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強兵》第三卷 隻身入虎穴,乾坤指掌中

第一零八章 猛虎再添翼

第三卷 隻身入虎穴,乾坤指掌中

第一零八章 猛虎再添翼

皇甫嵩和朱雋都是超級猛人,若是願意投靠自己,那真是做夢都會笑。可是這兩個人的長處在於運籌帷幄,而不是搞刺殺,搞陰謀,這個當口,他們能幫上自己什麼忙?
能打敗孫堅的人,豈是尋常?但小說里對徐榮的記載,似乎只有幾句話,王羽依稀記得,徐榮一出場,就被夏侯淳給砍了。
「可是,他為何找上姑丈來說這些?」
想到興奮處,他哪裡還睡得著?恨不得立刻見到王羽,商量出個對策,明天就全面發動!
他這邊一走,河東就出事,倒霉的是衛家,白波賊則出人意表的大放異彩,董卓則是焦頭爛額……想到王羽的目的,以及和衛家的恩怨,這事怎麼可能跟他沒關係?
再然後,胡母班就睡不著了。
見他神色,胡母班知道他對洛陽的情況不熟,解釋道:「如今洛陽的駐軍,除了西涼軍和并州軍之外,還有北軍在!北軍的將校,不少都是皇甫義真、朱公偉的老部下,得這二人之助,再離間了呂布,董卓還能翻出什麼浪?鵬舉你也不需孤身行刺了。」
「啪嗒!」
結果現在一看,此人是個非同一般的強勁對手,若不是自己移兵南陽,很可能已經跟此人對上了。
他在書房裡已經待了很久,夫人幾次來催,他都不肯回房,原因也很簡單,他睡不著。
「這樣說來,還有在外面的?」
除了替王羽高興,胡母班也為大漢重興的希望而振奮。
下午時分,胡府迎來了兩名貴客,讓胡母班怎麼都想不到的兩位貴客。朱雋和皇甫嵩,大漢朝的兩大柱石,居然聯袂而來!
窗欞處傳來的一聲輕響打斷了胡母班的暢想,一驚之下,他右手已經握住了腰間的長劍,然而,下一刻,他心中微動,輕聲道:「是鵬舉嗎?屋裡只有我一個人。」
「是他?」王羽這次是真的吃了一驚,自家姑丈的嘴很嚴,自己來洛陽的風聲也沒走漏出去,最重要的是,皇甫嵩跟自己毫無瓜葛,居然僅憑著河東傳來的情報,就將真相推測出的八九不離十了……
同朝為臣,胡母班對這二位當然不陌生,不過彼此間也沒什麼交情,無論地位還是名聲,他都跟對方差得太多,又沒有淵源,根本就攀不上交情。
「既如此,事不宜遲,小侄這就回返司徒府,帶天明后,便與王公商議。」思忖片刻,王羽當機立斷:「王公籌謀此事已久,手上想必也是有些實力,小侄這次在河東,也得了些助力,三方合力,何愁大事不成?」
王羽見他神色有異,心中微微一凜:「王公有不妥?」
皇甫嵩、朱雋是何等人物,從胡母班的神態中,就已經將真相推斷的八九不離十了,更加沒有聽不懂胡母班言外之音的道理。
「正是。」胡母班點點頭,「你應當知道,之前在梁東打敗孫文台的徐公卿吧?他麾下兵馬,也有一部分是北軍,而非是西涼軍。」
「北軍?有多少人?現在是何人統屬?」
不過沒關係,王允的態度,自己有辦法可以摸底,在司徒府,自己還有個內線呢。
「正是此人。」
「談不上不妥,不過王子師行事,向來只重利害,不看人情,若是事有不諧,他很可能……」
木窗無風自動,開合之間,帶著一陣冷風,一個俊秀少年的身影出現在了書房內:「姑丈,別來無恙?」
「他和朱公偉來此,就是表示,你若有意,他們願助你一臂之力,共誅國賊,重興大漢!」
「一臂之力?」王羽有些遲疑。
有了皇甫嵩的幫助,直接在洛陽解決董卓的機會就大了許多,大漢中興有望!
夜風雖冷,洛陽城內的未眠之人卻多,執金吾胡母班就是其中之一。
胡母班行事穩重,儘管心裏已經有所判斷,對皇甫嵩二人也沒什麼懷疑,不過,他還是沒露絲毫口風,只說將這些事都記下了。
所以,王羽潛入洛陽時,他才提供了諸多幫助。
說這話的人是皇甫義真!名震天下的皇甫嵩!
當下雙方約定了聯絡方法,朱雋二人告辭而去。
與之相關的,還有西園八校之類的名詞,反正王羽是很糊塗的。
所以,說董承是董卓的親戚,倒也不能算錯,至少當事雙方自己都是這麼認為的。
胡母班鬆了口氣,感嘆道:「鵬舉,你做得好大事。」
這可是非同小可的一件事!
「哦?姑丈已經猜到了?」王羽微微有些意外,自家這位姑丈跟老爹的脾氣差不多,智謀都在中人以上,但絕不是那種一步三計,觸類旁通的人物。
想到這裏,王羽心裏一熱,現在正好是三更天,時辰剛好,為了公理和正義,哥要去和內線碰頭了。
