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王者》目錄

第六百八十七章 懵懂接旨

第六百八十七章 懵懂接旨

蕭雲「啊」的一聲,才慌忙雙腿一跪地,說道:「蕭雲接旨!」
就在蕭雲垂首站在一旁時,李善長徹底放下了手中手中的筆桿,重重的吐了口氣,才回過神來眼前還站著一個人,急忙揮揮手,蕭雲看他神情,似乎讓自己坐下,猶豫了一陣,在確定自己沒有回錯意后,便退到了一旁的一張竹椅上坐了下來。
李善長大筆一揮,在桌上的紙張上飛快的勾畫了幾筆,才放下手中的毛筆,何上那些紙張,蕭雲趁著他放下的毛筆的空隙,瞥了一眼那桌面的紙張,那紙張雖然被堆積在桌面上的古書所遮擋,但蕭雲還是看出那一個賬簿。
蕭雲用力的點了點頭,清早從胡惟庸里哪裡得知自己做了參將,多少有些不相信,此刻見金光閃閃的令牌與黃卷,不信也得信了。想起自己獨自一人去軍中就職,多少有些估計。從李善長手中接過腰牌,想了想一咬牙,遲疑道:「大人,末將還有一個請求,不知大人可否應允了下官?」
聽得聲音,李善長抬起頭來,眯著眼睛在蕭雲身上上下打量幾眼,不冷不熱的道:「哦,來了,起來吧?」
蕭雲雖不知參政知事是個什麼官,但從後世記載得知,李善長字百室,漢族,定遠(今屬安徽)人。少讀書有智謀,策事多中。元末迎謁朱元璋,從下滁州,為掌書記。拜右相國。洪武初任左丞相,封韓國公。單憑這一點,足以讓他行跪拜之禮了,好在這禮節自來了應天後,隨著眾人習練了許久,如何抱拳、如何單腿跪地、如何說話,如今早已熟練入常,方才的一套動作,舒展開來,當真如行雲流水煞是好看。
盯著蕭雲看了看,方才不悅道:「蕭大人有何要求?」
李善長一愣,顯然一時沒明白蕭雲的意思,呆了呆抬起雙眼盯著蕭雲道:「蕭大人剛才說什麼?」
李善長見他坐下,才道:「蕭雲啊,本官叫你來,是想當著你的面宣讀國公旨意!」說完,不待蕭雲回過神來,他從桌上拉出一道聖旨,站起清咳一聲,高聲道:「蕭雲接旨!」
「謝大人!」蕭雲應了聲,站了起來,站在一旁,李善長沒讓他坐,他可不敢落座。
蕭雲一愣,一副茫然失措的樣子,按說這個時候,朱元璋還不是皇帝,充其量還是掛著羊頭賣狗肉的土軍閥而已,他給自己下旨,是不是應該也學著韃子朝廷的那一套,還是抱拳行個禮就算了,他心中著實不知道。李善長捏著旨意等了半天,不見蕭雲跪下接旨意,心道:「搞什麼鬼啊,莫不是想抗旨吧?」
李善長沉著臉,見他老老實實的跪在了地上,這才緩緩展開聖旨,高聲念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本國公察其蕭雲,允文允武,明是非,悉榮恥,知禮法,可堪大任,著左哨軍參將一職,聞詔即刻就職,不得延誤。欽此。龍鳳三年五月。」
朱元璋說李善長是自己的蕭何,從後來的局勢看,這點倒也不過分,籌餉、理財、供輸。在飢荒戰亂的淮河流域,能讓幾萬士兵勉強填飽肚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戰爭環境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沿襲舊制度而略加更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原來的賦稅徵收情況。當朱元璋率部攻下城池之後,李善長首先做的便是封鎖府庫,拿到元朝的州籍檔案,掌握地畝戶籍,為徵兵等胸、徵收稅租找到依據,而這裏面又能收到多少,又有多少需要調運到哪裡,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李善長親自來調度,所以這事情看似簡單,沒有極大的能耐,卻也辦不到。
蕭雲聽李善長如此神情,心中有些擔心,但話已經出口了,也不好收回來把心一橫,又將自己的要求重新說了一邊。
蕭雲道:「是這樣的,下官初來應天,便被主公委以重任,下官擔心自己初來乍到,改明日去了軍中,恐軍中將士多有不服氣,所以下官想從大人這裏調兩個親信跟著下官,大人無論是才學、人望、地位在軍中人所共知的,有了大人的親信陪著下官,就算去了軍中,也好有個人幫襯,下官也好馬上接手軍中的職位!大人也好給國公交差不是么?」
李善長交了聖旨,重新退回了太師椅上坐下,對蕭雲道:「本官先行恭賀蕭大人榮升左哨軍參將一職,本官今奉吳國公諭令,宣讀國公旨意,好讓你早日去往軍中就職,好讓國公放心!」說著從說著從袍袖中掏出一個腰牌遞給了蕭雲,道:「蕭大人年紀輕輕,便能得國公賞識,擔任參將一職,實乃可喜可賀,不過軍中可比不得家中,凡是需要好生處理,莫要辜負國公對蕭大人的賞識呀。」
蕭雲這才恍然大悟的爬將起來,慌慌張張的從李善長接過聖旨,大呼吳國公千歲千歲千歲之後,才將聖旨捏著了手中。
眉頭一皺,輕咳嗽了一聲,雙手捧著黃絹冷聲道:「蕭雲跪下接旨!」
李善長念得抑揚頓挫,饒是蕭雲聽了也十分的悅耳,好片刻才聽得李善長道:「蕭大人接旨吧?」
這一下李善長聽了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皺著眉頭沉吟了片刻,按說蕭雲這個要求也不過分,朝廷的大員,誰沒還沒個要求,但他自清早聽了胡惟庸的一番複述,對蕭雲存了一絲戒心,一個與徐達、常遇春一干武將稱兄道弟的人,指不定那點爬到了自己的頭上,李善長為人雖然才華橫溢,但對於名利這一關上,多少顯得有些心胸狹榨了。
李善長目光在蕭雲的臉上逗留了許久,見他一臉無辜的模樣,臉上的笑意慢慢展開了,擺了擺手道:「這個好說,好說,一會兒我讓本官府上李傑、董大寶隨你走一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