情,雖然有些過於讓人驚奇,但這就是事實。一如繼往,李超總能搞出些事情來。
關於李超,確實有許多流言蜚語。
「臣附議。」杜如晦也贊同。
武德朝時,李世民一人兼了三公中的兩個,齊王元吉任了一個三公職。
他覺得對魏徵使用上有些不當。
李世民不這樣想了。
於是,有的人確實是為朝廷為皇帝考慮,而有的人則只是單純的出於妒忌。
這份剛出爐的和約,又能不能再繼續下去?
李世民坐在御席上,面對著一眾宰相重臣們。
殿中一陣沉默。
這才半天功夫,就已經把豐州城裡這八千余兵馬的三天糧食解決了。
「朕執掌大唐也已經兩年,如今年齡也即將到而立之年。十六歲太原起義兵,馬上征戰十余年,如今馬上治天下也有幾年,朕有很多感悟。」
又是煎又是燉再加紅燒,生魚片,一會功夫,那條三十多斤的大狗魚,已經被弄成了七八道菜。
至於不願意的人,那就可以給他們在草原上划塊地,讓他們做大唐的看門犬好了。反正草原上的地,也不是大唐的,大唐隨便划,能不能守的住,也還得這些突厥人自己的本事。
現在李超暗裡策反莫賀咄,在西域埋了一個殺招,這邊又成功俘虜勸降郁射設,李世民感覺給三伏天喝了杯冰鎮酸梅湯還舒坦。
李世民知道,自己必須要表一個態了。
可現在把魏徵放到了尚書省左丞的位置上,這是一個處理庶政的重要位置,在尚書左右僕射空缺之後,雖然尚書省地位大降,但尚書省依然是統領六部的一個重要中樞。
還有許多人都在等著看風向。
這樣的事情,事先誰能想到,誰敢相信。
「朕覺得現在對李超有些功高難賞,李超如今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檢校中書令,朕也不能撤了玄齡或者如晦,給他授中書令或侍中職,思來想去,唯有給他一個太尉,以勉勵酬賞!」
「你最近似乎對李超有意見?」
如果他不為李超說話,就會有更多的明槍暗箭射向李超。
相比起來,他郁射設打仗,只會搶。如果沒的搶,就傻眼了。
及至貞觀朝,李世民給裴寂司徒,給封倫司空,讓這兩人成了三公,實際上把武德朝的兩位宰相,踢出了政事堂。
李世民對於這些奏摺一直沒有回應,於是更多的奏摺呈進來。
長遠來看,當然是內遷這種好,但這種操作起來困難一點,那些胡人也不太願意真正的內遷,不過若是朝廷堅持,相信也會有部份突厥人最終願意接受的。
他心裏暗暗感嘆,要是當初他們也會這一手,那又豈會騎虎難下,進退兩難?當初他們可就是因為唐軍的堅壁清野策略,找不到補給,最後才不得不撤退的。
人家不但會打仗,而且似乎樣樣精通。
魏徵似乎在處理政務這方面,經驗有些不足啊。
總比弄到家裡養,養到最後成了養不熟的白眼狼,反咬主人一口的好。
這個李超,釣魚本事高超啊。
李世民聲音提高了幾度。
長孫無忌點頭,「陛下有如此清醒的認識,臣也就放心多了。其實,臣也非常佩服李超,但有些話當說還是要說,李超這樣的人,太有本事,因此才更加得小心。刀越鋒利,越好用,但也越容易傷到手,不可不防。」
輸在這樣的一個人手裡,不冤。
「朕能坐上皇位,全靠無忌你和文遠,還有玄齡如晦等一起的幫助。現在貞觀伊始,內外都還不安寧,這時朕更需要你們的輔佐相助。朕也知道現在對李超的使用,有些不合規矩,但非常之時,也只能行非常之事。等將來朝政局勢穩定下來,朕肯定也會慢慢收回李超的一些官職權力,避免出現你說的那種情況。」
