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農聖》目錄

第695章 怎麼才能有驚喜

第695章 怎麼才能有驚喜

而說到驚喜,其實李承乾這邊,那才叫做給所有人創造驚喜,兩個月的時間,他才從長安走到揚州,這整個過程中,西域各國代表團在運河沿岸城池的花費,已經高達千萬貫,而當初他將西域各國的欠款賬單送到李世民那裡去之後,滿朝文武都覺得,自己有些看不懂這個世界了。
六月上旬,孫享福再度回到了廣州這邊,第一時間,他就讓大傢伙拿起鐮刀,跟著自己去田裡,割玉米苗,俗話叫做割天心。
好吧!見孫享福說的頭頭是道,李泰他們也不敢質疑了,跟著他制定的標準,也割了起來,在後世,玉米割苗與不割苗,其實也受到過爭議,不過,最終,通過科學的統計,得出了一個有著非常明顯差距的結果,割了的,一般比沒割的,高產一到兩成左右,要知道,玉米本就高產,一到兩成的差距,那可是過百斤,可見這道工序的重要性。
「如此,我今日便下令,停了這城中的工程,分一部分人去修路,然後,讓大傢伙都聽您的吩咐,去開田。」舍龍下了決定道。
在西域代表團在長安的十天里,總共有二十六個國家向大唐錢莊貸款,總貸款額度,超過三億貫,其中,拜占庭帝國一家就佔了六千萬貫,大食,波斯,天竺等,皆是三四千萬貫不等,至於其它各國,是幾百萬貫,到千萬貫不等。
而且,欠下這麼多錢,還不能怨大唐,因為,價錢是他們自己抬上去的,大唐官方,可沒有鼓勵他們這麼做,只是為他們的需要,提供了方便而已,以往的時候,這支股票的價格可沒這麼瘋狂。
也就是說,後世的緬甸,寮國,越南的一大部份區域,現在都在舍龍治下,這也是為什麼南中之地,擁有二百多萬人口的原因。
在舍龍在再三挽留下,孫享福一直在雲南待到了五月中旬才走,並且,給他留下了很多比較美觀的亭台樓閣建築圖樣,這都是孫享福在後世的景區看到的,雖然舍龍更加感興趣的是圍屋碉樓這樣的,能解決雲南百姓實際問題的房屋。
最先,當然是開發大理周邊了,幾十萬人幹活和幾千人幹活,完全就不是一回事,這裡有比嶺南數量更多的大象,數百頭大象,拉起雙翅犁平整地面,那個速度絕對快,鋸成標準長短的木料,就地晒乾了之後,會全部拉回城裡儲備好,比較直的大木,則是整條晒乾了之後拉回去,之後可以做房屋大樑。
而經過了之前的平叛戰爭之後,雲南的地盤可不小,比後世的版圖,至少還要大出三分之一。
孫享福笑了笑道,「其實,開田,與建城,也並不衝突,我剛才跟你說了,在雲南,應該因地制宜,多修建亭台樓閣這類的木料建築,這些木料哪裡來?當然是開田的時候,砍伐而來,咱們提前將這些木料砍伐炮製好,其實,就是在為之後的建城,節省時間工序,等到時候工程隊的人來了,他們有已經炮製好的各種木料,干起活來,就會快很多。」
舍龍就是個風風火火的實在人性格,其實這幾年,朝廷往雲南地區派了不少官員,不過,都是底層官員,大多是從實習生做起,目前,也就是最早的一批,已經步入了縣令這個階層。
雲南的水系發達,農業產出提升上去之後,可以輻射整個東南亞沿海地區,只待未來大唐拿下驃國,得到整個往南直到沿海的地盤,就可以把它單獨劃成一道,其地盤,可能比之前的嶺南道還要大,人口也會更多。
李泰搖了搖頭。
因為,隨著他們都可以拿到貸款,這支股票的競價也就變的更加激烈起來,最終被他們抬到了九十多貫一股的超高價位,引得許多原始股東都在這樣幾十倍的暴利下,紛紛動搖,開始出手自己手中持有的股份,到最後,加上他們原本就帶過來大唐的現金,他們總共在交易中心砸了差不多三億六千萬貫。
