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幫爹當軍閥》第五卷 關中之亂

第四四五章 振勇營

第五卷 關中之亂

第四四五章 振勇營

劉和說這些話的時候,一臉的認真,沒有半分刻意的做作。
就在孫禮等人離開的同時,原本坐鎮幽州西線的張郃忽然接到司令署的命令,然後悄然率領休整補充一新的驍騎衛離開了西線,向著冀州的腹地轉進。
振威和振武兩支部隊初創的時候,當時冀州名義上還歸屬於韓馥管理,劉和為了避嫌,所以既沒有用「某某」衛,也沒有用「某某」軍來給這兩支部隊命名,而是用了相對低調的「營」字。如今冀州需要建立第三支部隊,在振威營和振武營沒有更名之前,劉和便為這第三營取名為振勇營。
對於夫人的嗔怪,劉和笑著解釋:「這兩個傢伙一直跟著我,時間久了,都捨不得離開龍虎衛,可我不能耽誤了他們的晉陞。龍虎衛的地位特殊,他們兩個如果一直留在我身邊,也不可能有機會出任主將之職。這次我將孫禮先放出去,等到物色到合適的人選之後,我還要把慕容平也放出去。」
振勇營的番號和編製敲定之後,劉和又為該營的主將、副將和軍師人選費了一番功夫。經過慎重考慮,劉和大胆啟用了龍虎衛副將孫禮出任振勇營的主將,原來跟隨臧洪的謀士陳容擔任軍師之職,驍騎衛都尉唐猛擔任副將。
三日之後,孫禮和陳容、唐猛三人一起離開薊城,趕往清河組建冀州第三支部隊。
孫禮「根紅苗正」,屬於劉和親自招攬和培養起來的幽州本土將領,對於劉和的忠誠自然是毋庸置疑,他的年紀雖然顯得輕了一些,但這些年積累下來的軍功卻也是十分顯赫,足以將他送到主將的位置上。
算學大師徐岳在閑暇時候曾經替劉和算過賬,從劉和返回幽州以來的七年時間里,因為劉和的干預或者直接插手,至少避免了十萬士兵和九十多萬百姓的死亡,而這一百萬因為劉和而被節省下來的人命,如今正在為幽州、為劉和做著貢獻。
劉和手下的謀士向來緊缺,因為他的地盤一直在不斷的擴張,不少可以擔任軍師的文士都要主政地方,所以挑來挑去只能落到陳容的頭上。陳容既然能在臧洪落難的時候挺身而出,而且想到藉助于劉和的力量將臧洪從袁紹手中拯救出來,也就證明他是一個有膽有識而且忠誠可靠之人,因此得到了劉和的賞識和重用。
劉和看著兩個沒有節操的手下,出語訓斥道:「你們兩個傢伙推來讓去的,真當司令署下發的命令是兒戲么?孫德達,我命令你三日之內動身,七天之內必須趕到清河郡內,若有違抗,定斬不饒!現在,你們兩個可以滾蛋了!」
劉和給趙雲寫信,將薊城方面的意見轉述於他,提示趙雲不要將袁紹逼迫的太狠,必要的時候可以暫時退回河內,反正進出并州的壺關和天井關如今已經落入己方手中,就算趙雲退往河內,日後想要徹底清算袁紹的時候,也不一定非要直接從河內直接發兵河東。
副將唐猛行伍出身,一直跟著趙雲東征西殺,原本在驍騎衛中與烏桓人碾遲虎兩個屬於「哼哈」二將,這次終於再進一步,從都尉升到了副將的位置。
除了給趙雲寫信,劉和還批准了在冀州組建第三營的計劃。冀州現有振威和振武兩營,每營有兩萬人馬,太史慈統領的振威營移駐并州壺關和天井關,僅剩鮮于輔率領的振武營留守冀州,兵力顯得有些捉襟見肘,所以組建第三營就顯得十分迫切。
孫禮把眼一翻,氣咻咻地說道:「你說的這麼好,要不我讓公子派你去振勇營咋樣?」
「軍中人事調動向來敏感,你能替手下想得如此長遠,也不枉他們一個個為你肝腦塗地,誓死效忠。」蔡琰有感而發。
在沒有徹底解決袁紹之前,劉和不會輕易與曹操撕破臉皮進行決戰,但曹操未必就會坐視劉和收拾掉袁紹之後再調過頭來對付自己,所以看似結束了戰事的冀州實際上依然處於隨時爆發新的戰爭的邊緣,就連軍師郭嘉都無法確定下一場戰爭會在何時發生。
孫禮剛剛帶著在遼東參戰的數千龍虎衛步兵返回薊城休整,得知自己有了新的任命之後,居然跑到公子府上跟劉和耍賴,不肯前往冀州赴任。別人都是搶破頭地想要提升,孫禮這個傢伙居然因為捨不得離開劉和,所以不願上任。
幽州的五支部隊其中驍騎衛和龍虎衛雖然都是單獨番號的軍級編製,但被劉和冠以「衛」字,主要是因為這兩支部隊屬於機動作戰的部隊,沒有地域方面的限制,可以出現在任何地方。另外三支部隊幽燕軍、鎮北軍和度遼軍,但從番號就能看出來他們的主要作戰方向。
