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諸夏當大王》目錄

第七百五十八章 沒見過世面的國君們

第七百五十八章 沒見過世面的國君們

姚雲靜靜等候著各國國君,見眾人參觀的差不多了,於是笑道:「諸位國君,如你們所見,這些膏稻是自然生長,並不是秘術催生,一年兩熟也是真的。」
「諸位國君,這便是可以一年兩熟的膏稻!」
姚雲也很好奇,想了想,於是開口道:「孤也頗為好奇,不如命人當場收割一畝膏稻,各位國君以為如何?」
這世間竟真有一位國君,用了不到十年,將一個積弱貧窮,國中鍊氣士高手凋零的邊陲小國經營成人口數百萬,城池半百的泱泱大國……
可是現實很殘酷,能夠完成年少抱負的國君少之又少。
禿頭龍、二長老巫通以及一眾大臣陪同在一旁,看著各國國君這幅沒見過世面的模樣,不由露出鄙夷之色。
當姚雲親自出場接待各國國君、世子國相,眾人見識到姚雲那張年輕英武的臉孔時,心中泛酸的也不在少數。
「這赤水平原是孤前些年打下來疆土,原本還是一片荒原,在百姓們辛勤開墾下才有如今這幅景象,說來當年孤開墾這片地方,不少人橫加阻攔……」
大殿之中,巫通、禿頭龍、孫沐月、百里荒、蒼蠻等大臣臉上滿是笑意,一臉輕鬆。
然而,當見識到熙都之雄偉,氣運之昌隆,各國國君們心中的自我安~慰如同窗戶紙一般,瞬間被撕破。
熙國有硬實力,底氣十足,上至國君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不曾怯場,不卑不亢,以開放、熱情的態度迎接南荒各國貴賓。
最終,他們明白一個道理,一方霸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奮數世之餘烈,歷經一代代人努力才能做到伯天下。
……
「熙雲侯,不知膏稻畝產幾何?」
姚雲也沒有吊胃口的意思,沒多久,宴席散去,姚雲便帶著一群國君從熙都趕往赤水城,浩浩蕩蕩,頗為壯觀。
宴席一開,各國國君、世子、國相落座,一時間,整個南荒匯聚一堂,場面空面浩大!
南荒多高地丘陵,向這種一馬平川、肥沃無比的平原太少見,各國國君一見到赤水河兩岸平原,一個個情不自禁感慨,羡慕嫉妒恨。
那麼一瞬,想起了當年剛剛繼位時,年少輕狂的他們也曾有抱負,有大志,欲帶領國家富強興盛,成為一方霸主。
不是「年少輕狂難實現」,而是他們能力不行,治國無方,這是多麼痛的領悟!
越侯手上握著一根稻子,看著稻穗飽滿多粒,他不由心生好奇,這膏稻產量如何,一年兩熟究竟能夠讓國家增收多少糧食。
規模浩大的都城、繁華的商業……每一位踏足熙都的國君都有些恍惚。
楚侯、吳侯、越侯,出雲伯以及南荒大大小小各大諸侯國國君、世子、國相們看到這一幕,一個驚嘆不已。
「嗯~不錯!」姚雲聽著孫沐月彙報國君宴布置妥當,當下很是滿意:「趁著膏稻成熟的機會,把各國全部招來,這一次是我熙國大放光彩,坐穩一方霸主最好時機,不容有失,諸位愛卿好生準備。」
「這不可能,眼下可是數十畝稻子,何方神聖有這能耐,如今可不比上古,神力消逝,神祇們做得到也不會做……」
「果然有五月成熟的稻子,不可思議,真是不可思議!」
一眾國君揶揄一笑,方才那位聲稱秘術催生的某國世子悻悻然低頭,有些窘迫。
「大王,南荒諸國來的差不多了,各國國君麾下兵馬安置在離城,諸位國君眼下正輕車簡從趕赴熙都……」鳳皇殿中,國相孫沐月向姚雲稟報國君宴相關事宜。
一百畝水稻,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收割起來還是需要不少時日,不過好在眼下不缺人手,這會已經有大量軍中將士在田裡收割膏稻。
各國國君對這個問題也很好奇,一聽越侯問出了他們的心中的疑惑,於是乎,楚侯、吳侯、出雲伯等等一眾國君齊齊望向姚雲。
金色稻浪迎風起伏,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奪目,令人不禁陶醉在這豐收美景之中。
因為南荒各國都想著早日趁著膏稻未收割前看看這「五月天奇觀」,所以各國國君很是利落,早早動身,除了吳楚越、出雲國以及周邊諸侯國派出精銳之師,其餘大大小小諸侯國都是輕車簡從,只是隨身帶了幾位高階鍊氣士保護周全,腳力不凡,短短三天內,各國國君差不多都到齊了。
各國國君議論紛紛,一副大長見識的模樣,不少國君更是直接下田,親自摘下稻穗,捧在手下把玩,不時與身旁的臣子交頭接耳,場面一度極其熱鬧。
第二天,當各國國君進入熙都城時,一座雄偉繁華、到處生機勃勃的超級都城一點點呈現在各國國君面前。
當然,有自我反省能力的人總是極少數。
「咳~」楚侯咳嗽一聲:「熙雲侯,不知膏稻在何處,為何只見尋常稻子,不見成熟的膏稻。」
等翻過青丘山,順著大道直奔赤水平原,入眼便見碧波蕩漾、一望無邊的稻田,彷彿來到草原一般。
「遵大王命!
楚侯、出雲伯聽聞姚雲感慨,當即臉色有些尷尬,一陣青一陣白,這說的不正是他們嘛。
「哈哈哈,這有何不妥,一百畝膏稻種子還沒有全部收割,就等著諸位,既然如此,不妨隨孤一同去看看。」
「好一處豐饒寶地!」
三天後。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接風宴吃得差不多了,各國國君直奔主題,紛紛提議去看看傳說中一年兩熟的稻子。
粗粗一看,已經收割了近二十余畝膏稻,另外還有一大半沒有收割。
「竟真的成熟了,不會是用秘術催生的吧。」
姚雲只是想要揶揄幾句,並沒有發難的意思,當下笑了笑,見好就收:「楚侯莫急,就在前頭。」
在姚雲的帶領下,一群國君很快來到了一百畝膏稻試驗田。
尤其是姚雲在一眾國君中看到了出雲伯,心情就更加微妙了。
姚雲沒有玲瓏心,猜不透各國國君的心思,但是他在各國國君臉上看到了震撼與羡慕,這讓他心情大好,埋頭種田數年,偶爾展現一下實力,這種感覺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