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江山》第一卷 清平樂

第二十五章 傷仲永

第一卷 清平樂

第二十五章 傷仲永

話題終於離開了孩子,陳希亮問道:「對了,你們怎麼找來了?」
「那,你準備以何為生?」蘇洵又問道。
廚房裡的三郎突然打個寒噤,似有大難臨頭的感覺。
「多謝二位高義,你們的好意我心領了……」陳希亮感動壞了,但他很清楚,這二位好友並不比自己寬裕多少,且本身家庭負擔就很重。根本承擔不起,四個孩子的衣食住行,學雜費用。
但王方的努力沒有白費,他的學生科科都有高中,中岩書院的名聲也越來越響,就連府城眉山縣的學子也慕名而來——家門口有這麼好的教育資源,正是陳希亮居家搬來青神縣的原因所在。
※※※※
更何況,他早已經暗中發誓,絕對不讓自己的孩子,再過那種寄人籬下的生活了!
「這下終於不讓老泉專美了。」宋輔哈哈大笑,又提醒陳希亮道:「不過神童也未必皆能成才。你們還記得,前些年那個很有名的方仲永么?」
「至交好友,何必多言。」蘇洵和宋輔搖頭笑道:「一切忙完,已經是三天前,我倆商量著到石灣村看看你,到底發生了什麼。」
「噗……」要不是歪頭快,宋輔險些噴了蘇洵一身。
「就是官家下詔,徹底廢除新政,外放二位相公的。」蘇洵道:「現在朝廷里是亂成一團,以夏相公為首的舊黨,攻擊新黨為朋黨。自古皇帝都很忌諱大臣結為朋黨,當今官家雖然寬仁,但也不例外……」
陳希亮叫三郎好生煎藥,五郎看好弟弟,二郎去茶水鋪叫茶和茶點,他自己則拿了幾個圓凳,請蘇洵和宋輔,在天井樹蔭下說話。
「無恥!無恥之尤!」陳希亮憤怒的喝罵道:「我大宋朝要讓小人給毀了么?!」
兩人知道他性情堅韌,決定的事情從不悔改,明白再勸也沒用了。
媳婦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家的好。蘇洵自然不信,要不是看著三郎在忙著煎藥,定把他叫過來考較一番。
「前幾日,在《今人文集》中,看到一篇《傷仲永》,就是寫他的近況。」宋輔想一想,便將那篇短文背誦出來。
「原以為你處理好家事,就會回眉山。」蘇洵重拾進門前的話題道:「誰知一直等到報名那天,還不見你蹤影。」說著一臉慶幸:「幸虧你走得急,把家狀、文牒落在房中,我和處仁才能幫你把名報上。」
在陳蘇二人的印象中,他還是那個天才兒童,但讓宋輔一提醒,才意識到,那孩子怎麼也得二十齣頭了。
他說得簡單,但陳希亮不是頭一回考試,自然知道解試報名十分麻煩。不僅要本人到場,接受一系列盤問審查,還得找五名同科聯保……現在自己不到場,十分的麻煩自然變成百分,還不知兩人央了多少人、費了多少勁,才給自己報上名呢。
「其實晚幾年出去也好。」蘇洵半是安慰、半是實在道:「你還不知道吧,范相公的慶曆新政,失敗了……」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陳希亮用一句自我調侃,道出了自己的處境。
「多謝二位高義,希亮銘記在心。」陳希亮起身抱拳道。
「看你這住處……」蘇洵打望著這破屋爛垣道:「怕是遇到困難了吧。」
「嘿……」陳希亮自嘲地笑道:「天將降大任於我。」
描述他們如何神奇的事迹,自然膾炙人口、廣為傳頌。
「你是擔心他們啊。」宋輔道:「讓他們搬去我家住吧,正好和我那小子做個伴。」
「怎麼不記得。」陳希亮和蘇洵一起回答。因為童子試中,接連出了宋綬、晏殊等一批公卿大臣,宋代的神童如明星般廣受追捧,被視為文曲星下凡,註定要登堂拜相的人物。
「正是。」陳希亮也點頭道:「越是神童,就越要嚴格管束,不能讓他飄飄然,不然荒廢了學業,一樣會變成廢物。」方才還暗裡較勁的二人,這下又一心了。
「還是去我那吧。」蘇洵道:「我那渾家,也算教子有方,不會讓他們荒廢了學業的。」
「唉,那孩子廢了。」宋輔嘆口氣道:「正應了那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這科么……」陳希亮低下頭,有些艱難道:「我不打算考了。」
「怕趕不上你家二郎……」陳希亮謙虛道。
