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夢》第九部 欲成一代天驕,先建萬世之基

第974章 叛徒

第九部 欲成一代天驕,先建萬世之基

第974章 叛徒

不過白恩銘再三權衡之下,還是找上了胡雪岩,而且還直接點破了對方和錦衣衛的關係……
抓到本人?好讓肅老六去揭發自己的真實身份?白恩銘在心中冷笑一聲。不過肅順還是要釣出來的,他的那些手下,也要儘可能多釣一些出來,好一網打盡,只有把他們打盡了,自己才能安泰。
六十支史密斯·韋森!這簡直是一支私人軍隊!胡雪岩的眉頭微微一皺,心道:「這個火力比錦衣衛南洋衛的別動隊還強!這個白恩銘家裡用得著那麼多打手嗎?就憑他和英國人的關係,在南洋的地面上有誰敢動他?」
這時的莫卧爾帝國首都德里,似乎已經成了印度各種反英勢力活動的一個中心了。在莫卧爾帝國皇帝,又老又昏庸的巴哈杜爾·沙二世前往英國去獻上自己的皇冠之後,在德里紅堡中主持大局的就是莫卧爾帝國的末代皇太子米爾扎·法赫魯和他的幾個心腹大臣。
他沉重地點點頭:「雪岩兄,你放心好了,這一次我帶來了六十個家丁,個個都配上了最新式的史密斯·韋森點52左輪手槍!」
白恩銘雖然臉色慘白,但還是在自己的艙室裏面,斟酌著怎麼應付過眼前這一劫。這個時代,軍火貿易的管制還不似後世那麼嚴格,但是大宗的軍火也不是那麼容易到手的。而且肅順又要求繞開西洋人採購軍火……這可難倒白恩銘了,他和英國人、荷蘭人、西班牙人都有些路子,幾千條洋槍,幾十門12磅炮什麼的真不是問題。但是要繞開洋人,可就真的難倒白大老闆了。而且白恩銘是什麼資格的人啊?比投胎、比儒家的學問他是不如肅順的,但是比江湖經驗比和洋人打交道的經驗,就是十二個肅順捆成一打也不是他的個兒。
這個胡雪岩就是白恩銘搭上的購買軍火的路子。雖然這位「胡大先生」為人是極低調的,但是南洋生意圈裡真正的大老闆都知道這個人有路子,背後的靠山像鋼板一樣硬。而且,這個人能做別人不敢做也做不來的生意,還做得很大!
胡雪岩現在的面色凝重得很,「恩銘兄,這次上面要求很高,想要釣出大魚,最好能抓到肅順本人,拿到僧格林沁私買軍火的鐵證!」
「那就有勞恩銘兄了。」胡雪岩壓下心中的疑惑,點了點頭,「兄弟這次也帶了四十個人,另外還有一艘海軍四級軍艦會配合咱們行動。如果能把肅順等人騙到海上,這事情就算成功了。」
門輕輕響了,這個時候會來敲門的,除了和他同往加爾各答的胡雪岩是不會有旁人的,他叫道:「雪岩兄,直接推門進來就是了,敲什麼門呀!」
說起這個莫卧爾王朝在印度的地位,還真是有點讓人啼笑皆非。實際上他們不是印度阿三,甚至不是幾千年前征服印度的雅利安殖民者的後裔,而是16世紀時從中亞攻入印度的帶有蒙古血統的穆斯林征服者,莫卧爾帝國的開國皇帝巴布爾是曾經稱霸中亞的跛子帖木兒的直系六世孫,曾經是費爾干納之王,後來又奪取撒馬爾罕。開始踏上爭霸中亞的道路。
兩個人的心思都完全撲在對付肅順他們身上了,海倫娜號飄揚著不列顛的米字國旗,正駛向加爾各答。而在印度,也有很多人正等著白恩銘給他們帶回好消息。在他們看來,幾千支貝色麥洋槍,幾十門12磅大炮倒不算什麼,但是這些武器背後卻代表著大明帝國!這才是他們的希望所在。
白恩銘知道,除了西洋朋友之外,能夠幫自己買到大量軍火的就只有這位胡雪岩胡大先生了。但是白恩銘卻拖了好幾月才,被瓜爾佳·元寶催了幾回,才去和這位胡雪岩聯絡,因為他知道,這胡雪岩百分之一百是錦衣衛的編外密探——要不然不可能大手筆的做軍火生意,沒準這個胡雪岩的生意就是在替錦衣衛籌集經費。
