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紅星傳奇》第一卷 紅星照耀中國

第七十一章 遵義會議(二)

第一卷 紅星照耀中國

第七十一章 遵義會議(二)

劉一民取出文件交給了毛澤東。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三個人看后,周恩來問還有沒有其他佐證?
歷史上的遵義會議做出了四項決定:改組了黨中央領導機構,推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指定張聞天起草決議;常委中再進行適當的分工;取消了博古、李德地最高軍事指揮權,決定仍由中央軍委主要負責人朱德、周恩來指揮軍事。周恩來是下最後決心的負責者。會後又決定張聞天接替博古在黨內負總責,成立了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三人團,負責軍事指揮。
從通道遇見劉一民開始,博古思想上受到很大震動。應該說走一路反思了一路。因此,博古今天做的報告,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原因,總結地比較到位,對自己主觀上的錯誤檢討得也很誠懇,在報告結束的時候,博古主動提出自己不適合承擔黨內總負責人的責任。並要求辭去常委的職務,請會議推選新的黨的負責人。
周恩來說:「要是我們能和四方面軍匯合,合兵一處,實力就會大漲,到哪裡去都不怕。」
聽得毛澤東臉色鐵青,朱德渾身亂顫,周恩來一下沒忍住,一口鮮血就噴了出來。
幾個人忙扶住他,劉一民就要喊醫生。周恩來搖搖手,說:「劉一民同志,黨感謝你,紅軍感謝你,我周恩來感謝你。謝謝你讓我們知道了這麼多的實情。這個事情暫時要保密,僅限我們幾個人知道。你沒有告訴過別人吧!」
這個時候,朱老總說話了。說實話,如果沒有剛才劉一民的那番話,以朱老總地人品和寬厚的德行,他是不會說重話的。劉一民的話刺激了他,讓他感到再讓這幫傢伙折騰下去,不用蔣介石來殺。他們就把紅軍殺完了。所以,朱老總上來就說:「我同意張聞天同志的意見。支持毛澤東同志出來領導黨和紅軍。補充一點,建議對博古同志主持中央工作期間導致肅反擴大化的問題進行審查。建議中央立即給賀龍、肖克發電,對夏曦所犯肅反擴大化和亂殺紅軍幹部戰士地罪行進行審判!」
劉一民看這是個機會,就報告說:「毛主席、周副主席、朱總司令,據韓漢英交代,他們部隊圍剿鄂豫皖蘇區的時候,俘虜了一部分紅軍幹部,據說這些人都是被張國燾清洗出來地。聽他們說,張國燾在鄂豫皖的白雀園搞大肅反,殺人殺不過來,就用機槍掃射。霍邱縣委全被殺光,六安縣委留了兩個炊事員,其餘從縣委書記到一般幹部,全被殺了。赤南縣蘇維埃政府48人,殺了45個。英山縣十一個蘇維埃委員,殺了10個。對紅軍部隊清洗殺戮更慘,紅山警衛團一個連100多人一次被殺光,白雀園赤衛軍團長和三個營長全被殺,9個連長殺了7個。紅安獨立師一晚上就殺200多人。鄂豫皖根據地比較有名的領導人如徐朋人、王秀松、曹學楷等都被殺光了。軍隊高級將領如許繼慎、周維炯等紅軍名將也都被張國燾殺了。許繼慎被殺后。他懷著身孕地老婆也被張國燾殘殺。那幾個紅軍俘虜說他們團連長以上的幹部殺了73個。據說,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的老婆程訓宣被張國燾抓捕后堅貞不屈,被張國燾秘密殺害。程訓宣死前的晚上,唱了一夜山歌。徐總指揮到現在還不知道他愛人被張國燾殺害的事情。由於殺人太多,引起根據地群眾強烈反抗,黃安六區,就是仙居區的群眾喊出打倒殺人劊子手張國燾的口號。集中赤衛隊,繳了張國燾派去地9個政治保衛局幹部地槍。結果張國燾認為是反革命,進行了血腥鎮壓,光是村幹部就殺了60多個。據韓漢英交代,聽說許繼慎、周維炯被殺后,國軍將領一片歡騰,認為紅軍自己幫國軍除去了勁敵,只有蔣介石說許繼慎、周維炯死地不冤。是他們走錯了路,跟著共產黨就是這下場。周副主席,你說中央為什麼會同意張國燾殺許繼慎、周維炯和那麼多地紅軍戰士啊?張國燾這種做法不要說是人了,就是畜生都做不出來啊?」
毛澤東問:「劉一民同志,你有什麼想法?」