舍龍聽到孫享福說的這個問題,頓時頭就大了,沒有這些高端大酒店,他怎麼招待來參加運動大會的各國首腦,於是又問道,「那咱們怎麼辦?」
「老師,咱們下個月底啟程的時候,這些作物,就能全部收穫了吧!」孫享福回來了,李泰就放心了,看到那些玉米被割掉了上半部分,依然能夠存活,他就完全信了孫享福的說法,不過,他心裏面自然是有些小九九的,那就是把這些新作物種好了之後,在李世民夫婦面前邀功。
這樣,不僅能讓雲南的產出,賣往吐蕃和驃國,使其在商業上,逐步發達起來,還能讓它以獨特的優美環境,吸引人來遊玩,或者定居。
因為,林邑,真臘等地區納入大唐版圖后,被包圍在中間的黑齒諸部也已經向大唐臣服,被李世民歸到了安南軍治下。
往後,他們的重心,則將會放在發展經濟上面,經濟條件好了,大家都有吃有喝過上好日子了,自然就不會有那麼多衝突,逐漸的,就會融為一體。
至於土豆,紅薯,番茄,花生之類的作物,長勢也十分良好,因為這幾種作物的適應性本來就強,王二小按照孫享福的要求,採用了比較合理的整田,施肥等耕種手段,倒是讓那些瑪雅人震驚不小,他們覺得,這些東西來到了大唐來之後,就像受到了神的祝福一般,比在他們那邊,長的要好的多。
指揮勞作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孫享福來做,此前,在農學生的建議下,舍龍其實已經安排了一些人在做開發梯田的事情了,現在,只是把規模擴大了幾十倍,不讓他們在不擅長的修建城池方面,繼續浪費時間而已。
而由於氣候需求的原因,這邊的許多藥材,植物,也是其它地方無法複製的,這就導致了它的珍貴性,孫享福領著農學生,在一些野生藥材,珍貴花草植物比較多的地方,勘定了位置之後,因地制宜,留下了很多建設圖紙。
其實,蜀中能產的,雲南都能產,甚至,蜀中許多的產出,原材料還是雲南提供的,比如茶,藥材,就都是蜀中的商賈從雲南這邊採買過去加工的。
而這些基礎官員的主要精力,就是放在處理多民族和諧的問題上,經過他們幾年的努力,也算是有些成效,至少都願意和諧溝通,不會像以往那樣,動不動就發生叛亂,爆發流血衝突了。
橡膠樹的種植,孫享福最終選擇放在了下龍灣外的中紅島上,為此,舍龍撥了兩萬人給他,不過開闢一個橡膠樹種植園而已,當然是用不上這麼多人手的,舍龍撥這麼多人,是要讓他們一邊種植橡膠樹的同時,一邊跟著嶺南的船隊,學習一定的行船,或者航海技術。
孫享福先是勘察了一些當地的物種的生長情況,南中之地,可謂是得天之幸,四季如春,白天和晚上有較明顯的溫差,即便是四五月最熱的事情,它的氣溫也不過二十多度,非常適合穿單衣勞作,只要把田開出來,那些適合在恆定溫度下生長的作物,幾乎都可以野蠻的,不限制的生長。
在後世,雲南就是我國番茄出口第一省,即便是大量出口,和內銷,也還經常出現豐產不豐收的情況,因為產的實在是太多,經常會出現爛在家裡了還沒銷出去的情況。
稍後,這些種植園,就得這些農學生們自己組織開闢了,至於可以作為主食的大田作物,孫享福召集了所有人,講了幾節課之後,便帶領著大家,在新開好的田地中,種植了下去,這些種子,算是他們在溫帶氣候中種植的試驗品種,之後的產量,口味,等等,都要拿來與其它幾個地方做對比。
雲南的問題,說白了,就是經濟基礎差,它這個時候,不過是一個剛剛從野蠻的部落時代,開始向封建王朝統治過渡的地區而已。
