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紅星傳奇》第五卷 縱橫江淮

第七百零四章 夜深沉

第五卷 縱橫江淮

第七百零四章 夜深沉

飯田貞固的電報很快就到了,通報說,對魯南的掃蕩作戰進展不順利,到處都是八路軍的地雷陣,加上地形複雜,部隊傷亡大,戰果小。十二軍已經準備暫時停止掃蕩作戰計劃,等主力收復滄縣后再行掃蕩。
馬振華請求蔡中命令保衛部調查此事。
搶運大軍中,最引人矚目的是滄縣的回民兄弟。
現在穆老漢就吧嗒著煙袋,拉著前來給八路軍運戰利品的子牙河邊的李老漢閑話,因為當年穆老漢運貨到子牙河邊,李老漢家是他歇腳的地方,沒少吃李家嫂子做的飯。
李老漢想想也是這道理,閨女有自己的事情,還得操自己的心。還不如跟著穆老漢,老哥倆一塊跟著八路軍干,說不定還能親手殺兩個小鬼子,給老伴報仇。
等穆老漢和兒子從地上醒來的時候,已經有船戶兄弟過來探望,幫著操辦後事了。
好個蔡中,馬上把冀魯邊行署的同志們、冀魯邊回民救國會和冀魯邊回民抗日大隊集合起來,具體指導如何利用攻佔滄縣的優勢做好發動回民抗日工作,要求冀魯邊回民救國會和冀魯邊回民抗日大隊的幹部戰士,每人都要找一個阿訇做朋友,結成一對一的對子,宣傳我黨我軍的民族宗教政策,宣傳回漢團結抗日的重要性,讓廣大回民兄弟明白,小鬼子不但殺漢族,也殺回民,只有打敗侵略者、趕走小鬼子,回民兄弟才能自由自在地信仰伊斯蘭教,自由自在地在美麗的祖國生活、發展。
戰爭年代,人命如草。日軍又是有史以來最野蠻最兇殘的軍隊,所過之處,多少炊煙牧歌的村鎮化成斷壁殘垣,能在小鬼子不停的掃蕩中活下來,已經是敵後老百姓最大的奢望了。這還幸虧八路軍來了,要不然還不知道整個冀魯邊得有多少人家家破人亡呢。
正月初三這天就在日軍瘋狂轟炸德縣城外八路軍偽裝陣地、劉一民定下韜光養晦之計中度過了。
崗部直三郎皺皺眉頭,就讓第十六師團師團長藤江惠輔中將前去調查處理。
馬振華報告說主力部隊和行署沒有一起行動,符竹庭曾經給他下過死命令,主力部隊的任何作戰行動如果需要行署知道的,只通知他一人。沒有符竹庭的明確命令,不得向第二人透露。因此,符竹庭率領的主力堅持冀魯邊這麼久,從來沒有被小鬼子突襲過。
軍情似火,崗部直三郎不敢怠慢,率領大軍從昨天晚上開始,就向宿縣以急行軍速度集結。
冀魯邊地區的回民比較多。盧溝橋事變后,以山東省長馬良為代表的回奸投靠日寇,在日寇指使下挑動回漢矛盾,在回民群眾思想中製造國、教分離的混亂思想。八路軍建立冀魯邊回民救國會和成立冀魯邊抗日大隊后,針對這種情況開展宣傳教育活動。但是由於前一段時間日軍佔領冀魯邊,八路軍發動回民群眾團結抗日的成效不是很大,劉震寰的回民抗日大隊成立后幹部戰士加到一起才有52個人,僅僅相當於八路軍的一個排。
當然,蔡中的動員要生動豐富的多。他到冀魯邊這段時間,沒少和冀魯邊回民救國會主任委員王連芳、冀魯邊回民抗日大隊隊長劉震寰交流,學習了許多伊斯蘭教的知識,對伊斯蘭教的發展歷史有了一定了解。加上蔡中跟隨劉一民時間長,眼界開闊了許多,看問題比一般人要理性的多、客觀的多。因此,由蔡中來做這個動員,可是讓回民幹部戰士們開了眼,明白了團結抗日救國的道理,明白了回民護教與愛國是個整體,明白了只有打敗侵略者建立新中國,回民兄弟才能真正實現信仰自由。
兩個老漢遭遇相同,越說越投機。穆老漢就攛掇李老漢跟著他干,反正家已經沒了,活著就是為了和狗日的小鬼子干仗,能殺一個是一個,什麼時候死了去他娘的蛋!
