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鱗開》卷六 水地比

第649章 崢嶸巨浪高比山(1)

卷六 水地比

第649章 崢嶸巨浪高比山(1)

土人們口中發出「嗬嗬」的叫聲,如同圍獵一頭巨大的猛獸,踩著舞蹈般的韻律,持著木矛朝單連田部挺近。
如此才能最大保障大明的貿易利益,同時不讓他國摘桃子。
傳令兵很快將少校的命令傳到了旗隊,明軍迅速排列好了戰鬥陣型。
如果從實力對比而言,大明要想征服呂宋,徹底驅逐西班牙人,並不會比收復台灣更困難。因為即便是在萬曆屠華慘案之後,如今的呂宋島上仍舊有七萬左右的華商華人。
「那幫兔崽子成天嚷著打日本,打呂宋,真是越發難以彈壓了。」鄭芝龍向偶爾回校「拜訪」的沈廷揚抱怨道。
「如果以我海軍的實力,打下馬尼拉是沒問題的。」鄭芝龍試探道:「南洋公司也需要一個更靠前的總部。」
還沒有到他們飛矛的距離,明軍的火銃已經響了。
單連田嗅著空氣中的火藥味,按著自己的佩劍,朝一旁啐了一口:「這也叫打仗?」
朱慈烺世界歷史不好,不知道此時的西班牙還有多少餘威。
即便要打,也得等白銀進口進一步萎縮,直到西班牙再無利用價值才會開戰。
現在南洋公司的總部在台南,如果搬到馬尼拉,倒真的更靠近中歐交易中心區域了。
如果將西班牙人趕出了呂宋,這個沒落的帝國將一次性退出印度洋。這對於荷蘭、葡萄牙,乃至於英國、法國而言都是極大的利好消息,他們將瓜分西班牙的生絲市場,取代它獲得百分之百的利潤,甚至更高。
——好處就是南洋公司可以進一步擴張,風頭更勁。
肖土庚用這種方式,佔據了澳洲東部、東南部的農耕區域,確保沒有敵對部族在此間活動。同時將控制範圍朝畜牧區拓展,等待大明本土運來的種畜。
而到了那個時候,就不是與西班牙一國開戰。勢必會帶上荷蘭,將他們一同逐出麻六甲海峽以東。
尹如松已經經歷了數次土人襲擊,不慌不忙地返回了來時的車陣。
鄭芝龍知道這點好處完全不足以發動一場局部戰爭,沉默不語。
沈廷揚作為皇明海軍名義上的掌門人,浙江水師的實際控制者,當然明白鄭芝龍的意思。海軍之中有這樣的風聲不是一天兩天了,嚷著打日本的正是浙江水師,而希望打下呂宋的則以閩粵官兵為主。
誰能想象,澳洲這麼大的地方,竟然連馬、牛、羊都沒有。現在軍中有限的馱馬都分給探馬當坐騎了,每次看它們跑起來時那副要死不活的樣子,單連田就覺得胯下有些抽搐。
「我軍于車陣外列陣,排銃打散他們。」單連田想了想道:「俘虜能抓則抓,不能抓就算了。」
而且還有一支西班牙人盤踞在呂宋島。
「先生先回車陣吧。」單連田道。
西班牙人與大明在萬曆時代結下了血仇。
一提到南洋呂宋,後世人第一反應往往是橡膠、水果、甘蔗、蕉麻和椰子。
聽葡萄牙人和耶穌會教士描述,西班牙在歐洲已經是個沒落的二流國家了,甚至連真正的統一都算不上,而是類似華夏商周時代的「共主政治」,以至於西班牙國王、女王都不在自己的簽名前都不會用到自己任何頭銜,往往只是一句:「朕,即國王(Yo El Rey)」或「朕,即女王(Yo La Reina)」而已。
「大局啊。」沈廷揚感嘆一聲,道:「飛黃兄,打下馬尼拉有什麼好處么?」
對於大明而言,卻失去了一條貿易渠道,一條白銀入口的直接交通線。鑒於大明與荷蘭的關係,很可能在世界貿易中增加更多的成本。
殺死族中的酋長、老者、巫師等統治階級,將年輕的幼童單獨撫養,嘗試教授他們漢語,成為新一代效忠大明,為大明出力的好土人。至於成年男女則被趕往礦場,承擔重體力勞動。他們甚至沒有資格參与南瞻府城牆修建,那可是給友善部族提供的工作崗位。
現在的車陣基本保留了防禦功效,但是火力除了百來支火銃之外,就只有五六門虎蹲炮了。
考慮到對面土人的戰鬥力,那麼明軍這邊還有數十個能夠擲矛的黑廝。
「是土人。」單連田望了過去,看到不遠處草叢中冒出來的黑色人頭,還看到大明士兵驅趕自己這邊的土人返回車陣。