李世民對魏徵有些失望。
這樣做,遠不如內遷,但省心省力,也還有些好處的。起碼,在這些內附部族實力還不強的時候,他們還是能聽從大唐的驅使,能夠成為大唐的一條忠心的看門狗的。也許哪天,這狗強壯了,就成了狼了,但畢竟是在門外,也不會有多大危險。
如今,又是一個出人意料。
說話的是尚書省尚書左丞魏徵。
君臣幾年前相識相知,一起走過來,李超助他成就帝業,也曾拚死救駕,他不會無緣無故的去猜忌他。
他還年輕,李超也還年輕,他們君臣可以一起開創佳話,成就一代豐功偉業。
他也聽過不少李超的戰績,但總認為這些戰績是摻了水份的。
上萬斤魚,配上城裡存的那些宰殺的死亡和受傷戰馬的馬肉,吃三天沒問題了。而看看今天的日頭,再看看那些士卒們的士氣,今天估計還能來上幾網,漁獲再增加一兩萬斤都沒問題。
如果突厥人願意內附,最後的辦法,就是內遷,但不能簡單的安置。要把這些胡族打散,分開安置,最好是分的越散越好,尤其是不能再讓他們原來的首領頭人們來統領他們,也不能讓這些人成為國中之國的法外之民。
長孫無忌搖頭,「我對李超本人沒有意見,只是我看到了一些隱患,就不得不說。不說,就是對陛下不忠。李超確實能力強本事高,但越是這樣,越需要小心謹慎使用。李超現在肯定對陛下是忠心耿耿的,但如果給予的權柄過大,這容易讓人滋生野心。」
也許是和李超談論這些問題太多,以致於他現在的許多想法,都沾上了李超的觀念。李超就不止一次的對他說過,絕不能把胡人內遷安置,尤其是不能把他們整體安置。這樣做,就是養虎為患。
好在有李超力挽狂瀾,為大唐斬殺了突利,迫退了統葉護。
好在李世民並沒有說他的意思。
如果他連一個李超都容不下,又談何超越秦皇漢武,成就一代偉業呢?
不論是膾魚片,還是酸菜燉魚,味道都極好,尤其是酸菜燉魚,燉魚的功夫,還能在鍋里貼點大餅,冰天雪地里,吃口魚夾筷子酸菜,再咬口熱乎的餅子,別提多爽。
太尉,是大唐三公之首,還在司徒和司空之上。
有人說過,李超是大唐第一等的武將,號稱大唐軍神。
他沒拿筷子,直接拿刀叉吃,刀子扎魚肉,叉子挑酸菜,再來兩口餅,一頓狼吞虎咽啊。這段時間,他一路南下,風餐露宿的,天天吃的都是肉乾,胃都沒感覺了。這麼熱乎好吃的飯菜,真是停不下來。
在這無人區里,冰天雪地,人家可以輕鬆的弄到數萬斤的魚,給這支八千人的部隊弄到新鮮熱乎的美味。
襄陽。
可看李超,輕輕鬆鬆,就把八千餘人的糧食解決了。
百余士卒,不過半天功夫,結果就從冰下捕上了好幾網魚,每網,都收穫極豐,加一起,起碼有過萬斤魚。
只要給那些貴族頭人們在京城好吃好喝的養著,給個散官閑職,他們多數也會同意的。至於那些牧民,可以給他們安排到各個朝廷的牧馬場去,讓他們去為朝廷養馬。這樣一來,既打散分開了他們,也還人盡其才。
就地解決,不用運糧不用搶劫,輕輕鬆鬆解決。
這天氣,捕上來的魚就算不處理,都沒事,直接帶著就好。有時間就殺一下,去除內臟什麼的,沒時間殺都不用殺。反正魚捕上來,沒一會就凍的硬邦邦了。
程處默他們興奮的捕魚,李超這邊悠閑的殺魚燉魚。