一時間,滄縣的夜晚變得富有人情味了,到處都是鄉音土腔,這邊喊「老哥,揍嗎齊?」那邊就回答「剛墊吧墊吧,給八路軍扛大個去!」這邊說「我的丫唉,電把子往哪疙瘩晃呢?」那邊就說「別磨嘰,薩利點,毛驢都急吼吼了!」
聯想到這麼多物資運往冀魯邊,萬一被小鬼子知道了隱藏地點,豈不是等於白白忙活了一場?
大年初四已經是公曆的2月22號了,大雪早已消融,天氣一逐漸轉暖,日軍機械化部隊行進速度很快,裝甲旅團、近衛師團、第二師團、第五師團、第一師團都陸續抵達宿縣境內。
蔡中是老政工了,和劉一民搭班子這麼久,早已經是我軍著名的政工幹部了。從一隊隊回民裝束的運輸隊身上,蔡中馬上就意識到團結髮動冀魯邊回民兄弟起來抗日的契機出現了。
這下好了,劉震寰、王連芳率領冀魯邊回民抗日大隊在滄縣東門一戰成名,讓回民弟兄們看到了抗戰的實實在在的戰果,這比印多少宣傳材料都管用。
李老漢告訴穆老漢,家早完了,跑老日的時候老伴腳小,讓小鬼子抓住了,給禍害了。兒子想給他娘報仇,夜裡駕船去燒小鬼子的汽艇,和鬼子同歸於盡了。只剩一個寶貝閨女,今年19了,參加了八路軍的培訓班,回來當了村裡的婦救主任,領著一幫子老娘們和大閨女,天天忙著給八路軍做軍鞋、交公糧。肩上扛著一桿老套筒,像個小夥子一樣,跟著游擊隊打鬼子,給她娘和她哥報仇。
崗部直三郎再要求自己注意修養,看了杉山元的電報也忍不住想罵,這老東西,簡直和寺內壽一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都是找替罪羊的高手。寺內大將還好一點,找替罪羊也不找自己,杉山元倒好,來到華北沒多長時間,竟然想讓自己當替罪羊了,簡直是莫名其妙!
劉震寰率領新組建的冀魯邊回民抗日大隊在攻佔滄縣縣城的戰鬥中立了頭功,打出了回民子弟兵抗日的威風,消息竟然不脛而走,滄縣地面上的回族弟兄都知道了,許多年輕人摩拳擦掌,要跟著劉震寰打鬼子。地方幹部再一動員,阿訇們就領著年輕後生組織成了一支支運輸隊,牽著馬、趕著車,開往滄縣縣城來了。
等他和兒子把一船白花花的大米運到德縣碼頭返回滄縣家中的時候,眼前的情景讓爺倆一下子就懵了:那個運河邊曾經充滿歡樂的小院里,老伴、媳婦、閨女、孫子,都赤身露體地躺在地上。最慘的是小孫子,竟然被人提起兩腿從中間撕開了。
蔡中詢問為什麼隨符竹庭行動的主力部隊不存在這問題?
穆老漢和兒子這才知道他們走後,小鬼子進了他家。
不能痛罵杉山元,崗部直三郎一腔怒氣無處發泄,又不願意抓住哪個小參謀狂扁一頓,崗部直三郎只好嚴令各部隊快速行動,連夜北返。
由於是戰時,幹部戰士不用說了,那是嚴格執行紀律,按照命令一隊隊奔向指定的倉庫,扛上東西就走,沒有多餘的話語。老鄉們雖然被幹部們告知不能說話,但是許多四鄉八村的熟人見了面,必然要拉話,最起碼也要互相打聽一下哪個村哪個人家現在還有沒有。
冀魯邊黨委副書記、行署副主任馬振華留下向蔡中報告了件事情,就是在冀魯邊反掃蕩過程中,地方武裝和地方政權損失很大。不知道什麼原因,小鬼子似乎掌握了行署和幾個縣級政權的行動規律,撲的很准,往往某個縣大隊剛剛轉移到一個新區域,小鬼子隨後就追到了,而且攻擊目標明確。要不是有地道,很可能行署早就完了。
晚上,滄縣城內火把如繁星點點,八路軍各部隊、冀魯邊各縣、區武裝和緊急動員來的民兵、老鄉都在忙乎,馬拉的膠輪馬車、牛拉的鐵軲轆大車、獨輪車都在依依呀呀作響,幹部、戰士、民兵和老鄉們在新六旅輜重營的統一指揮下,人扛馬拉車載,連夜搶運日軍的各種物資。
崗部直三郎抵達宿縣后,給杉山元和飯田貞固分別發了電報,詢問八路軍最新動向。