「其實我們沒撈著進門。」蘇洵道:「你哥嫂說,你們已經分家了,也不知你搬到什麼地方去了。」
「書院。」陳希亮笑道:「不出幾年,你家小子也得來這裏念書,我又何必來回折騰呢?」
「三郎深通岐黃之道,不知讀書如何?」蘇洵喝一口白水,問道。
聽完方仲永泯然眾人的經過,陳、蘇二人都不勝唏噓,蘇洵搖頭道:「他父親怎能只圖一時之利,就帶著他到處趕場,荒廢了學業呢。好好的一個神童,卻生在如此短視愚昧的家庭中,可惜,可嘆啊……」
「是啊……」蘇洵也道:「咬咬牙堅持住,以你的才學,這科必定高中。到時候,卻要衣錦還鄉,看他們擺什麼嘴臉!」
「不是輕言放棄,我已經考慮多日了……」想到三個兒子被關在柴房,飽受折磨的場景,陳希亮便沒了失落。他抬起頭,神情淡定道:「我的孩子還太小,又沒有了母親,我不能離開他們那麼長時間。」
他父親把詩拿給鄉里的讀書人看,都稱詩的文采和道理都很值得一看。又指定題目,讓他作詩,他也能立刻完成,從此方仲永變成了「不學而知」的代名詞,大名傳遍大江南北,就連劍門關也沒擋住。
「這是為何?」蘇洵和宋輔驚訝道:「四年才等來一次,怎能輕言放棄?」
「不可能吧!」哪怕說要棄考,陳希亮也一直面色沉靜,此刻卻終於變色道:「這才開始一年時間啊!不是上個月文會上還說,新政成效斐然,滿朝公卿,交口稱讚么?怎麼這個月,就失敗了?」
「什麼?」
「不如搬去眉山吧,怎麼說也是府城,要比這裏大得多,寫寫算算、教書抄寫的營生也好找。」蘇洵力邀道:「實在不行,還可以求求知州大人,在府衙尋一份差事。」
※※※※
「只要肯下力,大宋朝餓不死人的。」陳希亮看看自己明顯粗糙的雙手道:「我能養活我們爺五個!」
「……」宋輔沉默片刻,低聲道:「難難困苦,玉汝于成。公弼,會過去的。」
對蘇家的兩個男孩,他是了解的,三男蘇轍雖然不如二男蘇軾,但也是過目成誦、出口成章的罕見奇才。陳希亮說,自家三郎不如蘇軾,言外之意,卻要比蘇轍高一籌,這能叫自謙么?
「後來還是你一個侄子,偷著告訴我們,說你家搬來縣城了。」宋輔道:「昨天我們就尋了過來,但天已經黑了,只能先找了家客店投宿,今早一打聽,有沒有新搬來的,就找到你這兒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個叫方仲永的撫州神童。據說這孩子家裡,世代都是農民,長到五歲,還不曾見過紙墨筆硯。有一天,他竟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他爹拗不過,便從鄰家給他借來紙筆,仲永立即寫了四句詩,並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
「按說早就該中進士了。」蘇洵道:「怎麼一直沒消息?」
「文會上那都是去歲舊聞。」宋輔搖搖頭道:「我們是從知州那裡得知的,大人是范公的學生,在邸報看到范公和富相公外調的消息,哭得稀里嘩啦,自然不會有假。」
「不了,青神縣雖然不如眉山大。」陳希亮搖搖頭道:「但有一樣眉山比不了。」
「官家,官家不是慷慨激昂,要勵精圖治么?」陳希亮悲憤道。
「唉,不提也罷。」陳希亮神情一黯道:「你們是怎麼找到這兒來的?」
「不能吧?」兩人吃驚道:「你聽誰說的?」
「聽說夏相公為了攻擊舊黨,甚至讓家裡的一個使女,天天臨摹徂徠先生的手跡,竟寫得與其親筆字一模一樣,便偽造出一封徂徠先生寫給富相公的密信,信里說要廢掉官家。然後將這封信呈給官家,又到處張揚,誣陷新黨陰謀另立皇帝。於是流言四起,人心惶惶……」
「但是我意已決,別的事都放一邊,先培養幾個孩子長大。」所以他堅定謝絕了兩人的好意道:「科舉幾年一次,將來總有機會的……」說著輕嘆一聲道:「但就像《傷仲永》的故事,孩子的教育只有一次,錯過了就再沒機會了。」
「那倒是……」青神有個中岩書院,乃是進士出身的大儒王方所設。之前,四川能中進士的鳳毛麟角,中了的也大都在外為官定居了,像王方這樣毅然返鄉辦學,教書育人的,實乃異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