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紅星傳奇》第五卷 縱橫江淮

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年夜

第五卷 縱橫江淮

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年夜

前路不通,漢奸們只好調轉槍口,向追擊的八路軍射擊,企圖阻擊八路軍。結果,八路軍的火力比日軍的火力更猛,打得那些保安團、自衛隊根本抬不起頭來。這些傢伙,死了的不說,活著的乾脆躺到地上裝死狗了。
這個小年夜註定是熱鬧的。
這些保安團、自衛隊一窩蜂地往後撤,根本就不管哪裡有地雷、哪裡沒地雷,不可避免地就踏上地雷,爆炸聲此起彼伏響成一片。
等到臘月二十三劉一民下達發起隴海路、津浦路攻勢作戰的命令,劉建立和張洪濤就指揮部隊開始行動,向隴海路守敵發起突擊。
飯田貞固將自己的部署和對敵情的判斷上報華北方面軍后,杉山元和山下奉文對著地圖反覆,得出的結論與飯田貞固和崗部直三郎的結論相反,他們認為蔣介石委派冀察戰區司令長官和蘇魯戰區司令長官后,對劉一民應該是一種沉重打擊,劉一民沒有道理和第一戰區、第五戰區合作,打一場對他自己沒有太大好處的豫東戰役。劉一民部隊突擊隴海路防線,應該視為戰術行動,目的似乎是為了打亂皇軍集中兵力掃蕩山東的戰略部署。但是,隴海路確實太重要了,萬萬不能被劉一民部隊切斷。如果任由劉一民部隊切斷隴海路,駐河南的部隊補給就成問題。一旦被蔣介石發現河南日軍成了孤軍,那後果確實可能不堪設想。因此,杉山元批准了飯田貞固的作戰計劃。只是進一步強調要穩紮穩打,不要給劉一民提供打擊皇軍援軍的機會。
日軍第三十八師團從魯西南撤退後,就駐守碭山縣,任務就是保證隴海路暢通,保證豫東部隊與徐州部隊之間的聯繫。
小鬼子眼見自己的地雷被漢奸們踩爆,惱了,直接就朝他們開槍了,歪把子、拐把子、九二式、三八大蓋全部響了起來,子彈嗖嗖地直朝漢奸們飛去,帶起一朵朵血花,引來一陣陣叫罵和哀嚎。到了這時,這些漢奸才知道小鬼子根本不把他們當人,純粹是拿他們當炮灰,罵狗日的、王八蛋的啥都有。
這伙鬼子和山東的鬼子不同,還沒有遭遇過八路軍打擊,還很狂妄。在他們想來,徐州一線有日軍重兵,蚌埠也駐有日軍大部隊,八路軍是不可能前來送死的。上次八路軍就曾經南下蘇北,但最後還是溜回了山東,說明他們懼怕江淮地區的平原地勢,怕在這裏與皇軍決戰。這次八路軍突破隴海路南下,宿縣地區就沒有發現八路軍大部隊活動,還是原來那些農民組成的土八路游擊隊在活動。說不定,劉一民的八路軍教導師又是虛晃一槍,早已溜回山東去了。因此,一聽距離宿縣縣城只有十幾公里的符離集保安大隊叛亂,小鬼子警備隊長就怒火中燒,想都不想,直接率隊來鎮壓來了。
