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舊石器時代》第二卷 發展與繁榮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不留神趙括上身

第二卷 發展與繁榮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不留神趙括上身

王揚大手一揮:「全給吖拔了!」
王揚看得咧嘴而笑,儘管有些是空的,有些顆粒很小,依然不能澆滅他愉悅的心情。
泥土也是這麼個道理,秸稈對於泥土來說,就像水對於肉乾一樣,起到優化的作用。
他們玩一會兒,拾掇一會兒,很是無聊,幾個小夥伴一致向王揚要求,他們也要去收割。
王揚將他攔了下來,在裝倉之前,還有一件事要做,曬穎果。
王揚突然覺得很慚愧,羞得無地自容,他發現,自己也快成紙上談兵的大師了。
不過看著小夥伴們一臉天真認真的樣子,王揚皺起了眉頭。
可看眾人的樣子,儘管難受,卻沒有隻言片語的反對和不爽,他們只是默默的做著自己交代的事,一聲不吭的勞累著。
速度上他們一時還不適應,沒有達到多快,還在慢慢的領悟新的技巧。
實際上,一株一株的掐斷麥穗太過緩慢,慢到眾人有足夠的時間去做更多的麻煩事兒。
摸著下巴,王揚拿起了樹枝,他畫了幾幅畫,將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
如果連秸稈也一起採下,不僅得將秸稈拿過來,到時候麥粒取完了,還得丟出去,繼續埋在土裡,這不是在給自己找罪受嗎,太浪費力氣。
想想也是,那時候自己什麼條件,現在什麼條件,小孩子發育得好些也沒必要驚訝。
他將一袋倒在了屋頂上,鋪平,又對下方招招手。
但脫離了實際的理論,卻是萬萬不可取的。
當時王揚呵呵的笑著,樂了,沒當回事兒,只是不相信的問:「泥土又沒嘴巴,怎麼吃呀?」
而王揚則和小夥伴們一起取穎果,他抖下許多麥粒,才會進行新一輪的「取卵」。
守倉吃力的拋上來一袋,王揚接住,有點兒吃驚,這孩子發育得挺好的呀,力氣大得驚人,和自己小時候比,光是力量上可能差不太多。
小麥自然不能過濾這道程序,王揚對曬的地點也有了想法,只見他爬上了屋頂,對小夥伴們招了招手。
以前呢,王揚也問過他爺爺,留著秸稈有啥用,那時候他還小,他爺爺就和他說,泥土也得吃東西,秸稈就是給泥土吃的。
如果拾掇得比收割的速度還快,那就是出問題了。
這類穀類作物,在王揚爺爺那輩兒,都會用一個風車似的打穀機打穀,然後將好的穀物拿去曬,晒乾裏面的水分,才可以保存。
王揚看著他們的樣子,想了想,決定和他們一起收割。
他嘿嘿的笑著:「你們不想浪費力氣吧?」
王揚認真、誠懇的表示,自己作為新世紀的革命先鋒,錯了就得改正,定然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
守倉喘口氣,又拋上來一袋,其他小夥伴見他有些吃力,也紛紛拋來,不過大多數才拋起來一點點,到不了這麼高。
而真正上了戰場,卻是只紙老虎,被敵人打得屁滾尿流,喊著爸爸去哪兒。
王揚也發現了這點,理論上,多一道採回來,再丟出去的工序是麻煩事兒,浪費時間的事兒。
有的時候嘛,理論是個奇妙的東西,它給人一條明確的方向,大體的目標。
他還不服氣,又試了幾次,最後把自己砸哭了。
這一次下了死令,眾人也不好再說什麼,按照他的要求開始收割。
王揚無言,擺了擺手:「這事兒就別琢磨了,按我剛說的,掐掉麥穗就得了,不管你們會不會把那些茬踩死,反正別收上來。」
眾人搖頭,他們也不想多一道程序。
眾人面面相覷,想說又不想說,怕自己愚蠢的意見給人笑話。
王揚哭笑不得,就沒聽說過誰喜歡主動加班的。
現在輪到自己來解釋,應該怎麼解釋呢?
誰知道這麼一收,果然發現了新問題。
但就上一個問題,他們提出了疑問,水的例子他們可以理解,可是水是液體,可秸稈可是能摸到,能抓住的東西,它能像水一樣流進土地里么?
眾人皺起眉頭,表情凝重:「我們也正在思考這件事。」
王揚微微一愣,脫口而出道:「你吃了肉下去,拉出來的還是肉嗎!」
王揚下了麥地,決定去看看怎麼回事兒。
古有趙括紙上談兵,說起兵法來引經據典,舌綻蓮花,頗有身經百戰的大將之風。
過了幾天,小夥伴們的工作量下來了,不是他們拾掇得太快,而是大人們收割的太慢。
他表示,泥土就像肉乾一樣,肉乾在水中浸泡,過一會兒就把水給吸幹了,就沒那麼乾巴巴的難以下咽。
不得不說,這種野麥的生長能力很強,對這片地區的氣候和土壤已經非常好的適應,在沒有悉心的照顧與澆灌下,竟然長得不錯,顆粒飽滿。
心情一好,手上的動作自然就快,沒一會兒,他就和小夥伴們弄出好幾袋的穎果。
他發現自己的掐麥穗的方法有缺陷,一株麥穗,無論是用手去折斷,還是用指甲一扣,短時間還好,時間一長,浪費的時間非常的多,而且為了效率,一直彎著腰十分疲憊,一天下來,腰部非常的酸。
其中一位被王揚取了名,叫做守倉的孩子,拖著幾袋子,打算放進糧倉里。
他得改變策略,變化戰術。他將眾人叫來,問他們在收割的過程中,覺得哪種法子最輕鬆,最快的。
大太陽低下,大人們脫光了衣服,汗流浹背的彎下腰收割著,神情十分認真和專註,沒有人會偷懶,也沒有人抱怨亂七八糟的東西。
尤其是一奶聲奶氣的小傢伙,剛甩出手,一大袋穎果就砸了下來,壓得他哇哇大叫,眾人不禁哈哈大笑。
他爺爺笑而不語。
眾人見他認真,試探性的提出:「直接拔掉?」
生產效率低下可以理解,收割能力低下,王揚也理解,但在勞作的大人們比小夥伴的數量更多,更別說勞動力的問題。
「時間上也不用瞎想,咱們下種的時間不一樣,最後種的可能還可以再成長些。」
在酷熱的高溫中,任勞任怨的收割著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