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夢》第四部 亂世英豪出 天下三分國

第416章 嫁禍江東

第四部 亂世英豪出 天下三分國

第416章 嫁禍江東

「皇上,奴才以為我大清在關內的局面還沒有到完全絕望之時,還有力挽狂瀾的機會。」
一般東殿文武立刻面上變色,紛紛用詫異地目光看著楊秀清。那些可都是清妖頭子啊,怎麼能放掉?這不是放虎歸山嗎!
「那個楊逆秀清真是這麼說的?」
「馮亭,長平之戰……」道光皇帝思索了一下,突然一拍桌子叫起好來了。「妙計!妙計!長壽,你果是我大清棟樑,朕就命你為欽差大臣去開封傳朕的旨意。穆彰阿,擬招吧,讓惠王和僧格林沁率部退往山東,把河南讓給朱明。」
他這番話都是用廣西腔的官話說的,在場的俘虜們大多能勉強聽懂。
「東王殿下,現在不多殺一點,就怕清妖來日會捲土重來!」周圍的東殿官員們又勸。
「逆賊,本官是瓜爾佳·長壽,做鬼也不放過你們……」
「皇上,長壽現在沒有辦法出城,除非咱們和粵匪……講和。」穆彰阿見著機會,趕緊叩頭上奏道,「皇上,奴才建議假裝同粵匪議和,答應退往關外。不僅北京城內的兵民要退走,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等地的兵馬統統都退往塞外。有了這個理由,咱們的欽差才能出北京去開封見惠王和僧貝勒。」
楊秀清笑吟吟地道:「我太平天國現在復的是漢人的18省天下,並非要殺絕清妖,英吉利特使阿禮國已經出面調停……說不定明日道光老兒就能想開了,帶著北京城內的旗人出關。以後咱們和大清,一個居關內,一個居關外,是井水不犯河水。現在何必殺那麼多人,結那樣的死仇呢?」
若朱明和太平天國在河南開戰,可就不是一時半會能決出勝負的事情。說不定會打上好幾年,滿清還怕喘不過這口氣來?
所以李秀成手中的俘虜不少,有好幾百人,在一千名紅布裹頭的太平軍押送下,浩浩蕩蕩地送到了天壇的楊秀清中軍。
不過瓜爾佳·長壽卻另有良策:「皇上可記得戰國時期韓國的上黨郡守馮亭和長平之戰?」
道光如何不知道馮亭和長平之戰。如果不是馮亭率領上黨郡降趙,歷史上的秦趙長平之戰未必會發生。長壽的意思就是要照葫蘆畫瓢重演一場馮亭投趙的戲碼。將半個河南當成上黨,引誘朱明和太平天國大打出手。這河南是中原的心腹之地,自古得中原者有天下,朱明如何能擋住取河南的誘惑?而太平天國百戰艱難才走到今日,怎麼能容朱明一而再,再而三出手搶奪勝利果實?
「逆……逆賊!我盧兆旗生是清臣,死是清鬼,我盧家一門忠烈,青史留名!」
議和當然是假的,就算真的談成了,道光皇帝也不敢帶著十幾萬清兵旗民離開北京內城。這些人據著個堅城,還能堅持一陣子,要出了城,太平軍一旦毀約,十幾萬人可就得全軍覆沒了!
紫禁城,養心殿內。被楊秀清放回的瓜爾佳·長壽正跪在地上,哭哭啼啼地在向道光皇帝報告自己被俘和釋放的經過。
「逆賊,儘管來殺就是了,爺是瓜爾佳·文忠!」
「快快,給他們鬆綁!」楊秀清微笑著揮了揮手,「把他們都放回內城去吧。」
「東王殿下……」
「捲土重來?」楊秀清哈哈笑道,「俄羅斯人在他們的北面,大明在咱們的南面,大清將來是咱們北面的屏障,咱們是大清南面的長城,如果兩國相互攻殺,必然會讓俄羅斯的大明撿了便宜的。這可不僅是本王的意思,也是大英帝國的意思。」
……