飯田貞固和崗部直三郎都不了解三十八師團的戰鬥力,在他們的印象中,警備師團都是垃圾部隊,遇到劉一民教導師,很可能一觸即潰,只能給大日本陸軍丟臉。要是不迅速增援碭山的三十八師團的話,時間稍微一長,等八路軍站穩了腳跟,劉一民很可能會先拿三十八師團開刀,攻下碭山,在碭山建立堅固防線,阻擊徐州援軍。
這種戰鬥對於特戰二中隊這樣的精銳來說,簡直不值一提。因此,戰鬥結束后,趙勇剛有點提不起精神,懶洋洋地對報務員說:「給胡旅長、李司令發報,我中隊佔領符離集。給師長發報,請帶著小政和到符離集來吃燒雞。」
就這還不算,想想八路軍教導師慣於偷襲,藤井洋治就把從魯西南帶回來的漢奸武裝組織起來,讓他們駐防三十八師團防線外圍,充當炮灰。
日軍第三十八師團長藤井洋治中將是日本廣島人,1887年10月出生,52歲了。這傢伙的任職經歷和一般陸軍將領的任職經歷不同,20歲陸軍士官學校畢業,30歲陸大畢業,開始擔任參謀本部附勤務。陸大畢業生,去干參謀本部附勤務,要是一般人肯定會不願意乾的,但他卻乾的有聲有色。幹了半年才升任參謀本部部員,弄得陸大的同學們都不願提起他,嫌和他同學丟人。
張民生的戰術是集中炮火和兵力攻擊一點,打開缺口,然後揮動全團殺入缺口,不斷擴大缺口。這種戰術張民生是從紅軍步兵訓練綱要里學來的,而編寫此書的劉一民是從後世林彪總結的四野戰術原則中學來的,那是被歷史證明了的經典戰術,拿來對付日軍絕對管用。
飯田貞固和崗部直三郎當即決定,由崗部直三郎中將指揮完成補充的第二師團和第五師團立即出動,迅速增援碭山,第一師團和第二十三師團隨後跟進,準備與劉一民主力在商丘與碭山間決戰。在徐州周圍地區的第六師團、第十六師團緊急動員,做好增援準備。
偽裝成偽軍和趕車夥計的特戰隊員們,一擁而入。有的奔向鬼子中隊部,有的奔向鬼子宿舍,有的奔向了鬼子的瞭望哨。走在最後的隊員們,順路就把小鬼子的哨兵、值班機槍手給幹掉了。
臘月二十三下午,眼見天氣要變,劉建立果斷下令部隊開始行動。霎時間,教四團像一把尖刀,直接朝小鬼子碭山與虞城結合部的楊集鎮插去。在他們身後,是教五團、教六團和教六旅的教十六團、教十七團、教18團。教二旅、教六旅兩個炮團為部隊提供火力掩護。劉建立和張洪濤分明是要用強大的攻勢一舉摧毀日軍的防線,徹底切斷隴海路。
想想劉一民部越打越強,戰役規模越來越大,飯田貞固和崗部直三郎頭頂上就直冒冷汗,原來劉一民主力突破隴海路后杳如黃鶴的原因就在這裏,他是看中了河南日軍沒有主力師團,好欺負,想一戰定中原。這傢伙的野心越來越大了,佔了山東大部分地區還不滿足,竟然想連河南也佔了,簡直是欺人太甚!
