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紅星傳奇》第二卷 前夜

第一百五十七章 又見紅星

第二卷 前夜

第一百五十七章 又見紅星

接下來就是給榮獲三等功、二等功的戰士戴花,由於部隊連續打了清溪鎮、羊坪鎮戰鬥、攻佔成都系列戰鬥、漢陽鎮戰鬥、攻佔西安系列戰鬥、天水戰鬥,立功的人特別多,原中央警衛師的戰士人人受獎,許多攻佔成都后新參軍的戰士也立功受獎。趙小曼和晶晶因為在戰場上發現馬鴻逵而榮立二等功,成都參軍的王鵬舉因為在漢陽鎮戰鬥中的出色表現,也榮立二等功。
軍團特務營、紅十一師31團一營、32團一營、紅十二師34團一營、35團一營、紅十三師37團一營、38團一營、獨立二師獨四團一營、軍團電台、重機槍團一營、原炮兵團60迫擊炮一營榮立集體特等功。
首先通過觀禮台的是軍團教導隊方陣,360名學員,一律斜背駁殼槍,正步走來。鄭燕介紹道:「首先通過觀禮台的是紅七軍團教導隊方隊。從紅18團開始,無論戰事多麼緊張,教導隊一直是紅七軍團培養幹部的搖籃,先後有700多人在教導隊學習過。這些學員都是老紅軍戰士,是來自紅七軍團各部隊的班長、排長,許多人都是一身傷疤、一身戰功。今天,他們率先走過觀禮台,接受首長檢閱。走在隊伍最前面的,是教導隊隊長李亦默、政委韓前進。他們都是身經百戰的老紅軍幹部。」
劉一民回答說:「不是那樣,真正的戰鬥力還是31團、34團、37團強,只是承擔的作戰任務不同而已。漢陽鎮戰役時,由於部隊趕到時間不同,最後的39團承擔了正面阻擊任務,要是換上37團,傷亡就可能小一點。因為當時的39團是新組建團,不過現在39團經過漢陽鎮戰鬥洗禮,那也是名副其實的一等一的主力團了。」
劉一民不再說話,因為十三師已經走過來了。
劉一民啪地一個敬禮:「請主席放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毛澤東把證書遞給劉一民,從劉伯承手裡接過一等紅星獎章,別在劉一民胸前,用他特有的濃厚的湖南口音笑呵呵地說:「劉一民同志,這可是你榮獲的第二枚一等紅星獎章了,希望你不要驕傲,為革命再立新功。我等著給你頒發第三枚一等紅星獎章呢!」
紅十一師32團、33團、紅十二師35團、36團、原騎兵團、警衛團、輜重團、軍團野戰醫院、軍團製藥廠榮立集體二等功,獨立一師獨一團、獨二團、獨三團、獨立二師獨四團、獨五團、獨六團、獨立三師獨七團、獨八團、獨九團、獨立四師獨十團、獨十一團、獨十二團、軍團兵工廠榮獲集體三等功。
劉一民問伍修權:「他會說漢語?」
陳誠臉色陰鬱,不置一詞。
毛澤東又問:「你說的意思是這三個團比31團、34團的戰鬥力還強?」
趙小曼沒有接到任何通知,自然不知道有這個議程,但是她冰雪聰明,馬上就讓軍樂隊奏起音樂,指揮文工團再次合唱《十送紅軍》。
毛澤東點點頭,不再說話。
幾個警衛團的禮儀戰士,手裡捧著紅布剪成的緞帶和紅花、立功證跟在軍團長、政委的後面。
接下來,蔡中宣讀了紅七軍團黨委對歷次戰鬥湧現出來的榮立集體功單位的嘉獎令。
劉一民報告說:「這三個團是清溪鎮戰役、漢陽鎮戰役、天水戰役的正面阻擊部隊,傷亡大,戰功也大。特別是39團,在漢陽鎮硬抗胡宗南第一旅攻擊,沒有一點花哨,部隊都打殘了,是名副其實的功臣部隊。考慮到特等功只授到營一級,所以就把他們列為一等功了。」
