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目錄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九頭鳥軍團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九頭鳥軍團

「拋射!」
前進的大陣一頓,士兵們已經停下腳步。
最讓張璟鄙視的是這些烏合之眾的裝備。
加上後勤部隊,和雞籠港外的艦船,這是一支超過兩萬人的大軍。
身為軍神之子,張璟年紀雖輕,可用兵的知識卻絕不差。
護衛兩翼的協從軍山夷步兵,抬頭看著那密集飛向天空的箭支,驚嘆著。用還有些不太熟練的漢話讚歎,「好漂亮!」
一場雷雨剛過,琉求島上的空氣越發的清新。
等一些山夷看著那盾刺越來越高大,似乎難以逾越,想要停止的時候,已經晚了。後面的人正推著他們往前沖。
哨聲此起彼伏,一排排的弓手射出了手裡的箭。
他來到琉求,是趙國公,而不是一個來學習的張大公子。
距離還有百多步,已經有山夷忍不住了。他們狂叫,奮力的敲打著自己的胸脯,然後提著石斧、石刀、鹿角矛甚至是竹矛、木棍就沖了下來。
一名名軍官將命令傳下。
年輕的琉求島主意氣風發,身著鋥亮的領主鎧甲,那個紋著九頭鳥的金色面甲后,是一雙興奮的眼睛。
「雞籠山並不高,坡雖陡,可別忘記我們之間的裝備差距,還有訓練的差距。」
箭支呼嘯升空。
雞籠港不遠就是雞籠山,那裡原本是本地雞籠社部落的地盤。現在大量山夷,就守在雞籠山上。
他的身後,旗手高舉著紅色九頭鳥旗號。
琉求島的領主大唐趙國公張璟張伯玉率領著一支聯軍,抵達琉求北部的雞籠山。
為了這一戰,他準備了三個月時間。
這是一支能擋能攻的步兵精銳,除非是遇上那些輕裝弓騎,否則他們在這裡是無敵的。
後面的人也繼續跟著往前沖。
張璟卻不為所動。
必要的時候,若硬那些堡寨,直接用炮和弩摧毀。
後面的長槍兵立即把長槍自盾間刺出,那盾牆立即如同長出一片荊棘之刺。
天上九頭鳥,地上張家人。
旁邊的一眾騎士大漢們默然不語,咱們大郎君怎麼也這麼死愛錢。
他們退一步,張家就進一步。
「弓!」
他們也沒有什麼有效的組織,十分鬆散的聯盟。
當然,他也希望這一戰,為他張璟打出名頭來。
擁有八百名領地騎士,以及一支三千人的領主護衛旅。另外還有五千人的領地步兵。此外還有八千名領地民兵,以及多達一萬人的山夷協從山地步兵。
又是一聲吼。
島嶼、港灣、山陵兼具,雖有雞籠港讓張璟的大軍很輕鬆的從海上過來。但這裏只有沿海一帶有少量平地,其餘皆為坡地,山地。
戰鼓聲擂動,號角悠鳴。
槍盾陣已經完成,步兵們安靜的立在那裡。
讓他們裝備火槍,靠密集的火槍打擊,在關鍵時候也能發揮不少作用。畢竟民兵本來在軍中,也只是擔任二線任務。
衝鋒的山夷人中響起成片的慘叫聲。
但張超卻用火器來裝備領地內的民兵。
「山夷佔據山上,易守難攻。」一名經驗豐富的張家騎士向這位少主人稟報。
「放!」
如此三層之後,是弓弩手。
他花了三個月時間準備,他牢記著父親的話,絕不輕視任何一個敵人。
對付這些山夷,簡單的很,保持陣形,接近,然後利用鎧甲、盾牌的堅固守住陣形,用弓箭、火槍打擊收割對方。
弓手們已經舉起弓。
山夷們退守的雞籠山,其實不是一個很好的進攻地方。
「停!」
山上。
就憑他們,也想與張家決一死戰,張璟只是呵呵。
面對如此密集衝下來的山夷,根本不用去瞄準,直接朝天拋射。拋射能射的更遠,殺傷力也更強。
在鼓點的節奏下,一步步的往前推進,保持著陣形的整齊。
吼的震山響,可沒有一個張家士兵理踩。
九頭蛇第一步兵團,全都配備有鐵甲,雖非重步兵,可也絕非山夷能破的了的。
鹿皮根本擋不住弓箭,尤其是這種從天而落的拋射箭。
每個部族青壯都是戰士,可裝備卻簡陋的驚人。
另外他麾下還有大量的民兵。
「讓協從第一二旅,自兩翼進攻,由領地護衛旅第一步兵團正面推進。」
這面旗幟還有一句話,不死九頭鳥。
每前進幾十步,還要停下來整理一下。
密如飛蝗。
此時琉求山夷在琉求北部的雞籠山聚集了全島的反抗力量,多達十二萬人的山夷部落戰士。