他在中亞和烏茲別克人打了差不多30年,不過打仗的手藝真的不怎麼樣,只能用屢戰屢北來形容。最後敗得沒有辦法,只能帶領殘部跑到印度,不過在中亞被人打得落花流水的巴布爾到了印度居然會打仗了,短短几年就打出了一個印度斯坦皇上。不過在巴布爾死後,他的繼承人胡馬雍卻被莫卧爾王朝的敵人阿富汗人首領舍爾沙推翻,逃到了波斯,直到舍爾沙死後,才在波斯人的支持下又一次打回印度,然後和印度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反覆征戰,直到莫卧爾王朝的第三位皇帝阿巴克時期才戰勝了絕大部分敵人。建立起了比較穩固的殖民統治……從本質上說,英國人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和莫卧爾王朝的殖民統治沒有什麼區別,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維多利亞女王相信基督教,莫卧爾王朝信奉伊斯蘭教。而且,莫卧爾王朝從來都沒有統一過印度。即便是他們最強大的時代,由印度教王公組成的馬拉塔王國,還在印度半島南部堅持鬥爭。到英國人打進來的時候,馬拉塔王國已經快把莫卧爾王朝的殖民統治推翻了。如果沒有英國人,現在統治德里的,肯定不是莫卧爾王朝的帝王。
可是現在,莫卧爾王朝的這些沒落後裔們,居然將自己當成了現在還不存在的印度民族的領袖,以為只要登高一呼,就能在印度大地上激起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風暴!
因而聯絡上胡雪岩,就等於讓錦衣衛知道肅順等人的謀划,也等於把僧格林沁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白恩銘的帆船此時正在風浪中顛簸,他的船出了馬六甲海峽后就遇上了大風浪,船上的乘客,包括白恩銘和另外一名在南洋很有路子的大商人胡雪岩,都吐得一塌糊塗,白恩銘的這艘香港女公爵號(這是在海倫娜公主受封香港女公爵時改名的)的一根桅杆都被砍斷,臨到1855年10月30日這一天,風浪才漸漸平息下去,而船也快靠近加爾各答了。
艙門被推了開來,胡雪岩腳步穩健地走了進來,臉色已經恢復了正常。他這些年至少有一半的時間是在海上度過的,對風浪的適應可比白恩銘強多了。他也不和白恩銘客氣,直接就找了把椅子一坐。白恩銘笑著站了起來,親手給他端了一杯茶水,笑道:「雪岩兄,這次真是辛苦你了,大老遠從興明府過來,還遇上這場風浪,真是讓白某過意不去,等到了加爾各答,就先在白某的宅子裏面休息幾日如何?」
所以瓜爾佳·元寶一個他說這個事兒,他就知道裏面定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陰謀,但他也不敢當面回絕——肅順手下可有好幾百亡命之徒,靠這些人要復大清是沒有希望,要去刺殺朱皇帝也純粹是送命,可要殺白恩銘一家可易如反掌!
這些軍火真是給僧格林沁的?真要是這樣,何必避開洋人?英國人是和朱濟世處的不錯,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不會在暗中扶僧格林沁一把——他們洋人就是這樣的,哪怕是親如兄弟的兩個國,都要互相提防互相下個小絆子,這個根本不算什麼事兒。而且西藏這地方靠近印度,本來就有點敏感,朱皇帝到現在都不動僧格林沁不是記性不好,忘了黃河大壩被掘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