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強兵》第三卷 隻身入虎穴,乾坤指掌中

第九十七章 仙法之秘

第三卷 隻身入虎穴,乾坤指掌中

第九十七章 仙法之秘

「可不?張大哥這次可是救了大伙兒的命啊。」另外幾人也是沒口子稱讚,驚嘆之中,不無幾分餘悸。
雖然還沒去具體查看過,但遠遠望幾眼,楊奉就能估出個大概了。
楊奉的學習態度很認真,幾個老卒互相看看,眼中卻都有一絲鄙夷之色。想學小天師的仙法?也不看看自己是什麼資質?當了這麼多年渠帥,都沒學到,照貓畫虎就能成功了?
當然,在那之前,一定要把朝廷的使君,朱小天師伺候好了才行!
「原始黑火藥的威力,果然很一般啊。」站在城牆缺口前,王羽搖了搖頭:「放了近千斤火藥,居然只炸出這麼個小口子,要不是煽動工作做的好,裝神弄鬼也得力,這勝負真是很難說呢。」
不過,總體效果還是不錯的。王羽點點頭,這招就算無法對城牆造成決定性的破壞,對雙方士氣的消長也能起到相當大的作用,基本上還是很不錯的。
自己這把年紀,也沒必要繼續在軍中混飯吃,討些田地種,閑來給人講講這些日子的經歷,日子想必會很有滋味吧?
「也就是說,法陣是設在牆基下面的,要用木箱……嗯,木生火,這倒是沒錯,可是火生土,這風是哪兒來的呢?火土相生,火是怎麼轟破城牆的呢?真奇怪,你們等等,某記一下……」
「然後,就留了幾條點火的引線,引線浸了油,有十幾丈那麼長……最後把在城牆下橫向轉彎的那段地道用磚石封死,就大功告成了。再後面就是今天早上,一聽到小天師的信號,就立刻點火……」
王羽不準備推廣火藥,這個時代的基礎技術還不夠成熟,從推廣到應用要很長時間,等工匠們能造出原始的火槍,都不知道要到猴年馬月了。
能學成仙法之人,都是上天眷顧的天命之人,就像當年的大賢良師一樣,哪裡是隨便什麼人都能效法的?
這樣的法術,連大賢良師都不懂,自己怎麼可能一學就會,資質這東西是最可遇不可求的,還是巴結著朱使君,把衛家剩下的四座塢堡都攻下來再說。
「這道統傳承啊,可不一般,小天師的秘訣怎麼可能隨意示人?再說,這種東西也是要靠機緣和資質的,當年大賢良師收了那麼多徒弟,最後又有幾個傳承了真訣的?一個都沒有!否則,這些年各地的兄弟們歷經了那麼多兇險,黃巾力士怎麼會直到今天才重現?」
「咦?楊帥……」老卒下意識的回答道:「呃,是小天師的法術啊,風火輪轉……」
「作法之前?您都知道的啊,小天師讓人挖地道,說不用太寬敞,差不多容三五個人并行就可以……挖到牆根底下的時候,他也沒讓人太過深挖,就是在牆基底下挖出了幾個長條形的縫隙,然後他說要找幾個木箱子,一時來不及做,我們就挖了幾口棺材,當時他的臉色有點怪,不過也沒說什麼……」
「呃,好……」楊奉一直就那麼獃獃坐在祭壇上,愣愣的應了一聲,遲疑著伸出手時,卻瞥見祭壇下幾個灰頭土臉的老卒,他心中一動,婉拒道:「還是使君先行入城吧,某的腿很是酸麻,一時走不得路,稍待片刻才好。」
「別的啊?這可不好說。」張姓老卒煞有其事的搖搖頭,卻不肯說話,楊奉一看就明白了,當即一揮手,道:「知道什麼就趕緊說,等回頭家眷遷過來,某許你家先選一百畝地。」
城內的廝殺持續的時間並不長,在後方觀戰的王羽本來擔心大勝后的白波軍會放火燒成,但也不知道是他把引火之物都收繳了的緣故,還是白波軍沒有這個習慣。總之,城內的殺戮雖然慘烈,但一直沒有大股濃煙升起。
幾人心裏都在打主意,這次大勝之後,將運城到永濟的衛家故地都佔下來,大軍就有了休養生息的地方,應該就不用再過朝不保夕的日子了。
等王羽走遠,楊奉一個鯉魚打挺從地上跳起身,三五步就下了祭壇,衝到老卒的面前,把那幾名老卒嚇了一跳。
王羽當初招人的時候,明言說要不怕死的,真要死在地道里,必重重給筆撫恤。現在幾人都毫髮無傷的出來了,王羽卻進了城,他們不知道那筆重賞能不能兌現,正惶恐著呢,可沒想到,賣消息都這麼有賺頭。
運城雖下,但衛家還有四座大塢堡,十余座小塢堡,小天師雖然神威無雙,但也難保衛家人不負隅頑抗,施法的準備還是要做足的。
「問題可能就在於……那木箱裏面到底裝了什麼東西。」前思後想了一番,楊奉得出了一個結論。
「地道裏面到底怎麼回事?你們到底做了什麼?那城牆到底是怎麼塌的?」楊奉哪管對方驚訝不驚訝,將心中憋了很久的問題一股腦的問了出來。
這幾個老卒是王羽特別留下,幫忙做輔助工作的,直到最後一刻,他們還在地道裏面,如果說除了王羽之外,誰對這個法術最了解,自是非這幾人莫屬。
老卒齊齊搖頭:「沒什麼特別的東西,就是平時做法事,做符水的那些東西,鹽硝、硫磺什麼的,很普通……」