東殿的官員還想再勸,可楊秀清卻再次下令放人,李秀成當然不敢怠慢,只能讓人將這一眾俘虜都送了綁然後押出去放了。
「皇上,奴才以為這楊逆所言非虛。中原之土,自古就是分久必合,雖然現在朱逆在南,粵匪在北,但是最終還是要歸於一統的。而我大清只要退居關外,就不屬中原,自可坐觀兩賊相鬥。之所謂二虎相爭,一死一傷,我大清未必沒有捲土重來之時。」
「那就……和粵匪議和!穆彰阿,你做議和欽差大臣,全權負責此事!」道光皇帝總算鬆了口,將議和之事交給了穆彰阿。
聽見這些忠臣破口大罵,楊秀清身邊的軍將個個都怒目圓睜,就等東王一聲令下便將他們一個個都拖出去大卸八塊。
道光皇帝說這話時的輕飄飄語氣,在穆彰阿聽來無疑是一份死刑判決書。道光已經是風燭殘年,身體又不好,去了關外也活不了幾日,一死就是求個身後名。可是北京內城裡面還有十幾萬人呢!都要給道光陪葬?其中大半可是旗人啊!旗人攏共才多少?從道光27年大亂起來到現在,已經沒了快20萬,惠王和僧格林沁手裡面的幾萬殘部被隔絕在河南,也不知道有沒有回關外的希望,如果北京城裡面的近七八万旗人再死了,可就30多萬人沒了!
幾個圓明園的管園太監已經被喚到了天壇,楊秀清命他們一個一個地驗看人犯,以驗明正身。不過沒等那些太監確定俘虜們的身份,這些人倒先自我介紹起來了。
「回皇上,那楊逆確實是如此說的。」
還不錯,居然沒有跪地求饒的!看來這些天子腳下的大清臣僕還是有幾分鐵骨的。雖然說著漂亮話的同時,一根根腿肚子都在打顫發抖。
「大清的祖宗基業就這麼失去了嗎?漢人的崇禎皇帝都知道君王死社稷,難道朕比那崇禎還不如?」
現在北京內城已經在太平軍的團團保衛當中,沒有太平軍的同意,道光皇帝的欽差根本邁不出北京半步,再好的計策也白給。
說話的是剛剛被楊秀清放回來的瓜爾佳·長壽,四十多歲的年紀,面白無須,有一對眯縫眼,瞧著就有點心機。
穆彰阿的話說的倒是句句在理。在中國,大一統的思想早就深入人心,無論朱明還是太平天國,都不會考慮和對手平分天下的。所以滿清一旦退出中原,朱明和太平天國就是爭天下的死對頭了。而滿清的根基在長城以外,雖然也是中國之地,但卻非核心地盤。歷史上自中國分離,另立一國的時候也不是沒有。而中原群雄在他們自己打出個大一統之前,誰都不會將主力轉用於塞外之土,而誤了逐鹿中原的大業。所以太平天國在取了北京之後,不想和滿清在關外死磕也是情理之中的……
「還有力挽狂瀾的機會?」道光皇帝留在北京,一是想為恭親王奕欣爭取時候,好在關外立穩腳跟;二是想留一個天子死社稷的身後名。並不是真的相信可以靠北京堅城扭轉敗局。
「你爺爺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是赫舍里·英城!」
相比朱明「反帝反封建」的路子,太平軍對待旗人和滿清官員的態度就暴烈多了,通常是抓到就殺,省得浪費糧食。不過也有例外的,比如李秀成的那個軍就不殺降的,而是將俘虜集中看管——當然這事兒是經過楊秀清同意的,要不然李秀成也不敢擅自行事,畢竟之前楊秀清已經下令要殺光北京城內的清妖了。
而且這30萬人大半都是青壯,要都扔在關內了,恭親王那裡還有多少可用之兵?這可如何是好?
穆彰阿就跪在瓜爾佳·長壽身旁,等長壽回完話。穆彰阿就趕忙開導一心要在北京城殉國的道光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