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長夜,也是燈火》目錄

第四十九章

第四十九章

她表現得太理所應當,連楊謙南都啞口無言。
她摟住他的脖子,很低很低地問他:「你叫我什麼?」
楊謙南虛攏著她的腰,也不細問,只說讓她把玉拿回來。
楊謙南沒有問她為什麼會出現在孟錦文的飯局上,就像她也沒有問,你左手的戒指,是婚戒嗎。
溫凜短促一笑,說,「回家啊。」
後者一走,空曠的車庫裡只剩下明晃晃的燈光。楊謙南復又看著她的眼睛,笑了一聲:「你想讓我叫你什麼?」
她屈從於人性的本能,在柔軟暖和的床品里犯懶地躺一躺。不知怎麼的,腦海里想起一個電影片段。
翻翻覆覆到夜半,理智才慢慢地撿回來。
他們誰也沒說去哪兒,司機默認往楊謙南下榻的酒店開。
那一瞬間他們相顧無言,一起沉默了一陣。

火熱的唇襲到前胸,溫凜難以自抑地顫抖,情不自禁地吻他的眼睛,楊謙南卻一偏頭躲了過去。他低頭看著她的雙腿,手指直入主題地探進深處刺弄,那力道幾乎帶三分冷漠。
那盞墨荷終究被撕裂。裙子層層疊疊的襯布絞在一起,縛緊她柔軟的腰肢。溫凜底下光著腿,十幾度的天氣,膝蓋涼得像冰。楊謙南的手掌罩著她的髕骨往邊上推,深深嵌入她軀殼。那一霎她竟然覺得有一絲溫暖。大火燒開夷門,哪怕意味著敗走麥城,也好過一刻未曾溫存過。
過道裡布著微型假山, 下首有一口裝飾性的闊石方井,裡頭水流潺潺,照出溫凜妝容精細的臉。那些昂貴的彩妝替她掩去了一切, 只留下一片雄辯的平靜安然。
「楊謙南……」她嘴唇發白,埋進他襯衣領口,卻嗅到了那上面淡而似無的佛手柑香味。
人是這樣容易被時間更改,連自小生長的地方都會感到陌生。然而聽他的話,就像刻在她骨子裡的一種本能。
楊謙南把床頭柜上的車鑰匙扔給她,說:「拿去。」
她其實很想問,今晚這一遭,算什麼意思呢?
他聲線低冷:「上來。」
溫凜醉醺醺的,像個犯了錯的學生,埋頭聽師長訓誡,拉開了車門。
溫凜剛一上車,就被楊謙南側抱上腿。
比起眼下這一遭,方才席上孟錦文碰她手背的揩油簡直微不足道。
她肩膀赤`裸,只戴了一條項鏈,胭脂吊墜襯得她膚色雪白,每條弧線都誘惑,卻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做。
她背身說:「沒有,只是寄存在別人那裡。」
蝕盡月光的夜,益豐外灘源的清水紅磚牆映著傾盆大雨,朱光粼粼。這座商場前身是1911年的益豐大廈,溫凜等在廊檐下,背後是歐式教堂般的展列櫥窗,一盞孤燈彷彿照得穿百年煙雨。
楊謙南挑挑眼:「丟了?」
她這些年心態其實修鍊得不錯了,兀自悶悶地笑。
這姿勢突如其來,曖昧無邊。楊謙南半個身子隱沒在陰影里,眼眸是深的,嘴唇也是深的——他的唇色偏紫,不是一般人的唇紅齒白,第一眼會顯得有些陰冷。可是他吻她的脖頸,一下又一下,卻只有蜿蜒的炙浪。
七年彷彿一個輪迴,楊謙南的車又停到她跟前,靜靜候在廊柱下。
雨刮器頻繁來回,勉力讓他們把前路看得更清楚。
那部片子票房很凄慘,可她總是記得那一段——夜色里,章子怡演的流鶯第一次攬客,戰戰兢兢把嫖客帶回租的公寓,半夜裡兩人吵起來,章子怡用她那張精緻又倔強的臉,咬著牙罵他:做兩次為什麼不給兩次的錢?
