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獅少帥》第九卷 東征世界

第824章 少帥與瘋子

第九卷 東征世界

第824章 少帥與瘋子

今天英格蘭的隊長袖標戴在了小貝胳膊上,這是奧德里奇在昨天做出的決定,當初不選擇小貝擔任隊長,是覺得小貝的名氣會對純競技領域造成負面影響,這一年半國家隊的相處,小貝依舊是萬人迷,在場外會有N多商業活動,但至少在國家隊,彼此間合作關係很融洽,就連讓他去打右後腰,遠離了更容易讓他光彩奪目的區域,小貝沒有任何怨言,這一點讓奧德里奇滿意,上屆世界盃后,是小貝的黑暗低谷,遭遇阿根廷,是英格蘭的宿命,也是小貝的宿命,這一天,這一刻,奧德里奇希望讓他戴上隊長袖標,了卻一段恩怨。
看台上英格蘭球迷都憤怒了!
奧德里奇幾乎笑了出來。
這不僅僅是英格蘭與阿根廷的一戰,也是奧德里奇與貝爾薩的一戰。
英格蘭與阿根廷的球迷在看台上早已拉開喧囂的助威戰,沸沸揚揚中,比賽戰火點燃!
嗯,是這種感覺。
第13分鐘開始,英格蘭終於開始真正地發力,全隊思想統一,在一次索斯蓋特頭槌化解對方傳中球之後,蘭帕德在外圍迅速將球回傳給巴特,而後巴特直傳前方跑位的斯科爾斯,生薑頭甩掉貝隆,大步流星帶球向前,在來到西蒙尼面前之前,斯科爾斯將球傳給了拉邊的麥克馬納曼。
八年時間,奧德里奇創下赫赫威名,世界各地足球圈但凡提及少帥,九成九會想到的人便是奧德里奇,他像是一把橫空出世的妖刀,刀下亡魂無數,這讓他使人敬畏。
前衛:貝隆。
這其實是個二過一,麥克馬納曼傳球后就內切,並在生薑頭傳球的瞬間壓向波切蒂諾的身後。
歐文激動地剛要慶祝,可是,他看到英格蘭隊的球員氣憤地揮拳抗議!
中場:薩內蒂,西蒙尼,索林。
小貝與俱樂部隊友貝隆相遇,兩隊互相握手時,小貝跟西蒙尼的碰面成為了焦點,不過,兩人都顯得很平靜,頗有一副忘卻恩仇的樣子。
上一場比賽,奧德里奇給英格蘭隊進入比賽狀態是25分鐘,今天,打個折,10分鐘。
當波切蒂諾向這邊靠近后,麥克馬納曼將球回帶一步橫傳給了跑位過來接應的斯科爾斯,波切蒂諾剛扭頭望向斯科爾斯,卻見生薑頭一腳出球,皮球從波切蒂諾與薩穆埃爾中間滾向底線。
在他看來,阿根廷進攻點是鋪開的,可不是只能著重打局部的瑞典!
組織?除了一個在中前場被四面八方包圍限制住的貝隆外,還有誰?阿根廷還有誰能給他們的傳球帶來一星半點兒的創造力?
在看台上有阿根廷球迷舉著標語,上面是明顯貶低奧德里奇的,在貝爾薩的名字後面有戰術大師的定義,而在奧德里奇後面,只有一個問號。
而他還在堅信著,阿根廷在他手中,正在融合梅諾蒂主義與比拉爾多主義,形成一股全新的流派,一個名為貝爾薩主義的足球哲學,南美預算賽傲視群雄只是一個開始,世界盃折盡天下雄才是終點!
如果阿根廷當代是比拉爾多主義所主導,奧德里奇或許會碰上一支實力更強大的對手,可現在的阿根廷,正在逐漸把命門死穴呈現在英格蘭面前,那就是陣地戰不斷地前壓,堆積進攻球員,后場空間越來越大。
這開場后的10分鐘,是一個進入比賽狀態,也是試探,觀察,了解對手的過程。
這潘帕斯雄鷹好像挺牛逼的。
後衛:菲爾·內維爾,費迪南德,索斯蓋特,阿什利·科爾。
而來到了國家隊層面上,兩人交手,貝爾薩何懼之有?
