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全能大明星》目錄

第918章 拿《三國演義》分析正史

第918章 拿《三國演義》分析正史

這位學子能夠想到經濟這一塊,陸群還是比較認可的。
其中一位學生站起來發言。
「哼,你們要看熱鬧,那我就震震你們。」
不只是有趣,哪怕就是論嚴謹程度,三國演義也未必弱於正統的歷史。
不但不難,相反,劉慶還能在這一場戰役當中找到好幾個合理的解釋。
陸群變得無比的感興趣。
「劉慶同學,這都是你總結出來的嗎?」
「三國演義?」
這個觀點陸群沒有想過,但既然有學生提到,他也想聽一聽。
他有一些搞不明白為什麼劉慶突然會這麼說。
本來還在糾結三國演義是小說,拿小說來回答史學問題太過於荒誕。
「莫白。」
比起看史料,那三國演義比歷史有趣多了。
「小說。」
沒有再說什麼,陸群吩咐劉慶坐下。
「前幾節課我們已經對兩方的實力進行了比較,那麼,下面我想請同學們回答一下官渡之戰兩方勝負的原因。」
豈有此理。
至於為什麼糾結,他卻是在想,自己應該是按著正史來回答呢,還是按著三國演義來回答?
「從書上看來的。」
兩人一向與劉慶關係不好,平時沒少拿學科方面的知識調侃劉慶。
陸群點了點頭。
「莫白?」
可不想,陸教授問的正好是昨天晚上自己看過的官渡之戰。
其中官渡之戰又是三國時期爆發最早的一場戰役。
陸群有一些吐血。
拿小說裏面的內容來分析正史,這叫什麼話?
這當然不是亂吹。
陸群其實對於三國歷史非常感興趣,在他認為,三國歷史的精彩程度完全不亞於春秋戰國。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要超過。只是三國歷史實在是太複雜了,三國歷史卻未進入大眾的視野。這一次乘著講解三國,陸群便想重點講解東漢末年的三大戰役之一:官渡之戰。
這當然是《三國演義》裏面郭嘉的十敗十勝。
「哦,你不認可兩位同學的說法?」
「三國演義。」
「同學們,前些時候我們講了三國的一些背景,在漢氏不斷衰退之即,各路諸侯爭奪地盤也逐漸變得強大。其中,又以北方的袁紹與曹操最為引人注目。下面我們繼續來講東漢末年最為著名的三大戰役之一,官渡之戰。」
坐在下面睡覺的同學「劉慶」擦了擦口水。
正想著,這時,劉慶卻是看到了旁邊兩位同學竟然忍不住的嘲笑。
「哪個寫的?」
「我們研究的是正史,劉慶同學,以後還是少看一些小說。」
該戰役曹操不僅消滅了袁紹,而且還憑此戰逐漸統一了北方。
陸群涵養很好,但仍是平靜地問道:「剛才我問的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的官渡之戰。」
雖然劉慶說的都是從三國演義裏面得來的,不過三國演義雖然是小說,但卻非常的嚴謹,很多內容與歷史沒有什麼分別,但作者又無比巧妙的用另一個角度對於官渡之戰進行了描寫。
「不錯,這一點非常重要。」
看了看台下,這時,陸教授卻是看到了台下有一位同學在睡覺。
劉慶說道。
「啊……陸教授,您問的是什麼?」
劉慶摸了摸頭。
「不是。」
燕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陸群」這節講的是三國。
只是雖然休息,莫劉慶仍然是止不住的激動不止。
昨天晚上他可是看三國演義看到1點鐘。
「陸教授,我認為,影響一場戰役的原因雖然看起來與兵力,經濟有著很大的關係。但既然是戰爭,那便是人與人之間的戰爭。而人與人之間戰爭,最為重要的便是人。」
為什麼之前他們只是分析軍力,經濟這一些。
對呀。
上自己的課竟然睡覺,還想不想混了。
這當然不是他總結出來的。
雖然劉慶同學的分析並不完全的準確,但卻給傳統的歷史研究帶來了新的思路。