由於有了原中央警衛師在菁蕪州表彰的經歷,今天的表彰相對比較平靜,幹部戰士雖然激動,但沒有了菁蕪州時那種全場一片哭聲的情景,只有那些參軍時間短的戰士,用渴慕的目光盯著立功的戰友。
毛澤東、朱德走過每一支部隊,都是一片「立正、敬禮」的口令聲。毛澤東、朱德神情肅穆,一再揮手問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回答他們的都是首長好的整齊劃一的聲音。
鄭燕的聲音剛落,策馬走在隊伍前面的胡老虎、鮑文就喊了聲「敬禮!」策馬行進的騎手們同時頭向右轉,齊刷刷地敬禮。看得主席台上的領導和嘉賓都是目搖神馳。
檢閱完后,毛澤東、朱德在曾中生陪同下,回到了觀禮台。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下令閱兵開始。
接下來,毛澤東和周恩來給吳煥先、劉志丹頒發了二等紅星獎章。然後,就是四人一起給三等紅星獎章獲得者頒發證書和獎章。
李德看著紅十一師、紅十二師的隊伍,走過來對劉一民說了一通。劉一民不懂俄語,只是會一些簡單的會話。李德說得很快,劉一民一臉迷茫,看著伍修權。伍修權說:「李德同志說,了不起,這麼威武的部隊,要是在江西蘇區時候有這樣的部隊,紅軍就不用轉移了。」
劉一民領著幾個黨委委員和各師、團首長,分成三十幾撥,給立功的戰士發證書、戴紅花,到每一個立功戰士跟前,都是先敬禮,再遞證書,然後戴上紅花,握手,說一聲「立功光榮」。時間不長,全場都成了一片紅花的海洋。
倪華由於搶救劉一民和傷員有功,榮立特等功。不過,這個功不是紅七軍團黨委授予的,是七軍團特等功、一等功名單報上去后,毛主席給加上去的。據說主席的理由是,倪華挽救劉一民生命,為紅軍立下大功,特等功臣名至實歸。雖然家庭背景複雜,現在人又在美國,但紅軍不能埋沒她的功勞和貢獻,證書暫時由紅七軍團政治部保管,待她回國后,再轉交本人。
由於倪華不在,41名榮立特等功的幹部戰士,只有40人到場,排成長長的一列,等候軍團長、政委頒獎。
鄭燕介紹完后,毛澤東轉身對劉一民和羅榮桓說:「這個十三師三個團都是一等功,你們是怎麼考慮的?」
軍團電台的鄭燕,早已在觀禮台上架好了喇叭,用她清脆優美的聲音,向領導和市民介紹著通過觀禮台的各個英雄部隊。
紅十一師部隊過完后,鄭燕的聲音又響起來了:「現在通過觀禮台的是紅七軍團紅十二師,原紅18團六個老骨幹營,這個師里也佔了兩個,就是老二營、老五營。走在前面的是紅十二師34團,這個團與紅31團同樣裝備,都是紅七軍團頭等主力團。最前面的一營,俗稱老二營,是由原紅18團余部和湘江邊其他紅軍戰士組建而成。這個營與老一營一樣,都是紅七軍團部隊發展的骨幹營,無役不與,戰無不勝,威震敵膽。」
鄭燕聲音剛落,李亦默一聲口令,教導隊齊刷刷地向觀禮台敬禮。毛澤東等人都是激動地揮手致意。
被邀請來參加觀禮的陳誠、張治中,看著紅十一師的雄姿,一言不發。旁邊的張群對陳誠說:「這就是劉一民的起家部隊,我剛才聽他們議論說,這個一營,每個戰士的識字本,劉一民都親自批改,戰術動作也都是劉一民手把手教的。在最近七軍團的大比武中,這個營拿了5個集體第一、七個集體第二。打白崇禧、打何健、打薛岳、打成都、打胡宗南、打馬家軍,這個營是一次不落,次次下殺手。你看看,比我們的精銳如何?」