「這個么……」對北軍的過去和現狀,胡母班倒是門清,可要解釋就複雜了,這裏面涉及到了大漢朝的軍制,還有歷史因素,總之,牽扯很多,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解釋完的,他索性直接回答王羽的兩個問題。
然而,自董卓進京之後,這支兵馬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包括李傕、郭汜作亂,漢獻帝亡命東逃的時候,北軍也沒出現,反而是楊奉、韓暹等白波軍在和李、郭作戰。
朱雋二人的來意很明確,他們是衝著王羽來的!這叫胡母班如何不驚?
「王子師?」胡母班微微一愣。
把計劃對這人合盤托出?那還真是威脅呢。
胡母班無意多說徐榮的事,繼續說道:「董承碌碌之人,對董賊也並非死心塌地,不足為懼。皇甫義真、朱公偉振臂一呼,三萬兵馬,至少也能倒戈近半,西涼軍如今只剩飛熊軍的萬餘人,以及胡軫的數千殘兵在,只要呂布袖手旁觀,拿下董賊又有何難?若能先行刺死董賊,西涼諸將群龍無首,平定洛陽更是易如反掌!」
胡母班笑道:「猜到的須不是我,而是皇甫義真……」他把皇甫嵩的分析轉述了一遍。
說起來,王允這次派給自己的兩個隨從,在自己離開白波谷后,就都跑的不見蹤影了。許蒙是李儒的手下,被徐晃給截住了;那個王三不是姦細,據韓暹說,此人離開白波谷后,直接循舊路東歸了,估計是怕被自己的軍令狀給連累,故而先跑回來報信。
胡母班想了一會,認為事關重大,還是不要因為避嫌,誤了事的好:「總之,你自己要小心,不要輕易將身份托出,最好也不要提到皇甫義真他們,以免變生肘腋,反而害了他們。」
不過,等到皇甫嵩開誠布公的把他的分析一說,胡母班變得又驚又喜起來。雖然他不知道王羽的具體行蹤,可他知道王羽來洛陽的目的,甚至還知道王羽最近離開了洛陽。
「算是吧。」胡母班苦笑道。
這二位的突然造訪,著實讓胡母班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盛名之下無虛士,好在此人不是自己的敵人,自己的謹慎也果然沒錯。
王羽以前看書的時候經常會奇怪,在中平元年,黃巾起義最開始那會兒,皇甫嵩、朱雋、盧植帶著平亂的,都是北軍。掃平了黃巾,又在西涼打敗了王國的叛軍,這應該是一支強兵才對。
密謀搞兵變或者造反,向來都是知道的人越多,就越容易失敗。遠的不說,黃巾起義的第一波,之所以被鎮壓的那麼快,就是因為走漏了風聲,只能倉促起事,結果沒有形成配合。
董卓進京,以及廢立皇帝的背景之一,就是董太后與何太后爭風,為的就是太子和陳留王誰繼承皇位的問題。董太後跟董卓沒啥關係,不過都姓董,政治立場又一致,扯上點親緣關係,然後再訂立同盟,大家就都放心了。
那人是王允的心腹家人,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王允的態度,只要達到了驅使白波軍南下的目標,自己的死活,王允是不會放在心上的。
北軍就是大漢最精銳的禁衛軍,因為原駐地在長安城北,故而得名。與之相對應的還有一支南軍,駐守在未央宮。後來宮室逐漸增加,二軍合而為一,並稱為北軍。
等到他聽過對方的來意后,就更驚訝了,要不是清楚的知道這二位的人品和忠誠,他幾乎就要起身趕人,然後想辦法善後了。
當日他和韓融等人奉命出使,看似站在董卓一邊,實際上,他們心裏也有衡量。諸侯聯軍攻打洛陽,無論輸贏,朝局都不會得到好轉,反倒是平添連場兵災,苦了司隸州的百姓。
王羽沒有大張旗鼓的回城,而是將五百護衛安頓在了河陽,只帶了徐晃一個幫手回洛陽。進城后,也沒忙著回司徒府,而是先到胡母班這裏來打探消息。
「小侄省得了。」王羽對王允本來就多有提防,此刻經胡母班一說,警惕心更是提到了極高。
現在,王羽的行動有了初步的效果,河東的局面大為改善;在洛陽,連皇甫嵩這樣的當世名將都對王羽讚譽有加,並且表示要鼎力相助,言語間,甚至表達出了甘願服從王羽調遣的意思!
「董賊的親戚?」王羽順口問了一句。
「現在洛陽城中,包括北軍在內的衛戎部隊,共有三萬余,其中一部分是北軍,但其他部隊也都是與北軍統一接受指揮的,指揮他們的是董太后的內侄董承。」
「徐榮?」王羽對此事印象頗深,就是這件事讓他意識到,書里對人物的評價,很多都是錯的,或者疏漏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