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鱗開》卷二 大君有命

第148章 城外蕭蕭北風起(6)

卷二 大君有命

第148章 城外蕭蕭北風起(6)

國初時太祖高皇帝設立大宗正院,秩正一品。洪武二十二年改為宗人府,以親王出任宗正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主要是負責睦宗親族之事,到了後來就是編修譜牒,已經沒有調解宗族內部事務的權力了。
孺子可教!
侯方域問道:「到時候若是大家爭著買好地,沒人買下田,那該如何是好?」
「自然。」那書吏笑道:「否則怎麼會讓他們白紙黑字寫得確鑿呢!」
「你不提我都忘了那個了。」朱慈烺不以為然道:「先生做禮部尚書時候,對這個衙門上過心么?」
「若是御史那邊……」吳甡小心問道。
侯方域吃驚的發現,這副巨作之上,大部分都是空置的。
「因為刀在人家手裡,不照人家的規矩玩,人家就不帶咱們玩了。」一個唐突的聲音從後排傳了出來。
身邊一個從汝陽跟來的生員耳尖,笑道:「這是咱們府尊的老手段了,賣地。」
這才是樸素的階級鬥爭思想!
……
吳甡不是道德先生,但對於這種赤裸裸霸佔民間財產的行為也有些糾結。
「展開!」張詩奇的手臂緩緩張開,讓人拉起了這副大地圖。
「賣地?」侯方域一愣,旋即醒悟過來:「這圖上沒有標識出來的,都當空地賣?」
隱瞞田畝竟然到了如此猖獗的地步!
「劃分地塊之時便已經綁好了。」張詩奇哈哈笑道:「真當老夫是個冬烘先生么,各縣的縣誌早就爛在老夫肚子里了。」
所有地塊,一律按照三兩銀子每畝的售價出售,不拘好壞。
「御史會懂事的。」朱慈烺笑了笑,相信李邦華能夠幫他鎮住那些不懂事的御史。
吳甡也覺得心有不甘。
「嘿嘿,你以為豪族都是鐵板一塊?」那書吏得意笑道:「咱們在汝陽時候,那些人也都背地裡走動,說好了大家都不出價。結果呢?白紙黑字大紅官印的田契放在案頭上,哪個見了不眼紅?最高的一塊地,給他們抬價抬到了三十五兩銀子一畝!」
「老爺,咱們既然已經得了汝陽那邊的傳報,為何不多報些土地上去呢?」
侯方域啞然。他知道土地價格與風水、土壤、朝向都有關係。不過就算江南寸土寸金之地,上好的良田,一畝能賣個三十兩已經是了不得高價了。在中州地方,上等良田不過十余兩,土質不好的恐怕連三五兩都不值。
所謂上下同欲者勝,正是當前!
「不過這回時間緊迫,咱們不能再用價高者得。」張詩奇笑道:「這回由咱們定了實價,誰家銀子給得爽快就賣給誰。」
東宮侍衛營打了幾場勝仗,士氣昂揚地轉進汝州城。李自成大軍雖然向前推進了數十里,但付出的代價卻是大量傷亡和日益低落的士氣。若不是雙方人數實在太過懸殊,蕭陌甚至還想反攻一局,擴大戰果。
縣誌里不會寫明誰家的田好,但會寫清楚誰家出過幾個舉人幾個進士,誰家又聚居在何方,以及一縣的風向水流……通過這些線索,張詩奇很容易就判斷出哪個方向的良田好地的位置,隨意搭配一些中田、下田、沙壤土,想來那些豪門也不會太計較。
「那宗人府那邊……」吳甡又問道。
而現在竟然有這麼多空地!看上去竟然與有主的田地近乎於一比一!
嚴格來說,朱慈烺無權處置福王府的資產。只是眼下福世子逃去了安徽,具體在哪個府縣都不知道。朱慈烺領著大軍,身邊有一個督師挂帥,又有尚方劍和龍節在手,誰敢對他說個不字?別說福世子只是個世子,哪怕他繼承了福藩的封爵成為新一任福王,見了東宮不也是照樣要行君臣禮?
河南地處中州,是三千年來開發得最為成熟的地區,多少荒山都已經被灌溉成了良田。當時萬曆皇帝在洛陽建封福王藩,就是看中了這裡是中原繁華之地。鄭貴妃為兒子索要的兩萬頃良田在當時就已經湊不出來了,所以還是從湖廣、安徽另外尋的地方,納入福藩莊田之中。
自從李自成佔領了襄陽,戰略目標越發清晰。凡是攻佔了大城要地,都讓城中百姓分作三堆。其一是宗室,其二是文武官吏,其三是平民百姓。他們將宗室殺了,抄沒家產,充實軍費;然後收編文武官吏,充實自己的統治力量;對於平民百姓沽恩賣好,既不征糧也不收稅,糧食富足的時候還會開倉放米。
