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紅星傳奇》第一卷 紅星照耀中國

第一百一十五章 涪嘉戰役(十)

第一卷 紅星照耀中國

第一百一十五章 涪嘉戰役(十)

聶榮臻認真地說:「九軍團必須提出批評,但是氣頭上不合適的話也不能說。恐怕羅炳輝現在都快後悔死了。我們可以批評他,可以要求中央和總部處分他,但不能羞辱英雄的九軍團。」
紅39團團長周毅在戰鬥中身上多處中槍,在野戰醫院手術后,正躺在那裡生悶氣。
鄧錫侯知道,自己的手下不是不知道應該突圍,關鍵是誰都不願意先說這句話。
從軍事部署上看,中央是將紅軍主力劃成幾大戰略集團來使用了,一、九軍團是用來對付追兵的,雖然敵人兵力是一、九軍團的好幾倍,但只要不搞陣地死守,以林彪、聶榮臻的本事,那是不會有什麼事情的。三、五軍團和四方面軍合力粉碎敵對川陝根據地的圍攻,問題也不大,無論是彭德懷還是徐向前,都足以讓張學良、楊虎成、田頌堯他們丟盔棄甲的。等粉碎了敵人圍攻,不但實現了兩大紅軍主力會師,而且可以騰出一支戰略預備力量,隨時投向需要的方向。倒是自己的七軍團,需要立即經略陝西,搶佔漢中和潼關等要點。看來,得趕快行動,趁陝西空虛,佔了它!
下達完命令,鄧錫侯像個小孩一樣,頑皮地笑了笑:「紅匪啊紅匪,你們不是想聚殲老子么?老子給你來一招空城計,我看你怎麼應招。」
九點鐘,綿陽守軍突然打開西門,向紅軍陣地發動強攻。
劉一民接到總部電報時,部隊正在宿營。
鄧錫侯心中雪亮,這是因為誰都不願意留下守衛綿陽。這也好,只要全軍衝殺出去,自己還可以保持實力,蔣委員長也好,劉湘也罷,自己誰都可以不尿他們。於是,鄧錫侯馬上開始部署,將部隊突圍時的攻擊順序安排的妥妥帖帖,才讓軍官們回去準備,兩個小時后,也就是上午九點,全軍出西門開始突圍。
為了加強統一戰線工作,著手與蔣介石談判,會議指定周恩來同志負責與各地方勢力聯絡,並統籌與蔣談判工作。指定陳雲同志統管全軍後勤供應,指定張聞天同志研究根據地建設問題。作戰指揮仍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負責。
毛澤東心裏有點吃驚,笑著說:「請同志們仔細看看,我們過去一直提的是消滅各路軍閥,反蔣抗日,這次提的可是聯合所有實力,團結一致、抗日救亡。」
毛澤東眼一亮,想不到一肚子洋墨水的洛甫同志也實實在在地講究實際了,就笑著說:「等我們安定下來,要集中力量調查研究,認真地檢查一下過去的政策,凡是不合實際的一律改正,使我們的政策適應形勢發展要求,適應壯大力量的要求。」
羅榮華說:「39團是英雄團,阻擊中央軍王牌第一旅,打的很頑強,我看打的很好。」
不能坐以待斃,必須得跑!
周毅忍著疼痛,吃力地說:「傷沒有什麼,都沒有傷到要害,彈頭都取出來了。就是仗沒有打好,部隊傷亡太大,沒臉見人。」
胡宗南的傷不重,包紮后躺在那裡養傷。劉一民和羅榮桓進來的時候,胡宗南正閉著眼想心事。
《宣言》通過後,毛澤東命令軍委機要科,立即通電全國。這就是有名的「一二七宣言」。
林彪這裏部署已定,磨刀霍霍。綿陽城裡的鄧錫侯卻是眉頭越皺越緊。
聶榮臻一下就笑了:「對面陳誠、薛岳20萬中央軍,潘文華六、七萬川軍精銳,中央都交給了我們,你還怕沒有仗打?」
管他娘的,保命要緊,田頌堯、李家鈺、羅澤洲不是都跑了么,也沒見蔣委員長拿他們怎麼樣。老子的隊伍是自己的,又不是他蔣委員長的,如果隊伍丟光了,老子就球都不是,蔣委員長哪裡還能想起誰是鄧錫侯啊!
