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強兵》第五卷 轉戰三千里,山海氣如虹

第二零六章 清平世界

第五卷 轉戰三千里,山海氣如虹

第二零六章 清平世界

「木頭,你聽到了什麼沒有?」
說話間,又是一陣強風吹來,火把被吹得搖曳不定,像是隨時要熄滅似的。二卒暫停了談話,新兵繼續警惕的觀察營外,老兵去護持火把。
「什麼?」
「噓,小點聲。」新兵的失聲歡呼有些忘乎所以,聲音大了點,老兵激靈一下從地上蹦起來,捂住了同伴的嘴,緊張兮兮的四下張望了片刻,才鬆了口氣。
「張帥若是死了,頂多就是他直屬的那幾千人亂上一陣子,然後就會有人收拾殘局了,或許是司馬將軍,又或是什麼其他人,反正大軍不可能崩潰。」
火把多,人更多。
只要他們不一觸即潰,那泰山軍的突襲就沒用了,在突襲的勢頭過後,區區數千人馬,很快會陷入十萬大軍的包圍之中,不死也得脫層皮。
清平世道具體是什麼樣的?
「對,對!」老兵沒有正面回答同伴的問題,但後者卻很滿意,他的眼中露出了狂熱神色,連連點頭。
天空中密布著厚厚的雲層,遮得星月無光,天地間一片黑沉,只有奉高古城內外,都是一片燈火通明,在黑夜中,顯得極為醒目。
「刺殺?殺誰?」老兵的反問來的也很快,把新兵問得一愣,見他愣神不能答,老兵偏過頭,向連營深處努努嘴,提示道:「咱們這裏,誰死了,才能讓二十萬大軍徹底崩潰?」
不過,局勢沒多少改變,或者說比以前更糟了。
清平世道的夢想,似乎越來越遠了。
以前是賊少民多,只要努力作戰,戰後總是會有足夠的收穫,讓一家幾口都吃飽;可隨著隊伍的擴大,以及頭領們的增加,青州處處烽煙,搶掠的收穫也越來越少,有的時候,為了一個村子里幾斛糧食的歸屬,兩股勢力就會發生大規模的碰撞。
他們發現,這一仗並非沒有轉機,如果管亥集結的精銳再多一點,準備再充分一點,也許就能力挽狂瀾了。
而連營周邊的火把,同樣也是為了防備偷襲,他們防範的目標更少,威脅卻更大。
新兵的眼睛亮了亮,彷彿烏雲散開,露出的星光一樣閃亮,下一刻,烏雲合攏,他的眼神也黯淡下來:「俺有點擔心他們,萊蕪的泰山軍凶著呢,而且還有幽州人助陣,萬一……」
「甭擔心,沒事。」
「嗯,嗯。」情急之下,老兵出手有點重,新兵猛喘了幾口大氣,才感覺舒服了點,但他一點怨懟都沒有,視線終於離開了寨牆外的黑暗,向四周觀察著,確認那個令他和他的同伴恐懼的身影確實沒出現,他才露出了如釋重負的表情。
老兵擺擺手,大咧咧說道:「王鵬舉是個仁義人,不會屠殺老弱婦孺的,何況,萊蕪那邊也不全是婦孺,還有徐帥他們的幾千精銳在呢,泰山軍要是真打歪主意,說不定會吃個大虧呢!總之,不用擔心,不用擔心……」
就在這時,老兵忽覺有異,風聲里,似乎有什麼聲音……
「張帥……」新兵遲疑了,一句話剛開了個頭,看到老兵臉上似笑非笑的神情,便訕訕的將後面的話咽了回去。
老兵懈怠的行為,讓他有些不滿,也有些猶豫和羡慕,天確實太冷了。跟自己這個新丁不同,柏大哥當了好幾年兵了,他的做法總是有道理的吧?
老兵比新兵大不了幾歲,但他的閱歷,以及對黃巾內部形勢的認識,卻比新兵深邃得多。雖然現在很多名目都換了,張大帥的指揮部署也很有章法,但很多骨子裡的東西卻是沒法改變的。
「偷襲?」
待風頭過去了,兩人這才又湊到了一起,老兵繼續說道:「找不到小天師,王鵬舉殺誰也沒用,象都昌那樣偷襲也不行,渠帥們吸取了都昌城的教訓,咱們這大營看起來是一體的,實際上卻是一塊一塊的,各家都有各自的地盤,精銳和普通士兵也是分開的……」
直到現在,依然沒人知道,王羽當初是如何潛入河陰大營,成功行刺董卓的,但諸侯們卻早就展開了針對性的研究。
對王羽有敵意的人很多,誰也不想在兩軍對陣的時候,在自己的營帳內,從睡夢中驚醒,去面對森寒的鋒刃,以及武藝驚人的刺客。
「既然王將軍是個仁義人,咱們又何必跟他打仗呢?渠帥們都說他在河東冒充小天師,罪該萬死,可河東那些人現在有田種,有飯吃,嗯,俺也說不上來,反正……」
管亥和他的嘍啰被放回后,在黃巾眾將的追問下,曾詳細的描述過都昌之戰的過程,以供眾人總結教訓,分析得失。
慘叫聲在靜謐而黑沉的夜空中傳出老遠,令人悚然而驚,引得寨牆上下一陣騷動,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對,早點打完,把俺娘和妹妹也接到城裡享福、過冬。」
被稱作木頭的是個年輕人,這是個很認真的人,儘管身上的破棉襖漏洞處處,根本擋不住寒風,被凍得瑟瑟發抖,但他的視線卻一直在寨強外的黑暗中逡巡著,連說話的時候都一樣。
