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目錄

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聞腥而至

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聞腥而至

一百萬倭奴,甚至已經超過十分之一了。
從唐時貞觀起,各地都在修路,尤其是四邊之地,不管地形多差,但修路沒停止過。幾大重點國道在修建的同時,各個道內的、州內的甚至是縣內的路,都在修。
所以朝廷要扶桑道運一百萬倭奴回去,張璟並不覺得這是吃虧,這頂多算是合作。用倭奴換中原的物資和技術。
三千萬貫啊,如果僅是收田稅,一畝才收十五文錢,整個大華一年的田賦總量不過三千萬貫左右。就算太子在扶桑把田地都收歸東宮所有,然後再租給那些倭人,畝收六斗的田租,田租也根本賺不到一年三千萬貫。
父親給了他十年時間經營扶桑,這十年時間他必須拿出一份合格的成績單來。征服倭國算不上成績,現在只是開始。
什麼造船廠、修船廠、什麼木料廠、什麼磚廠瓦廠陶瓷廠,什麼皮革廠制衣廠紡織廠等等。
奪標的都是些很有實力的大商號,給的價格低,也有足夠的供貨能力,信用度也好。
「朝廷也剛決定組建第十三艦隊,扶桑艦隊,專駐扶桑群島。原朝鮮艦隊,則改專駐朝鮮半島。第十三艦隊進駐扶桑后,海軍陸戰隊也將新增設第十三陸戰師進駐扶桑。原陸軍那兩萬人,也會再駐守一年時間,幫助我們加強對扶桑的控制。這些軍隊的駐紮在我們這裏,可用的是朝廷的軍費,這一年可也是筆大開支的。」
有了錢,張璟就可以高調的邀請中原各大商號掌柜們前來扶桑開會。
張璟就是打算在扶桑招商引資,以一些低稅等條件吸引一些中原商人過來投資建工廠作坊,甚至是讓他們帶一些中原的技術工人等過來,若能吸引這些人過來后移民落戶,這也是極不錯的。
許多漢民還抓住了機會,開作坊建工廠,雇傭工人甚至是購買奴隸,產業做的紅紅火火的。
要修路,要發展,離不開朝廷的支持。不僅是需要錢財,更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
修路的好處是看的到摸的著的,帶動一個地方發展有極強的效果。
建設扶桑需要錢,不僅是采邑里的幾萬軍隊需要經費,修路也要錢。那些倭奴不能直接變現,但好在張璟來錢的項目並不只那一個。
認真的考察,仔細的商議,一番唇槍舌劍的談判交鋒后,商人們與東宮官員們就扶桑開發,達成了許多商業合作項目,願意前來投資。
「國相也不要斤斤計較了。」張璟揮了揮手,目光又回到了眼前的報告之上。朝廷要求扶桑把一百萬的倭人運回中原為奴,而且說明是得把原倭國上層中層的這些貴族豪強甚至是一些小名主們都送回去。
而且太子給出的許多稅費減免政策也確實非常有吸引力,甚至規劃的商業區等的地皮都是可以免費給。
第二是手工製造業,發展能夠滿足扶桑所需要的一些手工製造業。
這可不是隨便抓一百萬倭人,這是要把倭人中上層徹底的清除。
在張璟與國相等制訂的扶桑第一個五年發展計劃中,第一大項目就是開發扶桑的銀銅礦產,把礦產開發打造成第一產業,進而帶動一些產業鏈上的其它產業。
這是一筆大錢,東宮的官吏們甚至早就在計劃著如何用這筆錢了。
「殿下,一百萬倭奴,朝廷還真是獅子大開口啊。」
那些沒能奪標的倒也保持很好的心態,畢竟整個過程很公開公平公正,大家沒中標也只是實力不濟。
「都是一群蠻夷,要之何用,還不如倭人好管理呢。」國相一臉嫌棄。再說,朝廷遷又能遷來多少,要走一百萬倭人,到時送來十萬蠻夷,這生意怎麼算怎麼虧本。
既要修貫通整個扶桑的七道,又要修港口碼頭,這可不是小投入。但不修路又不行,要致富先修路。中原到現在,都還一直在修路。
現在張璟準備吸引一批漢民來扶桑,但已經不打算靠土地來吸引人了,土地也吸引不了人。
扶桑若要經營出成績,這路必須得修。不能讓扶桑再跟過去倭人手裡時一樣,弄的地方上各自割據一方。
再然後才是農業和漁業、船業。
就算是過去許多窮山僻壤里的百姓,也藉著這股東方,移民到邊疆,圈地建起農場,成為了農場莊園主。
一些簡單的東西,完全可以自己生產。