林彪情緒有點落寞,淡淡地說道:「但願吧。」
現在已是春節前夕,綿陽地界地氣逐漸轉暖,大地被一片薄霧籠罩。
為達此目的,必須建立穩固的根據地,發展壯大紅軍。因此,會議決定採納劉一民同志建議,紅七軍團攻佔廣元,紅三、五軍團渡過嘉陵江,與四方面軍會合,徹底打退圍剿川陝根據地之各路敵軍。爾後留一部控制現有佔領區,作為與國民黨談判餘地。主力迅速北上,控制陝西全境,力爭在陝西建立大後方,全力經營陝甘寧青蒙地區,積蓄力量,為全面抗日做準備。
防守西門紅九軍團部隊,因為躲避敵機空襲,主力都在隱蔽,只有小部隊在監視敵人。誰也沒有想到鄧錫侯這個時候會全軍突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會議結束后,總部很快向各軍團下達命令,要求各軍團於27日晚到劍閣漢陽鎮紅七軍團處,領取武器彈藥及補充士兵,並移交調入紅七軍團的部隊。
看完電報,劉一民一顆心終於放到了肚子里。偉人不愧偉人,戰略眼光和胸懷確實不凡。不但把時局看透了,而且料定蔣介石不會慌慌張張追擊了,已開始著手準備和蔣介石談判,結束長征了。
想不到那麼精銳的第一師,竟然栽在紅匪手裡。看來,紅匪對綿陽圍攻沒有盡全力,綿陽城下的紅匪應該是紅軍的一支偏師,採取的是圍困和監視的辦法,目的就是利用綿陽來釣魚,其主力不但北上釣到了胡宗南這條又大又肥的魚,而且還打得李家鈺、羅澤洲和田頌堯狼狽逃竄。自己實在是瓜瓜,上了紅匪的大當。
等紅九軍團軍團長羅炳輝、政委何長工接到報告時,鄧錫侯部已越過紅軍陣地。羅炳輝氣的馬上就要命令紅九師、十師主力實施追擊,何長工拉住他,指了指天上的飛機。羅炳輝只好向林彪、聶榮臻報告鄧錫侯突圍情況,安排小部隊進入綿陽市區控制局勢。
林彪不再說話,過了好長時間,才蹦出一句:「想打個戰果大一點的仗都不能,窩囊!」
幾個領導人看過稿子后,竟然一致同意,隻字未改。
軍官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說話。最後還是一個旅長說道:「紅匪勢大,不能力敵。軍座一定早有安排,我們服從軍座的命令。」
涪江就從這一片薄霧中流出,淡淡然、泊泊然,將一江純凈、一江晶瑩載向遠方。
一夜之間,全殲胡宗南第一師,那可是蔣介石一等一的主力部隊,說是一個師,實際上就是一個標準的軍,而且是精銳軍。自此,紅軍北上途中最大的攔路虎被解決了。放眼三秦大地,一片空虛。真真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翔。離開蘇區以來,紅軍終於贏得了建軍以來前所未有的良好戰略局面。
想到這裏,鄧錫侯決心趁紅軍主力尚未到達綿陽,實施突圍。
劉一民握了握周毅的手:「好好養傷,我等著你早日回部隊,還有重要任務等著你和39團呢!」
從周毅那裡出來,劉一民和羅榮桓挨個查看了戰士們的傷勢,鼓勵傷員們不但要做戰場上英雄,還要做和傷痛作鬥爭的英雄,爭取早日康復。
軍團長林彪和政委聶榮臻準備躲過白天敵機轟炸后,匯合紅九軍團,利用夜晚掩護,對綿陽發起攻擊。解決鄧錫侯部后,集中精力迎擊可能前來增援的中央軍薛岳部和川軍南路主力潘文華部。
