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袁家我做主》第三卷 少主馭四州

第377章 各有所算

第三卷 少主馭四州

第377章 各有所算

司馬懿的這第三箭,終於起到了他想象中的效果。
袁尚搖了搖頭:「不盡然,甘寧此番勝了黃忠,如無意外,他必然乘勝追擊,來劫持咱們的押糧船隊,只要咱們布置的好,未必勝不了他!」
江中之水乃因他的血跡而變得鮮紅,觸目驚心之餘,又不由得讓人心碎,感慨萬千…….
李松眨了眨眼,羞愧一笑。
李松聞言不由得仰天長嘆。狠道:「可悲可嘆啊,本想藉著黃忠的光,此番出來也建他幾份功勞,不想這一下子全都化為泡影。惜哉,實在是惜哉!」
此刻得了司馬懿的扇風點火。再加上東吳哀兵的猛烈攻擊,水賊們一個個也是露出了本來兇悍的面目,嚎叫著駕舟迎上,與凌操一部硬碰硬的死磕在了一起。
凌操身形一歪,兩隻虎目瞪得如同鈴鐺一般大小,他用最後的氣力不甘心地瞄了甘寧一眼,身形晃了一晃,接著編驟然跌入了江中。
#####
「你他娘的是故意的!」
「袁三,依照你話里的意思,黃忠此番,必敗無疑了?」
司馬懿也不閑著,將弓箭一撂,拔出腰間佩劍,吼叫道:「弟兄們。還愣著幹什麼!東吳水軍殺過來了!若不還手,我等盡皆為東吳階下囚矣!都給我殺!…殺~~!」往上沖啊!
見凌操落水身亡,東吳水軍校尉士卒不由得盡皆悲憤出聲,好多士卒奮勇跳下江水之中,去打撈凌操的身體,而經過此一變故,無論是甘寧的賊眾還是東吳的兵勇。都沒有心情去追殺黃忠了,任憑荊州水軍逆江而上,越逃越遠。
三江口一場大戰,黃忠敗走,凌操身死,甘寧兩方得罪,唯有司馬懿一人坐收漁翁之利,不可謂不賤。
經過前兩次的瞄準與校對,司馬懿這第三箭終於直刺在了凌操的后脖頸上,一箭入喉,穿透了他兩腮之間的大動脈,頓時一股鮮血如同迷霧一般的激散在了空中。
袁尚微微一笑,道:「黃忠乃是襄陽派來的重鎮,手下有一萬水軍,其勢正鋒,從來沒有人會想到他會失敗,而他若是失敗,試問江夏中人何人不方寸大亂,心神不寧?恕我直言,就像是李公您剛才的樣子,有些六神無主了。」
袁尚聳了聳肩膀:「萬事無絕對,轉機也不是沒有,不過我估摸黃忠失利的結果,大概得有八九成。」
司馬懿抽了抽嘴角,道:「大哥,你現在殺我不得啊!你以少勝多戰敗了黃忠,令荊州側目,再加上凌操也是死在你手中…….」
可憐凌操一片赤誠前來助陣邀請甘寧歸順東吳,卻是被司馬懿狠心暗算,一代良將沒有死在戰場敵人手中,倒是被友軍中的小人下了黑手,著實是可歌可嘆,死不瞑目。
聽了袁尚的話,李松先是愣了楞,然後不由苦笑道:「我等一眾押送糧草的后應之眾,如何能勝得甘寧?你這不是做夢嗎?」
「行…馬袁,你行,你等著!你等著的!回了水寨,老子非把你剁成八塊解氣!」
「是是是,凌操是死在我的手裡,但是孫權不知道啊,兵卒們回去定然是以訛傳訛,誇大其詞,到時候你想抵賴也賴不了的,你殺東吳大將,孫權必然深恨於你!荊州和東吳兩大勢力都與你結怨,諒你一泉之清,焉能匹敵江海?沒有我,你對付不了荊州和東吳啊!你今日若是殺我,不久的將來,你自己也是死無葬身之地的結局!」
甘寧氣的咬牙切齒,但手指的刀卻已是隨著司馬懿的話而緩緩的落了下來。
李松適才還蒼白的臉頰,此刻似是回復了一點血色,似是有些躍躍欲試:「你此計不錯,可行得…….只是,甘寧麾下勇猛,我怕我這一點壓糧船隊的兵卒,即使是設伏,也打他不過!」
司馬懿頓時大驚:「大哥,咱們倆是兄弟啊!」
袁尚看了看一臉憤恨神色的李松,不由輕笑道:「李公何必如此傷感?黃忠敗了。你應該高興才是啊。」
賊寇們不管不顧。與凌操部下拼殺,甘寧卻不好唬弄,更兼他將一切瞅在了眼裡。焉能不明白這其中奧妙?
後來,袁尚還為此特意組織一群能歌善舞的樂師舞者,親自指導,將司馬懿這一出下江南射殺凌操的經過,演繹成了戲曲故事。
李松聞言,白了袁尚一眼:「瞎說!黃忠敗了,甘寧水賊氣盛,我有什麼值得高興地?」
床倉之內,李松急的一腦門子汗。不斷地追問袁尚。
「甘寧!你這賊廝,暗害我家凌操將軍,我等與你勢不兩立……殺!」
袁尚拱了拱手,道:「李公高明。」
天下之氣事,莫過於想殺一人而卻又要仰仗一人,令人無之奈何。