然而即便西班牙真的沒落到了這般田地,朱慈烺也沒有立刻報仇的衝動。大國發動戰爭,絕對不是為了一時之氣,更不能不兼顧考慮當前和未來的利益。
如果要用戰鬥力來做比較,那麼隆慶三年林鳳攻陷玳瑁港(今邦阿西楠),逼迫西班牙人朝貢,則足以證明這支西班牙殖民軍的軟弱可欺。
這中間還使用了一些計謀,騙取了華商的信任,收繳了華商的武器,最終導致手無寸鐵的華商被屠戮四萬人。
令人遺憾的是,在如今這個世界,距離第一株橡膠樹紮根東南亞還有兩百余年。而水果作為易腐敗的農產品,也不可能千里迢迢從呂宋運回大明。更讓許多後世人大為失望的是,甘蔗作為經濟作物並沒有被西班牙人推廣種植。
「現在當務之急是推動四大艦隊組建,」沈廷揚輕輕撫須,「而且,咱們也該有個海軍都督府了,現在的大都督府仍舊守著三百年前爭霸大陸的思路不放。」
「嗬嗬嗬!」明軍這邊的土人發出勝利的喊聲,揮動著木矛、木棒,乘勢追了出去。
第二排火銃旋即響起。
朱慈烺怎麼可能做這種事?
「報告把總,敵人人數在五十上下。」探馬很快傳回了消息。
概括敘述這段歷史,則是當地華商對朝廷說呂宋有金礦,急於填補三大征軍費的萬曆皇帝理所當然地派來了礦監。西班牙人以為這是大明對呂宋的染指,於是策動了當地土人一起對華商展開屠殺。
在所有西班牙人控制的種植園,主要是栽培糧食作物,以供當地駐軍的需要。
打下呂宋固然看著很美好,但獲益只有用來製造麻繩的蕉麻,失去的卻是一個白銀進口渠道和商品銷售渠道。
鄭芝龍連連點頭稱是,心中卻在盤算手中的籌碼。
大明將直面印度洋,制定新的亞洲秩序。
因為現在攻打西班牙絕非是個好主意。
他們從呂宋購入大明的生絲、綢緞、瓷器、鐵器、工藝品,然後裝上大帆船,運往美洲殖民地。而大明從這筆貿易之中獲得的是白銀、黃金,以及少量的香料。
他現在最需要的就是馬,無論是戰馬還是馱馬,都迫切亟需。然而馬的適應能力很弱,在更快更近的航線發現之前,大規模運馬還不現實。
這些華商華人控制著呂宋的經濟命脈,不僅僅是幫助西班牙人買到生絲,更重要的是控制了日常商品的供應。誠如萬曆年間的馬尼拉總督莫牙在屠華之後感慨:就連靴子都買不到了。
意圖圍獵的土人迅速崩潰,拋下身邊同伴轉身逃跑。
陸軍在漠南橫掃蒙韃,兵鋒漸漸朝漠北、漠西挺進的時候,海軍自然眼熱。雖然海軍的忠誠度一直受到詬病,但榮譽感同樣在他們心中紮根,一樣渴望得到世人的承認和讚美。而軍人彰顯自身存在感的唯一方式就是戰爭——或者搶險救災,最近大明並沒有爆發特大災害。
車陣還是戚繼光當年薊州練兵時候發明的陣法。不過戚家軍的車陣非但是車車相連擺出的防禦陣,同時還有火炮、火銃,能夠做到日夜不斷地火力攻擊,使得蒙古騎兵對此束手無策。
如果海盜都能做到的事,大明怎麼可能做不到?為什麼還要留著西班牙橫亘在大明和澳洲之間,徒增風險?
戰場上騰起一團煙霧,土人的原始線列陣先是一滯,繼而搖搖欲墜。
如果說開發澳洲是立足三百年之後,允許付出一定代價。但是佔領馬尼拉,則是還沒到時候。
「軍情司傳來的情報飛黃兄也看過個了吧。」沈廷揚悠悠道:「現在呂宋的底層商業已經為華商控制,我們就算佔領呂宋,也無非是增加一塊數萬人市場的稅源。別說皇爺不會同意,就是國稅署也未必有興趣。」
追擊土人這種工作,從來不是大明軍隊需要做的。
那西班牙人在呂宋幹什麼呢?
「四大艦隊改造計劃擱淺,打哪裡都是給陸軍做嫁衣。」沈廷揚對日本十分熟悉,知道那是個已經有千年文法的國家,絕非屏島、澳洲,隨便扔塊石碑就能彰顯主權的地方。
身為海盜商人的林鳳當時只有不到七十艘戰船,手下兵力不過五千人,而玳瑁港距離西班牙人的統治中心馬尼拉只有四百里。
這多半是個還不知道明軍威名的閉塞部族對外來者發起的進攻,卻沒想到外來者竟然遠遠超過了他們的戰爭思維。如此的遭遇作戰還有很多,每一次遭遇就是一次暴露。在明軍查明這些部族的位置和人口之後,大軍就會趕來將他們包圍起來,進行甄別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