侯方域見張詩奇已經胸有成竹,同僚似乎這買賣也十分熟稔,便不再多說,只是用心看著。在這個府衙里是不會有什麼不透風的牆,這塊大地圖掛出來沒多久,市面上便多了許多謠言,一時間知府衙門的側門滿是來求問真相的下屬官吏。
李自成留給朱慈烺的時間實在不多。
侯方域忍不住打了個哆嗦,瞬間明白了古人所謂的「不寒而慄」。當然,眼下天氣也的確很冷。
市面上既然知道了,東宮系統內部更是不存在隱瞞。
「不怕勢家鬧么?」侯方域小聲問道。
「是誰說的!」廖老爺大聲喝問。
張詩奇當日在汝陽做這買賣的時候還有些提心弔膽,後來將事情經過和結果寫在啟本里呈交太子,得到皇太子背書,如今做起來自然明目張胆,恨不得大肆宣揚。
「好了,本府一州十三縣的田地圖都畫好了吧。」張詩奇特意找來洛陽的畫匠,繪製了一副巨大的河南府地圖,標明山林水澤,然後將書吏呈交、勢家認可的田產狀況一一填入其中。
在這個用生命搶出來的時間里,張詩奇提前兩天做完了田產清理工作,除了少數幾家豪門提出了更少的田產登記,其他人家對最近的這個版本紛紛表示「確實無誤」。
「敢收買土地的,都是懂世故的。」朱慈烺忍不住哼了一聲:「知道李闖來了不會對他們下手,買得是心安理得啊!張詩奇這法子雖然出手較快,卻太過便宜了那群亂臣賊子。」
侯方域是聰明人,聽著這殺氣騰騰的話,只得附和道:「的確,這官司就是打到天子面前都打不倒。他們自己認了的東西,官府又沒逼他們。不過……萬一豪族都不肯出價,外地人又不敢買,這如何是好?」
「論道理,咱們賣的是無主荒地;論情理,咱們也給了他們坦白的機會;論法理,咱們殿下是代天子親征,有龍節、尚方在手,那叫啥?那叫見者如見君吶!他們敢跟殿下說瞎話,那就是欺君!別說賣他兩塊地,就是抄家殺頭都是輕的!」
只聽這口吻便是粗鄙不文,顯然沒好好讀書。廖家最近五代里也不過出了兩個舉人,對於子弟的教育一向很上心,結果卻很傷心。然而此刻,這個無禮得近乎粗魯的對答卻給廖老爺心頭帶來了一抹亮色。
望著子孫們迷茫的眼神,廖老爺仰天不語,心中卻充滿了對自己家族的憂慮。他暗嘆一口氣,掃視著滿堂兒孫。雖然夠不上七子八婿,但五個兒子都已經長成,三個女兒也都嫁了門第相當的大戶人家,唯一讓他憂心的便是兒孫中看不出有能夠執掌家業的人物。
洛陽這些勢家豪門,知道闖賊不會為難百姓,只要不頂著「宗室」的帽子就可以安然無恙,自然敢接手田產。
書吏、勢家只以為太子過來是要征糧,卻沒想到太子手下有這麼個心狠手辣的老舉人,竟然是要釜底抽薪!
侯方域連連點頭,道了聲有理。他剛才只想到了豪門大戶彼此勾結對抗官府,卻忘了這些勢家原本就有各種各樣的紛爭。同處一地的豪門大族,就算互相聯姻,也免不了有個水土紛爭。這些紛爭可大可小,小的翻過臉,大的動過兵杖,都一筆筆記在各家的小本子里呢。
張詩奇也拿到了東宮明文發出的「河南府知府」的委任狀,以及臨時鑄造的銅印。之所以是河南府,是因為在大明的行政區劃里,洛陽只是個縣,是河南府治所所在地。然而從元朝設立河南江北行省以來,河南已經成了豫省的名號,若是再稱河南府很容易造成誤會,故而以治所代稱府名,只有具體落在紙面上才會標名「河南府」。
哪怕買的是沙壤土,這個價也不算虧。何況這次拍賣的田地中,福王的莊田佔了大頭。那可是讓多少人眼紅的肥肉?如今一旦拋出,可以想見那些餓狼會以何等姿態將它吞下去。
「明府這是意欲何為?」侯方域小聲嘀咕著。
「正是!看著累世不易的田契,就算要私鬥干仗也是日後的事。」張詩奇背著手過來,笑眯眯說道。
朝廷塘報上說賊兵屠掠兇狠,正是站在宗室和官吏立場上的記錄,但並不影響百姓樂於從賊的普遍心理。
若是有外人進來,這些勢家必然會結成同盟。可如今官府並不介入,純粹是給了他們一個機會,合法獲取夢寐以求的良田。他們有什麼理由不上鉤?
「是我。」一個跳動的聲音冒了出來,人群分開兩邊,方才看到一個其貌不揚的年輕人站在原地,朝廖老爺叩拜行禮:「孫兒廖興給爺爺磕頭。」
再者說,洛陽上上下下,里裡外外,誰不希望合法佔有福王圈佔的土地?
而且價格的確是低得令人髮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