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強兵》第六卷 烽煙蔽日處,且看馬如龍

第三九九章 單騎催鋒

第六卷 烽煙蔽日處,且看馬如龍

第三九九章 單騎催鋒

如今族人不但會說漢化,中原的風俗習氣也沾染了不少。至於溜須拍馬之類的,本來就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本領之一,倒是和中原化沒多大關係。
當然了,好東西要先給大人們獻上,然後才輪到自己,這個次序是斷然不能錯了的。抓個小白臉給且渠送去,後面再有好東西,大人就不會跟咱搶了吧?
領頭的當戶清楚的記得,當兩萬大軍通過一個叫樂平的城池時,由於道路有些狹窄,大軍通過時耗的時間就有些長了。浩大的聲勢,將此城的主官——名叫牽招,據說是個很有名的名士,生生的給嚇暈了過去。
可是,看到對方持弓的姿勢,當戶心中卻陡然起了一絲驚覺之意。
近則槍,遠則弓,搶在胡騎大隊趕來增援之前,趙雲將追來的胡騎殺了個一乾二淨,隨後揚長而去。
「不對勁,大家小……」
左手緊握弓柄,右手兩指搭在箭尾,腰身挺直,上半身保持高度的穩定,即便在戰馬賓士之間,也沒有一絲一毫的顫抖。
時隔數年,繼當年鮮卑、烏桓的大入侵之後,胡騎的嚎叫聲再一次出現在冀州大地上。沿著武皇帝為了調集物資,召集軍隊討伐匈奴所修建的,寬敞結實的官道,呼嘯而來!
人已渺,聲猶在,長風將他殺氣騰騰的話語送入了所有胡騎的耳中,令得諸胡駭然相顧,心緒久久難平:「中原英雄,似我者如河中泥沙,不可勝數,敢來滋擾,定教爾等匹馬不得出關!」
「這小子是個高手,他殺了當戶大人,用弓箭,殺了他!」
這法子無論是對付草原上的野鹿,還是孱弱的中原人,都是屢試不爽的。唯一值得擔心的,就是對方那匹馬,以當戶的眼光看來,那匹馬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神駿之馬。如果對方轉身就跑,自己的人還真未必追得上他。
冀州不是王羽的地盤,自然也沒有驛站、烽火台這類能迅速傳遞信息的系統。斥候,發現胡騎之後,就算僥倖躲過胡騎的追殺,也沒辦法用比胡騎前進還快的速度,將信息傳遞迴去。
滔滔的奔流聲,被胡騎猖狂咆哮的叫囂聲所淹沒!
「哈哈,這還是個雛兒,你們看,他被嚇傻了,都不知道躲!」下一刻,當戶大笑起來,對方迎面過來的時候,似乎吃了一驚,轉身要走,結果發現有人沖向自己,反而停下了,就那麼任由戰馬自己斜向跑了出去。
槍鋒微顫,銀瓶乍破,銀槍如梨花紛紛,瑞雪飄搖,霎時間便吹散了箭雨。
單于可是說了,這一仗打贏后,偌大的河北,今後就是自家的牧場了,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
胡人的軍事化程度不比中原那麼正規,他們的作戰配合,主要是在漁獵中形成的。作為先鋒的,並非都是王帳單于的嫡系部隊,而是各部族中,精選出來的弓馬嫻熟的勇士。
家裡娃娃只能滴著口水眼饞的糕餅,搶來!吃一鍋,扔一鍋,再拿幾鍋去餵豬!
儘管如此,胡騎的騎射功夫還是很過關的,二十余支箭構成的箭網準確的將敵人覆蓋在了其中,無論對方往哪個方向躲,都不可能躲避得開。
光芒盡處,三朵血花陡然盛開,三名草原勇士甚至連箭還沒來得及取出,就被一箭封了喉!
雖然脫離了大隊,但追過來湊熱鬧的胡騎也有二十多個。要知道,在前鋒的都是各部族的勇士,別說一個少年,就算是飛將呂布,也招架不住吧?這是兔子被追急了要咬人么?眾人紛紛發笑。
那些天災畢竟只能局限於一隅,只有運氣差到極點的倒霉蛋才會被卷進去,而非現在這樣,躲都躲不開。
「又有人來送死了,哈哈,還是個長得很俊的小白臉,別用弓箭,用套索,生擒了獻給且渠大人,定然重重有賞!」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這種嚎叫聲代表的是什麼,那是毀滅一切的氣息,那是讓一切重返蠻荒的呼號!
三名胡騎嚎叫著沖了上去,兩前一后,從三個方向包抄了上去,只要對方的注意力在某個方向上稍作耽擱,就會中了另外兩人襲擊。
兩萬騎到底是個什麼概念?
那是很恐怖的景象,就算用山洪海嘯來形容,都有所不足。
這群人自恃勇力,進入中原后,又一路所向披靡,沿途郡縣無不緊閉城門,滿城軍民只能站在城牆后,一邊瑟瑟發抖,一邊絕望的向外觀望。