由於劉一民的到來,毛澤東事實上已經掌握了紅軍指揮權,加上由通道到貴州紅軍取得的一系列勝利,軍事指揮權問題已經不是需要會議解決的迫切問題了,政治問題和組織問題上升到了急需解決的高度。參加會議的人數也比歷史上地遵義會議多了三個人。五軍團軍團長董振堂、九軍團軍團長羅炳輝、警衛師師長劉一民都列席了會議。
朱老總說:「恩來啊,湘江戰役最緊張的時候,我們曾電令四方面軍發起攻勢配合,國燾同志好像沒有反應啊。」
早期的共產黨領導人基本分三大塊。一部分是到蘇聯學習過地,另一部分是從法國留學回來的,還有一部分是土生土長的。由於王明左傾路線把持中央領導權,毛澤東被刻意打壓,兩年多的時間基本上都處於靠邊站的狀態,雖然他是一大代表、政治局委員,又親手創建了中央蘇區,論功、論能、論勞、論資歷,隨軍長征的領導人中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比。但是,張聞天貿然提出讓他做黨的總負責人和軍事總負責人,許多同志一下子是接受不了的。
朱老總說:「湘西去不了,就是去了也呆不住。蘇區現在回不去,回去了還要面對蔣介石的瘋狂圍攻。四方面軍西進后。現在根據地也不穩固。是得認真研究紅軍轉移的落腳點啊。」
劉一民坐在會議室一角,聽地是目瞪口呆,他沒有想到博古的報告竟然是這樣的,與歷史上遵義會議時博古的表現反差太大,看來,博古也是忠誠的革命者,有改正錯誤的勇氣。
朱老總地話剛落,周恩來接著說了:「我同意聞天同志意見,支持毛澤東同志領導黨和紅軍。對我在中央負責軍事和其他工作中所犯的錯誤,我將作出進一步檢討。請會議批准我辭去常委、紅軍總政委職務。我願意繼續努力工作,彌補由於執行錯誤路線給黨和紅軍造成地損失。」
博古做完報告后。周恩來也做了軍事工作報告,對第五次反圍剿以來的軍事工作進行了檢討,做了很誠懇的檢查。
劉一民說:「我沒有去過,不了解。只知道那裡是李自成的家鄉,荒涼貧困。不過從戰略上講,可以東出山西、北連蒙古,西略寧夏甘肅,南下八百里秦川,迴旋餘地相當大,而且遠離蔣介石的核心統治圈。」
毛澤東坐不住了。馬上說道:「今天會議,大家對第五次反圍剿以來的經驗教訓總結得很深刻,批評的和被批評的都是出於一個共產黨人的責任心,對事不對人。我不同意恩來同志辭職請求,我們紅軍現在還處在生死關頭,紅軍需要恩來同志,黨需要恩來同志。至於博古同志,我建議會議批准他辭去黨內總負責人和常委的職務。希望博古同志不要有包袱,錯了地改了就好。我們黨和紅軍需要大家團結一心、共度難關。」
毛澤東說:「朱老總,這是胸懷全局、戰略思維。劉一民同志,好好努力,我們紅軍大有作為啊!」
劉一民說完,向全場敬禮,然後就坐下了。旁邊的董振堂和羅炳輝一看,又讓這個娃娃師長搶先了,剛要站起來發言,就聽張聞天說:「既然大家意見比較一致,我建議進行表決!」
劉一民忙將審問韓漢英、唐雲山的筆錄拿了出來,並且說,這個消息應該是可靠的,我在鎮遠與工商業代表座談時,其中一個票號掌柜是山西祁縣人,他說他們票號在榆林開有分號,但沒有在延安附近開。原因是陝北也在鬧紅,領頭人叫劉志丹。
朱老總說:「要是能在會上定下決心,我們地戰略目標就要發生大轉變了。劉一民同志,你可真是我們紅軍的福將,帶來的不單是新觀念、新思想,而且還有這麼多的喜訊。真要好好感謝你啊!」
周恩來想了一下,劉志丹是黃埔四期畢業的,與林彪同期。
幾個人一起走進了會場。
聲音太大,震的所有人都停下來看著他。劉一民也不請示,直接說道:「報告毛主席、周副主席、朱總司令、各位中央首長,我是中央警衛師師長劉一民,我來開會的時候,全師戰士讓我代他們向各位首長問好!我代表警衛師,堅決擁護中央決定,決心在毛主席和中央領導下,打敗一切敵人,完成中央和毛主席交給我們的一切任務!」
中午的時候,開會的人都在紅軍總部就餐。
會議開始了。看看大家情緒很好,張聞天就說道:「根據上午會議情況,我同意博古同志辭去黨內總負責人的請求,保留其常委職務,建議會議增選毛澤東同志為政治局常委,為黨內總負責人。軍事指揮負責人。統帥紅軍與敵作戰!」
