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王者》目錄

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但驅還北

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但驅還北

對於這個問題好多人在問,更有的書友說徐達後來,患有背疽,忌吃河鵝,朱元璋偏賜蒸鵝全宴予徐(中國民間傳說鵝為「發物」),明朝規定賜宴必須即時食、全食。徐達知朱元璋的意思,流著眼淚把鵝肉吃完,不久毒發而亡,並不是因為朱元璋忌憚徐達的功勞蓋主,就是因為常遇春告密徐達放走了元惠帝,心生反意為朱元璋所忌憚,因此被殺!
清人趙翼在《二十二史札記》里專門對《翦勝野聞》一類野史所述徐達放走元順帝之事做了詳盡的考證……洪武元年,徐達、常遇春兵至通州,在八月庚午攻克元都,順帝已於七月丙寅開健德門北走,所以根本沒有故意放走元順帝之事。第二年春天,徐達正在陝西與鞏昌、臨洮、慶陽等地的元軍作戰,常遇春說通州有一個元丞相,要去看看是怎麼回事,即與李文忠還師北平,打敗了元軍以後,又追擊到開平。這時順帝已經北走沙漠,常遇春歸途中在柳河死去。所以開平之戰,徐達並不在場。常遇春也根本沒有回南京當面向朱元璋揭發徐達謀反之事。而且徐達其人小心謹慎,恭謹有禮,當年在平江與張士誠作戰時,有事便派人回京請示朱元璋。朱元璋讚許其忠誠,以「將在外,君不御」勉之。將軍胡德跟著他遠征擴廓帖木兒,戰敗,徐達下令說:「致使戰役失敗,應當斬首。」但因其為功臣胡大海之子,所以帶著戒具送到京師。朱元璋說:「徐達將軍是效仿衛青不斬蘇建,今天不用姑息。」由此也能看出徐達遇事不敢擅自決定。更何況消滅一個國家這樣的大事,他哪兒敢故意放走元順帝呢?」
首先我要說的是,《翦勝野聞》多記載明朝初年掌故。《明史》記載徐達死於背疽,但無朱元璋派人賜食一說。《翦勝野聞》才有「忽賜膳」的記載。《翦勝野聞》又載:「時太后既崩,臨葬日,大風雨震雷電,太祖甚不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翦勝野聞》「書中所紀,亦往往不經」,並不可靠。郎瑛亦曾以朱元璋撰成的《朱氏世德碑》考證《翦勝野聞》的錯誤。所以並不可信。
就好比徐禎卿在他的《翦勝野聞》里說:徐達追擊元帝,眼瞅著就要追上了,忽然傳令班師。常遇春不明白這是為什麼,大怒,縱馬回京向朱元璋彙報,說:「徐達要造反了,已經追到順帝了,他給放了,他的陰謀已經不能逆轉了。」徐達猜度常遇春回京,必然生變,就留下部隊鎮守北平,自己帶著衛隊回京。駐舟在江浦,自己手持寶劍去見朱元璋。朱元璋那會兒正生氣呢,睡覺前就告訴值班的警衛,說:「徐達來了別讓他進來。」話音剛落徐達就到了,見不著朱元璋,就起了疑心,拔劍砍死了值班警衛,奪門而出。朱元璋一看事情鬧大了,就悄悄派人去找徐達,說不治你罪,你來見我。徐達不肯來。
對於這個解釋,我只能苦笑不得,徐達不得善終這個結論是出自明朝學者徐禎卿所著的筆記小說《翦勝野聞》,後為清朝趙翼名作《廿二史札記》所誤用,遂廣為流傳,造成了一些書友的誤解。
這一番話明顯有了問題,首先不得不承認,上面的一番話,徐達肯定是說了,根據《明史》記載徐達,的確說過「吾之不擒元帝,亦籌之熟矣,彼雖微也,亦嘗南御中國,我執以歸,將曷治焉?」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我不生擒元朝皇帝是早就計劃好的。元朝皇帝雖然已經很微小了,但他畢竟南面為王統治過中國,我把他抓回來,怎麼處理呢?」對於這句話,明人陸深的《玉堂漫筆》也有類似的記載。不過,陸深的《玉堂漫筆》誤認為徐達放走元順帝的事是發生於開平之戰,實際上徐達並沒有參加開平之戰。開平之戰是常遇春領導的戰役,可見此處有誤。
對於這一點,徐禎卿在《剪勝野聞》中已經指出:「(朱元璋)獲元后妃孫子不行獻俘禮及元宗室皆封以官,此我太祖忠厚之道,興滅繼絕之仁,度越前代者也。」而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的考證亦指出:「明史謂:上幸汴梁時,達密請于帝,謂『元帝若北走,將窮追之乎?』帝曰『元運衰矣!行自澌滅,出塞之後,慎固封守可也。』」加上朱元璋于洪武七年將在應昌之役被俘虜的「元主嫡孫買的里八剌」遣返回蒙古,以及朱元璋甚至還揚言要遣返在應昌之役被俘虜的元明宗的皇后,說明朱元璋似乎是不會強烈反對放走元順帝的。更何況,明人嚴從簡在《殊域周咨錄》中記載朱元璋祭祀歷代帝王時,用手指著元世祖的畫像說:「痴達子,痴達子!汝何人,入主中國,可謂幸矣。今不革去者,以爾亦一代之王。朕今天命人歸,奄有天下,于汝子孫不加殺戮,但驅還北。則朕之待勝國亦可謂有恩矣!汝何恨耶?毋再啼哭!」其中「于汝子孫不加殺戮,但驅還北」,這一句話正好暴露了朱元璋對元順帝去留的真實態度。可見,徐達說了這一番話不假,但絕對是與常大將軍毫無干係,同時對於朱元璋讓徐達吃燒鵝一事,是不是因為這個,小景就不知道了,留給諸位去遐想了!
前兩天發了有關徐達的章節,對於故事中,徐達對蕭雲,常遇春說的那番故意放走元惠帝的話是不是真的,還有就是故事中的常遇春到底有沒有密保給朱元璋。
於是朱元璋就出了皇宮,親徵到徐達的船上去看他。徐達對朱元璋說:「我要是有二心,能拖到今天嗎?現在說雖然已經晚了,然而我臨江指揮著勁旅,也能佔據江淮。但我不這樣做。而我為什麼不擒元帝呢?這也是我深思熟慮的結果。元順帝如今雖然很卑微,但是他曾經做皇帝而統治中國,我把他抓來,怎麼處置呢?天命在上,我自己知道。我是什麼人,敢自外於你朱元璋?」朱元璋聽了很有感悟,於是兩人起誓,修好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