劉一民把立功證發到立功戰士手裡,然後轉身從警衛班戰士手裡接過碗大的紅花,端端正正地戴在立功戰士的胸口,羅榮桓接著將印有特等功臣字樣的紅色緞帶披掛在立功幹部戰士的身上。然後,劉一民、羅榮桓一起後退一步,雙雙敬禮,和戰士握手,齊聲喊道:「立功光榮!」幾乎每一個立功戰士都是雙眼含淚,大聲回答:「紅軍必勝!」
周恩來大聲喊道:「會議進行第三項,表彰英模和大比武標兵。請紅七軍團參謀長曾中生宣讀對技術比武優勝單位和個人的嘉獎令。政委羅榮桓同志宣讀紅七軍團黨委嘉獎令。」
這次技術比武,86個項目取前三名,共誕生258名軍事技術尖子和標兵團隊。其中軍團特務營奪取了射擊、格鬥、攀岩等七個集體第一,紅31團一營奪取了隊列、投彈、拼殺、班進攻、連對抗等五項集體第一和射擊等七項集體第二,由於本書篇幅關係就不一一贅述。
春天的早晨,風柔和而溫暖,一如母親的手,輕輕地撫摸著英雄兒女的面龐。
這一下大出劉一民意外,原來的議程上沒有這一條,怎麼突然增加了這個議程?劉一民轉身向羅榮桓看去,羅榮桓也是一臉不解,見劉一民看他,就輕輕地搖了搖頭。
毛澤東剛說完,那邊當時張治中就嘆了口氣,對陳誠說:「馬家軍輸在這樣的部隊手裡,一點都不虧。可惜胡宗南的第一師沒有展開兵力就被消滅了。否則的話,雙方倒是可以認真較量較量。」
集體功獎狀頒發完后,羅榮桓代表軍團黨委宣讀了對清溪鎮戰鬥以來湧現出的戰鬥英雄進行表彰的嘉獎令。由於從清溪鎮、羊坪鎮戰鬥后,原中央警衛師也好,紅七軍團也罷,都沒有時間進行表彰,所以立功戰士的名單很長很長,羅榮桓念了很長時間,才念完。總共是41人榮立特等功,672人榮立一等功,3480人榮立二等功,13862人榮立三等功。
鄭燕的聲音依舊甜美:「紅七軍團已發展成實力強大的綜合性軍團。不但有強大的步兵師,還有支援步兵師作戰的工兵、輜重兵、野戰醫院。現在走過來的是紅七軍團榮立集體一等功的重機槍團、工兵團,後面是榮立二等功的警衛團、輜重團。重機槍團是一支戰功卓著的部隊,起源於尖刀排的火力支援班。古嶺頭消滅桂軍二十四師主力后,火力支援班擴大為尖刀連火力排,配備六挺重機槍,這六挺重機槍就成了小之戰水伏擊湘軍章亮基師的主要火力。後來重機槍排發展成連、營、團,累立奇功,是紅七軍團功勛部隊。」
全場六萬多人竟然沒有一絲聲音,幹部戰士都沉浸在這神聖莊嚴的氣氛中,六萬多雙眼睛都盯著前面,看軍團長和政委把立功獎狀一份份發到每一個立功單位代表手中。
一桿桿鮮紅的軍旗,豎立在一支支部隊的隊列前面,在春風中飄揚。
不知道是哪個戰士先帶的頭,很快隊伍中就隨著文工團的歌聲唱起了《十送紅軍》,全場馬上就形成了合唱,將氣氛推向了高潮。
獎發完了,歌聲也停了,周恩來又喊道:「下面,進行中共中央、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和中國工農紅軍革命委員會紅星獎章頒獎儀式,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人民委員會主席、陝西省抗日民主政府主席張聞天宣讀嘉獎令。」
走在閱兵方陣第二位的,是紅七軍團紅十一師。以營為單位,一營在前,各營次第跟進。戰士們精神飽滿,前面的步兵營全部手持上了刺刀的步槍,刺刀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氣勢驚人。後面是十一師的重火力,全部馱馬馱載。
陳誠說:「未必,你沒聽介紹說那個39團是正面阻擊的么?一個團阻擊一個精銳的第一旅,第一旅竟然沖不出去,那仗還怎麼打?」