多年之後,司馬懿無事時曾與袁尚閑聊三箭射死凌操之事,袁尚仔細思考,給了司馬懿幾句極為中肯的評價。
袁尚說,司馬懿此番前來江南,最妙的就是這三箭!他司馬懿這三箭亮了!
「你…你可氣死老子了!」
司馬懿曬然一笑,低聲道:「大哥,這是個美麗的誤會……」
……………………
此刻甘寧本人不但沒有親自上前去搏殺東吳士卒,反倒是命士卒調轉船頭,將舟軻開至於司馬懿船隻的附近,縱身一躍,直接跳到了司馬懿的船頭。
袁尚點了點頭,道:「敗倒是說不上,但肯定是跟東吳兩敗俱傷,然後讓甘寧漁翁得利,搶了彩頭。」
說罷,便見甘寧手中的戰刀已然抬起!
李松跺了跺腳,道:「那跟敗有什麼不一樣啊…袁三。你就這麼肯定?這事難道一點轉機都沒有了?」
「而甘寧有敗黃忠的智謀,則他必然也會想到這一點,咱們的船隊再往前開,差不多要到三江口的時候,再立刻調轉船頭,做出聞風逃竄之勢,試問一個有正常大腦的水寇,誰不會來劫持咱們的糧船?甘寧也是人,他必然也不例外。」
「放屁!凌操是你殺的,與老子有毛關係!」
「誰他娘跟你是兄弟!老子瞎了眼!認你坐第二把交椅,誰曾想你這孫子如此算計老子,你今兒說什麼都必須死!」
「……………………」
這個故事,被袁尚命名為——「亮箭!」
至於以司馬懿為主角的這出延續千年而經久不衰的戲曲故事,也被袁尚起了一個極其霸道的名字。
說罷。便見甘寧轉頭,衝著一眾水寇高聲喝道:「都隨老子上!殺退凌操之兵!」
也不知道是東吳軍中哪一個校尉的悲憤呼喊,凌操麾下的士卒隨即調轉船頭。不再去追擊東吳水軍,而是向著甘寧所引領的一眾水寇衝殺而來。
「凌將軍!」
李松聞言,終於明白了袁尚的策略。
袁尚將戲曲提前數百年演變而發明,藉此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戲曲創始人。
李松聞言想了一想,終於臉色一橫,擊掌起身道:「不錯……捨得,捨得,有舍才能有得,我李松欲成大事,何其捨不得這些糧秣,大不了挨太守一頓臭罵便是了……袁三,這一仗,咱們幹了!」
袁尚笑了笑,道:「捨棄這些糧草,而換得日後在江夏無上的地位,李公,這個買賣不賠啊。」
「甘寧會來劫糧,這是何故?」李松好奇的道。
就在三江口大戰發生的同時,李松和袁尚押解糧草的船隻,已是緩緩的行於江上。
甘寧不會了,不曉得咋辦。
司馬懿冷靜的言道:「眼前只有凌操一部,其餘四將的水軍還未得虛實,都在壓陣,乘著這個當空,你趕緊親上前線,殺他幾個校尉,迫退凌操的水軍,然後咱們火速撤走,等回了水寨,我再告訴你下一步該如何行事。」
「你的意思是,引火燒糧?」
甘寧麾下的水賊也不是吃素的,從來都是他們嚷嚷著殺別人,哪有一群彪賊被人劫殺的經歷?
李松似是明白了袁尚之意,道:「你的意思是,以糧船為誘餌……設伏?」
悲憤之意,帶動了這些東吳水軍強大的動力,他們一個個雙目充血,牙呲崩裂,大有恨不能將甘寧一眾全部平吞之勢。
滾燙的熱氣迎面而撲,數不盡的吐沫星子直接噴在了司馬懿的面頰之上。
甘寧滿面暴怒,一把抓過司馬懿,像是提溜小雞崽子似的把他凌空拽了起來,咬牙切齒的嘶聲怒吼。
袁尚搖了搖頭,道:「不然,萬事有利則必有弊,甘寧自打反出咱們江夏之後,可曾敗過一陣?不但是打的咱們江夏的將領是丟盔棄甲,連襄陽上將軍黃忠的水軍都在他的手裡栽了跟頭,這樣的勁敵,若是李公你能勝他一陣,你在江夏城內的地位必然是水漲船高,到時候諸將拜服,你必可一躍成為繼黃太守之後的江夏第二號人物。」
甘寧則是兩眼發直,獃獃地看著被凌操鮮血染紅的那一片江面,又瞅了瞅那些雙目噴火,殺氣逼人的東吳士卒…
是啊,沒了這個賤種,荊州水師,東吳水軍,兩股龐大的諸侯勢力,自己一介水賊如何應對?
甘寧狠狠的將鋼刀向著假吧一劈,暴怒道:「事到如今,你說該怎麼辦?」
「誤會個屁!你他娘故意乘對方不備射死凌操,斷了老子歸順東吳的後路,你當老子痴獃啊?…………老子宰了你這賤種!」
甘寧狠狠地白了司馬懿一眼,心中雖然不甘,但也無奈。
袁尚笑了笑:「沒關係,甘寧上次敗咱們江夏四將,不是用得火攻嗎?使火他能用得,咱們為何就用不得?不妨也借來使使,燒他一陣!」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