兩個報告做完后,開始了會議發言。張聞天針對博古報告中總結失敗原因不到位地地方進行了批評,發言吸納了毛澤東等人的意見,也有劉一民在通道和斯通爭辯時的思想。特別提出了劉一民說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張聞天在發言即將結束的時候,專門指出:「在通道的時候,原18團代理團長劉一民同志就說過,我們之所以失敗,主要是黨在政治上幼稚,忽左忽右;指導思想上模糊,沒有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組織上機制不健全,缺乏獨立性,導致產生肅反擴大化、三人團凌駕中央之上等錯誤現象;軍事指揮上先是與敵拼消耗,搞什麼以堡壘對堡壘、短促突擊。放棄了紅軍運動戰與游擊戰相結合的原則。實施戰略轉移后。又一味逃跑,造成湘江慘敗。一個剛參軍的新同志都能看清楚的問題。為什麼我們有些鬥爭經驗豐富的領導同志看不到呢?」
劉一民馬上敬禮:「報告周副主席。我審問完韓漢英、唐雲山後,就撤離清溪鎮了。他們交代的情況我只向你們三個報告,其他人再沒有一個人知道了。再說,這些事情還需要見了四方面軍的同志才能得到證實。聽說曾中生現在還被張國燾秘密關押著呢!」
應該說,張聞天的發現非常成功。接下來,王稼祥、毛澤東、彭德懷、聶榮臻、朱德、陳雲、劉少奇等都作了發言。對中央在第五次反圍剿以來的錯誤進行了分析和批判。
表決結果很快就出來了,同意博古辭去黨的總負責人和政治局常委職務,增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毛澤東同志為黨地總負責人和軍事指揮人。
陳雲坐在那裡,正在回想想上午會議情況,琢磨博古為什麼主動提出辭職,就見張聞天、朱德、周恩來、毛澤東先後發言,而且是討論最高領導人問題。就站起來說:「自從中央到蘇區后。執行的確實是一條錯誤路線,這個局面必須改變。我同意聞天同志的意見,支持毛澤東出來領導黨和紅軍。也同意毛澤東的意見,不同意恩來同志辭職。恩來同志對黨和紅軍的貢獻大家是清楚的,即令是有錯誤,深刻檢討就是了,不必要辭職。現在是什麼時候,敵人還在後面追著呢,不是我們共產黨人都要求辭職的時候。」
參加遵義會議的有隨軍行動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和紅軍總部及各軍團負責人。其中政治局委員6人:秦邦憲(即博古,中共中央總負責人)、周恩來(蘇維埃軍委副主席、紅軍總政委)、張聞天(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人民委員會主席)、毛澤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朱德(蘇維埃軍委主席、紅軍總司令)、陳雲(全國總工會黨團書記);政治局候補委員4人:王稼祥(蘇維埃軍委副主席、紅軍總政治部主任)、劉少奇(全國總工會委員長,紅八軍團中央代表)、鄧發(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政治保衛局局長)、何克全(即凱豐,共青團中央書記,紅九軍團中央代表);紅軍總部和各軍團負責人11人:劉伯承(紅軍總參謀長)、李富春(紅軍總政治部代主任)、林彪(紅一軍團軍團長)、聶榮臻(紅一軍團政委)、彭德懷(紅三軍團軍團長)、楊尚昆(紅三軍團政委)、董振堂(紅五軍團軍團長)、李卓然(紅五軍團政委)、羅炳輝(紅九軍團軍團長)、鄧小平(《紅星報》主編)、劉一民(中央警衛師師長);李德(共產國際軍事顧問)、伍修權(翻譯)。
就這樣,由於劉一民地到來,遵義會議第一天就重新選舉了黨的領導人,明確了紅軍指揮權。毛澤東提前登上了廣闊地舞台。
毛澤東說:「恩來,我們得馬上想法收集陝北紅軍和陝北的有關情況,這個消息對於我們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最起碼可以讓我們多一個選擇。如果能夠確認這些情況,我們就可以結束漫無目的的轉移了。」
毛澤東說:「多少年沒見張國燾了,不知道此人現在心性如何?」
周恩來轉身對毛澤東和朱德說:「澤東、老總,我們去開會吧!」
博古開始作報告了。
據黨史專家考證,歷史上毛澤東真正掌握紅軍指揮權是在四渡赤水地第四渡,也就是佯攻貴陽、實進雲南的戰役。毛澤東在第四渡的時候,指揮紅軍將蔣介石玩弄於股掌之上,打開了北上通道。此役在指揮上宛如神筆天成,毛澤東自己也非常滿意。但是在毛澤東在名義上取得紅軍指揮權,那是在1935年8月沙窩會議的時候,因周恩來病倒,會議才決定毛澤東取代周恩來負責軍事指揮,史稱沙窩換帥。至於毛澤東成為黨的最高負責人,就更晚了,那是到延安以後的事情了。