就這樣,一陣雞飛狗跳之後,在徐州完成休整補充的第二師團、第五師團先頭部隊的坦克、汽車開動起來了,向盪山方向滾滾而去。在他們身後,日軍機械化部隊的第二師團、第五師團主力也開始緊急出動,崗部直三郎老鬼子又要進行快速迂迴包抄戰術了。
藤井洋治對自己的防線心裡有數,八路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打開缺口,那一定是劉一民的主力部隊在發動攻擊。因此,藤井洋治親自給徐州的十二軍司令官飯田貞固中將打電話,報告情況,請求司令官閣下緊急戰術指導,請求司令官閣下命令駐商丘部隊迅速向東發動攻擊,夾擊八路軍。
如果任由八路軍截斷隴海線,則徐州和豫東部隊的聯繫就會被割裂,豫東、鄭州部隊就有可能成為孤軍。只要劉一民部隊能夠頂住徐州皇軍主力的增援,在河南的日軍就徹底掉進了中國軍隊的包圍圈,蔣介石很可能會進行軍事冒險,集中第一戰區、第五戰區部隊,配合八路軍教導師圍殲在河南的日軍。
跟在趙勇剛身後走進日軍兵營的宿縣抗日游擊縱隊隊長丁茂修見此情景再也忍不住了,喊了聲「小鬼子,我操你媽」,手裡的手槍就開火了。
想不通不要緊,因為他們不用再想了,八路軍騎兵旅閃亮的軍刀和密集的火力會為他們解除所有的煩惱的。
第三十八師團自從到華北后,就調到了隴海線上,後來又調去駐守魯西南,今天也是第一次遇上八路軍主力部隊進攻。這支部隊,在藤井洋治的調教下,變得非常頑強,面對八路軍強大的炮火,一邊求援,一邊死守不退。這樣一來,教四團也算是遇上了對手,戰鬥打得相當激烈。
教四團畢竟是和教一團比肩的頭等主力團,訓練有素,武器裝備好,步炮協同能力強,作風頑強。日軍三十八師團從整體上講是無法同百戰精銳教四團相比的。雖然他們有陣地可以依託,八路軍炮火再猛,也不可能把陣地上的日軍全部炸死,但面對教四團新穎的步兵進攻戰術,小鬼子的第一道防線還是很快就被突破了。
一排五根木樁,上面綁著日軍抓獲的游擊隊嫌犯。人早已死去了,木樁根的地面上,鮮血也已經凝固了,小鬼子士兵還是一個接一個出列,對著屍體一刀接一刀地刺殺。一輪拼刺結束,小鬼子的值班小隊長還要站出來講評、示範,指點士兵們的出刀部位、力度。
隊長都開火了,隊員們哪裡還會再遲疑,手裡的步槍乒乒乓乓就打開了。
趙勇剛邊說邊比劃,說的繪聲繪色的,跟真的一樣。
教四團團長張民生、政委何克早已經接到偵察排報告,知道小鬼子在防線上布設地雷,這一見漢奸偽軍倉皇撤退,覺得可以利用這些傢伙趟雷、帶路,就命令部隊不急著消滅外圍防線的漢奸部隊,追上去,押著他們向汴徐公路、隴海線撤退,為部隊開路。
這下,那些跟著日軍跑到隴海線的原魯西南各縣的自衛團、保安隊都有活幹了。這幫傢伙在魯西南幫助日本人殺中國人,見三十八師團撤退,知道八路軍主力要來了,慌忙跟著小鬼子跑。跑到隴海線上了才知道太君不給他們發軍餉,正愁著一日兩餐沒有著落呢,藤井洋治就讓他們駐守鬼子防線外圍。這些傢伙腦瓜好使,馬上意識到發財的機會來了,可以洗劫周圍村莊了。於是,一群偽自衛團、保安隊組成的土匪出手了,把碭山、虞城鐵路以北的鄉村糟蹋得雞飛狗跳。
當務之急,是要在中國軍隊沒有反應過來之前,打通隴海路,粉碎劉一民的企圖,以免釀成更大災難。
打完電話,趙勇剛命令六小隊去增援火車站,一定要把鬼子站長給抓住,問清楚今天下午有沒有火車在符離集火車站停靠。
打完電話,藤井洋治嚴令前線陣地部隊堅決抗擊,然後就下令集結主力,準備向楊集鎮方向發動反攻,堅決打退八路軍的進攻。
住宿縣的日軍警備隊早已知道山東八路軍突破隴海路南下了,也很警惕。但是快二十天過去了,沒有見到八路軍主力的蹤影,也就有點懈怠。
怕什麼來什麼,藤井洋治怕八路軍再次拿他的隴海路防線開刀,八路軍還真的就在隴海路上動手了。
趙勇剛的計劃是不動槍的,他還要利用符離集車站做文章,想攔截鬼子火車去徐州給小鬼子一個驚喜呢!丁茂修這一開槍,很可能驚動車站的小鬼子,不知道去車站的隊員們到達沒有呢!