「我說木頭,黑燈瞎火的,你扯著脖子看什麼呢?你以為王鵬舉是傻子嗎?看到這陣勢還敢來?張大帥擺出的這個陣勢,別說是人,連蒼蠅也能攔住了,依我看啊,純粹多餘。」
「別亂嚷嚷,萬一讓扒皮超聽見了,肯定又要訓斥咱們一頓,趁機剋扣咱們的口糧了。」
說實話,老兵不太清楚,根據頭領們的描述,那似乎是個大家都有飯吃,有田種的世界,聽起來非常美好,像是做夢一樣。於是,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又或活下去,他以更高的熱情投入了戰鬥。
雖然泰山用巍峨的軀體,阻擋了從北方席捲而來的寒風,減緩了北風的勢頭,但卻無法消除其攜帶的冰寒。時間已經進入了十二月,是一年最冷的時候,在這種寒夜裡巡哨,也難怪哨兵有所不滿。
有了小天師的鼓舞,新兵的裝備和戰鬥技巧雖然很差,但戰意和士氣卻很強,就算只有少數老兵頭目在,他們也不會象都昌城下那些人一樣崩潰。
「好像……啊!」老兵側著頭,憑藉多年的閱歷,分析著風帶來訊息,就在他若有所得的時候,突然,一陣劇痛讓他不由自主的發出了一聲慘叫。
即便夜已經很深,將近三更時分了,但寨牆上依然站滿了人,三步一崗,五步一哨,衛兵們不停的來回巡視著,瞪大了雙眼,豎起了耳朵,警惕的觀察著不遠處的黑暗,彷彿那裡隨時會有什麼可怕的東西跳出一般。
張饒若死了,實力冠居群雄的司馬俱將會很高興的坐上張饒的位置,其他人也沒什麼可不服的。張大帥的能力不錯,但大家卻不是衝著他來的,他的死活,影響不了什麼人。
袁紹是最早跟王羽翻臉的諸侯,無論前仇還是新怨,都註定雙方走不到一起,所以,袁紹對這方面的研究是最深的。
「這個啊……」老兵撓撓頭,同樣疑惑不解。
「刺殺唄,他最擅長這個了。」年輕人不假思索的答道。
「張帥警醒著呢!」老兵啞著嗓子低聲道:「別說外人,就算你我,甚或渠帥們,又有幾人知道小天師到底在哪兒?王鵬舉又不是神仙,也沒有掐指一算的本領,他怎麼在二十萬人的連營中,找到小天師的法駕?」
火把能驅走黑暗,卻擋不住寒風。
開始加入造反的隊伍,是因為沒飯吃,大當家也沒什麼信仰,無非就是搶大戶,有機會就搶官倉,搶到東西就有飯吃,搶不到就挨餓,說起來跟以前種地也差不多,都是看天吃飯。
如今,他的研究成功也通過許攸,傳遞給了黃巾大帥張饒,於是便有了奉高城下這座鐵桶一般的連營。
因此,他們摒棄了從前讓老兵和新挾裹入伍的新兵混雜的做法,改成了各自立營,精銳在內,新兵在外。如果王羽故技重施,那首先承受突襲的將是戰鬥力相對較差的新兵,老兵可以趁機做好反擊的準備。
在他……應該說是她的感召下,整個青州的反亂者都聚在了一起,共聚在黃巾大旗之下,大伙兒不在內鬥,而是循著小天師的指引,走向光明之路!
「所以啊,他要是來突襲還更好,眼瞅著就下雪了,早點打完,咱們也好進城休息不是?」最後,老兵如是總結道。
城頭點火把,是為了防止攻城者偷襲,攻城戰中,攻守雙方各有優勢,守城一方最大的優勢是地利,攻城一方則是主動權。趁守軍不備或疲憊時展開偷襲,是攻城的妙招之一,對攻堅能力有限的黃巾軍來說,更是賴以成名的絕技,守軍不得不防。
想到這裏,他有了答案:「反正,小天師說讓咱們來泰山,咱們就來;小天師說讓咱們打誰,咱們就打誰;她是大賢良師的女兒,是全天下數百萬黃巾的引領者,她說的總是不會錯的!」
那個老兵嘿然一笑,左右看看沒人注意,將手中的竹槍倚在牆邊,盤腿坐到了一個避風的黑暗處,舒服的嘆了口氣,反問道:「木頭兄弟,你倒是說說,王鵬舉要怎麼偷襲,才能用幾千人,打敗這裏的二十萬大軍?」
若是新兵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老兵眼神里的情緒,遠沒有他的語氣輕鬆。新兵有娘和妹妹,他也有老婆孩子,若不是堅信著某些東西,他又豈肯丟下家人遠征?
「哦,我知道了,是小天……唔!」在前輩的點撥下,木頭也開竅了。
直到小天師的橫空出世,這才有了新的希望。
新兵沒注意到這些,他沒有接受過如何對同伴察言觀色的訓練,而且現在他也沒那份心情,他向無所不知的前輩,問出了在心裏壓抑了很久的一個問題。
後來大當家戰死了,他又跟著兄弟們加入了另一股造反隊伍,做的事情跟從前差不多,但口號卻不一樣了。這次,他變成了黃巾軍,新大當家說要領導大伙兒創立一個清平世界,朗朗乾坤。
「還是小心點好吧?萬一真被人偷襲了呢?你就一點都不擔心嗎,柏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