擔心軍官們捨不得罈罈罐罐,或者臨走撈一把,大肆劫掠,鄧錫侯嚴令廣元守軍,接令立即撤退,紅匪隨時可能圍攻廣元,晚一個小時路上就可能遇到紅匪主力。撤退時不得破壞基本設施,不得騷擾民眾,因為廣元還是我們的,紅匪走了,我們就回去,不能讓民眾憎惡我軍。
鄧錫侯又看了一遍,見大家又開始了沉默,就只好說道:「我們原來守綿陽一是因為紅匪來得太快,我們跑不掉。二是因為各路援軍很快就可以到達。現在看來,援軍是指望不上了,大家都不是瓜娃,裝備那麼好的胡宗南都被消滅了,誰還敢積極救援啊?恐怕只要紅匪打一個阻擊,援軍就會立即後撤的。我們要是再不走,等紅匪主力大舉攻城,恐怕就真的走不了了。現在有個機會,那就是胡宗南部失敗后,蔣委員長的空軍大舉出動,搜索紅匪主力。只要他們敢露頭,就會挨炸彈。但是,錯過了今天,委員長的飛機找不到紅匪,就又趴窩裡暖蛋去了,我們就沒有空中掩護了。所以,我決心馬上突圍。」
討論完宣言后,政治局又對當前國內局勢進行了分析,認為日寇在華北挑起事端、製造摩擦,目的是採取蠶食政策,利用蔣介石國民政府的軟弱,不斷侵蝕我國領土,進而演化成大的事變。我黨目前的首要工作,是舉起北上抗日旗幟,喚醒民眾,促成全民族抗日統一。
劉一民見周毅傷勢穩定,就放心了,說道:「39團是新組建團,打成這樣,確實不錯。給你補充的部隊已經到位,都是從各師抽來的。增加的重火力也已到位。等你傷好以後,要認真總結這次戰鬥的成敗得失,把好的做法,比如運用地雷、炸藥包的做法告訴同志們。把失誤也總結清楚,牢牢地記在心裏,比如預備隊配備不足、防線縱深不夠等。部隊傷亡這麼大,按我的脾氣,是要免你的職務,讓你在戰士們面前做檢討的。考慮到39團全體指戰員與敵浴血拚殺所立下的戰功,免職的事情就不說了,檢討也免了。但決不允許出現第二次!我的話你記住沒有?」
鄧錫侯擺了擺手:「不要議論了!讓大家來,是商量我們該怎麼辦。」
接到開會通知的師長、旅長、團長,都匆匆趕到了二十八軍軍部。
聶榮臻說:「怕什麼,還有那麼多日軍呢?就是將來打敗了日軍,我們還是要和老蔣打的,你有的是打大仗、打大殲滅戰的機會。」
羅榮桓問跟進來的陳同,胡宗南的傷勢怎麼樣。
至於中央要求由紅七軍團向幾個軍團各移交2000名俘虜和為新增編的紅十四師、十五師提供武器裝備的事情,劉一民想都沒想,就安排蔡中按命令執行。要知道,這胡宗南部的俘虜可是優質兵員,訓練有素不說,還沒有一個抽大煙的,不像俘虜的川軍士兵,抽大煙的特多,得不停的剔除。這些俘虜加入紅軍主力部隊,只要改造了思想,就是優秀的紅軍戰士,戰鬥力非常強橫。
林彪冷冷地說:「按照政委的意思,九軍團放跑了鄧錫侯,還有功了?」
宣言起草完成後,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朱德、陳雲就在綿陽涪江邊的一個樹林里召開了政治局會議,史稱「江邊會議」。主要議程是討論《中共中央、紅軍總部關於目前時局的宣言》,分析當前國內局勢,決定紅軍近階段作戰任務。
話音剛落,一群軍官就紛紛附和。這個說軍座英明、我們誓死追隨,那個說晚走不如早走、早走不如快走,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等等,不一而足。
看完紅軍傷員,劉一民和蔡中又去看了第一師的傷員。
是的,幾個領導人心情非常之好,是前所未有的好!
