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目錄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李家三年義務教育和掃盲班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李家三年義務教育和掃盲班

「怎麼能讓李家一家出錢呢,使不得。」范履冰連忙道。
「都讓李家出錢,也確實名聲不好聽。」李超見范履冰的態度,笑了笑,「要不這樣吧,由我李家牽頭,建立一個琉求文教基金會,向各方募捐。收到的錢呢,就用於在琉求建立學校,並聘請老師,供應學校開支,讓移民琉求的百姓子女們,都有機會上學。」
如今李超提出李家出錢來辦教育,各屯庄都建起學校來,並負責開支維持,這對范履冰來說,真是一個巨大的禮物。
有許多人已經不願意讓自己家半大小子繼續讀書。
對於李超來說,琉求那就是他眼中的李家私人領地,辦學,也能讓琉求更快發展。
若是到時識字的百姓增加個萬八千的,那全縣識字率就能上升到兩三成,這就能逆天了。只怕到時就能直達天聽,震驚皇帝了。
也確實有不少孩子,並不一定都讀的出來,成績不好,再多讀也未必有出息,李超會認真對待實際情況。
不過如果官辦教育,那是要錢的。
我計劃是讓每個屯庄都有一所小學,小學分為初小和高小,初小三年級,高小三年級。初小呢,五六歲可入學,希望履冰能用縣衙名義下令,所有琉求百姓適齡子女,必須通過初小三年教育,這是強制性的。」
「還有一件事情,等各屯庄的學校開起來之後,我希望能利用晚上或者周末的時間,對屯莊裡的百姓進行掃盲。」
一個屯庄建一所小學,這個花費不少。
雖然論起規模來,遠不如國子監八千多學員的規模,可作為一個私人書院,已經夠厲害了。尤其是白鹿書院的名聲好,裏面的學生成績也都很好,貞觀開了四屆科舉,書院里已經有不少人考中明經和進士。
李超辦學的名聲是擺在那的,辦哪所學就成功哪所。
范履冰想了想,這比起李家一家來出資倒要好多了。
「不識字的就是文盲,睜眼瞎。識字不超過五百的,是半文盲。只有識字超過一千的,才能說不是文盲。」
大唐的識字率才百分之五,有四千八百五十萬文盲。
當年李超建立白鹿書院,也搞募捐,也弄了一個基金會管理資金,賬目透明。白鹿書院早已經成為了大唐最有名的書院之一,現在擁有小學、中學甚至有一個大學院,擁有三千多名學員。
「辦掃盲班,教百姓識字脫盲,同時也教他們官話,和一些簡單的夷話。要不然,咱們這裏天南海北來的移民,平時交流都成問題。」
這種事情其實官方來辦更好,但讓官方現在推行義務教育,肯定是不現實的。辦學雖然要錢,但收穫的名聲也是極大的。
在許多百姓家裡,五六歲到七八歲的孩子,還幹不了多少事情,讓他們父母送孩子來讀書,如果是免費的,許多人家不是願意的。但等到八九十歲的時候,這些孩子已經能在家裡算半個勞動力了。
哪怕百姓的孩子只接受了這三年教育,那也非常不錯了,起碼他們不會再是文盲。
現在白鹿書院已經計劃在漢京、洛陽各開一所分院,計劃每院招生千人以上。
「這個基金會就跟以前越王在長安灞上建立的白鹿書院一樣啊?」
不識字就容易愚昧,不識字也會妨礙生產。工坊、商鋪里,連字都不識的夥計,肯定大大影響工作。
這麼多的睜眼瞎,對於一心想要推動工商業發展,想要改變這個時代的李超來說,那就是一隻巨大的攔路虎。
畢竟讀書雖是好事,可供應一個孩子讀出頭,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讀幾年,不做個睜眼瞎就好了。
而且白鹿書院大學院還獲得了朝廷特頒的資格,大學院的學生可以直接參加每年朝廷的吏員考試,而白鹿書院學生的考試成績也確實很好,已經為官府提供了許多優秀學員入職為吏。
「掃盲?」
當然,這也是一種恩惠,是一種收買人心的辦法。
不少人都說,用不了多久,白鹿書院就將超過國子監。
「至於高小三年,則由百姓自願選擇。願意繼續讀的,依然免費。不願讀的,也不強求。但如果是成績好的,學校可以發給獎學金,讓他們有機會讀完。」
再往上讀,肯定要錢了,李家也不可能辦起全民免費教育。頂多是免費的普及教育,小學六年能供完,都非常不錯了。
中國古代,地方上,鄉紳他都比較熱衷於辦學,哪怕只是辦個小私塾,也能獲得不少聲望。李家不缺錢,但推行這種免費小學,確實能夠收穫許多名聲。
小孩子們打小就接受李家資助的教育,他們從小就會留下李家是好人,越王李超是好人的印象。這種觀念一旦留下,那就跟烙印一樣了。
三年初小強制義務教育,三年高小則屬於自願。
李家雖然已經把琉求的稅收交給了縣衙,但縣裡收上來的稅他也不能隨便自用,先得三分之一給李家,然後三分之一繳納中央,三分之一繳福建道,三發之一留州。縣裡的財政,最後得由州里再拔款下來。
李超在隴右時辦的臨潭書院,學生也超過了兩千,名聲很好。
琉求如今的農桑方面是非常不錯的,琉求一個縣,卻有一個道那麼大的地盤了,有的是土地,移民不斷增加,開墾的田地也在不斷的擴增,而隨之而來的就是人口的迅速增加了。
「初小三年義務教育,免一切免費,學校還提供早午餐,發給校服、紙筆等。成績優秀者,還可以發給獎學金。」
那可就是文教的赫赫功績啊。
可以說勸課農桑和戶口增長,這兩頂已經都極好。
「在這裏我提議,基金會收到的所有捐款都用於學校開支,基金會的運作開支,由李家單獨捐贈,所有賬目定期公開。」
把小學分為初小高小,也是考慮到實際情況。
不過眼下文教方面卻還不足,目前為止,也就琉求城裡設了幾所學校,但琉求島上五萬多人口,幾所學校哪夠。
範文履對於李超提出這個天馬行空般的掃盲班,驚愣了許久。然後他想了一會,如果這個掃盲班真的有效果的話,到時他治下琉求縣百姓識字率從百分之五,哪怕提升一個點,也不得了啊。
小學教育不但要教孩子們識字、算數,也要推廣大唐的官話。尤其是對於琉求這樣一個全是移民組成的地方來說,推廣官話非常有重要,這都是著眼于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