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目錄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帝國雙璧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帝國雙璧

「還有呢?」劉政會問。
這番樣子,已經不是第一次。
「大帥也莫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李靖名義上是這支軍隊的最高主將,但實際上,這群將領卻把他架空了。他不過是個名義上的主將而已,實際上卻是由副帥劉政會主持。
李靖笑笑,「兵貴精不貴多,兵越多,行動越緩慢。李超一百條船,運載八千兵,正是兵貴神速。他若是把登州水師和揚州水師都徵召帶上,甚至把江淮府兵也一起徵召,只怕此時他還在登州港沒出發呢,自然也不可能這麼快拿下揚州。」
「很好,既然吳郡王也以為李超可破,那我們就發兵吧。請大帥即刻下令發兵,兵進江夏。」
「不,我們兵強馬壯,卻避而不戰,這是怯敵。」劉政會搖頭。
軍議大帳。
當天,劉政會率五萬兵馬離開江夏,前往洪州進攻李超,只給李靖留下了五千人馬守江夏,就連這五千人馬,他也並沒相信李靖,還讓李思行留守統領這支兵馬。李靖其實依然沒有半點實際兵權。
李靖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李超只有八千兵馬,其實我建議我們最好就在襄陽堅守以待,以逸待勞。」
這一晚,李靖輾轉反側,一夜未眠。
李靖被幾個人一唱一和的堵在那裡,他淡淡的道,「我只是就事論事,從用兵角度上,提出更合適的建議。既然陛下有旨令我等南下江夏,那我自然遵守。」
現在有機會見到這兩位一決高下,想想還是十分讓人激動的。
夜幕降臨。
「可李超還得過我們這一關。」
劉政會派人來請李靖議事。
「武士彠不戰而降,李超兵不血刃拿下揚州,正向漢京進軍而來。」
李靖平靜的道,「我說的都是有道理的,如果你們都反對,我保留意見。我會向陛下上呈我的意見的。」
燈下,李靖輕聲讚歎,「李超還真是了得,反應如此迅速,短短時間,就組織起一支勤王軍,並迅速而來。太上皇雖然提前一步控制了揚州,可卻被李超幾句話就勸降了武士彠。江淮之地,已經無人可擋李超了。」
「大帥,漢京剛傳來陛下旨意,讓我們即刻向江夏進軍,駐守江夏,阻擊李超的叛軍。」
「諸位,莫要小瞧了李超。李超用兵,向來穩健,他至今還未曾敗過。」李靖提醒大家。
李超拿下揚州,固然有武士彠投降之因,但也與太上皇派去的人時間太短,還沒有徹底掌握揚州有關。李超正是兵進神速,才能突其不意。
劉政會笑笑。
從兵法上來說,在襄陽阻敵比在江夏更有利。
「衛公,我們要擊敗李超嗎?」年青校尉按捺不住心中的興奮。
李靖接過,在燈下緩緩展開。軍情內容很短,可他卻一字一字的細細閱讀。
李靖不理會他的冷嘲熱諷,依然道,「李超是常勝將軍,手下也皆精銳驍勇。眼下他們疾速而來,這是救援之軍,恐怕銳不可擋。我們應當暫且把船停泊在漢江內,不與李超交鋒。等他們士氣衰弱,然後出擊決戰,一定能擊破敵軍。」
不給武德朝接管整合長江沿線防禦,迅速進兵,各個擊破,直逼漢京。
劉政會跟李思行李高遷還有馮立謝叔方等一眾將領已經先議上了,李靖過來,幾人起身掃了個招呼,但並沒有太多的恭敬。
李超不反對,「我言以至此,將軍依然要執意出戰,那麼本帥隨你,祝你好運。」
劉政會望著李靖,「大帥又有何建議?」
劉政會卻只是冷笑幾聲。
天亮。
「郡王,陛下旨意是令我等立即兵發江夏,阻擊李超。郡王卻說要守襄陽,這是何意?」
「我建議,我們還可以派人去聯絡這附近各州的蠻夷部族,許以好處,讓他們派兵前來相助。這些蠻夷,只要有好處,則可放心使用,不用擔心臨陣倒戈。」
李靖掃了一眼帳中諸將,「傳令下去,出兵江夏。」
李高遷也道,「離京之時,陛下已經拔了三萬兵馬與我等。到襄陽后,我們又調集徵召了不少兵馬,如今已有五萬餘眾。李超不過萬餘人,難道吳王還懼怕李超不敢迎戰不成?」
李思行不滿的哼了一聲,這位太原元謀功臣當年跟李靖一樣,也是隋末時在河東為官的。只不過當初李靖跟他們不和,還曾想跑去江都告發他們來著。
其餘幾人也都認為勝券在握,準備搶先進攻李超。
到達江夏城后,接到軍情,李超行進也十分迅速,已經到達江南西道的洪州。
朝野一直有很多人為究竟是戰神李靖用兵更厲害,還是軍神李超統兵更了得而爭論不休,只不過兩人卻從未一起打過仗,更別說交手了。
大軍乘船順河而下,行進迅速,很快抵達江夏。
襄陽本就是一座重鎮,加之又做了兩年臨時都城,修的更加高大堅固,周邊諸多衛城堡壘,李超要去漢京,必經襄陽。
「李超會不會太過輕敵了,據報,李超在登州雖然接手登州水師,可他卻只徵召了三千水師士兵。帶著八千戰士,就出兵勤王。在長江口,又接管了揚州水師,可李超卻一兵一卒未征,全留給了程咬金。」
九月。
劉政會聽報,笑道,「李超如此託大,那是自尋死路。他這麼點兵馬,也許與我們交戰?我看,咱們也不用等他來了,咱們直接先發致人,直接揮兵東進洪州,滅了他。」
劉政會卻不以為意,「大帥若是怯敵畏戰怕了李超,那沒關係,大帥可以統一支兵馬留守江夏,某親自率兵前往洪州滅了李超。」
本來劉政會還打算帶李靖同往洪州,後來又擔心李靖陣前搞鬼,便乾脆把他留下。
另外,漢京現在比較空虛,他們這幾萬人馬,如果遠離漢京,萬一北邊李績尉遲恭打過來,他們也還能及時回防保護漢京。
李靖勸告他說,「李超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也不打無把握之仗,他出兵,還從來沒有敗過。他既然敢只帶著八千人來,那就說明他是有贏的把握的。提醒大家一點,李超不是沒有兵,他若想要多帶些兵,就是三五萬都沒問題。」
一名軍官大步趕來,將一封軍情送上。
「李超依然還是那支兵馬,一百條船,除去船員外,還有戰士八千。目前剛到洪州,在洪州港休整。」
「可李超卻只帶了八千人來,為何?自然是有其依仗的,我們不能大意。」
一老一少,兩位大唐軍界最有名的將帥的對決,很多人都在期待吧。李靖心想著,他並不想打這一仗,但卻又不打不行。
「或者說,郡王另有心思?」
一百條船,八千兵,李超的戰術就是迅疾如風。
他們在襄陽阻敵,以逸待勞,且靠近漢京,後方隨時能增援。另一方面,李超大本營是在登州揚州,他的勤王軍是淮軍子弟。一路遠來漢京,中途遙遠,補給方面也會更困難,兼之襄陽遠離江淮,李超過來,也就後繼無援。
山南節度使、吳郡王李靖率兵五萬,乘坐著徵召的大小船隻,順漢江而下,直趨漢江口重鎮鄂州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