想想新兵團還沒有趕到,劉一民就命令參謀處的陳子虛發報,通知他們儘快趕上來,與主力在廣元匯合。
為保證戰役目的全部實現,從紅一、三、五、九軍團各抽兩個老紅軍連,編入紅七軍團,從紅七軍團俘虜的胡宗南部士兵中,給紅一、三、五、九軍團各補充2000名士兵。紅五軍團增編紅十四師,陳賡任師長,宋任窮任政委;紅九軍團增編紅十五師,孫毅任師長,張經武任政委。紅七軍團增編獨立第一師,馮達飛任師長兼政委。由紅七軍團為紅十四師、十五師及紅一、三軍團補充所需武器彈藥。待全部涪嘉戰役目的達成后,主力在陝、川轉入休整,中央和紅軍總部進駐西安,結束戰略轉移。
羅榮桓寬厚地說:「救死扶傷是我軍的一貫政策,只要能救治,就一定要救治。至於他們以前是壞蛋的事情,現在不用說。如果他們將來還是壞蛋,說明我軍的政治思想工作做的還不到家。我們還要改進工作,力爭把以前的壞蛋變成以後的好人、戰士。」
清晨的涪江是美麗的。
鄧錫侯臉色陰沉,目光在軍官們的臉上掃來掃去,半晌才說:「告訴大家個不好的消息,昨天晚上,中央軍胡宗南第一師在前往綿陽救援我們的途中,在劍閣被紅匪全殲。」
毛澤東心情舒暢,兩眼炯炯有神,說話詼諧幽默中透露出一種今日長纓在手的強烈自信:「消滅胡宗南第一師后,戰場局勢發生巨大變化。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川軍嘉陵江西岸部隊連夜逃跑,讓我軍追之不及。這說明消滅胡宗南第一師這著棋走對了,不但將的蔣介石老帥離位,也讓那些大小軍閥睡不安生了。我判斷,蔣介石由於弄不清我軍實力,害怕薛岳集團重蹈覆轍,必然會命令薛岳停止前進,就地固守。最大的可能,就是前進到我們剛剛離開的德陽。再往前的話,我看蔣介石自己都會嚇得睡不著覺的!在這種情況下,北面空虛,南面敵停滯不前,東面我們可以與四方面軍會師,打退所有圍剿川陝蘇區的敵人,西面甘肅、青海之敵,用劉一民同志的話說,那都是垃圾,他們不會愚蠢到在這個時候來觸霉頭的。因此,有可能出現戰線相對穩定、我軍積極尋戰、國軍暫時防守的良好態勢。此時此勢,我們完全有可能與蔣介石坐下來談判,逼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這個《宣言》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構想的。其實沒有什麼新東西,核心內容劉一民在成都記者見面會上都已經講過。請同志們發言討論,如通過,是不是可以考慮以通電形式向全國公布。」
羅榮桓上前把他扶躺下,詢問傷勢。
和羅榮桓商量了一下,決定將四個軍團支援的8個連隊的老紅軍,全部編入獨立師,這樣,可以保證獨立師很快形成戰鬥力,成為主力師。
林彪幽幽一嘆:「怕是打不成了,蔣介石被劉一民嚇怕了膽,我看他會和我們談判的。」
經過一夜行軍、比較疲勞的毛澤東等人,心情被涪江的寧靜和美麗感染,一掃疲倦之態,小樹林里竟然是歡聲笑語一片。
鄧錫侯二十八軍留守綿陽的主力以旅為單位,一字排開,如黃河發水一般,漫過了紅軍陣地,然後就分路向西疾奔而去。
周毅艱難地說:「謝謝軍團長教誨!」
陳同介紹情況后說,國軍傷員基本都得到了救治,不過把藥用到這些壞蛋身上有點可惜。
參謀長左權提出,看總部的命令,有將南線戰線穩定在綿陽一線的打算,應該是想拿下綿陽創造與蔣介石談判條件。至於鄧錫侯部,中央殲滅其的決心並不大。否則,應該調三、五軍團西進或調七軍團南下,與我集團互相配合,最起碼可以打援。因此,建議巧打綿陽,嚇跑鄧錫侯。然後,我軍就在綿陽休整待機,若薛岳和潘文華北上,我軍可以乘機打擊其一路。
林彪想想,感覺左權說的很有道理,恨不得現在就趕到綿陽,發起攻擊。但是,考慮胡宗南部剛剛被殲滅,蔣介石必定出動空軍大肆報復,大部隊白天運動風險太大,遂決心27日晚上10點前,部隊運動到位,11點發起攻擊。以一軍團一師攻南門、九軍團攻北門,留下西門和涪江渡口不予攻擊,逼敵從水陸兩路逃跑,然後以二師在西門方向設伏,如果鄧錫侯從西門逃跑,就在西門外準備再撈他一把。留紅三師做總預備隊。