無論麥克馬納曼會如何處理球,都不能放任他在邊路肆無忌憚地帶球向前,波切蒂諾便要拉出來,壓住內切的線路,壓縮麥克馬納曼的活動範圍,也是在降低麥克馬納曼的選擇。
因此當他與同行交手時,很多人會對他報以淡淡的敬意與羡慕。
這也是貝爾薩引以為豪的3313有缺陷的地方,過於強調邊路,中路太弱,而英格蘭隊擺出三后腰,加上斯科爾斯的回撤,阿根廷只能在邊路傳切,的確,他們在邊路傳切成功率很高,但向中路發展就非常困難。
前鋒:歐文。
英格蘭掉轉頭去打進攻,他們也不打快,也試探性地換了兩腳遠射,兩隊都沒有打出威脅進攻。
「安迪,我認為西蒙尼有句話說得對,英格蘭與阿根廷,無論任何時候相遇,都會是激動人心的比賽,今天,我們將要見證這樣一場充滿故事與恩怨的比賽,加里,你看好英格蘭嗎?還在為當年的頭槌遺憾嗎?」
不得已,岡薩雷斯內切超遠距離就來了腳遠射。
看台上的球迷還有電視機前的觀眾,看到了阿根廷壓迫半場進攻,看到了英格蘭似乎毫無還手之力。
前10分鐘,無論場上發生任何變化,英格蘭都以守為主,絕對的守,在防守時,歐文都要退回中圈,麥克馬納曼與斯科爾斯後撤幅度加大,進攻也不要追求快,穩住,多傳球,跑開,讓全隊進入比賽狀態。
前鋒:奧特加,巴蒂斯圖塔,基利·岡薩雷斯。
貝爾薩與奧德里奇握手之後便扭頭離去,大步流星,看上去意氣風發。
阿根廷首發3313。
后腰:貝克漢姆,巴特,蘭帕德。
前腰:斯科爾斯,麥克馬納曼。
而限制了阿根廷的速度之後,讓他們轉入陣地戰,這3313的阿根廷,無論在邊路,外圍如何穿插跑位,如何變著魔法地繞來繞去,都打不出威脅。
後衛:波切蒂諾,薩穆埃爾,普拉森特。
30碼以上的遠射算是威脅嗎?算吧。
英格蘭眾將看到奧德里奇這不動如山的姿態,頓時昂起頭來,迅速將剛才被吹掉的進球遺忘。
英格蘭4321。
「英格蘭,阿根廷,終於,終於相遇了!期盼這一刻,是從抽籤結果出現那一刻開始,還是從四年前的法國就開始了呢?」
通過剛才那次進攻,英格蘭眾將信心暴漲,摧毀阿根廷沒問題!
「英格蘭被吹掉了一個進球!歐文破門肯定沒問題,慢鏡頭回放顯示,麥克馬納曼在接斯科爾斯傳球向底線跑位時,他有一條胳膊是越過了阿根廷的後衛線,看起來,這是個毫釐之間的判罰,不管怎樣,希望這個事件不會影響英格蘭球員的心態,我們應該看到好的一面,阿根廷攻了那麼長時間,卻不如我們十秒時間打出的快速反擊有威脅,繼續下去,我們肯定還能獲得好機會。」
而今天與貝爾薩在場邊相遇,奧德里奇感受不到貝爾薩那種類似大多數人會懷有的情緒,尊敬,忐忑,期待,或是試圖向奧德里奇學習,甚至斬落奧德里奇的野心。
門將:卡瓦萊羅。
一切,都在他們掌握中。
因為阿根廷看上去只是紙老虎。
靠近舉旗邊裁賽義德的看台後面,英格蘭球迷群情激奮。
不過,奧德里奇沒有絲毫擔心。
阿根廷則直接展開全面壓迫進攻。
控球,壓迫,轉移進攻,阿根廷進入比賽狀態似乎更快,傳球精準,配合有序。
瘋子貝爾薩看到英格蘭的姿態,心中暗罵一句縮頭烏龜,同時也昂起下巴眼神變得銳利:英格蘭想靠防守反擊擊敗阿根廷?那先看你們防不防得住!
從一開場,英格蘭就收縮陣型,比他們上一場開場打瑞典時三條線退得更靠後,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瑞典隊開場就主動收縮,英格蘭沒必要退得太后,算是中規中矩,但本場比賽截然不同。
邊裁舉旗了,示意麥克馬納曼接斯科爾斯傳球時越位!
