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諸夏當大王》目錄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天下諸侯盡朝熙!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天下諸侯盡朝熙!

「哎~」
「鎮南公,大家的意思想必您也清楚,不知你一下如何……」
沒過多久,熙國王宮放行,一行人被迎進了王宮,負責招待眾人的赫然是二長老巫通、國相孫沐月。
虎公點點頭,當即吩咐即墨公子前往熙國王宮。
這赫然是來熙國請鎮南公出山的中土帝族、四方諸侯各路方伯。
二長老巫通、孫沐月的冷淡讓眾人有些疑惑,難道這一老一少聽不懂他們的潛台詞,非要把話說透?
「姜公嚴重了,老朽哪敢陰陽怪氣磕磣諸位,只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罷了,生怕被人群起而攻之。」
不過在兩人內心深處,卻是滿滿的嘲弄與不屑。
「沒錯,若不是親眼所見,寡人都會將其視為仙境,太美了,整座城池比孤的後花園還有秀美,這得花多少金子!」
「二位,這一次我們準備請鎮南公出山,繼承天下共主之位,此事事關重大,還請通融,再去催一催。」
這座城市反倒像是一座森林,媲美各國王宮林苑,美的不像一座城市。
姜公、老司徒、虎公以及一眾諸侯統統老臉一紅,想說什麼反駁,可是又無從說起,當初他們的「做派」「吃相」的確不好看。
哪怕方才在熙國吃癟了,揭開底牌后也沒有起到預料中的結果,不過眾人依舊穩坐,絲毫不顯慌亂。
「是極!是極!」
一時間眾人心中大囧,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又有人當場就欲拂袖離去。
「鎮南公果然了不起,窺一城而知鎮南公之大才,也只有鎮南公這得德才兼備的大賢大德之輩才有資格擔起天下的膽子!帝子啟之流實在是令人作嘔。」
「鎮南公,您終於來了,我們可是久等了。」
「鎮南公~」
姚雲沒有理由拒絕,也不可能拒絕坐上天子之位。
當下,姜公沉下了臉,道:
早知如此,當初打壓、針對熙國的時候幹嘛去了?
「許多年沒有來熙都,沒想到熙都竟然有如此驚人的變化,如此瑰麗壯闊的雄城,孤平身也是第一次見。」
老司徒這種正人君子這會臊的滿臉通紅,哪怕是臉皮厚如護城牆的姜公、即墨公子等人也有些掛不住,心中大罵姚雲御下無方。
即墨公子只覺得此刻很威風,很風光,他作為姚雲這個下任天子的族叔,與有榮焉,同時能為逆境下的熙國引見這麼多大人物,他覺得熙國日後也會承他們的情。
就連意外之色都沒有,彷彿只是聽了路邊商販的小道消息一般,一笑置之。
「二長老,孫國相,我姚雲侄兒哪去了?今日可是我家父王、老司徒、姜公等一眾帝族族長、各方諸侯霸主齊齊登門了……」
老司徒、姜公、虎公等人見到正主,一個個欣喜不已。
「諸位,我家大王正在閉關,不易打擾,不過我等必會為諸位轉告,不過大王何時出關,就沒法保證了。」
一進入居住了數百萬人口的熙都城,眾人就咋舌不已,他們沒有見到想象中巨型城市該有的擁擠與髒亂,反而無比乾淨美麗井然有序;
……
許是二人的表演太過「拙劣」了,誠惶誠恐沒有表現出來,反倒是嘲弄與戲弄彰顯無疑。
說完,姜公沒有待眾人答應,直接笑著對一旁的虎公道:「虎兄,眼下情況緊急,吾等不便亮明身份,就看你的了。」
不過就在眾人尷尬之際,眾人翹首以盼的姚雲匆匆從陰間地府返回人間,稍微更衣沐浴一番後方才出面。
「咳咳~」
熙歷三十七年的某一天,熙都的大街上出現了一群特殊的外鄉人,他們有老有少,一個個錦衣華服,氣度非凡,眉宇間更有著尋常人沒有的貴氣與威嚴。
不過令即墨公子與一眾諸侯詫異的是,聽聞了各方諸侯來意后,二長老巫通、國相孫沐月臉上絲毫沒有激動之色。
不過眾人終究還是沒有挑明,事關重大,他們不得不小心,於是乎,老司徒、姜公、紛紛追問姚雲在何處。
這個結論所有人深信不疑。
老司徒看見這一幕,沒來由一陣厭惡,若不是為了大業,他怎麼也不會和這些攪合在一起,羞於他們為伍!
「這……咳咳~」
至於姚雲會拒絕的問題……眾人連想都沒有想過,沒有人會拒絕成為天下共主!
巫通、孫沐月心中既是憤慨又是爽快,不過表面上卻是「戲精附體」,誠惶誠恐道:「諸位,我家大王無疑爭奪天下共主之位,諸位不必擔憂……」
也正是他們,當年對帝暮、帝子啟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將帝暮父子二人捧到天上去,恨不得跪下來舔人家的腳趾……
你們各方諸侯不是怕熙國圖謀天下,處處打壓針對嘛,這會如你們願了,我們不玩你,你們自個玩吧!
只要他們多多遊說一番,三請五請之下,鎮南公必然會欣然出山,率領天下諸侯打倒帝暮、帝子啟二人,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想到這,姜公自信滿滿,坐定之後,他笑盈盈衝著姚雲拱拱手:
二長老巫通、孫沐月一聽,心裏頓時樂開了花,果然求到咱們大王頭上了。
寬闊的馬路、鱗次櫛比的高大建築、茂密的綠化植……
「吾等萬里迢迢趕來熙都,豈會戲弄熙國,二位『陰陽怪氣』可不是待客之道,此事事關重大,唯有請鎮南公出來說話,爾等身為臣子,勿要妄自為君主下決策!」
眾人一聽,頓時急了,也不再藏著掖著,當即挑明來意。
二長老巫通、蘇沐月也沒有反駁,意味深長地笑了笑。
只覺得姚雲既然出面見了他們,那就證明他心中的「氣」出的差不多了。
一旁的姜公察言觀色,看出了老司徒的不悅,當即打斷了眾人的熱議,開口道:「諸位,正事要緊,吾等還是速速去請鎮安公出山。」
各方諸侯議論紛紛,大肆誇讚熙都、姚雲,渾然忘記了當年正是他們對熙國,對姚雲口誅筆伐,恨不得將其按進污水裡淹死,遺臭萬年。
即墨公子仗著和熙國有親戚關係,又曾在熙國有過一段很長的經歷,絲毫不把自己當外人,很是自然熟地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