「馬上打天下難,馬下治天下更難。幸虧朕有諸多功臣元佐,一直為朕的左膀右臂,支持著朕一路前行。朕的太子聰明睿智,可還年幼。檢校中書令、太子太師李超對朕來說,更是功不可沒。」
殿中,魏徵有點尷尬。
「還有人上奏,說李超心懷不軌,懷有二心!」
「陛下,可將郁射設及其部落人馬,內遷至河套。」
李世民嘆了一聲生。
三公和三師並列,但開國至今,大唐也只給大臣授過三公之位,卻沒給臣子授過三師之銜。
李世民把李超的奏章拿了出來,裏面是關於豐州之戰的奏報,還有他對郁射設所部的安置方案。
「朕非常信任他,就好像信任朕的太子一樣。但朕最近時常接到密折,說朕太過信任李超,說李超權力過高,一人身兼數個朝廷要職,與制不合。說朕對李超寵信太過!」
李世民皺了皺眉頭,若是以前,可能李世民也覺得這個提議不錯。因為向來,中原對於內附的胡族,大抵就是這樣安置的。安置到邊疆,劃地盤給他們做牧場,讓他們在那裡放牧,也算是為中原做屏障。
就連太上皇都說要防著李超,可李世民覺得現在說這些還言之過早。雖然,他也曾有過想讓李超去趙國公領的打算,但思來想去,他不是那種短視而小器的君王。
事先,誰也料不到,皇帝會在今天,在這個場合,當眾說出這麼一番話來。
「諸卿,對於郁射設及其部,你們認為應當如何安置?」李世民心裏很痛快,非常痛快,一直以來,突厥人都是壓在大唐的頭上。好不容易把頡利搞殘搞投降,結果統葉護又來了。大唐弄了半天,倒給統葉護做了嫁衣裳。
現在皇帝要給李超三公中的太尉銜,長孫無忌也有些摸不清皇帝的用意,李超本來就有太子太師銜,現在晉太尉,榮升三公,這是什麼意思呢?
以前郁射設一直對這話不太認可,他又不是沒見過李超,一個斯斯文文的小白臉,長的挺高大的,但明顯不是什麼萬人敵的勇將。尤其是他那年輕的過份的年紀,更讓崇尚武力的郁射設無法認可李超就是大唐第一名將。
要內遷,就得拆分安置,就得完全控制掌控他們。要不然,就乾脆不要內遷,直接就把他們留在塞外,隨便給他們在塞外指一塊地,讓他們在那放牧就好。
郁射設再次見識到了李超的不凡。
但如今。
統葉護會如何反應?
兩個辦法,各有各的好。
李世民留下了長孫無忌。
房玄齡道。
李超的權柄確實很大,他對李超也確實一直倚重,雖然他也開始有所顧忌這方面,但現在,他依然離不開李超,他也不相信李超已經對他有什麼二心。
郁射設更是根本停不下來。
李超知道郁射設要來截殺他,可卻反而布局,在豐州把郁射設大敗,甚而俘虜勸降了他。
「臣贊同李相之策!應當將他們內遷,分散安置,不能留給統葉護。」
長孫無忌驚訝。
「臣也是不希望李超走到那一步,許多權臣奸臣逆臣,並不是一開始就想著走到那一步的,只是有了機會,有了權力,慢慢的滋生了野心,然後走到了那一步。」
長孫無忌、宇文士及、楊恭仁、高士廉幾位宰相紛紛表態贊同,連同崔干、馬周等,也全都附議。
哪怕是樓煩關一戰,李超以五萬人設計滅了突利十萬大軍,他也覺得這不過是詭計而已。但豐州一戰,郁射設是徹底服了。
上次用他之計,朝廷把頡利給弄的南下投降。又是李超,樓煩關下把突利可汗殺了,還是李超,迫的統葉護雖有數十萬控弦之士,但最後也不得不灰頭土臉的議和北返。
有勇有謀,一切總是在他的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