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鱗開》卷三 水雷屯

第221章 野蔬充膳甘長藿(2)

卷三 水雷屯

第221章 野蔬充膳甘長藿(2)

陳科清了清喉嚨,道:「按照《教學備要》上的規矩,日後還要再來一個教體育的教師。如果咱們還是輪天上課,那些娃娃三天才能上一天正課,笨些的怕是不夠忘呢。咱想著,要不咱們論課來上。孩子睏倦的時候,就來上我的博物課,精神好的時候就上您的正課。您看如何?」
黃德素在少年的肩膀上拍了拍,讓他坐下,緩步走到前面,從案上取了水喝了一口,繼續在下面巡視。這裏原本是一座關帝廟,被縣上看中了地處三村交界的便利,便改成了村學,附近三個村子的少年少女全都要來這裏進學。
「我父親是種地的。」王翊知道父親不願讓人知道自家底細,大聲答道。
五月時節,蝗蟲已經孵化得差不多了。
「是!多謝先生!」王翊應聲道。
四人結伴回村,一路上歡聲笑語,頗引路人側目。
「也沒啥。」王老五洗了手臉,無所謂道:「快溫習功課,我去弄吃食。」
「以你現在的學力,給小孩子啟蒙是可以了。」黃德素撫須微笑道:「更何況你硬筆字比為師我的還要好看些,呵呵。」
二狗三人雖然與王翊同齡,但都是從未出過村子的孩子,家裡幾代人都沒一個識字的,跟走南闖北家學淵源的王翊不可同日而語。不過少年人的心地淳樸,雖然內心羡慕,但也為自己的小夥伴感到高興。
下面的少年們齊齊發出放鬆的大喘氣,留下書、筆,進行輪換,免不得要說兩句玩笑。放在黃德素讀書的那會兒,這樣的行為肯定是要被先生抓住打板子的。不過東宮發出的《教學備要》上明確禁止了體罰,更強調不能逼迫太緊,他便也權當沒看到了。
「我?教書?」王翊略微吃驚,然而少年人的心性又讓他躍躍欲試,道:「我也能當先生?」
「誒!」王翊一蹦三尺高,興奮地放聲吼道:「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
陳科臉上的笑意不減,聲音里卻流露出一股倦意,只是道:「黃先生,是這,在下來了這幾天,有件事想跟先生討教。」
等換好了位置,後面的孩子繼續寫字,前面的孩子便開始朗讀昨日的功課。黃德素遊走其中,遇到問題隨時解釋,聽到讀錯的字當場糾正,倒也是不耐其煩。他走到剛才那個寫「永」字少年跟前時,略略站了一會兒,突然道:「子曰:學而時習之。你回去可做過功課?」
「縣裡逢戊日開考,這三天你好好溫習舊課,早一日去住在縣裡。」黃德素又問道:「你家在縣裡有親戚么?」
「多謝先生!多謝先生!」王翊連連行禮。
「去吧。」黃德素自己也笑了,揮手讓王翊回家。
「黃先生,請留步。」陳科已經上來了,出聲叫了一聲,深深一個禮行了下去。
然而今年,縣裡發布的以蝗蟲換雞仔的舉措,讓田埂地頭以及灘涂水窪都聚集了大大小小的孩子乃至大人。
「規矩是弱冠立字,不過也有個權變。若是你通過了乙考,當了教員,是要在縣裡支領公食銀的,也算是吏員了。若是沒有字,頗有不便。」黃德素停了停又道:「翊者,輔臣也,就以輔臣為字,如何?」
黃德素長長「哦」了一聲,道:「這樣,到時候我帶你去,就住我家裡。你回去跟令尊說好,記得帶上戶口簿。」
讀書也是一樣,聰明的孩子三五天就能學完《基本字手冊》,然後學習《三字經》,貪玩的孩子卻要多花一倍的時間。
「我們都有!」二狗不服氣道:「先生還說我寫得不錯。」
陳科本還想藉著說正事的話頭,與黃德素叫好關係,誰知仍舊是撞在了釘子上。他嘆了口氣,轉身下樓,原本挺拔的背脊也有些佝僂起來。
