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夢》第一部 潛龍在淵 崢嶸偶露

第32章 恩格斯的醒獅論

第一部 潛龍在淵 崢嶸偶露

第32章 恩格斯的醒獅論

「荒謬嗎?」恩格斯放下手中小巧精緻的咖啡杯,笑了起來,「為什麼荒謬呢?」
「這個……沒有關係?」朱濟世心想,好像真的沒有多大的關係。現在世界上最牛逼的國家是英國和俄國,一個是海上霸主,日不落帝國。一個是陸上霸王,歐洲憲兵。英國這裏的情況是勞動人民水深火熱,而俄國那裡大部分的勞動人民好像還是農奴!
朱濟世默然無語,恩格斯當然是不會錯的,可是後世歐美國家的勞動者收入的確很高,而同時那些國家還存在著相當大的失業率!也就是說,勞動力的供應是過剩的……
恩格斯的臉上滑過痛苦的表情,「其實我也是資產階級的一員,在我擔任經理的『歐門——恩格斯紡織廠』,工人同樣是一種商品,資本家出錢購買他們的勞動力,而購買的價格當然是越低越好……」
朱濟世緩緩地說出了心中的疑惑,語氣顯得有些沉重,雖然他口頭上面否認自己是「清國人」,但是後世多年的課堂教育,還是讓他把包括鴉片戰爭在內的所有滿清王朝對外戰爭的失敗,看成是中國和中華民族的屈辱。
「為什麼?」恩格斯不解地反問,「為什麼生產力發展了,工人的工資就會提高?近一百年來,由於機器工業的出現,生產力出現了突飛猛進的增長,但是工人的工資並沒有得到提高啊?目前普工人的工資不過是每天4到6個便士,一年也就是2000個便士,相當於100先令或者是8個左右的英鎊(差不多是24兩銀子,折成每月2兩銀子,和清朝的手工業者相比大概就是不相上下吧),比起100年前雖然有所增長,但是和通貨膨脹的程度相仿,根本不能同社會產力的增長和英國政府財政收入的增長相比。
「當然不是,相反我倒覺得英國人幹了一件蠢事,他們喚醒了一頭沉睡中的雄獅。」
「當然沒有關係,」恩格斯道:「資產階級或是封建貴族階級國家是否強大,取決於統治這個國家的資產階級或是封建貴族階級是否強大、是否英明睿智。同底層勞動人民沒有什麼關係,就像這一次中英貿易戰爭時,英國勞動人民正忙著同英國統治階級鬥爭,根本沒有站在英國政府一邊(相比之下清朝人民只是觀望,還沒有去遊行鬧事)。
「這是拿破崙的觀點。」朱濟世知道「醒獅論」,不過他更清楚英國人的堅船利炮根本沒有打醒大清朝。
他嘆了口氣,又問:「既然英國是這樣一個腐敗的,不關心人民生活的國家,那麼它為什麼會如此的強大呢?」
「不需要很徹底。」恩格斯說:「只需要做到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埃及、馬拉特王國、邁索爾王國還有錫克帝國的程度就可以了。」
而且,如果工人的勞動力是一種商品,那麼它的價格就是由供求關係所決定的。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還有資本家的財富增長恐怕沒有多少關聯。」
「不會有徹底的改革。」
「印度,它們在印度。」恩格斯介紹說:「清國的人口、土地和財富要遠遠超過奧斯曼帝國,更別說埃及和那幾個印度土邦了。所以清國皇帝只要採取和奧斯曼帝國塞利姆三世差不多的改革就可以了,向歐洲各國派出使節……或許這些使節已經在路上了,從歐洲雇傭工匠、退役軍官和知識分子去幫助清國建立工廠、軍事學校和現代大學,同時仿效歐洲軍制,組建忠於皇帝的新式常備軍。當然,如果清國國內存在足夠和皇帝對抗的大封建主和類似於土耳其近衛軍這位的世襲特權軍隊,改革的難度或許會大一些。」