劉建立他們選擇的突擊點仍然是上次夜過隴海路時的老地點,碭山與虞城交界處。這裡是徐州地區與豫東地區的交界,也是日軍豫東部隊與徐州部隊防線的結合部。軍事將領都知道,結合部往往是防線最虛弱的地方,一打就爛。
八路軍一出動,日軍隴海路防線外圍的偽保安、自衛團就發覺了。這幫傢伙的表現大出藤井洋治的預料,在打著向皇軍報告的幌子,調轉身子,一窩蜂地朝著汴徐公路和隴海鐵路的鬼子防線跑,想到小鬼子那裡尋求庇護。
一句話,藤井洋治是日軍中的苦哈哈,沒幹過幾天有油水的活。
這不是小鬼子不知道開槍,關鍵是他們正在訓練,手裡的槍都是空的,裏面沒有子彈,想開槍都沒法開。
保安隊的軍官們想不通,符離集的保安大隊怎麼可能叛變么!他們就是想當八路軍人家也不會要他們,國軍也不會要他們,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土匪、兵痞和流氓無賴。沒有哪一支正規軍會要他們的!除非小鬼子糟蹋了他們的老婆!
與宿縣之戰動用特戰隊偷襲加打援的戰法不同,劉建立、張洪濤攻擊隴海路之戰動靜大,投入兵力多,大有一種會戰架勢。
一會兒工夫,宿縣鬼子警備隊的電話就又打過來了,小鬼子在電話中羅里啰嗦的,先是詢問叛亂的保安隊被鎮壓沒有,接著就要中隊長聽電話。
現在說什麼都晚了,槍聲一響,小鬼子就警覺了。鬼子中隊長一扭頭,見是保安大隊的士兵們簇擁著一溜大車湧進了院子,還以為是偽軍們不小心走火呢!當即罵了一聲:「巴嘎,什麼的幹活?」
正因為是苦哈哈,藤井洋治不同於那些一路春風的日軍將領,非常務實。他的第三十八師團雖然也是三單位制的警備師團,但訓練抓得緊,戰鬥力提升的很快。退守隴海線后,特別是八路軍再次突破日軍徐州地區的隴海線防線后,藤井洋治花了很大的心思,來加固原有的防線和陣地。這傢伙,為了提高部隊工事的堅固性,把鐵路沿線村莊里許多人家的木料都搶了過來,用於加固工事。同時,又在關鍵部位布設地雷、布置鹿砦、拒馬,力圖讓自己的防線能夠擋住八路軍。
趙勇剛的調兵計確實起作用了。宿縣鬼子警備隊長一聽駐符離集的保安大隊叛變、偷襲皇軍,登時就惱了,馬上叫來偽保安總隊隊長,上去就噼里啪啦一頓狂揍,接著就命令集合隊伍,保安隊在前,日軍在後,冒著風雪出了城,殺奔符離集而來。
說完,趙勇剛就進了鬼子中隊部,拿起電話莫西莫西喊開了。等接通了宿縣鬼子警備隊隊部電話,趙勇剛就在電話上用日語語無倫次地報告,保安中隊叛亂,衝進了皇軍警備隊兵營,偷襲皇軍,請求快快地支援。
趙勇剛不想和小鬼子啰嗦了,手裡的傢伙發言了,一槍就把鬼子中隊長打得一頭栽倒在地。
日軍哨兵聽的兩眼放光,收起槍,一揮手,就放行了。
雪花在飄舞,大地已經白皚皚了,公路上也集聚起了一層薄雪。出了宿縣城的日偽軍,頂風冒雪,沿著公路朝符離集方向前進。不停地有偽軍士兵亂嘀咕:「這麼大的雪,打哪門子仗么?」
趙勇剛在電話里亂喊亂叫,說是中隊長閣下中午去保安大隊部喝酒,到現在都沒有回來,應該是已經遇害了。現在保安隊正在攻擊士兵宿舍,雙方正在激戰。說到這裏,趙勇剛大叫一聲巴嘎,就扯斷了電話線,再也不理會宿縣的小鬼子了。