政委聶榮臻忙對左權使了個眼色,讓他先出去。然後緩緩地對林彪說:「九軍團為了躲避敵機,減少傷亡,主力隱蔽休整,導致鄧錫侯突圍成功。你可以批評他們,畢竟他們現在受我們指揮。不過,不准他們增編、擴編的話就不要說了,這是政治局會議定的,我們無權更改。至於說把十五師編入一軍團的話更不能說,那會傷害九軍團同志的感情的。再說,鄧錫侯突圍也行,我們要的是綿陽,是準備用來和蔣介石談判的。要是真的在綿陽城下死打硬拼,給我們帶來比較大的傷亡,就不合算了。」
會議決定,紅軍總部和中央縱隊隨後進駐廣元。林彪、聶榮臻率紅一、九軍團圍攻綿陽,力爭殲滅或擊潰鄧錫侯綿陽守軍,將向南防線穩定在綿陽一線。彭德懷、楊尚昆率紅三、五軍團渡嘉陵江作戰,與四方面軍配合,徹底打敗敵人對川陝蘇區的圍剿。劉一民、羅榮桓率紅七軍團佔領廣元后,迅速北上,攻佔漢中、西安,並派有力部隊,佔領渭南、潼關,在潼關建立堅強防線。紅四方面軍主力西進嘉陵江,與紅三、五軍團夾擊嘉陵江東岸川軍。待兩軍會師后,合攻楊虎成部,爾後揮師東向,打擊劉湘二十一軍王陵基和東北軍。
鄧錫侯心裏一陣悲哀,看來,兄弟伙早就對堅守綿陽失去了信心,等著自己下令撤退呢。就說道:「現在突圍有兩條路,一條路是沿涪江東下,好處是行動迅速,可以避免傷亡。缺點是我們人馬太多,一次不能走完,必須留下一部分部隊堅守綿陽。第二條路就是全軍出西門,一擁而上,打垮西門附近圍困、監視我們的紅匪,沿石塘、吳家鎮向羅江方向突圍。好處是我主力可以抱成團,不容易被任何人消滅或吞併。缺點是和紅匪接觸,必然要打,需要大家人人拚命,才能衝出去。大家討論一下,看看那條路合適。」
張聞天說:「我最近認真的反思了一下我們過去的一些政策和主張,有的確實是過左,偏激得可笑。我在想,還是劉一民說的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考慮問題、處理問題必須實事求是。我們要抗日,不同蔣聯合是不行的。反蔣抗日的口號不切實際。我們總不能一邊和日本人打仗,另一邊又和蔣介石打仗,還要和各路軍閥掐架。那樣子的話,無論抗日什麼時候勝利,可能我們都看不到那一天,因為最先倒霉的不是日軍,不是蔣介石,也不是各路軍閥,而是四面樹敵的我們。」
軍官們走後,鄧錫侯又想到了廣元,自己二十八軍另一部分主力就集中在那裡,必須得同時撤退。否則也有可能成為孤軍守孤城。即令紅匪不攻擊,萬一蔣委員長心血來潮,突然指定個師長指揮那部分部隊,就麻煩了。於是,鄧錫侯直接命令廣元守軍,立即放棄廣元,向西繞道青川、平武、北川,到綿竹集結,與自己匯合。
見軍團長和政委進來,周毅就喊護士扶自己起來,想給首長敬禮。
轟的一下,軍官們全亂了,馬上就是議論紛紛。
接到總部命令后,從江油趕往梓潼的紅一軍團立即轉向,往綿陽隱蔽前進。一軍團從紅一師、二師各抽調一個骨幹連到梓潼與梓潼警備團匯合,走山路趕往漢陽鎮,向七軍團移交兩個連隊,領取武器彈藥和押送俘虜。
很快,軍官們的意見就出來了:全軍出西門突圍。
不過,現在情況不同了,胡宗南完了,北面最強大的援軍沒有了,南面的援軍還能來不能,就說不清楚了。薛岳也好,潘文華也罷,都會被胡宗南被殲滅嚇破膽的,恐怕略有風吹草動,就會像泥鰍一樣往後溜,自己的綿陽現在可真的成了孤城死地了。要是不想辦法的話,等消滅胡宗南的紅匪主力轉向綿陽,自己想不與綿陽同歸於盡也不行了。
林彪接報大怒,衝著送電報的左權冷冷地說道:「你去九軍團告訴羅炳輝、何長工,連只死老虎都看不住的部隊,不能擴編、增編。我要馬上報告總部,取消九軍團增編十五師的計劃,將十五師編入一軍團。」
紅軍總政治部專門發出《關於在全軍推廣訴苦活動經驗的命令》,將紅七軍團開展訴苦活動、轉化俘虜的經驗進行了詳細介紹,要求各軍團參照執行。
周毅馬上臉上就生動了許多,添了几絲光彩,說了聲「謝謝政委!」
可是跑也得有個理由啊,沒有命令就棄城逃跑,將來無法交代,說不定會讓蔣委員長和劉湘聯手收拾自己的。可這理由實在是不好找啊!自己可是在給蔣委員長拍的電報中信誓旦旦地說要與綿陽共存亡。這要是撤出去,他不會藉機整老子吧?
看看敵人的飛機一趟一趟在天上晃悠,既不能行軍,也不能出動部隊掩埋烈士和國軍士兵遺體,劉一民就和羅榮桓悄悄地去了野戰醫院,看望受傷的幹部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