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目錄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無孔不入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無孔不入

「建欽州港用的這些錢,怎麼還?」張仲堅問。
一些州被降為縣,有的縣被降為鄉、鎮。
南洋公司負責承建,也大賺一筆。
這樣的一個出海口,一個大商港,在如今這麼興旺的海貿下,自然是不用擔心沒有收益。要知道,廣州港如今是南方第一大港,每日里進出的商船,還有那一般般的商貨,為廣州港帶來巨大的收入。
「我倒是覺得馮盎非常能忍啊,簡直就是如烏龜一樣能忍了。」張仲堅捧著茶杯,搖頭笑道。
李超把州縣刺史、縣令和那些俚獠劃成了兩個系統,一個是朝廷直接管轄,不過目前還是朝廷管轄部份州縣,由寧馮陳幾家依然管理著不少世襲之地。
他們之上,有嶺南議會,算是一個他們發聲說話的地方。不過這也只是一個暫時過渡的東西,將來機會成熟了,朝廷對嶺南掌握增強了,肯定是要把他們都編戶齊民的。
承乾雖然比較懂事,可畢竟才是個十歲的孩子,再懂事能懂哪去。因此他頂著巡撫之名前來嶺南,其實也做不了什麼。倒是他帶來的一萬兵馬,和那些官吏,是實打實的。
市舶司和海關征的關稅都不知道多少,此外廣州的繁華,也帶動了工商等行業的興旺,工商稅收也是巨大收益。
「很簡單,我跟李記錢莊約定,這筆借款,等欽州港建成后,用欽州港的關稅和商稅來償還。」
欽州港的定位很高,是要建成廣州和交州之外嶺南第三大港,也將作為廣西、湖南、黔中甚至是雲南等地的出海口。
不反也好,那就慢慢玩吧。
「別這麼說,欽州港當然是朝廷的欽州港。」
「進度還是有些慢啊。」李超吃著生煎包,能在這裏吃上這種精緻的美食,真是非常不容易。
「時間過的真快,這轉眼就到七月了,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天要慢慢轉涼了,我們正月出來,說去越國,可到現在也還沒到。」李超望著天上的海鳥道。
至於沒入籍的俚獠們,他們的酋長、垌主們被授予議長、議員的頭銜,暫時自治本部。
張仲堅笑著道,「交州港遠不如廣州,甚至等欽州港落成后,只怕也會不如新建的欽州港。你說,我們下一步,是不是再擴建下交州港?」
到了最後,馮盎就會連出手的機會都沒有了。
「我最佩服的就是越王這種能讓各方都滿意的本事。」
「我倒是佩服馮盎的理智,到這個時候,還一直保持著冷靜,相當厲害。」如今的局面,那就是一張大網,馮盎若敢有半點異動,那就將萬劫不復。他和他的馮家甚至是冼家,都將被掃滅。
說實話,李超心裏面,其實反而有些期待著馮盎反了的,那樣的話,其實事情反倒簡單多了。
「越國在那裡,又不會長腳跑掉。你這趟出來,半年時間可是收穫無數。年初,去趟遼東,把卑沙打下來了,你遼南的那塊封地算是落到手裡了。後來去趟琉求,也是穩固了李家的又一大本營。嶺南平亂,你把半個廣西吞進肚了。這收穫,可比直接打下那塊偏僻的越國蠻地強的多。」
「我只不過是順勢而為罷了。」
不過李超派人安撫這些酋長垌主們,說請他們擔任新的議長議員一職。
欽州港城完全就是一個大工地,而這多雨的季節更是讓這裏成了一個大爛泥地。李超這些天乾脆就是睡在船上,甚至吃也在船上。
不過馮盎不反,李超也不能強逼他反。
總之,這個生意,對誰都有利。
「好事。」李超笑著說道。
議長議員其實也跟原來的羈糜制類似,不過那以前權那麼大了。這個議長也就是授給酋帥們的稱號,可以管理本部。而議員呢,則是授給下面的那些溪垌垌主們的。
李超坐在船上和張仲堅一起吃著早餐。
「欽州港建起來后,這裏以後可就成灞上李家的地盤了。」張仲堅笑道。
李超為朝廷修城建港,這錢當然不能由李家來出。雖然說港城建好后,以後李家肯定受益最多。
他再大的聲望,拉起來幾萬人也只能孤軍作戰,必敗無疑。
「當然可以。」李超回道,資本嘛,當然是無孔不入。交州以後可是李超越國的出海口,交州做大了,對李超也是極有好處的。
改變嶺南現狀,對於李超來說,當然也是有好處的。
用欽州港建成之後的稅收來償還這筆借款和利息,沒毛病。這還是雙贏,朝廷憑白得了一座大港,以後就是個聚寶盆啊。
更多的人,特別是那些羈糜州的刺史們,他們則一下子被一擼到底,什麼官職都沒了。
李超望著那片熱鬧的大工地,面帶著微笑,他花費這麼大功夫,從無開始建立一座大港,李家當然了會牢牢把握這港城的控制權。從各方面,保證李家的控制。
而李記借出一大筆錢,得到的利息也是可觀。
甚至連這欽州及周邊的百姓夷人,都稱讚不已,因為他們來做工也賺錢了。而且以後這港口建成,對他們也有好處。
太子來了,這嶺南也依然還是李超這個處置大使說了算,巡撫承乾也得聽他的。李超藉著承乾的名,更好放開了手腳做事。
這些人前來,能大大增強朝廷對於嶺南的掌控力。
各州刺史的調動,許多刺史被免職了,因為他們的州都沒了,已經被撤併了。還有不少刺史被對調。
李超一萬多軍隊在這,廣州、交州加上現在李超控制的欽合羅連在一起,整個沿海都是朝廷的地盤和人馬。加之有陳龍樹陳智略還有許多倒向朝廷這邊的豪首,馮盎現在就是個孤家寡人。
裁併州縣,隨著而來的當然是巨大的人事變動。
「太子馬上要到了,你對此事怎麼看?」張仲堅問李超。
如今每天花錢如流水,李超一沒向朝廷要錢,二沒向百姓加征,這錢都是從李記借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