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鱗開》卷二 大君有命

第91章 欲破巨浪乘長風(7)

卷二 大君有命

第91章 欲破巨浪乘長風(7)

「本兵還要注意身子。」朱慈烺道:「我有一位朋友,雖然名聲不彰,但的確是國醫聖手,本兵若是願意,我去請他到府上出診?」
「奴婢陸素瑤,拜見殿下。」不一時,淡抹鉛華的女官恭謹應對。
「那就給他一萬。」朱慈烺將信紙放回信封,道:「讓他在援兵到達之前,切莫出兵冒進。」
「今日隨班么?傳她來見我。」朱慈烺道。
「本兵就沒有其他法子可以想一想么?」朱慈烺知道發布戰略決策需要皇帝的首肯,否則誰能承擔那般巨大的責任?不過大明是個制度社會,各個環節都充滿了潛規則。這些潛規則中固然有一部分是竊取公利為私用,但也有一部分成了社會運轉的潤滑劑和方便門。
就在馮元飆準備告辭的時候,突然外面有人傳報,兵部侍郎張鳳翔有緊急軍報,要呈遞給尚書馮元飆。
「殿下,若是皇後娘娘問起大婚準備的事來,奴婢該如何應對?」陸素瑤紅著臉問道。她是被派來為東宮進行婚前教育的,可如今才是第一次見到東宮本尊,怎麼回去交差?
一者自尊,一者求援,故而馮元飆說孫傳庭是一石二鳥。
即便陸素瑤不在,肯定也會有人進來為太子辦事。只要陸素瑤能做的,那人肯定也能代為。這也是宮廷鬥爭中常見的戲碼,因為一次偶然的代班而躍上枝頭。
——那個徐惇最近好像沒什麼聲音嘛,這種對外的事即便被他轉售給了那些國公,未必會有多大的危險。
陳演那種天啟年間方才釋褐的新人,如今都可以入閣掌政了。事實證明,沒有經歷時間的磨礪,根本沒有足夠的名望和魄力擔起大明這副家當。
朱慈烺站起身,健步朝外走去,將請安的事全權委託給了陸素瑤,腦中又順著剛才的事繼續往下走,盤算著如何從宋弘業和武長春手裡調些人出來,組建一支對外收羅情報的隊伍。這事原本是兵部職方司的任務,但現在的職方司能給出一張較為靠譜的地圖都已經很不容易了,更別說對外展開諜報工作。
「我自己去與他說。」朱慈烺微微皺眉道。他既然承諾要厚待喻昌,豈能將他視作門下食客,招之則來揮之則去?這種出診的事,自然得先詢問喻昌的意思,然後由喻昌自己決定時間。
朱慈烺早就聽說馮元飆就任兵部尚書時以重病推辭,皇帝不肯,派了御醫給他醫治,這才接了下來。如今說了沒幾句話便咳成這樣,看來是真的在死撐了。皇帝陛下換人太快,像馮元飆這樣的穩重老臣,已然是走一個少一個。
「論說用間,無論建奴還是闖賊,都在朝廷之上啊。」朱慈烺無奈道:「本兵還是派出精悍家人前往洛陽,讓秦督勸丘之陶、李振聲切莫異動,且忍辱負重一年,待時機成熟自有人前去聯絡啟用。」
「之前坤寧宮派來的那個女官叫什麼?」朱慈烺問道。
朱慈烺心中暗道:李邦華是要給我掌握都察院的,史可法還不知道能力如何,還得看看再說。
「母后讓你來東宮外邸服侍,還說了其他什麼?」朱慈烺問道。
張鳳翔剛參加完平台召對,並沒有按照太子的意願提出「御駕親征」這麼敏感的問題。他還不知道都察院已經一步步落入了太子的掌控,憑藉著那些御史言官,就算他不提,也有的是人提,可以說這位侍郎已經白白浪費了一個機會。
朱慈烺手下仍舊是缺少幹才,幾經思索,最終還是落在了那個忠誠度堪疑的徐惇頭上。
朱慈烺略微坐了坐,喝了一杯宮裡的茶,腦中浮出母后的容顏,心中一動,叫道:「田存善。」
馮元飆以為太子實在寬慰他,又行禮道謝,這才躬身退去。
所以很少有人女官捨得讓人代班。
朱慈烺仍舊沒有反應過來,一心想著領兵西向的事,無所謂道:「照實說。」他並不知道東宮需要為大婚進行什麼準備,反正有劉若愚、田存善盯著,不至於有什麼紕漏。
馮元飆聞言,知道太子這是將兩個內間收入了自己麾下,不使其暴露。反正只是兩個陷賊之人,太子想要斷然沒有不同意的道理。馮元飆道:「臣明白。」
「奴婢在。」田存善剛才被打發出去,連忙進來應事。
「奴婢去與喻將軍說吧?」田存善討好道。