「拿破崙是對的。」恩格斯端起咖啡抿了一口,他發現自己的採訪已經跑了題,不過他還是很樂意同朱濟世討論中國問題,還打算回去寫一篇關於中國問題研究的文章。
「這是顯而易見的!」恩格斯加重了語氣,說道:「清國皇帝和他的大臣們肯定已經從中英貿易戰爭中意思到了自己國家的落後,隨後他們就會開始改革。」
「不是壞事?」朱濟世不解地問。
「世界上沒有一下子就觸動根本的改革,」恩格斯笑著對朱濟世說:「改革不是革命,清國只需要一場小小的,漸進式的改革就足夠了。這個國家距離西歐太遠了,沒有哪個歐洲列強有能力向遠東派出足夠強大的遠征軍。所以他們只需要有兩三千名忠於皇帝的貴族青年接受過歐式的軍事教育,就足以支撐起一支人數超過10萬的歐洲式陸軍,這樣就足夠在遠東稱雄了。我想這對清國皇帝和他的朝廷來說,沒有一點壞處,他們不可能不進行這樣的改革,除非他們都是不折不扣的傻瓜和笨蛋。」
「這樣就可以了?」朱濟世將信將疑地看著恩格斯。「這樣的改革根本沒有觸動清國的封建體制的根本,怎麼可能建立起足夠抵抗歐洲殖民者的新式軍隊呢?」
恩格斯淡淡一笑,「傑森,沒想到你觀察軍事政治問題的出發點同社會主義者是如此的相近,都是從下而上,由社會到政治再到軍事。的確,英國的社會是相當腐敗的,統治國家的貴族和資產階級唯利是圖,從來不關心人民的死活,在這些人眼中,勞動人民實際上就是一種商品!真的,就是一種商品!」
「這是很明顯的,兩個差不多一樣的腐敗的國家和軍隊,雙方的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可能英國這裏的工人階級更加痛苦一些。而且英國是勞師遠征,拖著上萬英里至少是數千英里的後勤線,滿清則是以逸待勞本土作戰。在兵力上面又是滿清居於絕對優勢。弗里德里希,你難道不覺得中英貿易戰爭的結果非常讓人難以置信嗎?」
「我不認為清國會被喚醒。」朱濟世搖了搖頭,他說的是歷史,不過恩格斯卻不大相信。
「怎麼可能?」朱濟世訝異地看著恩格斯。
相比之下,現在的英國雖然處於經濟危機當中,據說有150萬到200萬的「過剩人口」,但那是建立在普遍使用童工的基礎之上,如果讓所有的童工都進入學校的話,勞動力肯定是短缺的。
「如果生產力進一步發展了,工人的工資應該會提高的吧?」朱濟世忽然插了一句。在他的印象中,歐美國家勞動者的工資是比較高的,可能從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就開始大幅提高了。
「為什麼呢?」恩格斯笑著對朱濟世道:「清國是一個泱泱大國,擁有四萬萬人口,比整個歐洲還要多,由一個皇帝統治……傑森,你知道那是一股多麼強大的力量嗎?這頭雄獅甚至不需要完全蘇醒,只需要醒那麼一丁點就足夠把歐洲人的勢力限制在東亞以外的地方了。」
「馬拉特王國?邁索爾王國?錫克帝國?」朱濟世問:「它們在哪兒?」
所以對於中英貿易戰爭的結果,我的觀點是,這是一場英國資產階級同清國封建統治階級之間的戰爭,不是英清兩國人民之間的戰爭。而戰爭的結果,恰恰反映了英國資產階級遠遠比清國封建統治階級強大而且還聰明。不過這次的戰爭對清國來說不一定是壞事情。」
恩格斯仍然用不解的目光打量著朱濟世,搖頭道:「傑森,你認為資產階級或是封建貴族階級的國家是否強大,和關心人民生活有很大的關係么?這是誰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