只聽張聞天念道:「在中國工農紅軍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劉一民同志率紅18團戰新圩、戰小水、戰清溪、奪成都,襲廣元,佔西安,殲天下第一師,滅馬家軍,部隊逐步發展壯大,成長為紅七軍團,為紅軍贏得了休養生息的戰略空間,為工農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勛。吳煥先同志率紅二十五軍堅守鄂豫皖,千里轉戰,逾戰愈強;劉志丹同志率紅二十七軍堅持陝北武裝鬥爭,創立陝北革命根據地。為了表彰他們的功勛,中共中央、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中革軍委決定,授予劉一民同志一等紅星獎章,授予吳煥先、劉志丹同志二等紅星獎章,授予羅榮桓、蔡中、曾中生、馮達飛、吳征、劉建立、李清、高原、張洪濤、陳大勇、洪超遠、趙山、雷鳴、黃蘇、胡老虎、李昌、韋秀峰、程子華、徐海東、習仲勛、高崗等21名同志三等紅星獎章。中共中央、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中革軍委號召中國工農紅軍全體指戰員,向榮獲紅星獎章的同志們學習,希望獲獎的同志戒驕戒躁,為中國革命再立新功!」
在《十送紅軍》的歌聲中,劉一民、羅榮桓整了整軍裝,並排邁著正步走到英雄們面前。
只聽鄭燕說道:「現在過來的是紅七軍團騎兵師,這支英雄部隊組建於貴州通道縣城,小水戰鬥結束后,紅18團利用繳獲的50匹戰馬完成了騎兵連建制,溪口戰鬥打響了阻擊第一槍,以後累立戰功。現在,紅18團騎兵連已發展壯大為紅七軍團騎兵師,配備有馬刀、馬槍、駁殼槍、衝鋒槍、輕重機槍、迫擊炮等武器,裝備精良,戰力強悍。」
毛澤東講完后,已經快九點了,按照程序,馬上就要開始閱兵了。中央領導魚貫而出,在劉一民、羅榮桓等軍團領導陪同下,前往鼓樓廣場觀禮。
榮立特等功的幹部戰士中,年齡最小的是紅小鬼潘明亮,他自從被胡老虎救下后,劉一民為了照顧他,讓他給蔡中當通訊員,誰知道這潘明亮與胡老虎投緣,纏著去了騎兵營,苦練騎兵殺敵本領,加上他已經是死過一次的人了,膽子奇大,多次執行騎兵偵察任務,因此成長很快,現在已經是14歲的連長了。在消滅馬家軍戰役中,最後突擊時,手上的一支衝鋒槍,竟然打死24個企圖逃跑的馬家軍騎兵,立下了大功。
蔡中宣讀完后,劉一民、羅榮桓為榮立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的英雄團隊頒獎。
站在劉一民前面的朱老總聽到了劉一民的話,或過頭來說:「對頭,戰略思想正確了,部隊可以發展壯大。反之,再強大的部隊也會失敗滅亡的。」
軍團直屬部隊過完后,胡老虎的騎兵師上來了。
劉一民雖然沒想到,但軍人執行命令是天職,周副主席一說完,他就率先走出隊伍,在主席台前面空場的正中間站定。很快,坐在主席台上的吳煥先、劉志丹等人都下了主席台,在劉一民身後站定。紅七軍團的幹部也迅速走出隊伍,自動排成隊列。
劉一民笑笑,說道:「李德同志說的也對也不對,對的是這樣的部隊確實能打勝仗。不對的是,要是用反五次圍剿用的戰術來指揮這樣的部隊,同樣要失敗。」
伍修權回答會一點簡單的。