應該說中國共產黨的獨立意識就是隨著李德的摔門離去而真正開始覺醒的。
毛澤東說:「這樣地話,我們要重新考慮我們的戰略了。」
劉一民和董振堂、羅炳輝是列席會議,沒有發言權的。但這麼關鍵的時刻,如果不發言,劉一民自己就會羞愧死的。所以,瞅准一個當口,劉一民運足氣,大喊了一聲「報告!」
周恩來問:「陝北這地方你了解不了解?」
下午的會議可以說是風雲突變,許多人都摸不著頭腦。原來堅決要求改變紅軍指揮權的一部分人。一是沒有想到博古會主動辭職。二是沒有想到張聞天提的建議動作幅度那麼大,更沒有想到敦厚善良的朱老總言辭會那麼激烈。周恩來會旗幟鮮明地支持毛澤東,甚至提出辭職。支持博古的人由於思想有所變化,本來想著可能解除最高三人團指揮權,但是沒有想到博古提出辭職,六個政治局委員除了博古外,五個都同意他辭職,聽朱德的意思還要讓他深刻檢討。而紅軍總部和作戰部隊的幹部更是摸不著頭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竟然出現這麼大地變故,連周恩來都要辭職。不過毛澤東指揮紅軍那是戰士們都盼望的事情,當然要支持了。於是,林彪、聶榮臻、彭德懷、楊尚昆、李卓然也都紛紛發言,支持毛澤東出山領導黨和紅軍。
劉一民回答說:「我參軍晚。見識有限,這些大事不是我思考的問題,我只想跟著黨、跟著毛主席、周副主席和總司令打勝仗。不過,我考慮,我們紅軍要想真正發展,必須得到全國人民的認同。現在和國民黨作戰,勝也好。敗也好,在許多老百姓眼裡都是打內戰。我們紅軍提出的北上抗日地口號很好,要是我們能夠真正北上抗日,必然能贏得全國人民的呼應和支持。如果機會成熟,甚至可以聯合國內各種勢力,逼迫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那樣,既可以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又可以讓我們地紅軍發展壯大,積累力量。而且,按照目前情況判斷,日本人恐怕不會是僅僅佔領東北這麼簡單。據韓漢英交代,蔣介石政府內也有人判斷日本會全面侵華。據韓漢英說,蔣介石到貴州追剿我軍。一方面是想消滅我們,另一方面是想讓地方軍閥和紅軍拚鬥,消耗雙方實力,第三方面是奪取西南政權。據說此計出於蔣的高級謀僚楊永泰之手,在蔣內部高層稱為一石三鳥之計。唐雲山也交代,蔣介石是準備奪取貴州、四川政權后,建設西南大後方,準備將來和日本大打的時候,有個堅守的地方。唐雲山還交代,薛岳接到的命令不是追擊紅軍。而是直插貴陽。督促王家烈的黔軍和龍雲的滇軍北上追擊紅軍。清溪鎮戰鬥時,中央軍是往貴陽去地。不是往黔北來的。韓漢英這個人,領兵打仗一般,但在軍事修養上是不錯的,要不然我就把他和唐雲山槍斃了。」
吃完飯,劉一民找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報告在清溪鎮戰鬥中繳獲了敵中央軍五十九師師長韓漢英、九十三師師長唐雲山隨身攜帶文件,裏面剿匪通報中有各地紅軍活動情況,除留在蘇區打游擊的紅軍和四方面軍、二、六軍團外,陝北也有紅軍,領導人是劉志丹。
張聞天發言后,出現了短暫冷場。
毛澤東一聽就問文件在哪裡?
劉一民地出現,影響了歷史進程,原來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三人組在遵義會議前醞釀的過程省略了許多,加上通道會議以後毛澤東指揮紅軍勝利的事實,讓張聞天認為此時徹底解決黨和軍隊領導問題時機已經成熟,所以就提了出來。他這一說,把會議主題從總結第五次反圍剿經驗教訓一下子轉到了討論黨內最高人事問題,轉彎太急,毛澤東反而不好說話了。所以會議就出現了短暫冷場。
毛澤東的發言仍然是那麼幽默犀利,把王明左傾錯誤路線的實質揭露得入木三分。其他紅軍將領如彭德懷、聶榮臻的發言,則是結合具體戰例地成敗得失,把左傾軍事錯誤路線和李德地瞎指揮批駁的體無完膚。李德聽得實在受不了了,忍不住咆哮:「難道你們想讓我一個德國人來為你們地失敗負責么?」咆哮完后,就摔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