「也正因為兩人的性格,這才影響了官渡之戰的勝負。如袁紹那一邊,袁紹心高氣傲,不能明辨是非,表現上袁紹人多勢眾,但內部卻分出各個勢力。如謀士田豐,因為聽信小人之言,袁紹不但沒有聽從田豐的意見,反而還殺了田豐。除此之外,也正因為袁紹不能唯才盡用,至使他的謀士許攸反叛,最終給曹操送了一個大禮。反觀曹操這一邊,因為曹操知人善用,在大戰來臨之時,他旗下的謀士大將都與曹操一條心,甚至,當曹操猶豫不絕的時候,他的一些謀士亦都挺身向前,為曹操排優解難。兩方一個正,一個反,這場戰爭誰勝誰負其實還未開始,戰爭的結果便已註定了。」
「不錯,只是總結的未免片面了些。」
陸群有一些奇怪。
甚至在此基礎之上,曹操還有了一統天下的資本。
陸群目瞪口呆:「莫白也寫正史了?」
事實上,這個問題對於劉慶來說一點也不難。
「我們先比較兩方陣營的首腦,一方是袁紹,一方是曹操,兩方都是三國時期的諸侯。但兩方的心性卻是很不同的。袁紹清高自大,曹操嚴謹務實。袁紹制軍放縱,曹操以嚴制軍。袁紹表面上寬宏大量,但內心小肚雞腸,用人唯親。曹操表面上小肚雞腸,但用人不疑,只要有才能,不管對方脾氣是好是壞,對於自己的態度是好是壞,曹操都會用……先不管其他,從這我們就可以看到,袁紹的心性完全就不是曹操的對手。」
他要是這麼牛逼,他還上什麼課啦。
不過,陸群明面上卻沒有生氣,而是聲音稍微提高一點地說道:「那位在睡覺的同學,你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那這樣的分析你是從哪裡來的。」
為什麼就沒想過分析人呢?
陸群有些奇怪的問道。
「陸教授,我想想。」
「那你說說你的觀點。」
只是可惜,昨天晚上實在是搞得太晚,當天上課的時候竟然睡著了。
劉慶有一些尷尬:「三國演義不是正史,他是一本小說。」
這樣的觀點一出,陸群突然眼前一亮:「繼續說下去。」
他並沒有看過這本書。
我的天……
「看來劉慶同學是對歷史很有研究了呀,連課都不想聽了。」
剛才要不是同桌拉了一把,他都沒有聽到陸教授點名叫自己回答問題。
「人?」
如此回答也令陸教授大為驚訝。
「袁教授,我覺得袁紹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曹操的戰略部署得當。曹操並沒有將兵力完全放在所有的路口把守,因為沿岸線太長,兵力太容易分散,而是將兵力集中在幾個關鍵的位置。另外,曹操在戰術上面也比袁紹更為高明,屢出奇兵,再用火攻,一舉將袁紹打敗。」
「呃,不是。」
陸群心下震驚。
人才是戰爭的主體。
「還有沒有同學回答?」
「哦,哪本書?」
剛才劉慶還一度緊張,以為這下死了。
唉。
並且,為了完全讀懂三國演義,劉慶還一邊看三國演義一邊對照歷史。
這會兒劉慶被陸教授指名回答問題,兩人都是一幅看熱鬧的樣子。
「剛才兩位同學一個回答了兩方戰略部署,另一個回答了兩方的經濟對比。你能不能從另外的方面總結一下兩方勝負的原因?」
另一位同學也站了起來,分析說道。
這也不能怪他呀。
「啊,陸教授,您問的是官渡之戰呀。」
經過前幾節課講解,這時陸群便想考考學子們對於官渡之戰的理解。
他正經糾結,自己應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呢?
但看到兩人冷笑,劉慶卻是想也不想,說道:「我不認可兩位同學的說法。」
直到當讀到最新章節,劉慶這才打算休息。
「袁教授,我認為兩方的戰鬥與雙方的經濟也有很大的關係。雖然袁紹兵力十倍于曹操,但是,袁紹所佔領地區的經濟水平卻未必高於曹操。在冷兵器時代,兵力雖然也很重要,但後方經濟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補給作用。曹操能夠打敗袁紹,就在於曹操方面的經濟一直能夠對曹操不斷進行補給。哪怕他們兵力更少,但他們的裝備,糧草卻絕對不弱於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