騎兵方陣過後,是炮兵師方陣。打頭的是戰馬拉著的八門野炮,接著是戰馬拉著的24門山炮,下來就是60門75迫擊炮,再接下來是60迫擊炮。
紅十一師31團、紅十二師34團、紅十三師37團、38團、39團、工兵團、重機槍團、原炮兵團榮立集體一等功。
此時,西安大街上,已是人山人海,所有的工廠、商店都關門了,職工、居民都在街上觀禮。
主席台上的領導和觀摩的紅二十五軍、紅二十七軍都被紅七軍團頒獎的隆重、莊嚴感染,一聲不吭,兩眼一眨不眨地盯著台下觀看。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張聞天滿面笑容,走下主席台,來到隊列前。
伍修權把劉一民和朱老總的話給李德翻譯后,李德先是聳了聳肩,然後握著劉一民的手說:「你說的有道理。」
十點鐘,曾中生騎馬來到鼓樓廣場,大聲向毛澤東、朱德報告:「主席同志、總司令同志:紅七軍團已準備完畢,等候首長檢閱。閱兵總指揮紅七軍團參謀長曾中生。」
榮立特等功的英雄們上前領獎了,讓我們記住這些英雄的名字吧!他們是:開路先鋒李凌風、王大湖、王同生,狙擊英雄李水牛、王尙勇、劉斌、白大貴,特戰高手王老虎、趙勇剛、趙治宇,神炮卻敵張成林、楊德貴、李勝、丁卓東,重機槍神射手龍虎娃、龍虎子,輕機槍神射手程寧望、錢啟明,偵察英雄羅延,爆破英雄何山,突擊英雄王新運、趙大河、李大山、劉石柱、郭春生、陳虎、吳辰風、王春明,滕新星,守備英雄侯三喜、宋文虎,游擊英雄祈豐年,騎兵英雄潘明亮,無線誘敵高手賀興華、陸文,女英雄唐星櫻,白衣戰士陳同、倪華,對研製青霉素做出突出貢獻的孫家琪、對研製飛雷炮做出突出貢獻的曾照。
最激動的是孫家琪和曾照,他們沒有想到,自己沒有上過戰場,沒有打過一發子彈,竟然榮立這全軍團最高的特等功,讓軍團長給披紅戴花,這說明,軍團長說的知識就是戰鬥力不是哄自己的。表彰后,得趕緊給自己的同學、老師們寫信,讓他們馬上到西安來,這裏才真正能建功立業。
炮兵團方陣過完后,閱兵式宣告結束,強大的紅七軍團,給西安市民和前來觀禮的各方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許多年後,西安市民都還經常提到這次大閱兵,對紅七軍團的強盛軍容津津樂道。
就聽鄭燕說道:「紅七軍團炮兵師今日剛剛宣告成立。這支英雄部隊,發端于紅18團小水戰鬥消滅湘軍章亮基師,當時只是一個炮兵連,現在已經發展成為擁有野炮、山炮、中型迫擊炮、輕型迫擊炮等炮種的炮兵師,可以為我軍作戰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持。這些炮全部是繳獲敵人的。野炮是馬家軍的,山炮是湘軍和胡宗南部的,中型迫擊炮是繳獲配屬薛岳指揮的國軍稅警團炮兵營的,輕型迫擊炮則來自中央軍和湘軍各部隊。」
宣讀完后,周恩來說道:「下面由中共中央主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中國工農紅軍革命委員會主席、紅軍總司令朱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革軍委副主席周恩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人民委員會主席張聞天為紅星獎章獲得者頒獎!請獲獎的同志一、二、三等獎順序站成三列!」