更別說,他麾下還有精銳的步兵,那都是有鐵甲大盾的精銳步兵,不說一兵抵十夷,抵個五夷肯定有餘。
「盾!」
此時雞籠山聚集十二萬山夷部落聯軍,遍地山寨。
有些士兵心裏不禁在想。
山夷雖眾,卻不敢與唐軍在平地決戰,他們退守山上。
在這樣的地形做戰,騎兵基本上沒有什麼用處。但他的麾下,也還有山夷協從軍的山地步兵,這些可也是山夷出身,打著赤腳都能在山下追逐野豬鹿群,在效力張家后,得到張家的全方面訓練,並裝備了更優質的軍械后,現在是如虎添翼。
一群山夷給臉上塗著泥彩,披著鹿皮,有的頭上還戴頭牛角盔。他們手拿著五花八門的各式武器,看著壓上來的漢軍,一個個張大著嘴,發出大吼。
而且他也希望早點把那幾十萬還未歸附的山夷都征服,以補充到張家各個領地去,那裡急需人力。
蓋因民兵訓練時間短,不如正規兵那麼訓練有素,能夠精通弓弩或者刀盾長矛,格鬥技藝也無法與戰兵相比。民兵每年訓練時間有限,而且身體素質等肯定多有不如。
九頭鳥第一步兵團發出吼聲。
九頭鳥旗幟飄揚著。
山夷還在沖,他們已經衝進了射程。
開元二年初夏。
「槍!」
他們目光堅定,步伐平穩。
十幾年的時間,張家的溫水煮青蛙策略,一點點的擴張,一點點的吞食。不斷的拉攏、征伐山夷各部,離弱合強,合化拉攏,無所不用其及。
那氣氛,讓在山下觀陣的張璟都佩服他們的勇氣,只是不知道他們的自信是哪來的。
箭支落下。
士官們帶隊指揮。
第一排全都提著一面面方形大盾,後面兩排長矛兵。然後又是一排盾兵,又是兩排長矛兵。
張家在琉求的管事封臣們認為不急著決戰,慢慢的吞食壓迫,最終可以輕鬆的征服山夷。不過張璟認為這一戰有必要,適時的展現一下武力,對琉求的穩定有幫助。
六十步。
這個大本營若失守,山夷也就再無能力反抗張家了。
許多人在猶豫,可還有許多頭腦正熱的山夷們卻不管不顧的繼續吼叫衝鋒。
他們沒有堅固的防禦工事,沒有城池堡壘,只有一些木頭建立的寨子,簡陋的很。
雞籠山,也成了琉求島上山夷反抗張家的最後大本營。
特別是對付山夷這種既缺乏遠程兵,又缺乏鎧甲的土著,那卻是能發揮很大作用。
「這些人眼瞎了?」
本來覺得漢人很少,千把人也敢過來,他們一個衝鋒,還不把他們踩死。
紅色九頭鳥旗,代表的是大唐最強大的家族,灞上張家。領地最多,財富最多,兵馬最多。
奔騰而下的山夷們衝到一半,發現面前的那千把漢人前,居然長出了一道巨大的鋼鐵荊棘盾刺牆。
這裏三面環山,一面臨海。
沒有哪一個兵種是絕對無敵的,兵種互克。兵種搭配協同作戰,才是最強的。張璟牢記著父親的教導,在眼下,花費更高的騎兵,明顯就不如步兵好用。
那些連臉都被頭盔和面罩包起來的張家步兵,只露出一雙眼睛。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許許多多的山夷人最終歸附張家,但依然還是有許多部落不肯被征服,他們不斷的北遷,或者越過高山向東遷。
從山上往下沖,確實很輕鬆,沖的快點,甚至都收不住自己的腳步。
前面的盾兵立起大盾,盾牌組成了一道盾牆。
四月中旬。
但哪怕火槍射程再短,他也是遠程兵種啊。
不過人雖多,可這些聯合起來的部族也不是鐵板一塊。他們來自不同的部落,甚至是不同的部落聯盟。許多部落以前還是世仇,此時為了自保聯合一起,可關係也不算多親密。
這些民兵們裝備的倒比較簡陋,可他們卻有一項很厲害的裝備,火槍。火槍這個東西,自發明以來,由於有著諸多限制,比如射程短射速慢,製造費用較高,受天氣影響較大等原因,一直沒有成為主流裝備。
張璟放下千里鏡,罵道,「真是一群蠢貨,多強壯的山夷啊,非要拿身體來試我張家的刀鋒不鋒利,箭犀不犀利,蠢貨。多好的山夷啊,這一陣箭雨下去,起碼一百個山夷沒了。運回中原,價值數千貫啊!」
那森森的長矛,還有幽幽的盾牆,這要如何衝過去?
這是一支龐大的軍隊。
張璟的大軍登陸雞籠港后,開始在港口附近建立碼頭和營地。
身披著鹿皮,手持著鹿角矛,拿著簡陋的弓箭和石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