劉建立和張洪濤都是劉一民一路湘江邊帶出來的戰將,對劉一民的戰略戰術思想體會很深,接到命令后,知道師長之所以動用兩個主力旅突破隴海路,那是因為要讓隴海路守軍明白八路軍要消滅他們,讓他們拚命向徐州和開封方向求援,調動日軍主力,促使其分兵。因此,兩個人在接到向隴海線運動的命令時,就派出偵察部隊,在游擊隊帶領下,對隴海路沿線敵情進行了詳細細緻的偵察。
偽保安大隊士兵們的武器都是老套筒,特戰隊員們已經很久不用這種槍了,用起來不是很順手。不過,他們絕大部分都是老紅軍出身,長征路上用的就是這種槍,打兩槍就找到了感覺。只聽砰砰砰槍聲直響,站的整整齊齊的小鬼子們接二連三地往地下倒去。只有小部分反應靈敏的小鬼子來得及挺起刺刀,呀呀叫著,迎著特戰隊的槍口往上沖。
鬼子一開火,火力點就暴露了。教四團火力支援營和各營連的重火力就開始發話了,連擔任火力支援的教二旅、教六旅炮兵團都開始了炮擊,成群的炮彈劃過天空,向著小鬼子陣地飛去,把小鬼子陣地上的碉堡、戰壕、散兵坑炸得支離破碎。
當趙勇剛他們穿著偽軍軍裝,押著裝滿年貨的大車,冒著飄飄洒洒的雪花,趕到鎮子南端的日軍警備中隊兵營的時候,小鬼子哨兵倒也警覺,哐啷啷拉動了槍栓,大聲喝問「什麼的幹活?」
趙勇剛在宿縣只呆了兩天,就學了幾句本地方言,故意裝的畏畏縮縮的,跑到日軍哨兵跟前,低聲報告說這是蚌埠一家商戶孝敬皇軍的年貨,保安大隊的指導官太君讓統統送到皇軍兵營來,保安隊的統統的不準留,誰敢私自扣留,統統死啦死啦的!
藤井洋治在參謀本部部員任上一干就是10年,中間有5年兼任陸大教員。直到1927年7月,藤井洋治才時來運轉,從參謀本部部員、兼陸大教官任上調任步兵第11聯隊附,一年後任天津住屯軍步兵隊隊長,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擔任正職。然後又是什麼12聯隊附、第一師團司令部附,45歲了,才熬上一個37聯隊聯隊長。剛乾了一年多聯隊長,還沒有美夠呢,就又被一腳踢到十六師團擔任十六師團司令部附。直到47歲,也就是1935年8月,才榮升少將,擔任了第十九旅團旅團長。不到兩年時間,就又被踢到近衛師團擔任近衛師團司令部附,又退回到了原地。不過接下來運氣就好了,日軍擴大侵華戰爭,前線將領死的死、轉入預備役的轉入預備役,高級將領缺口大,日軍大本營總算想起了他,52歲升了中將,擔任了留守第一師團師團長,很快就又改任為新組建的第三十八師團師團長,到了中國戰場。
鬼子中隊長領著幾個小隊長站在一邊,觀看士兵們訓練。
等碭山城裡的日軍三十八師團師團長藤井洋治弄清楚了八路軍在楊集鎮發動猛攻的時候,教二旅、教六旅已經切斷了隴海線,以一個團向西防禦,以一個團做預備隊,集中四個步兵團和兩個炮兵團,向碭山方向猛攻,擴大戰果。
小鬼子正在操場上操練拼刺術呢!
第十二軍飯田貞固接到報告后,馬上和同在徐州的崗部直三郎中將一起會商,得出的結論讓他們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