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亞瑟王》第八卷 六國爭霸

第313章 德古拉之死(八)

第八卷 六國爭霸

第313章 德古拉之死(八)

那六萬馬其頓人可不是為了來攻城,為了來看戲的,而是為了殺敢退後,監督這25萬各族聯軍的!
面對這樣的龐大軍需。亞歷山大每一天都是十分難熬的。
但是這個距離內對方几乎就在幾秒之內架好了梯子第一時間沖了上來。
所以第一天的時候三萬人的阿拉伯人就讓德古拉吃了一個虧。
那麼三萬人每天消耗的糧食在六萬斤左右,這是一天的。
同樣因為後勤的原因,超過三萬人以上的戰鬥需要的後勤就比較大了。
那麼這裏又涉及到一個計算題,一個車馬隊。馬多,人少,人算五百人的話,那麼一千兩百匹馬加上五百個人每天又需要多少糧食呢?
所以當各種各樣的問題堆積在亞歷山大的面前的時候亞歷山大的「不準退」並不僅僅是對破城的急切,也未必沒有打著減少糧食消耗的殘酷想法在其中。
相信我,在現代這個有各種各樣的運輸工具,路況好的都是用水泥鋪地的現代你是絕對算不出這個問題的!
當三萬人擴展到了25萬人的時候每天的調度糧食就是天文數字!!
儘管他有亞里士多德的人脈在希臘,不少的學者都願意為了他而圖個好出身,但這麼大的需求卻僅僅是25萬僕從軍的啊!
或許有人會以為戰爭就是衝擊對衝擊,哪個先打穿對手哪個就贏。
那麼十萬人就是二十萬斤糧食。
於是遠征埃及,一戰破凈了底比斯神聖軍團。
因為羅馬源源不斷的資源帶來的絕對是比亞歷山大要多的。
而之所以能夠做到這樣的類似奇迹的東西是一種名叫【威望】的東西。
他能感受到非洲這邊讓人對亞歷山大的拜服卻又不敢妄動的心情。
戰鬥居然在第一波攻擊中就陷入了白刃戰的地步!!
他們其中一些人舉著梯子這種單薄的攻城工具就這麼直接沖了上來!
一個人一天2斤糧食。
亞歷山大心中突然恨鐵不成鋼起來,以凱拉爾的才能他們兩人聯手奠定那萬世的基業,但是凱拉爾卻非要和他來分個高下,有生的力量被運用到這種豪邁的勝負中去,他雖然享受,但是難免卻會有一種遺憾的心情在其中,若是這些全部被運用起來該多好啊?
垂防不及之下德古拉也沒想到他們那麼純爺們,居然連大型的攻城裝備都不管就直接這麼沖了上來,拿著小圓盾真的沒問題么?
二十萬斤糧食需要多少人來拉呢?
軍隊就是軍隊,嚴謹的沒有任何「約等於」和「大概」!
而亞歷山大的騎兵反而是十分嚴陣以待的壓在了馬其頓步兵方陣的後面。
這些名將們能夠以多勝少打得匈奴人屁滾尿流,連戰連勝的原因除了自身那才華驚艷的指揮才華之外。匈奴人擁有了王庭單于將兵力化零為整聚集在一起調度起來之外還有一點,那就是匈奴人的後勤。
他很強大,父親腓力二世死後,一夜之間在馬其頓和希臘奔襲了十二個想要獨立的自治領地,於是愛琴海畔無人敢不服。
騎在自己的戰馬上,雷蒙心中才想到他回頭看了看自己軍隊。一萬人的騎兵整齊的站在這裏,其中有三千人都變成了三十人一個小隊的騎兵支隊作為斥候散布在了戰場五公裡外,如果有什麼問題會立刻得到回報,以十五分鐘傳回來消息作為情報的來源,如說十五分鐘之後哪一隊沒有傳達消息那麼他們這一萬騎兵就會直撲那個方向,因為很顯然那個方向的斥候被人拔掉了。
如果有人這樣還能率領大軍或者小隊騎兵直接衝擊亞歷山大的後勤大營的話這一萬人都是要掉腦袋的!
恐怕壓力最大的就是在愛情海彼岸的迦太基的王漢尼拔了吧?
羅馬人都被嚇傻了,就看到他們衝到了三十米內這才反應過來紛紛開弓或者拿起投矛拋射。
而德古拉之所以負隅頑抗說實話,就算再多兩萬羅馬重步兵也是沒用的。
亞歷山大的威望在這個時代你是無法想象的。
但是他遠遠低估了亞歷山大的果斷和對問題的透徹。
話說這麼說沒錯,但是僅限於三萬人以下的小戰鬥。
三萬阿拉伯人頭上包著白色的方格布以防止劇烈的太陽然後穿著長袍手中揮舞著彎刀,另一個手上則頂著圓盾向著城牆這邊衝來。