等散學之後,少年走到黃德素麵前。他一時好奇,偷偷踮腳去看黃德素手裡的書。黃德素正好長吸一口氣,將書放下,嚇得少年連忙縮回腦袋,作出一副目不斜視的模樣。
因為沒有足夠的水,這些幼蟲免去了被淹死的厄運,一天天長大,摩擦著尖銳的口器,等待著即將到來的饕餮盛宴。
若是往年,旱災接連蝗災是不可避免的天災。
「多謝先生!」王翊一口答應下來。
「不敢稱教。」
巡視一圈之後,黃德素見計時的香已經滅了,便道:「暫停,輪換。」
王翊跟二狗他們先去抓了會子蝗蟲,很快大妮就要去打豬草,二妮要回去帶三妮,於是便散了回家。他先餵了小雞,又打掃了自家的茅屋,燒了水,見父親回來,連忙打了開水送上去,興奮道:「爹,黃先生說,要帶我去縣裡考試,回來做個教員!縣裡還要給公食銀!」
「我家是安置戶,還從未去過縣裡呢。」王翊道。
黃德素又走了兩圈,回到課堂前面的書案后坐了,取出自己的書讀了一會兒,只聽得下面的雜音大了,方才幹咳一聲,登時課堂又恢復了靜謐。
「爹,先生都說我能成,那肯定是成的。」王翊卻不以為然:「就算真考不出,去縣裡看看也長見識呀。爹,您不樂意?」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臉人,黃德素到底是聖門子弟,兩榜進士,對閹人固然有著天然的反感,但既然同地任教,也不必太過決絕。他迴轉身子,微微欠了欠身,冷冷道:「陳先生,有何賜教?」
王老五微微停滯,道:「你才學完千字文,當什麼教員?可別誤人子弟。」
孩子因為資質不同,家中對讀書上進的認識也不同,很快就會拉開距離。黃德素也不搞一刀切,進度快的孩子就教得快,進度慢的孩子就慢慢來。譬如有的孩子已經能進行書法入門的訓練,有的還停留在把字寫對的層面。
黃德素上了站在關帝廟樓上,憑欄而望,見這些少年天真爛漫,眉心漸漸舒展開來,臉上卻流露出痛苦的神色。不一時,他聽到木梯作響,知道這時候也只有新來的陳老公會在,便就要轉身離去,從另一面下樓。
「回先生,」少年站起身,「學生每天回去都要溫習到天黑。」
「你看這個『永』字,頭上這點散開太遠,折撇又與短橫靠得太近。你看我寫。」留著長須,一身青布長衫的教書先生,手裡握著筆管,緩緩在紙上寫下一個秀麗的「永」字,轉頭又對身邊的少年道:「看,點縮進來了,字就有了頭。折撇和短橫分開些,字就顯得秀麗。豎鉤略細,橫捺要粗,如此就有了筋骨。看懂了么?」
「能給你起這樣的名字,定也是山中隱士啊。」黃德素目光悠然嚮往,良久方才收了回來,道:「我看你資質又好,進度也快,想薦你去考個乙等文憑。回來以後可以一邊跟我讀書,一邊當個教員,你覺得如何?」
少年應聲入座,繼續讀書。
「王翊,你父親可是讀書人?」黃德素問道。
王翊強忍著興奮出了課堂,見自家鄰居二狗、大妮、二妮都等在外面,正說著閑話,當即跳過去,大叫一聲:「我有字了!」
因為年齡不一,書本有限,黃德素便將課堂分成了前後兩個區域,前面的讀書時,後面的就寫字,一炷香之後再輪換,學生也能按照《教學備要》上的要求得到休息。
黃德素點了點頭,道:「散學之後,你留一下。」
……
少年握著朝先生躬身行禮,道:「多謝黃先生指點。」
黃德素略一盤算,點頭道:「如此也好。」說完了正事,他也不多說別的,拱了拱手轉身就走。
「還沒呢,我爹說要等弱冠之年才取字。」王翊道。
「令尊可給你取字了?」黃德素又問道。
「我有名字的字啦!」王翊大笑道:「以後你們就要叫我輔臣,王輔臣!而且先生三日後帶我去縣裡考試,若是拿了乙等文憑,就可以當教員了!哈哈,你們若是不學得快些,日後就要叫我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