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諸夏當大王》目錄

第四百章 輿論「瘟疫」席捲出雲!

第四百章 輿論「瘟疫」席捲出雲!

此番蜚毒肆虐出雲國,數十萬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一個個苦苦等待著出雲國君的王師來援,然而百姓們苦苦等不來,那必然是無比失望。
「放屁!蜚毒明明是能醫治的,你看看熙雲伯,一下子就將咱們治好了,根本不算什麼事!我看大王就是漠視百姓,只知道酒池肉林,尋歡享受,根本不顧及民生疾苦。」
禿頭龍嘿嘿一笑:「大王,您施恩于出雲國,下一步不會有什麼動作吧?」
然而在這絕望之際,姚雲帶著天兵天降救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到時候出雲國的百姓們會如何想?
「熙雲伯當真世間豪傑,有仁有義,恩怨分明。」
姚雲這一次去出雲國救災的第一要義自然就是拯救無辜的百姓,第二個目的就是施恩於民,既然是做大好事,還要讓百姓感念、那一支宣傳團隊是不能少的。
這就是民心與聲望的重要性,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當然說的比較直白,事實操作時必然會含蓄、隱晦許多,這就是那些吏員的職責了,姚雲在天問學院專門開設過這門課,平時熙國的文宣、組織工作也有磨鍊,姚雲對熙都湧現的新一批吏員充滿期待。
「老夫可沒有瞎說,我有遠房親戚在雲都當官,清楚的很,據說熙雲伯在大荒中找到了克制蜚毒的神葯,我們這才能得救。」
「誒,話不能亂說,大王其實我們這些草民能夠詆毀的,大王向來勤政愛民,顯然是有所隱情。」
姚雲無可無不可地笑笑:「看情況吧,先布下這步閑棋,看看日後有沒有合適的機會再做定奪,總之在出雲國贏得聲望總不會是一件壞事。」
原本姚雲可以向整個南荒各國施恩,聲望刷到爆,可是當天子帝暮將救災全權交付於他的時候,他選擇了克制,並沒有冒進。
禿頭龍:「世子,本龍還以為你會刁難一番出雲國,沒想到竟然是想到這麼一出,若是出雲國的百姓都由我們救了,他堂堂出雲國國君面子往哪擱,哈哈哈哈,本龍很想看看他聽到這個消息時是一副怎樣表情!」
比如說之前姚雲接管關嶺城,因為關嶺城的百姓中不少都是有熙氏族人,姚雲是有熙氏少主,再加上姚雲花費萬金贖買百姓廣為流傳,姚雲在關嶺城聲望刷到爆,等到他接管關嶺城時毫無反抗,百姓們對姚雲都非常服氣,順利無比。
這就是姚雲的殺手鐧了。
這是一個堂堂正正的陽謀。
一番交談過後,姚雲就帶著【窫窳神軍】出發去出雲國救災,同行的不僅有巫童還有不少負責宣傳的吏員,這些吏員都來自天問學院,所學的是組織、宣傳等等,負責軍中的組織、宣發工作,其作用相當於政委。
當然若是只是「救援」出雲國一國,那麼熙國的兵力還是非常充裕的。
二長老巫通頷首:「除了諸夏天子,外人施恩於民向來為王所不喜,有動搖統治的風險,若非此次蜚毒瘟疫危及出雲國根本,出雲國君根本不會接受熙國的『善意』,現在出雲伯心中必然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沒幾天,姚雲就將整個出雲國跑了一個遍,拯救了成千上萬的出雲百姓,出雲國糜爛的瘟疫也得到了及時的控制。
「哦,還有這事,我可是聽說熙國和我們出雲國向來有矛盾,沒想到熙國竟然會救我們。」
出雲國的蜚毒瘟疫過去了,可是新的「瘟疫」卻孕育而生,持續蔓延,姚雲所到之處就會颳起「正義之師」的旋風。
拯救南荒百姓原本就是一個刷聲望,積累功德的好事,若是姚雲人心不足蛇吞象,恐怕到時候會引起南荒各國國君的猜忌,為各國國君不喜,這反而不美,吃獨食向來引人不喜,姚雲可沒有一人將大功全部攔下來的意思;另一方面是熙都人手的確也不夠,瘟疫糜爛,刻不容緩,熙國根本顧不來。
百姓們不說改換旗幟,歸降姚雲,至少每個百姓心中都會感念熙雲伯姚雲的大恩大德,若是有朝一日,姚雲兵強馬壯,揮軍出雲,百姓們的抵觸想來會小很多,或許打著打著,有不少出雲國百姓投入熙國也說不定。
……
「熙國與出雲國關係的確很差,不過熙雲伯仁德,他說他與出雲國有怨,可是與我們這些百姓無冤無仇,故而熙雲伯親自來咱們出雲國救災。」
不說洗~腦讓出雲國百姓對姚雲狂熱、崇拜,至少也讓他們明白是熙國的大王救了他們,而他們的大王卻對他們置之不理,甚至有武力控制他們,讓他們自生自滅。
「是啊,熙雲伯當真是大好人,若我們的大王能像熙雲伯那般就好了。」
「我們苦等大王派出大軍救援我們,可是苦等不來,多少人無奈慘死野外,不少人分明沒有感染蜚毒,想要逃出去,你猜怎麼著,直接被大王的軍隊活活打死了。」
「什麼隱情?」
聲望這種東西有什麼沒有多大用處,可是有時候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足以抵上千軍萬馬。
抵達出雲國后,出雲國守城將士似乎早就得到了出雲國君的旨意,很是熱情地迎接姚雲一行人。
出雲國國君心情鬱悶,無可奈何,然而熙都巫廟卻是另一番景象,姚雲與禿頭龍、二長老巫通卻是神態輕鬆,談笑風生。
出雲國國相雲中鶴一聽就有這方面的擔憂,可是他不得不答應,若是不答應,那出雲國百姓死傷慘重,國力大衰。
正所謂在其位謀其政,邊城大將不是一國之君,一國國相,考慮的沒有那麼多,見到敵對的熙國能不計前嫌出手救助出雲國,心中自是感激萬分,對姚雲更是敬佩的五體投地,以最高的禮節相待。
「你瞎說,熙雲伯救大夥時候可是輕鬆的很,幾碗葯湯下去蜚毒救沒了,片刻功夫全城的人都得救了。」
每一個百姓都深深記住了熙國、熙雲伯的名字,每一個被熙國大軍救治的百姓都對熙國感激萬分。
「哎,你們也莫怪大王了,大王也情非得已,瘟疫這東西,其他地方當然避之不及,生怕染上,哪會讓我們隨意逃難,我們只能自生自滅。」
「你懂什麼,這不能怪大王不作為!老夫可是聽說了,蜚毒極為麻煩,尋常藥石難醫,天子帝暮親臨南荒都沒有壓制住蜚毒瘟疫。」
禿頭龍笑的肆無忌憚。
姚雲毫不客氣地接受了,隨後在出雲國將士的帶領下,到處救濟災民,幾碗茶湯下去就化解他們感染的蜚毒。
在負責文宣的吏員暗中操縱下,許多有利於熙國的輿論開始在出雲國民間廣泛流傳,輿論發酵,這種情緒的傳遞比起瘟疫蔓延的還要快,還要恐怖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