「有道理。」楊奉心下釋然,他發現自己確實有些著相了。
「沒有別的?」楊奉也很納悶。
運城的城牆比白波壘的還要厚幾分,超過了三丈!而且材質也不一樣,白波壘的那個是土牆,堅固程度比運城磚石結構的城牆差很多,能把這樣的城牆轟上天,得需要何等巨大的力量?除了法術,確實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解釋。
「謝楊帥!」張姓老卒大喜,其他幾個人卻都嚷嚷著不依,楊奉接連又許出去了百多畝水田,眾人這才消停下來。
王羽放了心,轉頭伸手,道:「楊將軍,大勢已定,一起進城看看吧?」
……
黃巾軍的身份帶來了諸多無奈,人才就是重大制約。
楊奉打定主意,不在尋根問底,而是將秘密藏在心底,當做什麼事都沒發生過。這麼想著,他快步朝城內走去。
楊奉只是想旁敲側擊的得到法術的真相,這麼強力的法術擺在眼前,不設法學到手,豈不是暴殄天物?哪怕學不到全部,學個皮毛也行啊。
轉頭看看張姓老卒,楊奉沉聲吩咐道:「你不錯,以後就在某軍中參贊吧。現在,你去召集人手,收集鹽硝、硫磺,越多越好,明白嗎?」
將前面的內容想了又想,不管能不能理解,統統都記在了腦子裡,楊奉又問:「然後呢?」
因為憋的太久太難受,把問題問出來后,他竟是有了種溺水獲救的舒暢感。
「某當然知道是法術!」楊奉很鬱悶的措著詞:「誒,我問你的不是這個,是他作法之前,在地道里都做了什麼?從頭說,越詳細越好!」
當然,效果不足,除了火藥威力有限之外,城牆的堅固程度,可能也是主因之一,這些因素下次都要考慮到才行。
老卒的敘述有些凌亂,也有些瑣碎,但楊奉並沒感到不耐煩,多年的經驗告訴他,真相往往就隱藏在細節之中。
現在看來,效果很一般,若是用更高級點的炸藥,以當時的布置,說不定半面城牆都會坍塌。
「棺材裏面,肯定有其他東西。」張姓老卒確實是個有心人,他注意到了很多別人沒留意的細節:「送進小天師軍帳的鹽硝和硫磺,總共有幾百斤,等他裝好箱,抬出來的時候,已經變成了十口棺材,每口都有百十斤重,這重量……」
楊奉能理解,後來從洞口中噴出的煙火,已經說明了一切。距離幾百步外,餘波都有這等聲勢,首當其衝的人或物,除了粉身碎骨,還能有別的下場?運城的城牆不就是明證嗎?
老卒突然一拍腦袋,得意的向幾個同伴笑道:「呃,對了,小天師還提前讓人挖了一條藏身洞,告訴咱們點火之後,立刻就鑽進去,用厚木板頂住洞口……開始老王他們幾個還不大信服,想往外跑,被俺硬拉了進去,結果怎麼樣?小天師的法術果然厲害吧?」
「楊帥,您別怪老朽多嘴。」張姓老卒語重心長的勸道。
見新屬僚辦事得力,很有章法,失望之餘的楊奉也不無欣慰。舉目四顧,他心中更是湧起了陣陣豪情,有了兩河之間的這塊沃土,白波軍的聲勢必將傳遍天下,這樣一來,朝廷封賞的官職,肯定不會小了。
確定了效果,王羽也不多做耽擱,悠然邁步,向城內走去,戰事已經結束,現在是檢閱戰果的時候了。
既然對提高技術、生產力都沒有太大幫助,還不如留在手裡,當做攻城的秘密武器,用在關鍵時刻呢。
「喏!」老卒大喜,連忙應諾,然後拉著幾個同伴,開始分派任務了。
硝石、硫磺加木炭,王羽塞在棺材里,用以進行爆破的,當然只能是黑火藥。
「翻了近倍!」楊奉眼中精光一閃。很顯然,那裡面摻了別的東西,他捏著下巴,陷入了沉思:「到底摻了什麼呢?」
衛家要找幕僚,只要把風聲放出去,當地,或外地的名士高人,就會蜂擁而來,把門檻都踏破,可楊奉就沒這待遇了,名士是肯定不會有的,頂多也就是在行伍之間,找幾個相對腦子靈活的出來。
這些東西確實很普通,鹽硝、硫磺都是引火之物,開壇做法事必用,此外,鹽硝還是符水的主要原料之一,情況允許的話,各地的黃巾軍都會在軍中常備這些東西。
這次被王羽盡數調用,看來,那風火之術,與這些引火之物的確有關,不過這也是正常現象,就算是大賢良師三兄弟,做法的時候,也是需要一些媒介的,而不是憑空將法術召喚出來。
河東、并州、雍、涼都盛產此物,白波軍借了地利之便,儲備尤其充足。
他可不想在這個當口上被當成嫉賢妒能的人,經過此戰,王羽在白波軍中的威望,恐怕已經可以與張角兄弟比肩了,對這種人嫉賢妒能,就算是渠帥,也一樣沒好果子吃。
「也好。」王羽點點頭,自顧自的進城去了。對楊奉的評估又高了一些,此人的心思還是很細的。
前兩樣材料,在這個時代已經應用得很廣了,木炭這東西更是司空見慣。研究過黃巾軍有能力進行的攻城戰術后,以穴攻的模式,展開地下爆破,就成了攻打運城的唯一選擇,這也是可行性最高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