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諸夏當大王》目錄

第五百七十章 滿朝諸公與及時雨

第五百七十章 滿朝諸公與及時雨

眾大臣紛紛頷首贊同,不過姜公卻是站起來,道:「西興侯所言甚是,可如今蟲豸遍布中土各地,繁衍生息,比起南荒的蟲子還要猖獗,這蟲豸不比蟲巢,有跡可循,想要盡數滅去,談何容易。」
「諸位,爾等勿要埋怨了,如今滅蟲要緊,即便再難,吾等亦竭盡全力。」
不為別的,就是為了讓自己心裏好受一些。
哪怕中土各國鍊氣士強者如雲,精銳之師無數,然而架不住蟲巢數目眾多,根本招架不過來。
權柄與責任是相對的,天子乃是天下共主,受世人尊崇,他也有應該承擔的責任。
「說的是,四方荒荒之國花了這麼久治理,這才開闢出生存之地,如今我們中土各國恐怕不妙了。」
一場猖獗的浩劫由盛轉衰。
然而,浩劫仍舊是浩劫,遺禍無窮。
底下的帝子啟也聽得滿頭大汗,心中焦急萬分。
他早年就出來做事,獨當一面,遇見過的大事不少,可是像如今這麼棘手的,卻是極為少見。
也許關中百姓不會怪罪與他,然而,驕傲的帝暮內心很是矛盾,在他平靜的外表下,是一顆頗為愧疚的心。
在帝暮得知驕蟲施展神通【萬蟲之廬】報復諸夏天朝後,他也有心與驕蟲議和,即便是違抗上天帝命,他也會暫時饒過驕蟲這一次,拖一拖,緩一緩,等有了萬全之策,有了一擊必殺的時機,再收拾驕蟲不遲。
「是極是極,以微臣之間,不如吾等施展神通,降下一場大雪,將蟲子們一窩端,統統凍死。」
在這世界,輿論始終掌握在各方諸侯,士族大家手上,天下諸侯為天子說話,傳頌其功德。
然而在盪清所有蟲巢之後,蟲災的餘波未消,蟲巢雖然徹底毀去了,可是仍有大量蟲子逃逸出去,吞噬生機,繁衍後代,持續不斷地侵蝕諸夏百姓生存空間,為害無窮。
「不妥不妥,這時候降雪,你是要滅蟲還是草菅人命,百姓們已經夠慘的了……」
只要稍微晚一點消滅,哪怕蟲巢就會引發一場浩劫。
之前熙國就是有兩個蟲巢沒有及時消滅,蟲巢孵化出海量蟲子,導致數萬畝林地、農田一片光禿禿,無數百姓顆粒無收。損失慘重。
一時間,北荒各地響起悲鳴之聲,數地飄起血雨,各地蟲子不由自主地發出哀鳴之聲,恭送蟲族之驕,蟲中尊神——驕蟲。
可是帝暮萬萬沒有想到,驕蟲竟然如此剛烈,如此決絕,根本沒有議和的意思。
在大戰七天七夜后,天子帝暮于北荒三百里劍幕,誅驕蟲!
於是乎,一場因為天子帝暮失手而造成的災難在各方氏族的歌頌下,就演變成了天子出手滅掉了凶神、邪神,避免了一場更大的生靈塗炭……
一出去,帝子啟迫不及待地拆開自家妹子的書信,他知道,自家妹子向來靠譜,這時候十萬火急靈鳥傳書,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事,十之八九和蟲災有關。
曾經諸夏天朝百姓心目中安寧無事的中土世界依然淪為人間煉獄,成百上千萬的中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姜公說的有理,自古以來就流傳著一句話,寧為中土狗,不當蠻夷人,這四方蠻夷之地蟲蛇瘴氣密布,極難治理,如今中土關內的情況,恐怕比起蠻荒之地也差不了多少。」
面對如今棘手的局面,天子帝暮頭痛不已,同時也有一絲絲愧疚。
不過笑容轉瞬即逝,隨後一臉吃癟。
驕蟲看的很透徹,知道是上面要他命,他無路可逃,更沒有講條件的餘地,若是這一次罷手,那麼下次,他死的時候墊背都沒有。
在第一時間,帝暮向天下發出罪己詔,檢討自己未能及時消滅蟲神驕蟲,致使其施展浩劫神通,引發來一場史無前例的蟲災。
一個處置的不好,無數百姓將為之喪命,若是事態演變下去,即便是自家父王也會因此沾上污點,洗刷不掉。
「滾,本帝子正在商討大事……」帝子啟脫口而出,不過當他意識到是自家妹子的書信,當即心中一喜,看了看四周,自覺並不引人注目,於是悄悄退下。
在這裏,及時發現,並且最終將蟲巢毀去,那已經是僥天之幸。
整個天朝都受其衝擊,尤其是天子腳下甸服,侯服諸侯國內的中土百姓。
有些地方蟲巢未能及時消滅,幾天之後,整個地方就變成沙石遍地的荒原,草木絕跡,鳥獸驚慌。
與此同時,諸夏各地不再湧現蟲巢。
司土西興侯:「聖上,如今蟲巢雖盡數剿滅,然而餘波尚未退去,蟲豸們受驕蟲驅使,瘋狂吞噬中土各地草木水源,蠶食生機,其危害甚大,需儘早滅蟲。」
這也是為何,滅了蟲神驕蟲后,他以天子之尊,親自出手巡視各地,剿滅蟲巢。
驕蟲首要報復凡人對象便是中土各國的百姓!
大殿上,滿朝大臣爭的耳紅鼻子粗,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的計策萬全,認為別人的意見漏洞百出,各自爭執,相爭不下。
只見信中,赫然是——【熙國滅蟲策】!
果不其然,帝子啟開啟信件后,臉色一喜,果然事關蟲災。
……
「唉,若是汐妹在就好了,她聰慧過人,術法無雙,說不定真有妙計。」在這危急時刻,帝子啟不知不覺想起了自家妹子。
各地百姓們聽說了這事,一個個對天子感恩頌德,若不是天子,災難恐怕更加嚴重……
並且肆意的蟲海開始向四周蔓延,如同瘟疫一般,形成更加恐怖的危害,無數生靈在此過程中滅絕。
而這一幕,在中土各國無數次上演。
高坐的天子帝暮見狀,頭痛不已,不斷地與底下大臣商量計策,以求尋找一條可行之路。
無論是滿朝大臣、各國精銳、還是帝子啟,一個個累得夠嗆,頗為狼狽。
一個仁德愛民,救民於水火的賢明聖君隨著蟲災而廣為流傳,事情進展順利,一切都順著天子帝暮有力的方向進行。
汐妹果然靠譜,真是及時雨!
「帝子,帝女殿下來信了,頗為緊急,您快看看。」一個心神傳音飛入帝子啟耳中。
在【罪己詔】公布之後,原本對天子帝暮頗有怨言的各方諸侯心中稍稍好受一些,紛紛出言為帝暮搖旗吶喊。
在這危急時刻,中土鍊氣士,各國精銳之師馬不停蹄,日日夜夜奔波戰鬥,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在幾天後消滅了所有蟲巢。
這一件事的前因後果都不在帝暮身上,殺驕蟲是帝命難為,然而他作為參与者,決策者,這一場席捲中土世界的浩劫,他難逃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