況且,他本就是狂人,是瘋子。
就像阿根廷媒體在嘲諷英格蘭號稱現代足球的鼻祖,卻越踢越回去了,442變成了4321,靠著防反混進了世界盃。
奧德里奇習慣於后發制人,也將這種思維灌輸給球隊,因為英格蘭隊沒有不顧對手只管自己發揮優勢便能取勝的底氣,也有他們是打防反戰術的原因。
邊路傳中?是個球員就會,而比傳中,阿根廷還真比不過英格蘭,小貝一隻右腳完爆阿根廷全隊。
至今為止,奧德里奇沒有絲毫興奮。
「我當然支持英格蘭,從前,只是支持,無條件的支持,是本能,但現在,理智告訴我,英格蘭能贏,因為戰勝瑞典的比賽告訴了所有英格蘭球迷,英格蘭比我們想象中要強大,阿根廷很厲害嗎?也許吧,可是他們在與奈及利亞的比賽中,除了結果之外,我看不到阿根廷的強大的地方,他們甚至連命中球門範圍的射門都少得可憐,3313攻勢足球,反而讓我想起,霍爾在率領米爾沃爾時,艦隊街做出的統計,打三後衛防守體系的對手,霍爾全勝。」
男人沒有所謂的放下,只有勇敢面對去親手了斷。
今天麥克馬納曼在進攻中的位置有了明顯變化,上一場他在中路活動更多,但今天,他明顯更貼近邊路,而且在邊路拿球后一往無前地向底線盤帶而去。
以球門為中心向外的扇形35碼區域,阿根廷連滲透進攻都打不出來。
麥克馬納曼這下是在底線位置才接到球,而他已經進了禁區,毫不猶豫地一腳橫掃門前,薩穆埃爾來封堵麥克馬納曼丟了身位,在他身後,歐文迎球一腳推射,皮球直入網窩!
除了速度,他們幾乎沒有任何優勢。
興許奧德里奇在俱樂部的成就,本就是不公平的,因為他羅致了各個國家的天才,牌面本就比別人更好。
阿根廷剛剛打了一波進攻,右中場薩內蒂正在回防,可是麥克馬納曼起始位置比他更靠前,因此英格蘭打快攻,麥克馬納曼在邊路實際平行位置前面只有阿根廷的三後衛。
「呵呵,希望你的話能帶給英格蘭好運,好了,雙方球員入場,奏國歌,我們來介紹一下雙方的首發名單。
而奧德里奇則明顯更年輕,卻略微局促,肢體動作輕慢,緩步走回了教練席前,貝爾薩穿著運動裝,奧德里奇西裝革履,看上去貝爾薩才屬於足球,奧德里奇應該歸納於時尚。
貝爾薩意氣風發,鋒芒畢露,讓奧德里奇有一種記憶久遠的感覺浮上心頭。
貝爾薩虛驚一場,心臟都快受不了了,他在場邊走來走去,或俯或蹲地觀察比賽,像瘋子嗎?或許更像是一個焦躁症患者,而他此刻,不經意地看到不遠處教練席前,站在場邊的奧德里奇雙手負在身後,對於一個進球被吹掉都無動於衷,神色毫無變化,只是在球員們圍住主裁判科里納抗議無果走回來時,右手從身後伸了出來,朝球員們做出下壓的動作。
門將:希曼。
阿根廷的球迷在看台上激情歡呼,恨不得衝進場內也踩英格蘭兩腳,而英格蘭的球迷則有些擔憂。
英格蘭vs阿根廷,宿敵之戰即將上演!」
「看起來英格蘭更為保守,阿根廷則顯得毫無辦法,他們往前場中路的傳球幾乎沒有一次成功的,一次貝隆接到了球,迅速就被斯科爾斯與巴特夾防斷掉,也許曼聯的隊友熟悉貝隆的緣故吧,而現在,阿根廷開始邊路起球打傳中球,可這種打法,說實話,英格蘭還真不怕,巴蒂一個人頂在鋒線上也顯得孤單,奧特加捕捉機會,可球不落地,他一米七的身高,想在英格蘭的後衛線搶頭槌,著實強人所難。」
阿根廷打來打去,只是在外圍轉圈。
阿根廷這一時期的隊長比較模糊,西蒙尼,阿亞拉,貝隆,都戴過隊長袖標,而本場比賽,戴著隊長袖標的是貝隆。
這和上一場他們打奈及利亞的做法差不多,在外圍轉的差不多了,就一腳遠射,所謂的華麗進攻,中前場邊中結合的組織滲透地面傳球幾乎看不見。
貝爾薩絲毫不怵奧德里奇,一個在南美,一個在歐洲,少帥名震四海,哪怕兩次斬落過阿根廷人盡皆知的總督,貝爾薩還是心無忌憚。
萊因克爾笑了起來,他終生的遺憾,或許就是86年世界盃終場前對阿根廷球門頭槌頂偏那一瞬間。
盛氣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