自從在碭山縣城和三十八師團師團長藤井洋治打架后,崗部直三郎心裏就暗生警惕,默默自責,覺得自己的修養還不夠,距離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還差的很遠。說來說去,確實都怪劉一民。要是沒有劉一民和八路軍,皇軍一路高歌猛進,哪裡會吃那麼多的敗仗么!不打敗仗,心情就好,也就不會發生和藤井洋治打架的事情了。
蔡中不敢怠慢,拉著馬振華就去見曾中生和符竹庭。
穆老漢祖祖輩輩住在運河邊,見慣了形形色色的大軍,知道無論是哪個大帥的隊伍,無論軍紀再孬,頂多也就是用過他的船不掏錢,大不了再加上挨幾槍托子。因此,日軍從平津地區南下去攻打德縣的時候,他不但沒跑,還和兒子一起應召給日軍運軍糧。在他想來,日軍也是人,無非是和中國當官的爭權。等日軍大軍過後,他依舊可以當他的船戶,下德縣上天津,賺一點運費,讓老伴和兒子、閨女能夠吃飯穿衣,讓小孫子能夠穿上新衣裳。
蔡中一聽就知道了問題出在哪裡。符竹庭率領的主力都是經過嚴格的保密教育的,幹部戰士保密意識強,小鬼子不容易滲透。地方武裝的幹部戰士都是本鄉本土的,幹部戰士保密教育較差。如果鬼子特務有心滲透的話,就很容易出問題了。
悲憤不已的崗部直三郎恨不得馬上發報痛罵杉山元一頓,但他沒有這麼做,原因是他知道自己惹不起杉山元。寺內壽一大將已經夠厲害了,這杉山元比寺內大將更厲害。萬一他哪天再回大本營去擔任陸相,自己就慘了。
不料剛剛發完電報,崗部直三郎就接到了報告,宿縣城裡發生了日軍火拚事件,死傷了幾百人。
蔡中動員結束后,幹部戰士就迅速行動,去和前來搬運物資的回民兄弟一起行動。
滄縣縣城這邊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像,宿縣可就不同了。
杉山元的電報和飯田貞固不同,這老鬼子已經急眼了,嚴令崗部直三郎快速行動,務必星夜前進,遲則生變。萬一南線主力耽誤時間,八路軍很可能會強攻德縣,或者消滅在東光的第四十一師團主力。甚至還有可能攻擊冀中和平津地區,那樣的話,華北治安形勢就徹底糜爛了,非得有人對此負責不可。
崗部直三郎正要責罵,藤江惠輔辦公桌上的電話又響了起來,崗部直三郎抓起電話,就聽話筒里傳來急促的聲音,說是第二師團、第五師團發生了火拚,請求師團長趕緊前去制止,不然的話,事態會更加嚴重的。
考慮到長途行軍安全,心細的崗部直三郎還給沿線各部隊師團長發報,要求他們務必嚴守鐵路和公路,保證大軍北返一路暢通安全。
埋了老伴、媳婦、閨女和孫子,穆老漢和兒子老漢照舊在運河上行船,只不過船艙里多了兩把殺豬刀,專尋落單的小鬼子的晦氣。幹了幾次后,爺倆被鬼子憲兵瞄上了,運河上呆不住了,只好跑到了冀魯邊。八路軍來后,兒子投了八路。穆老漢年齡大,弄了個貨郎挑,穿梭在滄縣縣城和鄉村之間,明著賣一點針頭線腦,暗裡當了縣大隊的交通員。
藤江惠輔顯然是先於崗部直三郎接到報告的,一聽崗部中將讓他去處理,就囁嚅著說他不方便去,是剛到宿縣縣城的近衛師團士兵和駐守宿縣縣城的第十六師團士兵發生了衝突,還是崗部君親自去處理比較好。
幾個人在一起商量了半天,決定等張洪濤率領教六旅和新六旅匯合后,在冀魯邊各縣區武裝中集中開展訴苦運動和三查活動,提高地方武裝的政治素質、軍事素質,同時要挖出混入我軍的特務。至於從滄縣運回的物資,除了交給魯西警備旅和教二旅的,其它的運回冀魯邊中心地區后,除了補充部隊,迅速組織運回清河地區,免得有失。運往清河地區時,一律由教六旅、新六旅實施,嚴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