他等了很久,沒有等到她再開口, 終究推開門, 先她一步進了包廂。
凄風苦雨里,這種細緻入微的體貼竟然能給人一種錯覺般的歸屬感。
那是半島最愛用的一種香氛,衣服洗燙過後長久地留在人身上,因為清冽舒緩而不易察覺。
那雙眼睛里蘊著若有若無的液體,滿布縱橫的血絲,鞏膜深處像被人用手扯斷,撕裂出一大片淺紅。
孟先生自然是先行一步的那位。眾人目送他在兩個女服務生的簇擁下走出飯店,隨即各自收拾各自的包,彷彿席上全是陌路人,再也無人搭話。
溫凜起了薄薄一層雞皮疙瘩,生理性地哆嗦,可是沒有躲。
溫凜心裏忽然很不是滋味。
溫凜下床穿衣服,安然若素地罩起所有痕迹,一邊說起前幾個月的時候,緒康白說他有個朋友做玉石護養,見她這塊翡翠有些年頭了,幫她送去清洗。她平常也不太把它拿出來,送過去之後一直沒催。
她今天身上這條裙子仿的是舊式旗袍,襟口系兩粒盤扣,腿側分兩道暗許風月的開衩。楊謙南掀開她臀后堆疊的襯布伸進去,雙手攏住那兩瓣圓月,指間一枚戒指在她右臀上印下一道淺印,涼得叫人心慌。
他問:「當時拿走的那塊玉,你後來放去了哪?」
是在這一刻,寂寞作祟,他對她的不舍彰明較著。溫凜臨走前,楊謙南幫她系她大衣背後的結,慢條斯理疊得迴環往複,繅絲一樣抽腰帶。完事兒她在鏡子里一照,他居然會疊雙層的蝴蝶結,平整得像商場原裝。
溫凜怔了一下。
溫凜若有所思地低頭穿鞋,輕輕嗯一聲。
楊謙南於是問她,出了什麼事呢?
司機早就換了一個,車也不是從前那輛。楊謙南坐在後座,降下一半車窗。他們今夜喝了同一種酒,微醺目光像滑落的雨幕,柔軟卻全無形狀。
她要怎麼說?她因為他那個不知真假的新歡,莫名其妙和緒康白老婆鬧掰,以至於她現在和緒康白的關係都尷尬了起來?
飯局散場的時候,周正清發消息來問她:「怎麼樣?」,溫凜匆匆瞥了眼手機,不知道該怎麼回他,索性放下手機,和身邊人客套道別。
只有在這種時刻,時移世易的陌生感才又浮現,強有力地橫亘在他們中央。楊謙南這才發覺,原本淡若江南煙雨的姑娘,四九城裡浸四年,大洋彼岸又三載,身上竟然也沾了几絲混不吝。
可是這一夜的所有答案都是那麼不可捉摸。
黃浦江畔,迷離燈火,衣衫自玄關扔了一路。他身上溫度如寄生蠱蟲,見縫插針游進她肌膚。
車頂一盞監控探頭閃著紅光記錄這一切,隨時都會招致人來,令她不安。他似乎知曉她心裏的羞恥,嘴角愈是翹起,牙齒輕輕一挑,咬開了她襟前那兩粒盤扣。
溫凜不懷好意地反問,你哪兒學的呀?