起碼溫飽是不用愁的,想要再大量移民,哪裡再去找那些飯吃不飽衣穿不暖的人去。
十萬戶漢民,那可就是五六十萬漢民,放在扶桑,雖然依然只能佔到十幾分之一,可有十萬戶漢民,絕對能夠讓這邊的統治順利起來。
張璟很爽快的表示可以貨到就付款,甚至願意先付三成的貨款。這樣的合作方式,那可是深得商人們的喜歡。
當即,不少商人還就留了下來,沒有急著馬上離開。
說實話,現在的漢民,絕大多數都成了中產階級,小日子過的舒心的很。
他相信皇帝老爹也不會來占他的便宜。
在這些年的擴張之下,漢民作為大華的主體民族,可謂是享受了許多擴張的紅利。基本上所有的漢民,個個手裡都有一份田地,數量還不少,堪稱都是自耕農小地主。
張璟搖頭笑笑,哪有這麼容易。
這邊的手工業等還比較薄弱,正是大有可為之時。不說馬上就能建成跟中原相競爭的手工製造業,但起碼供給扶桑需要,還是有些優勢的,畢竟從大洋對面的中原運來,這個運輸成本也不小的。
「這些倭奴送回中原,朝廷也不會白要我們的。到時,也是會換回船隻、耕具等各種物資的。」張璟倒是比較淡定。
哪怕這次要將百萬倭人運回中原,可皇帝也答應會移來二十萬蕃人十萬漢民,那麼這裏依然是有近千萬的人口。
只要有錢就好辦事。
各種各樣的物資,而且數量龐大。
這裡有近千萬的人口,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過去這裏的本土製造業太弱了。中原商人們有的是新技術,甚至許多商人只需要從自己中原的廠家抽調點技術人員過來,就能開一家分廠,迅速的搶奪這裏的市場份額。
這邊銀銅礦儲量極高,同時這邊的人口也多。
還挺整,一百萬。
連一些餐飲娛樂業的東家,都聞訊趕了過來。
把整個倭國原來的皇室、公卿大臣、貴族豪強們全都打倒,這些人他可以不要了,但他們的財產可是還在的。
扶桑國相忍不住向太子張璟抱怨,扶桑確實有幾百萬倭人,可這些倭人已經被太子采邑的東宮官員們視為是太子的邑民,甚至視為東宮財產了。如今朝廷一句話,就要求東宮將倭國原來那些貴族豪強名主們都貶為奴隸送回中原,甚至還定了一個數字。
他還是準備用些其它的招數,比如說,扶桑過去只是個傳統的農業社會,但以後扶桑作為朝廷直轄地,又是太子采邑,肯定還是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的。
這些的投入其實也是不小的,尤其是修路。
有人口就有市場。
「哪怕一個奴隸按五十貫算,不,就算按三十貫一個的批發價格算,一百萬那也是相當於三千萬貫錢啊。」國相扳著手指頭跟張璟計算。
拋出各種減稅免稅等新政,來吸引中原的商人前來投資,吸引那些漢民前來落戶。
張璟還制訂了一個修路計劃,就是把過去扶桑的七道,七條國道給拓寬,並在扶桑增修港口碼頭。
「陛下不也說了,到時還會從東北和西南等地,遷移一批突厥人、吐谷渾人、羌人、吐蕃人、薛延陀人、契丹人、奚人、靺鞨人、室韋人、獠人、林邑人、真臘人等來扶桑嘛。」
張璟有錢,沒想著要佔商人們的便宜。
太子張璟又請他們開了一個招商大會,向他們推薦了許多招商項目。還別說,不少項目還真的挺有遠景。
這樣的生意誰不願意做,更何況這甲方還是皇太子殿下。
這樣做的好處他是清楚的,但力度確實超乎想象。
管他是扶桑還是朝鮮,只要是有商機,商人們自然就會聞腥而至。
很公平,也很公開公正。
一切都按照朝廷官方採購流程進行,邀請商人們前來開會,然後公開招標,讓他們競標。
僅沒收這些財產,那就是一筆巨額收入,簡直是飛來橫財。就算朝廷那邊打了招呼,扶桑這邊要將三分之一上交到朝廷國庫,可剩下的依然是一筆巨額收入。
「要是朝廷能夠答應我們移民個十萬戶漢民來就好了。」國相一臉嘆惜。
「就算朝廷給我們物資,肯定到時也會佔我們的便宜。一百萬倭奴啊,哪怕一個虧上十貫,也得虧一千萬。」
別說十萬戶,能讓朝廷給移來十萬人口,都可以說是盡最大努力了。畢竟扶桑能有什麼,漢民過來,也頂多是多給些田地他們圈佔。
但現在田地又不值錢,哪沒有呢,人家為何要千里迢迢的飄洋過海來。
在大會上,張璟是十分豪爽的一次拿出了無數的採購訂單。
不過來都來了,也不能就這樣空手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