這個時候,胸前佩戴著二等功的趙小曼,率領著文工團員,在軍樂聲中,再次唱起《十送紅軍》,將馬上開始的特等功披紅戴花渲染的分外神聖。
劉一民自己都感動的兩眼生淚,強忍著給戰士們發完了獎。一回頭,發現羅榮桓也是兩眼通紅。兩人對視一眼,走回隊列前站定。
三個主力師過完后,四個獨立師依次而過。本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等人還擔心新組建的獨立師戰鬥力不行,但是經過這次戰鬥檢驗,這四個獨立師的戰鬥力得到了證明。特別是獨二師守潼關,打得特別出色,獨四團一營榮立集體特等功就是明證。所以,當各獨立師通過觀禮台時,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幾個分管軍事指揮的領導都起身揮手致意。
曾中生健步走上主席台,先向各位領導敬禮,再轉身向戰士們敬禮,然後就宣讀了軍團黨委關於技術比武優勝單位的嘉獎令。
其他幹部戰士聽的都是津津有味,劉一民心裏卻直犯嘀咕,神啊,主席講的竟然是後世毛選中的《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這篇名篇提前出台了。
各師步兵方隊過完后,軍團直屬部隊開始經過觀禮台。打頭的是警衛團,依次是工兵團、輜重團。
獎章頒發完后,毛澤東發表了激情洋溢的講話,湖南口音再加上他的動作,聽起來感染力很強。
紅七軍團各部隊,在軍團參謀長、閱兵總指揮曾中生的命令下,也開出了大操場,按閱兵順序列隊,等候檢閱。
鄭燕介紹說:「現在通過觀禮台的是紅七軍團紅十三師,原紅18團六個老骨幹營,這個師里同樣佔了兩個,就是老三營、老六營。走在前面的是紅十三師37團,這個團與紅31團、34團裝備一樣,都是紅七軍團頭等主力團。最前面的一營,俗稱老三營,是在湘江邊整編其他部隊掉隊紅軍戰士組建而成。這個營與老一營、老二營一樣,都是紅七軍團部隊發展的骨幹營,能攻善守,戰功赫赫!37團後面的38團,就是堅守天水城的英雄團。38團後面的39團,是正面堵截胡宗南部的英雄團。在剛剛結束的紅七軍團表彰大會上,紅十三師的三個主力團全部榮獲集體一等功。這是個英雄的團體。」
3000匹戰馬,分成白色馬隊、黑色馬隊、棗紅馬隊、黃色馬隊,最前面的騎兵一色的馬槍,依次是衝鋒槍、輕機槍、重機槍、迫擊炮。
會場上一片靜寂,只有文工團員的《十送紅軍》隨著軍團長、政委發獎的腳步輕輕地撥動著每一個人的神經。
毛澤東連聲說:「好!好!好!」
鄭燕介紹道:「現在通過主席台的是紅七軍團紅十一師,原紅18團六個老骨幹營,這個師里佔了兩個,就是老一營、老四營。走在前面的是紅十一師31團,這是紅七軍團頭等主力團,裝備先進,訓練有素,戰術水平高。領頭的是31團一營。這個營俗稱老一營,前身是紅五軍團三十四師尖兵排、尖刀連,由紅七軍團軍團長劉一民首任尖兵排長、尖刀連長,與紅18團在古嶺頭會師后,在湘江邊組成新的紅18團。當時的尖刀連戰士,現在都已經成長為紅七軍團連以上幹部,但優良傳統一直傳承。老一營威名赫赫、戰功累累,敵人聞風喪膽,是紅七軍團的尖刀營、先鋒營。」
毛澤東、朱德走下觀禮台,上了戰馬,在曾中生的引導下,緩緩來到紅七軍團受閱部隊前面,檢閱這支紅軍精銳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