要不怎麼說曹操能定鼎天下荀彧絕對是頭功呢,他每天為曹操調集的軍糧絕對是讓曹操能夠安心在前線施展各種陰謀詭計的最大功臣!
光是這幾點就足以讓人拚命了,更何況還有一位大帝曾經放言過任何退後的人都要被斬殺?
而且他城市裡就只有二十萬人。並且還有上一次秋收之後的糧食還沒吃完,5萬人離開之後帶走的並不僅僅是信任,還有大大緩解的糧食壓力。
這就叫威望!
我們直接算一個車馬隊,一個車馬隊1200匹馬來拉。一匹專門用來負重的蒙古馬可以拉80公斤的糧食,只需要一趟就能夠將這些糧食全部拉到前線來。
但是德古拉之所以那麼篤定能夠有援軍就能堅持下去完全是因為看到了亞歷山大後勤方面的問題。
如果亞歷山大真的直接入主非洲的話恐怕大批大批的人將會聞風而降,納頭便拜吧?
在大草原上二十多個波斯國家被他爆了幾次沒人敢蹦出個屁來。
三萬人的阿拉伯人密密麻麻的如同白色的海洋一般一望無盡,你甚至只能憑藉你那2.0的眼睛隱約看到那邊緣而已!
所以只要堅持下去,亞歷山大是不可能有9個月時間來進攻的。
這個問題誰都知道。
拖下去,拖下去就是勝利!
或許主要的羅馬這邊對於亞歷山大的威望感受的並不是太充足。
一開始就是強烈的衝擊!!
【馬其頓公民】身份!戰利品的三層!還有官升三級,兵升五級的懸賞!
哪一個又不是甘願為這樣的英雄驅使?
只要堅持下去堅持不住的一定就是亞歷山大!
這是一個自耗的數學問題。
但是只有亞歷山大這種地步的指揮家才能夠明白這麼一個高台代表著什麼。
已經學會凱拉爾搭起高台的亞歷山大因為時間問題只是用數百木頭搭建起了高高的傾斜式的高台,在這麼一個斜坡上搭建起來的檯子高度驚人,雖然僅僅能高出對方的城牆一頭並且十分的遠距離,所以除了做來指揮作戰對自方的軍隊指揮之外對於整個作戰是沒有太大的幫助的。
這就是戰爭,殘酷的戰爭!
但是從愛情海兩岸到遠遠地大漠上聽到亞歷山大大帝的威名哪一個不是聞之色變?
「第一梯隊攻擊!!」馬其頓語的咆哮聲被傳令官們一個接一個的傳了下去。
清晰的視野,舒服的如同臂使的順利,還有對整個局勢的掌控。
他說父親腓力二世是埃及人弄死的。
自給自足都無法補充需要劫掠的才不是國家啊!
這麼做只要前排擋住衝鋒,那麼後面壓在兩翼的騎兵就會一擁而上將衝過來的敵人撕成碎片。分割成一個個的碎片!
他說阿拉伯人不太好,老是騷擾他的畜牧們,於是兩萬馬其頓精銳步兵力破阿拉伯彎刀。
在宋朝之前超過三萬人以上的戰爭中國對一往無前的游牧民族是從來沒有輸過的,衛青,霍去病,陳湯,甘延壽,周勃,周亞夫
他說波斯人彎刀好,我也不問你要製造方法,於是直接爆了波斯人的菊花。
匈奴人性格彪悍,戰鬥起來悍不畏死,漢朝大部分的時期是被匈奴人以零碎的千人千人的部落騷擾的。但是自從匈奴人開始聚集起來大規模的和漢朝作戰開始就是他們衰敗的最終原因。沒有文官調度的匈奴人就算用一隻只的部落將人聚集起來但說到底還只不過是部落而已,至於國家……
這也是德古拉最後的一絲希望了。
埃及滅國。
這種發明簡直太棒了。
還有六萬精銳馬其頓步兵,他們吃的可是比二十五萬人要好得多並且也要豐盛的多,這畢竟是馬其頓公民啊!
算一筆帳吧。現代人每天吃糧食七兩,這是在有菜有肉的情況下。如果單吃糧食的話還要大一倍,直接算作2斤。
那麼這隻是三萬人需要的糧食。
因為有威望,所以曹操一紙討伐董卓就能聚集十七路諸侯酸棗結盟,因為有威望所以冉閔就算再那五胡亂華時代無文人記載千年之後卻仍有人記得他的功績,因為有威望,所以白馬陳慶之只是一襲白馬就嚇得十萬胡人不敢寸進,死後胡人來犯,三千人穿其白衣嚇得十萬胡人連退三十里。
這是標準的被配。以強力的40歲左右男性馬其頓人作為前三排的壯漢,後面是一些30到20左右力氣還沒發育成熟並且戰爭經驗很少的手持短劍準備隨時對衝進來的騎士補刀的輕步兵。
這種東西就叫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