屠各部就是南匈奴的王帳所在,自漢武時代后,匈奴沒落,鮮卑崛起,南匈奴就內附到了并州休養生息。
只有在漢武帝在位的那個追亡逐北,封狼居胥的時代,萬騎以上的動員才比較頻繁,但依然算不上司空見慣。
面對聲勢驚人的胡騎,趙雲感受到的不是恐懼,而是憤怒。
異族入寇中原,時常也是動用數萬騎兵,但那往往是很多個部族一起行動,數萬騎兵分佈在廣闊的邊境線上。少數重要據點,可能面對數千騎兵,大部分的小縣城,頂多隻能看見數百牧人罷了。
長箭化成了一道寒光,走出了一條詭異的弧線,準確的射入了那當戶的咽喉,將他的示警聲永遠的封在嘴裏。
用不著他示警,這石破天驚的一箭,已經說明了一切。胡騎們驚叫著,取弓搭箭,試圖展示一下草原人遠勝中原人的箭術。
大好中原,豈容胡虜囂張?
要不是單于已經決定好了行程,要求所有人路上不得耽擱,必須全力趕往目的地,這一路搶過去,用不著攻城,就能搶個缽滿盆肥。哪兒象現在這樣啊,一路只能跑,跑,跑的,頂多殺幾個不開眼擋路的笨蛋。
今天自己送上門的這個倒不錯,馬俊人更俊,且渠大人就好這一口,正好抓去奉承。
呼喝聲中,眾人紛紛追了上去,一邊還打著賭,賭到底誰能搶到彩頭。包括那當戶自己在內,沒人注意到,他們不知不覺已經離開大隊人馬一段距離了,直到騎白馬的少年臉上露出了冷笑,從背後取下了雕弓時,胡騎們才有些意外。
狼是草原人最怕的猛獸,成群結隊的餓狼,輕而易舉的就能將草原上最勇猛的勇士撕成碎片。因為恐懼,所以崇拜,進而模仿,於是就有了這嚎叫似的戰號聲。
「他這是要幹嗎?」
「放箭!放箭!」叫囂聲中的驕傲漸漸斂去,代之的是恐懼和慌亂。
河冰的碰撞聲,湮滅了馬蹄聲中;
沿著與大河并行的官道,兩萬胡騎呼嘯而前,洶湧澎湃處,甚至已經超過了大河。
開弓要快,持弓要穩,弓術的要訣,在對方身上得到了很完美的體現。
能這樣持弓的對手,哪裡是什麼綿羊,分明是猛虎才對!
「中原人都是這樣,膽子小得很,咱們早就不應該呆在并州了,早就應該來中原了!」眾人紛紛附和,一路上的見聞,極大的助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哪裡會覺得對手的表現有什麼異樣?
可是,還沒等他們出手,對面弓弦再鳴,追魂奪命的震動聲響過,箭矢的鋒銳映著冬日里蒼白的殘陽,劃出了三條駭人的寒光,呼嘯而來!
真正面對兩萬以上,集結在一起的騎兵,看著他們呼嘯而來的場景,膽小的人當場就會嚇得各種失態。
武皇帝修建的官道,是這些野獸能踩踏的嗎?
家裡婆娘只能眼巴巴看著的絲綢,搶來!穿一匹,扔一匹,再拿幾匹做帳篷!
可那少年根本沒有躲避的意思,左手持弓,右手卻從馬鞍下拿起了一桿長槍。
「就這點本事,也敢來中原撒野?到了陰曹地府,別忘了小爺的名字!某乃常山趙子龍,胡虜還不速速上前領死!」趙雲英俊的臉上,第二次泛起冷笑,隨即一聲大喝,槍勢如暴雨,虎入羊群一般殺入了追來的胡騎之中。
胡騎的大隊人馬完全佔據了官道,從小道走,既遠又崎嶇,就算是單人輕騎,也沒辦法更快。匈奴人要麼不來,既然來了,那麼,不期而遇就不可避免。
「呼……喝……」這是胡人特有的戰號,用最簡單的音節,表達出最恐怖的意義。據說,這所謂的戰號聲,是他們模仿草原的狼嚎而來。
遭遇很突然,卻不出趙雲的預料。
嚎叫聲就像是最恐怖的信號,哪怕是最戀家,在官兵徵稅拉丁時都不肯離去的人,遠遠聽到這恐怖的聲響,也會不顧一切的逃出家園,遠遠逃開。
雖然是數萬,乃至十萬騎兵,但分得散了,壓力其實就沒那麼大,給人帶來的震撼效果,自然也要差上很多。
鐵騎彷彿一道洪流,將沿途的一些都席捲而入,拍成齏粉,望之則怖,觸之則亡!
包括很多軍中宿將在內,絕大多數人都是說不出的。
再仔細觀察,他的心下更驚。
勾結胡虜,橫亘大漢數百年的眾多世家,到底教出了何等無恥的一群子弟啊!
大漢的子民,是這些禽獸能殘害的嗎?
還有自己眼饞了許久的中原婆娘,挑那長得水靈的,都搶來,自己用不過來,還可以用來做牧奴不是?
對方手中的弓身是平放的,但是弓弦卻是斜拉,弓弦與弓身之間呈現出一定角度的扭曲。這樣射出來的箭,飛行的路線會帶有弧度,更難躲避,而箭頭會高速旋轉,穿透力大大增強。
與太史慈分開后,趙雲一路南下,在靈縣與呼嘯而來的胡騎正撞在一處。
「怎麼回事?」
反正中原很富,什麼都有,但保護者卻很弱,不堪一擊!沒有刀子保護,憑什麼讓他們擁有這麼多好東西?搶,搶光他們!