兜來兜去,還是一個產出的問題,有了產出,才能談其它,雲南,蜀中還有寧川道,三地都與吐蕃交界,可吐蕃人為什麼獨獨跟蜀中進行頻繁的交易往來,這兩年甚至建設好了一條沿途往蜀中的客棧休息補給通道,就是因為蜀中的產出多,雲南和寧川道的產出少。
在經過比較科學的播種手法,以及一些比較精細的田間除草,追肥打理,除蟲害等加持之後,它產量,只怕比在南美洲現在的普遍比較粗略的手法種植出來的產量,要高出一半以上。
可別以為李承乾是拿了三億貫出來借給他們,實際上,他只是給這些人開通了一個股份抵押貸款的服務而已,這些錢從來都沒有從大唐錢莊拿出來過,他們欠下了這麼多錢,也只不過是拿到了一部分海外探索投資公司的股份而已,總共加起來,還不到五百萬股。
「是這麼個理,那麼,還請孫少師您幫我們制定一個好的方略,我這就召集屬下官員,前來聽候吩咐。」
一頓接風宴,吃出了一個決定雲南未來發展方向的大會議,這是孫享福沒料到的,不過,他大唐生髮第一人的稱號不是白叫的,想法和策略,那是說有就有,很快,就協調好了一整套土地開發方案。
孫享福答道,「連城池咱們都不著急修建,又何必急著修建酒店呢!等咱們把田開好,路修好,產出提上去,百姓們富裕起來了,這些地,自然就會變的值錢起來的。」
孫享福指了指自己割出來的玉米苗道,「這叫『控上促下』,嫩芽的時候割掉一些沒有用的部分,能促進它的根系生長,根系發達了,它不僅能更加抗旱,還能更大程度吸收土壤中的養份,使得玉米棒子更大,顆粒更加飽滿。長成了割,則是能減少它在整株苗上的肥力消耗,當然,好處也還不止這點,它還能使其抗風能力更強,或者減少蟲害,突尖的情況等。」
然而,也並非完全沒有解決的辦法,因為,它與吐蕃,驃國,迦樓縷波交界,與天竺的直線距離也不遠,發展商業的潛力,也是有一些,只要把產出擴大,道路修通,是完全可以把商業這一塊做出一點起色的,當然,即便是把商業做起來了,沒有像長安,江陵城那樣,生活那麼多權貴富豪的話,他們的高端產業,也是做不起來的,所以,這裏只能先做底端,最好是低到平通平民都能消費的起的地步。
孫享福又道,「因為,馮公從來都只會埋頭做事情,從不給自己報功,你父皇在他這裏,總是會得到驚喜。」
論到設計修建這些土木建築,其實古人工匠比孫享福還擅長,孫享福只是告訴舍龍,如何通過規劃建築,打造經濟圈而已,吃喝玩,一定要形成特色,讓人來這裏一次,就能記憶深刻,還想著帶自己的朋友,家屬來遊玩。
「小泰啊!知道陛下南巡了一次之後,就非要打破朝廷以往的常規,封馮公為驃騎大將軍么?」
所以,等江陵的工程隊來雲南的時候,需要修建的,已經不是一座像定襄,江陵城這樣,以奢華為主基調的通都大邑,而是一個到處都是景觀,像花園一樣的城池,而且,還不只是一座城池,往西,麗江,迪慶,芒康。往南,普洱,孟賽,萬象,都會修通道路,建類似的以景觀為主的城池。
像適應性比較強的番茄,以這邊的氣候,理論上是可以實現周年種植的,如果用人工交花技術,使其最大程度結果,產量肯定是高的不要不要的。
「老師,這玉米長的好好的,為什麼要把它割掉一半?」李泰聽到孫享福這個要求的時候,懵逼了,連那些會種玉米的瑪雅人,也懵逼了,因為,孫享福動手之後,還不止割一點點,整個齊玉米棒子以上的部位,全都被他一刀割掉了。
聽孫享福這麼說,李泰瞬間懂了,再不提什麼報功的事情,安心的去找馮盎學習怎麼給李世民創造驚喜的經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