馮元飆此刻真心覺得與太子殿下交談如沐春風,整個人都暖洋洋的,就連咳嗽都好了許多。人年紀大了,感情容易失控,即便在官場上打磨了這麼多年,仍舊有管不住嘴的時候。他道:「老臣自知行將就木,若是有個緩急,還請殿下推薦李邦華、史可法執掌中樞。」
朱慈烺微微皺眉,道:「這事若有後文,還請本兵知會我一聲。」
「回殿下,是劉宮正奉懿旨,派奴婢隨身伺候殿下。」陸素瑤垂頭道。
「臣明白。」馮元飆道。
朱慈烺嘆了口氣:「朝堂之中多有玩弊者,恐怕這事已經流散出去了。」
馮元飆看完,並不說話,將孫傳庭的奏報呈給朱慈烺,道:「此秦督一石二鳥之書。」
朱慈烺得到了兵部尚書的承諾,心情也十分舒暢。他知道自己父皇想讓秦兵冒進,如今自己與大臣聯絡,發出與聖意截然不同的聲音,貌似已經踏出了結黨的第一步。不過事到如今,哪裡還能顧得上那麼許多?就如同這個時代沒有抗生素、消毒水,難道就不開刀動手術了么?只有活人才會被感染啊!
孫傳庭這封軍報里說的事,便是得到了偽官丘之陶與李振聲的投誠信,願為內應。由此來增加皇帝對秦兵南下的信心,鞏固自己秦督的地位,獲得更多的信任。同時,字裡行間也無不是在說:如今形勢不壞,可以一戰,但援兵不來,那大好良機也就只能錯過了。
「本兵何須如此消沉,養好了病再說。」朱慈烺勸慰道。
這也讓朱慈烺總覺得明朝的內官,無論是宦官還是女官,都遠比後世企業里的小白領有團隊意識。
「秦督要兩萬人?」朱慈烺抖了抖信紙。
「讓一位能征善戰的督師費心玩這些文字遊戲,實在是難為他了。」朱慈烺道:「不過事關機密,絕不可明發,只能密奏聖聽。」
馮元飆微微點頭。
太子出行,每一班都有固定人數,無論有什麼要求,這一班都能做到。無論太子突然想起了什麼,要做什麼,絕不敢讓太子失望。萬一偶然有所失誤,就會被人記錄在冊,等候上面發落。
「豈敢豈敢!」馮元飆連忙謙辭。
「他醫術是很不錯的,值得一試。」朱慈烺聽出馮元飆並不是堅決推辭,便替他下了決定,轉頭對田存善低聲道:「回頭提醒我。」
馮元飆想了想,道:「臣可冒罪發兵部公文,再發私信給秦督,勸其千萬不可輕戰。」說罷,突然胸口一陣抽搐,強忍不住地咳嗽起來。
「讓他進來。」朱慈烺道。
張鳳翔連忙垂頭,不敢與太子對視。
陸素瑤臉上一紅,暗道:太子是真不知道,還是拿我取笑?莫非是要這裏……
「好了,本兵還是早些回去休養,切莫勞神過甚。」朱慈烺起身道,看了一眼張鳳翔,若有所指道:「有些事只需去做,想那麼多也是無用。」
馮元飆略一沉思道:「丘之陶是否為丘侍郎之子,還當與丘侍郎核實。巡按御史李振聲為官素有清廉之名。承天陷落時,巡撫宋一鶴自剄,總兵錢中選陣歿,原本有傳言說他落入賊手,罵賊而死,如今才知道他還在世上。」
喻昌喻嘉言是東宮體系裡的第一個下將軍,自身醫術果然精湛,故而田存善一聽朱慈烺說「國醫聖手」就想到了他。
張侍郎剛出宮,就撞見了部里的書辦,是來給馮尚書送洛陽軍報的。張鳳翔檢視了軍報上的封口蠟印,簽了收單,親自送進宮裡。果然讓他抓住了機會,起碼能與太子混個臉熟。
「這……不至於吧?」馮元飆一愣。這可是兵部移文,有密簽蠟印為記,誰敢私拆?
至於房事方面的教育……誰知道太子的早慧竟然連這方面也會了。
尤其眼下還有天津防疫的事,青衫醫和軍法部是這次防疫戰役的主力軍。喻昌還要進行醫學宣講,同時展開醫師、醫生、護士三級考核,還要照太子的意見完善專科醫生制度,實在是忙得足不點地。至於親自出診,對他來說已經是十分遙遠的事了。
馮元飆心情大好,再次行禮道謝。
朱慈烺接過軍報,一目十行,心中振蕩,當即問道:「此言確鑿么?」
「秦督又有何事?」朱慈烺得尊重馮元飆的權威,由尚書先行拆封驗視。
她還沒有見皇後娘娘的資格。
「哦,」朱慈烺也不知道是否有些失望,「那你去坤寧宮稟報一聲,就說我一切安好,請母后不要擔心。」
「督師在外,總是要多虛報些。」馮元飆道:「只要能撥出一萬人,秦督想來就該知足了。」
「回殿下,姓陸,名素瑤。」田存善連忙應道。
「這恐怕……」馮元飆面露難色:「恐怕得有聖旨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