他的聲線全然是老年人的鑼嗓,唱日語時聽起來像啞僧念經, 可還是收穫滿座吹捧,姑娘帶頭起勁給他鼓掌,說:「孟先生真是博古通今。」
楊謙南也默契地迴避,淡淡道:「要不要送你?」
他手指下流地摸進她腿根,黯聲附在她耳畔:「名字裡帶五點水的人就是不一樣。」
金屬物件在寒夜裡冰冰涼涼。溫凜攥它在手,分量沉甸甸,令她難安:「那你之後怎麼辦?」
溫凜走到門口,聽見他還在背後懶懶散散地問:「你怎麼回去?」她想回答說打車,結果一轉身,迎面飛來個物什。
笙歌鼎沸間,溫凜疲憊得幾乎要撐住額頭,才能強打精神。
情熱不知何時已消褪,對話進行下去,竟然有幾分生疏。溫凜及時打住,以免舊日余怨把這個不知所起的夜晚徹底摧毀。
可是大雨傾盆,誰的眼裡不是一片淋漓水霧。
溫凜的酒好似突然醒了,默不作聲地從床上起來。
飯桌上有個在日本留過學的姑娘,孟先生知道后便問她學什麼。姑娘說學東亞文化, 孟先生便放下筷箸,擊掌撫節,清唱了一段日本古歌謠。
後來她和緒康白出了點事,聯絡稀少,這事也就不了了之。
她什麼都聽不清楚, 只聽到他喊她大名, 驀地抬起頭, 緊緊盯著他。
楊謙南是在這一刻才意識到,小東西今年也不再那麼年輕。
現在想想這事完全是她自作自受。在一個正常人的世界里,不管是「衛道士」還是「情種」,都是貶義詞。
她說:「不用了。」
可這個發現好像對他無所觸動。楊謙南依然捉了她的手來親,留她說不要走了,明早我送你。
裏面正迸出一陣笑。
溫凜隨楊謙南進了套間,在這香味里交換氣味相近的酒息,好像這本來就是一場約會。他調情手段她都熟稔,她細微癖好他都知曉,穿上衣衫面目全非的舊情人,赤身裸體依然是最好拍檔。
那時雨還沒有停,溫凜坐在床沿扣上高跟鞋帶,彷彿對他別具耐心:「我留在這裏幹嘛呢,半夜幫你蓋被子嗎?」她笑了一下,「我回去得把今天沒做的活趕完,明天一早要開會。」
溫凜獨自在外面站了好一會兒,收斂好神色, 才再度踏進去。
他發現他不知道她的家在哪,也沒有立場問她。
楊謙南把它捏在手心,好像突然想起了些什麼。
楊謙南無奈漾了絲笑,手指慢慢地順她頭髮。那一刻溫柔繾綣,溫凜忍不住扭頭,與他唇舌濕纏。他終於沒有拒絕她,食髓知味地抱著她揉弄,不經意間,碰到了她的項鏈墜子。
楊謙南晚上喝了不少清酒,自顧自酣睡過去。溫凜有大段的時間審視他的臉。床頭一盞燈明晃晃地映著他的面容,把每一分疲憊,每一分滄桑都放大。楊謙南闔著雙眼,神情冷淡,無知無覺,只有下耷的眼瞼提醒著他的年紀。
瓢潑大雨擲下嘈雜雨聲,城市的下水系統像一張防禦網,和來勢洶洶的雨勢對抗。人躲在車裡,彷彿旁觀一場災難。
楊謙南涼絲絲瞟她,說還滿意嗎?
人可以掩飾很多東西, 掩飾愛,掩飾恨。可是只有疲態, 是怎麼都掩飾不了的。
酒店就在街對面,車軲轆滾了沒幾下就泊進了地下車庫。司機下車向他辭別,楊謙南手就放在她裙底,神態自若地和他對話,接下車鑰匙。
楊謙南半夢半醒問她傻樂什麼,一睜眼,溫凜正斜撐著枕頭,嘴角一抹若有若無的笑。
據說人每七年都是一個新的人。
2016年秋,距離溫凜第一次遇見他的那個秋天,已經過去整整七年。他們曾經有過兩年的恩愛時光,也曾經惡語相向、針鋒相對,可是如今她能做的只有原封不動地收拾心情,回到雨中。
他嗓音低沉,意識還有一些模糊,說:「我的東西,不要放別人那裡。」
午夜十一點,楊謙南發覺她又穿戴整齊,奇怪她要去哪裡。
她穿旗袍,省了一件胸衣,秀致的鎖骨下一片雪白。
但卻遮不去這雙狼狽的眼睛。
楊謙南半倚在床頭,擦亮一根火柴點煙,眼尾曳出一道漠然氣韻,說:「送你也沒事。」
溫凜受異國與他鄉改造,整整七年,生活習性早已面目全非,也是去年回到上海,才漸漸拾回來一些江南地帶的習慣。譬如梅雨季,譬如濕冷砭骨的冬天,譬如隨時隨地說來就來、氣勢磅礴的雷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