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點金手》目錄

第250章

第250章

葉秋說完,楊彥便瞪大了眼睛,其實葉秋說的道理很簡單,可是恰恰是這樣的簡單的,甚至有些淺顯的道理,但是其他人卻沒有想到,這就是他的獨到之處。
「再次是人脈,這一點,看似滄海置業背靠天安集團,應該不是問題了,但是滄海置業不可能一直都靠著天安集團,否則的話也不用分離出來了,我雖然也有一些人脈,但是很多時候,未必可靠,所以,滄海置業需要讓出一部分利益,尋找一個可靠的能為公司提供人脈的股東。」
「首先資金問題,滄海置業需要一筆資金,最低也要一個億以上。」
這個年代的商業地產,大多數都還停留在初期,如寫字樓,酒店,商鋪等等,或者就是像江城步行街那樣的項目。
葉秋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我想象中的商業地產,主要得具備兩個點,一個是消費一體化,一個是地標性。」
「但是說簡單,做起來卻不是那麼簡單,如果我留在滄海置業,需要葉先生解決幾個問題。」
人脈用來疏通從拿地、貸款到規劃、建設、銷售的各個環節
楊彥點了點頭,葉秋這麼一解釋,他就明白了,這個消費一體化的意思了。
還沒有像後世那樣成熟的綜合性的商業綜合體。
這下子卻是輪到葉秋詫異地看著楊彥道:「我有做好之後能賺錢的把握,至於怎麼做好,這應該是楊先生你這種專業人士的事情吧?畢竟我對房地產的具體運作一無所知,我甚至不知道你們跟銀行是怎麼合作的。」
雖然葉秋此前做過的創意項目,都沒有涉及房地產項目,但是很多時候,一通百通,葉秋偌大的名聲,肯定有與常人不同的地方。
葉秋點了點頭,示意宋亮繼續說下去。
「時下的商業地產這一塊的模式還比較單一,做來做去無非就是百貨大樓,商場的套路,沒什麼新鮮的東西,其實天安集團一直都在嘗試做新的商業地產,但是卻也都還在摸索之中,葉先生以創意聞名,眼光與眾不同,不知道葉先生是怎麼看待商業地產的?」楊彥沉吟了一下說道。
「其次是經驗,這一點,如果我留下來的話,應該不成問題。」
只是很快地楊彥又嘆氣道:「可是這樣的項目按照你說的來做的話,會是一個相當龐大的項目,你有把握嗎?」
宋亮又道:「其實房地產沒什麼技術含量,想做好這個領域,只要具備四個方面即可,那便是:人脈、資金、眼光和經驗。
葉秋笑著道:「消費一體化就是功能要多元化,不只是購物,還要有餐飲和娛樂,甚至還要有高端的配套寫字樓,就好像商業步行街,百貨大樓很出名,小吃一條街也很出名,旁邊也有電影院、卡拉OK、酒店和寫字樓,所以商業步行街也算是一個消費一體化的綜合體。」
「咳咳,其實和銀行合作很簡單,很多時候,資金主要是用在拿地上面,只要拿到了地,就可以用地向銀行貸款,甚至如果人脈夠強大,和政府關係夠硬的話,甚至連拿地的錢都可以先欠著,然後去找銀行貸款……基本上就是拿銀行的錢,開工之後再賺民眾的錢,只要關係夠硬,可以說是完全空手套白狼也不為過。」
資金則是萬物之本,人脈需要資金推動,工程進度也需要資金推動,還要用來防止銀行釜底抽薪;
楊彥聞言卻是有些臉紅,自己竟然會問出這樣的幼稚的問題,如果一切都要葉秋去做的話,那麼還要他這樣的經理人幹什麼?
不過葉秋很快地就明白了,時下的華國,其實還沒有真正成熟的商業地產模式。
「那麼葉先生有什麼新的想法嗎?」楊彥一臉期待地看著葉秋。
「消費一體化?地標性?」楊彥怔了一下,地標性好理解,但是這個消費一體化,這個說法,卻還有些新鮮。
「最後,眼光,首先滄海置業要處理的就是那塊商業用地,之後要明確滄海置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楊彥笑著道:「不錯,其實如果不是因為葉先生以創意聞名,怕是我根本就不會對滄海置業感興趣,所以,綜合而言,滄海置業如果想要發展,最大的問題,還是在發展方向上。」
葉秋頓了頓繼續道:「不過問題是,這裏面每一個版塊都是各自獨立的,那麼如果由一個開發商來統一策劃、統一開發、統一招商、統一管理、統一運營,那麼它們結合在一起能夠釋放出的能量會更強大,這就是我想要的消費一體化。」
葉秋笑著道:「不錯,時下的商業地產模式太普遍了,弄塊地,蓋一個商場,每一層規劃銷售不同種類的商品,這種雖然也能賺錢,但是太沒意思了,而且這樣的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對地段的要求也比較高。」
「不知道楊先生對時下的商業地產模式怎麼看?」葉秋問道。
「其實像滄海置業,已經拿到了地塊,一旦確定了開發項目,就可以向銀行貸款了,只是,如果按照您說的那個新商業地產的模式去做的話,怕是單靠銀行貸款,遠遠不夠啊。畢竟,那樣的新商業模式還沒有成功的先例。銀行只能根據地價來放款……」楊彥說道。
葉秋點了點頭道:「資金問題,不難解決,我可以對滄海置業進行融資,至於人脈問題,我想暫時有楊先生在這個問題應該不是最迫切的問題,最後的眼光問題,應該才是楊先生最重視的問題吧?」
「這個消費一體化怎麼說?」楊彥認真地問道。
至於經驗,在房地產開發里也一樣重要,不但要有經驗驅動項目的正常推進,還要有經驗去和政府打交道、去和拆遷戶、征地戶打交道,處理好錯綜複雜的關係。」
楊彥點了點頭,的確,這些問題,都是時下商業地產模式的弊端所在,但是想要創新,想要走出一條不同的路來,談何容易?大家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地產又有別去其他項目,一著不慎很可能就會影響到全局,導致滿盤皆輸。
眼光決定了房地產項目的未來,同樣的投資進來,賺一倍還是賺一百倍,大部分還是要靠眼光;
「至於地標性很容易理解,就好像每個城市都有自己最出名的地方一樣,說起中海市,你會想到明珠大廈,環球大廈等等,說起京城,會想起天安門,長城等歷史建築,以及王府街等等。如果我們把商業地產做到了消費一體化,剩下的就是把這個概念推廣出去,讓這個城市裡的人腦子裡有一個潛意識,每當他們想到消費,他們就會想到這裏,他們會把這裏當成購物、娛樂、餐飲等等一切消費娛樂的首選,會把到這裏消費視為一種時尚,那時候,這個項目就會成為這個城市的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