以劉和現有的兵力,如果集中全力圍攻袁紹,按照郭嘉的推算,長則一年半,短則半年,便可以將袁紹逼進黃河,但上兵伐謀,靠軍事手段硬攻從來都是下策,充分利用各路勢力之間的衝突和矛盾,不斷消耗對手的力量才是上上之策。
雖然打仗總歸是要死人,但能夠避免的一些傷亡,劉和還是會盡量的避免,他的這種習慣雖然讓人覺得有些拖拖拉拉,但卻能省下許多條人命。一場兩場仗節省下來的人命或許數字不夠顯眼,但如果每一場仗都能盡量避免造成過多的士兵和百姓死亡,一年一年的積累下來,那就十分可觀。
等到兩員副將勾肩搭背地離開公子府後,大夫人蔡琰來到劉和的身旁。「眼看都要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了,怎麼跟屬下說話的時候還時不時的爆粗口呢?」
除了擔心黑山軍在冀州整事,劉和現在也擔心兗州的曹操鋌而走險,忽然對冀州下手。兗州東郡有一大半的領地在黃河以北,以往袁紹和曹操背靠著背,所以東郡對於冀州沒什麼威脅,如今袁紹在冀州的地盤已經被劉和全部佔據,曹操便立即派出大將曹仁率令三萬兵馬屯駐在濮陽以北的頓丘附近,牽制和防禦冀州的態度昭然若揭。
「當兵打仗是個把腦袋栓在褲腰帶上的活計,外人看著威風凜凜,實際上有多麼辛苦,只有真正在軍中打熬多年的人才會明白。我現在雖然不必冒著危險親臨一線,但卻理解前方將士們心裏的所思所想,因此只要在我的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我都會為他們做到最好。」
為了不影響趙雲的判斷,劉和這次沒有使用軍文,而是以個人書信的形式將薊城這邊對於形勢的預判和分析告訴了趙雲,等於是默許了趙雲可以臨機處置,不必嚴格遵守薊城的謀划。
袁紹雖然丟了冀州的地盤,又被劉和控制了壺關、天井關、箕關幾處咽喉關隘,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何況袁紹還沒有到那一步。雖然袁紹的部隊整體戰力要低於劉和的部隊,但畢竟還有八萬之數,如果依託城池進行堅守,也會給劉和的部隊造成很大麻煩,最重要的是會給劉和的部隊造成重大的傷亡。
慕容平一聽,頓時急了,擺手說道:「那怎麼行!我還想繼續呆在龍虎衛呢,你可不要把這事推給我!」
振勇營的主要人選確定之後,司令署立即給孫禮和唐猛發下調令,同時又向陳容發下聘書。
前段時間,黑山張燕在并州搞出來的大動作讓劉和心中十分警惕,他可不希望黑山軍那些吃大戶上癮的傢伙返回山中將他們從并州搶掠來的物資消耗乾淨之後,又將貪婪的目光投向防守空虛的冀州。對付這些善於遊動劫掠的山匪,來去如風的驍騎衛無疑是最合適的。
振勇營的編製人數與振威和振武相同,組建完成之後主要駐守于冀州南部的清河郡境內,主要任務就是震懾和防禦清河南面的東郡曹軍,戰時也可以支援青州平原方向的田楷,或者是增援魏郡方面的振武營。
經過一番分析和商議,劉和最終決定暫時不對袁紹發動最後圍剿,想要利用袁紹意圖染指長安的心思,逼著袁紹與關中各路勢力進行消耗,這樣就能替自己節省不少的兵力和時間,從長遠來看更加的有利。
同為龍虎衛副將的慕容平,看到孫禮纏著劉和撒潑耍賴,只好出言相勸說:「孫德達,你小子好不曉事!振勇營雖然處於創建之始,但卻是與名震冀州的振威營和振武營完全相同的編製和待遇,別的將領整天做夢都在想著能夠獨領一軍,怎麼輪到你時卻要倒過來!」
幽州西線目前有驍騎衛和幽燕軍兩支部隊,因為劉和決定了暫時不給并州袁紹再施加壓力,所以兩支部隊僅留一支便可確保西線的安全。考慮到振勇營從初創到完全形成戰鬥力至少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而張郃對於冀州的地形十分熟悉,加之驍騎衛的機動能力為各軍之最,所以劉和將張郃調到冀州腹地巨鹿一帶,以便應對某些突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